人文古鎮:崇武古城——福建泉州惠安縣東南的崇武半島

2021-02-07 崇武第一幫幫團


 

崇武古城位於位於福建泉州惠安縣東南的崇武半島,地處福建東南沿海的突出部,是明朝抗倭在海疆所築衛所城堡中保存完好的一座,是中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花崗巖濱海石頭城。



.


 



.



.崇武古城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地勢起自大霧山脈,婉蜒起伏,夾在湄州灣與泉州灣之間,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遙相呼應,東臨臺灣海峽,近海遍布島嶼與礁石,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是個戰略位置十分顯著的國防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崇武古城還是鄭成功大軍揮師東渡,收復寶島臺灣的據點。






.

「崇武」乃「崇尚武備」之意,這裡古名「小兜」,崇武古城初建於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備海盜倭寇,江夏侯周德興在崇武建造城池。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福建總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屯兵在此,興修城防,演武練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軍事制度和城防設施。清代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當時全城周長2567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基寬5米,牆高7米,有窩鋪26座,城堞1304個,箭窗1300個。四面設門,東西二門築有月城,城牆上有烽火臺、瞭望臺和這放銃炮的虛臺。城牆有二至三層的跑馬道四城邊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溝。城內原建有捍寨、墩臺、館驛、軍營和演武廳等,構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崇武半島在中國古代的海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崇武古城有三個最具特色之處,一是石頭,二是海岸,三是惠安女。巍峨雄渾的崇武古城,巧奪天工的石雕技藝,神奇迷幻的山海景觀,風情獨俏的惠東婦女,古樸奇特的民間習俗,展示了這裡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澱。




.岞村位於崇武半島最東端,古稱大岞岬,海邊岬角高地之意,三面環海,東隔海峽與臺灣島遙對,是大陸距臺灣最近點之一,僅隔約97海裡,是一個風景秀美的海岬漁村,也是崇武國家一級漁港所在地。





.

.大岞村是惠安女的集中居住地,惠安女們無論老少都穿著傳統的服飾,「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的裝束,生動地勾勒出惠安女的形象。「黃鬥笠、花頭巾、短上衣、寬筒褲、銀腰鏈」這一獨特的系列服飾,被譽為「活動的風景」,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惠安女也因此聞名於海內外,更以其「勤勞儉樸、賢惠善良、吃苦耐勞」的美德著稱於世。

.





 


 



岞村地處東海和南海交界處,環海背山,自然環境優美,有著名的岞山八景:龍喉吼煙、軍馬洞天、獅石晚照、漁翁撒網、孤嶼冬青、玉磐傳音、白鶴臨淵、滴水彈琴。半月灣沙灘呈半月形,金沙在藍天碧海下閃耀著柔和的光芒。

.






...

大岞村多次獲得「福建省最美鄉村」、「泉州十佳魅力鄉村」、「美麗鄉村」特色村等榮譽,為了更好的宣傳、展現惠安女形象,大岞村建立起「惠安女民俗風情園」,向世人展示惠安女民俗傳統文化,以及她們下海、種地、抬石、織網等勞動場景。









.

解放軍廟位於福建惠安崇武鎮西沙灣,為紀念解放戰爭期間犧牲在西沙灣一次戰鬥中的27名烈士而建,廟宇獨特,香火旺盛,面向大海,建成於1996年秋,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廟」。





解放軍烈士廟廟宇建築由山門、正殿、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碑、烈士亭等部分組成,均採用崇武石雕工藝,是一組具有閩南風格的仿古建築群。山門上方有一顆豎寫「八一」兩字的紅五星雕塑,兩邊各有三面紅旗,正殿門楣上懸掛著黑底金字大橫匾「天下第一廟」,正殿內懸掛有「英烈廿七君」的牌匾,下方分兩排供奉著27尊烈士的彩色塑像,著綠色軍裝,戴紅五星軍帽,佩紅色領章,腰挎手槍,神採奕奕,塑像前還擺放著軍艦、坦克、機槍等模型,長條的供桌上,擺滿前來祭拜的人們供奉的水果、糕點、鮮花等祭品。大門邊豎立著《二十七烈士碑記》的石碑,記載著解放軍戰士為解救百姓而壯烈犧牲的事跡。

.






.

烈士紀念館位於正殿左邊,紀念館上方五角星兩旁寫有「戰士壯烈,惠女虔誠」八個大字,大廳內陳列的展品琳琅滿目,都是全國各界民眾瞻仰英烈時的留影和題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烈士們生前所在第十兵團司令葉飛將軍的題詞「為了人民,死的光榮」。烈士紀念碑通高8.1米,碑頂挺立著一尊解放軍戰士的雕像,手握鋼槍,面向大海,披星戴月,為人民站崗放哨。紀念碑上鐫刻著當時這場戰鬥的經過。在紀念碑前方是烈士亭,亭前是寬闊潔白的沙灘,也是當年27位烈士犧牲的地方。

.



.

解放軍烈士廟一側有「和寮公」廟、觀潮亭、望海亭等,「和寮公」其神龕中供奉著明代抗倭英烈,另也供奉著「臨水夫人」和「四海龍王」,香火十分興旺。觀潮亭亭額「海天幽雅」,柱聯「蜂峰靈麓碧波朝聖廟,龜蛇雄踞藍舸成奇觀。」望海亭柱聯「望海峽思江山一統,登古城盼同胞團圓」。

.



.

建造「解放軍烈士廟」的發起人為新加坡歸僑曾恨,13歲時回國尋親,1949年9月,國民黨軍機轟炸崇武,曾恨當時正在沙灘上玩耍,面對險情被嚇得不知所措,生死存亡之際,5位解放軍戰士用血肉之軀為小女孩做掩體,此役,在西沙灣畔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共有27名。後來曾恨長大成人,1978年,曾恨有了建一座「解放軍烈士廟」,報答烈士救命之恩的想法。於是曾恨賣掉個人資產,又四處捐款,政府也無償提供土地和助資,葉飛將軍也託女兒捐資, 1996年,這座全國獨一無二的「解放軍烈士廟」終於建成。廟宇建成後,烈士紀念館、紀念碑、紀念亭等建築群,均由各界民眾集資興建。現在人們來解放軍烈士廟敬拜,已不單純是向烈士感恩,更有祈福之意,解放軍烈士廟已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祭拜烈士的場所,還是一座很「靈驗」的廟宇。

.崇武武海岸位於福建泉州惠安縣東南的崇武半島,其海岸線上分布著多個金沙海灘,巖石礁嶼形態各異,在2005年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崇武海岸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





.

崇武海岸線蜿蜒曲折達28.8公裡,串聯著有「南方北戴河」之稱的半月灣、號稱「西沙銀蛇」的西沙灣以及「八閩第一金灘」的青山灣等著名海灘,12大海灘沙質細膩,4大巖群形態各異、迭峰壘石。







.

據記載:「崇武大海中,春二、三月常蜃樓海市,如樓閣人馬,千形萬狀,仿佛煙雲之中,久之乃散」。每當大浪時分,那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景象令人心蕩神搖,而當那風平浪靜的時刻,幾星鷗鷺、三五帆點綴在畫一般的海面上,更令人讚嘆大自然的造化。





.



.

崇武海岸上矗立著「中國•崇武東海、南海氣象分界線」標誌碑,崇武處於東海和南海兩個不同性質海域的交界處,臺灣海峽的特殊氣流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氣流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影響,使得這裡的氣象變化萬千。福建沿海的氣候南北部常有很大差異,即以此為界。東海、南海氣象分界線,感受邊界兩端不同的氣象差異。中央電視臺的海洋天氣預報有崇武以南、以北的風力幾級就是指的這裡。

.



.




 

相關焦點

  • 泉州崇武古城遊記
    春末夏初,海邊的小城並不太炎熱,難得閒來無事,決定去泉州有名的一座古城逛逛,古城臨海而建,古僕雄偉!海岸沙灘怪石林立,是初夏的時節,出遊勝地!這座古城便是坐落於泉州惠安縣的崇武古城!崇武古城位於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臺灣海峽。
  • 崇武古城:「閩南八達嶺」
    崇武,取崇尚武備之意。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福建省首批「國防教育基地」,泉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崇武古城位於惠安縣崇武半島東端,突出於臺灣海峽之上,北與莆田的南日、湄洲,南與石獅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當南北航道要衝,控興泉兩州咽喉,因而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 東南海防古堡③:崇武古城:為抗擊倭寇建立的石頭城
    城牆的一側是城外,那是福建泉州惠安縣崇武鎮,新樓盤、商業街和度假酒店參差錯落,另一側則是城內,村民的新住宅與老式石頭房子交錯。我腳下的崇武古城城牆,總長度接近2500米。它所圍繞的崇武古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也是明初為防倭患所修築的衛所城堡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 惠安崇武古城:小城故事真不少!
    惠安崇武古城:小城故事真不少!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的重要講話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有著繾綣的風光悠悠傳唱的故事一座濱海而踞的小城如果你來了目光所及儘是滿滿的幸福崇武古城
  • 福建最美的2座古城,其中1座是崇武古城,你去過嗎?
    導語:福建最美的2座古城,其中1座是崇武古城,你去過嗎?文/旅遊風物誌福建省地處東南,號稱「東南山國」,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這裡海洋遼闊,自然風光旖旎,著名的鼓浪嶼,每年都吸引了無數的海內外遊客,下面要說的地方,可以說是福建最美的2座古城,也是最能體驗當地歷史人文風光的好地方,不知道你去過嗎?
  • 自駕遊崇武古城尋惠安女,福建「三大漁女」遇到最俏的兩個!
    我們此行來到泉州,沒理由不去只有20多公裡的惠安縣,親眼見識一下惠安女的風採!雖然不確定惠安女會在惠安縣的何處出現,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們是「漁女」,應該很大概率能在海邊遇到。於是我們放棄了原計劃走大道去惠安縣的想法,轉而出泉州城區,過後渚大橋一直沿著海邊公路(228國道)向東行進。寄希望於在崇武鎮可以找到惠安女。
  • 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 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臺灣海峽;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所建,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崇武古城也是明代為抗擊倭患,在萬裏海疆修築的60多座衛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
  • 【神遊】福建泉州惠安崇武古城之石雕
    請恕我孤陋寡聞,當年我去泉州時,並不知曉附近的惠安崇武古城有個石雕群是那麼的精彩絕倫。參觀大開元寺時,是一位計程車司機告訴我的。
  • 遊福建惠安崇武古城及青山灣
    到福建惠安縣崇武鎮附近的青山灣,入住賓館,午休後行駛7公裡到崇武古城,去看最具特色的石雕、海岸和惠安女。崇武古城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花崗巖濱海石城,始建於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為抵禦倭寇所建,它現在是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崇武古城風景區與中華石雕工藝博覽園在同一個園內。
  • 崇武的海上交通
    崇武位於惠安縣東南四十裡,是三面環海的半島,其形如鬥,古稱小鬥村。因其「上與莆之南日、湄洲,下與晉之永寧、祥芝相為猗角。而邑北之沙格、峰尾,東北之黃崎、小蚱,南之獺窟、秀塗,皆縮居內地,藉崇武為捍蔽,而為之聲援,內外相猗,基置周密。」(《惠安縣誌》卷七)故「宋置小兜巡司於此,明洪武間置守御千戶所。」(《惠安縣誌》卷十八)洪武二十年建城,為海防要塞。
  • 「中國惠安·第10屆十月詩會」在泉州崇武開幕
    12月5日,2020年度大型文化盛會「中國惠安·第10屆十月詩會」啟動儀式在惠安崇武問海文創園舉行。此次活動由北京出版集團、福建省作家協會主辦,十月雜誌社、惠安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惠安縣政府縣長賴清正出席儀式並致辭,縣領導許貞麗、黃育聰、莊泓鴻、陳錦滿參加。儀式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貞麗主持。
  • 崇武古城——你所不知道的史實
    編輯/笑傲人生崇武古城是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但做為崇武人,要讓你講出她的歷史
  • 崇武古城
    去年出差到廈門,朋友推薦去了被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八大最美海岸線」之一的崇武古城。海岸線
  • 福建崇武古城值得去嗎?
    崇武古城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出部,瀕臨臺灣海峽,亦稱「蓮島」,是一處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網絡配圖僅供參考崇武古城的主要景點有古城牆、關帝廟、天妃宮等,其中古城牆三面臨海,西連陸地,海域遍布島嶼與礁石,曾是倭寇肆虐之地,有無數軍民築城、操練、日夜守護。
  • 《中華名鎮·鎮鎮有詞》開機儀式在惠安縣崇武舉行
    昨日下午,人民日報海外網·中華文化走出去項目《中華名鎮·鎮鎮有詞》開機儀式在惠安縣崇武舉行。活動由人民日報海外網發起,惠安縣委宣傳部主辦,惠安縣崇武鎮委員會、崇武鎮人民政府等單位承辦。人民日報海外網是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網站和新媒體平臺。
  • 福建霞浦灘涂、惠安女、南靖土樓、崇武古城、廈門鼓浪嶼攝影團
    惠安女: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海邊的一個特殊的族群,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勤勞的精神聞名海內外。惠安女,從狹義上來說其實是惠東女,主要分布在福建惠安東部崇武、山霞、淨峰和小岞四個鎮,是地地道道的漢族。她們的服飾,也深深地影響著周邊的鄉鎮,如東嶺、東橋和輞川等。據當地人說,幾百年前,她們由中原移居於此,因海邊生活為防風而佩帶花色頭巾和橙黃色的鬥笠,花巾上還有編織的小花和五顏六色的小巧飾物;上身穿著緊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臍;下身穿著特別寬鬆肥大的褲子,腰帶是扎在肚臍下面。
  • 第二屆「崇武古城音樂季」開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從8月15起到10月3日,每周五、周六晚,第二屆「崇武古城音樂季」將在惠安縣崇武鎮文化廣場準時上演。 音樂季期間,來自泉州、廈門等地樂隊用音樂唱響古城。在舉辦音樂季演出的同時,廣場上的浪潮驛站集市成為一道令人駐足的風景線。文創、手作、刺繡等40位具有惠安本土文化特色的手藝人,為大家出攤練攤,帶來上百種琳琅滿目的商品。 有音樂,有集市,更不能少了美食。
  • 漫遊泉州老城,迷離十月崇武
    泉州是閩南文化源頭,周秦開始經濟開發,於260年(三國時期)始置東安縣治,已有1750多年的歷史。而西街是泉州地方色彩最濃厚的一條街,見證了泉州千年古城的滄桑巨變,是泉州市區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至今已超過1300年。
  • 泉州崇武古城邊上的神奇廟宇,不供佛不供仙,號稱天下第一廟!
    提到泉州惠安,那600年巍峨聳立的崇武古城,溫柔又堅韌的惠安女,是遊客留下最深的印象。崇武古城邊上有一片美麗的沙灘,叫做西沙灣,金色的沙灘連接著茫茫大海,讓人心醉。在這片金色沙灘的邊上,偶然發現一座奇怪的寺廟。
  • 福建耗資86億的「假」古城,不及崇武與長汀,卻依舊人滿為患
    許多時候,人們往往把古城理解為古老的城市,實則並非如此如此,因此,有悠久歷史的城市都可以被稱為古城;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歷史源遠流長,但凡說一座城市都有幾千年的歷史淵源,但大多數古城經受了自然的風霜和戰火的破壞,古城的面貌早已不復存在,對於那些歷史上曾經著名的、現在古城已經不復存在的城市,我們常把它稱為歷史文化名城;在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很多,但能稱為古城的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