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古城位於位於福建泉州惠安縣東南的崇武半島,地處福建東南沿海的突出部,是明朝抗倭在海疆所築衛所城堡中保存完好的一座,是中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花崗巖濱海石頭城。
.
.
.崇武古城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地勢起自大霧山脈,婉蜒起伏,夾在湄州灣與泉州灣之間,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遙相呼應,東臨臺灣海峽,近海遍布島嶼與礁石,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是個戰略位置十分顯著的國防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崇武古城還是鄭成功大軍揮師東渡,收復寶島臺灣的據點。
.
「崇武」乃「崇尚武備」之意,這裡古名「小兜」,崇武古城初建於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備海盜倭寇,江夏侯周德興在崇武建造城池。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福建總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屯兵在此,興修城防,演武練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軍事制度和城防設施。清代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當時全城周長2567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基寬5米,牆高7米,有窩鋪26座,城堞1304個,箭窗1300個。四面設門,東西二門築有月城,城牆上有烽火臺、瞭望臺和這放銃炮的虛臺。城牆有二至三層的跑馬道四城邊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溝。城內原建有捍寨、墩臺、館驛、軍營和演武廳等,構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崇武半島在中國古代的海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崇武古城有三個最具特色之處,一是石頭,二是海岸,三是惠安女。巍峨雄渾的崇武古城,巧奪天工的石雕技藝,神奇迷幻的山海景觀,風情獨俏的惠東婦女,古樸奇特的民間習俗,展示了這裡歷史文化的深厚積澱。
.岞村位於崇武半島最東端,古稱大岞岬,海邊岬角高地之意,三面環海,東隔海峽與臺灣島遙對,是大陸距臺灣最近點之一,僅隔約97海裡,是一個風景秀美的海岬漁村,也是崇武國家一級漁港所在地。
.
.大岞村是惠安女的集中居住地,惠安女們無論老少都穿著傳統的服飾,「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的裝束,生動地勾勒出惠安女的形象。「黃鬥笠、花頭巾、短上衣、寬筒褲、銀腰鏈」這一獨特的系列服飾,被譽為「活動的風景」,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惠安女也因此聞名於海內外,更以其「勤勞儉樸、賢惠善良、吃苦耐勞」的美德著稱於世。
.
岞村地處東海和南海交界處,環海背山,自然環境優美,有著名的岞山八景:龍喉吼煙、軍馬洞天、獅石晚照、漁翁撒網、孤嶼冬青、玉磐傳音、白鶴臨淵、滴水彈琴。半月灣沙灘呈半月形,金沙在藍天碧海下閃耀著柔和的光芒。
.
...
大岞村多次獲得「福建省最美鄉村」、「泉州十佳魅力鄉村」、「美麗鄉村」特色村等榮譽,為了更好的宣傳、展現惠安女形象,大岞村建立起「惠安女民俗風情園」,向世人展示惠安女民俗傳統文化,以及她們下海、種地、抬石、織網等勞動場景。
.
解放軍廟位於福建惠安崇武鎮西沙灣,為紀念解放戰爭期間犧牲在西沙灣一次戰鬥中的27名烈士而建,廟宇獨特,香火旺盛,面向大海,建成於1996年秋,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廟」。
解放軍烈士廟廟宇建築由山門、正殿、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碑、烈士亭等部分組成,均採用崇武石雕工藝,是一組具有閩南風格的仿古建築群。山門上方有一顆豎寫「八一」兩字的紅五星雕塑,兩邊各有三面紅旗,正殿門楣上懸掛著黑底金字大橫匾「天下第一廟」,正殿內懸掛有「英烈廿七君」的牌匾,下方分兩排供奉著27尊烈士的彩色塑像,著綠色軍裝,戴紅五星軍帽,佩紅色領章,腰挎手槍,神採奕奕,塑像前還擺放著軍艦、坦克、機槍等模型,長條的供桌上,擺滿前來祭拜的人們供奉的水果、糕點、鮮花等祭品。大門邊豎立著《二十七烈士碑記》的石碑,記載著解放軍戰士為解救百姓而壯烈犧牲的事跡。
.
.
烈士紀念館位於正殿左邊,紀念館上方五角星兩旁寫有「戰士壯烈,惠女虔誠」八個大字,大廳內陳列的展品琳琅滿目,都是全國各界民眾瞻仰英烈時的留影和題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烈士們生前所在第十兵團司令葉飛將軍的題詞「為了人民,死的光榮」。烈士紀念碑通高8.1米,碑頂挺立著一尊解放軍戰士的雕像,手握鋼槍,面向大海,披星戴月,為人民站崗放哨。紀念碑上鐫刻著當時這場戰鬥的經過。在紀念碑前方是烈士亭,亭前是寬闊潔白的沙灘,也是當年27位烈士犧牲的地方。
.
.
解放軍烈士廟一側有「和寮公」廟、觀潮亭、望海亭等,「和寮公」其神龕中供奉著明代抗倭英烈,另也供奉著「臨水夫人」和「四海龍王」,香火十分興旺。觀潮亭亭額「海天幽雅」,柱聯「蜂峰靈麓碧波朝聖廟,龜蛇雄踞藍舸成奇觀。」望海亭柱聯「望海峽思江山一統,登古城盼同胞團圓」。
.
.
建造「解放軍烈士廟」的發起人為新加坡歸僑曾恨,13歲時回國尋親,1949年9月,國民黨軍機轟炸崇武,曾恨當時正在沙灘上玩耍,面對險情被嚇得不知所措,生死存亡之際,5位解放軍戰士用血肉之軀為小女孩做掩體,此役,在西沙灣畔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共有27名。後來曾恨長大成人,1978年,曾恨有了建一座「解放軍烈士廟」,報答烈士救命之恩的想法。於是曾恨賣掉個人資產,又四處捐款,政府也無償提供土地和助資,葉飛將軍也託女兒捐資, 1996年,這座全國獨一無二的「解放軍烈士廟」終於建成。廟宇建成後,烈士紀念館、紀念碑、紀念亭等建築群,均由各界民眾集資興建。現在人們來解放軍烈士廟敬拜,已不單純是向烈士感恩,更有祈福之意,解放軍烈士廟已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祭拜烈士的場所,還是一座很「靈驗」的廟宇。
.崇武武海岸位於福建泉州惠安縣東南的崇武半島,其海岸線上分布著多個金沙海灘,巖石礁嶼形態各異,在2005年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崇武海岸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
.
崇武海岸線蜿蜒曲折達28.8公裡,串聯著有「南方北戴河」之稱的半月灣、號稱「西沙銀蛇」的西沙灣以及「八閩第一金灘」的青山灣等著名海灘,12大海灘沙質細膩,4大巖群形態各異、迭峰壘石。
.
據記載:「崇武大海中,春二、三月常蜃樓海市,如樓閣人馬,千形萬狀,仿佛煙雲之中,久之乃散」。每當大浪時分,那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景象令人心蕩神搖,而當那風平浪靜的時刻,幾星鷗鷺、三五帆點綴在畫一般的海面上,更令人讚嘆大自然的造化。
.
.
崇武海岸上矗立著「中國•崇武東海、南海氣象分界線」標誌碑,崇武處於東海和南海兩個不同性質海域的交界處,臺灣海峽的特殊氣流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氣流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影響,使得這裡的氣象變化萬千。福建沿海的氣候南北部常有很大差異,即以此為界。東海、南海氣象分界線,感受邊界兩端不同的氣象差異。中央電視臺的海洋天氣預報有崇武以南、以北的風力幾級就是指的這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