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變局下的世界,我國正進入新發展階段,更加需要科技支撐與創新動力,因而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集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昨天,由市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市海聚英才發展促進會主辦的2020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對上海人才引領發展戰略進行了推介,並向全球發布了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向全球高層次人才發出「求賢帖」。
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持
1983年,庫爾特·維特裡希博士第一次訪問上海。30多年過去,在上海,年輕的科研人才競相湧現,這令身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的他印象深刻。「回顧過往,我們應當牢記,建立優秀的學術傳統很重要,這必將有助於提高上海科技成就的國際影響力。」
疫情影響下,海內外一批年輕科學家在研究生涯上面臨著新的選擇,維特裡希博士認為,許多優秀人才或許會將科研生涯的重要時期轉移到國內,「如果他們在上海擁有理想的職業發展機會,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上海科技發展水平,這需要科研機構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上海是全球創業者的家園,創新創業大會是促進上海人才計劃持續發展的平臺。」武嶽峰資本創始合伙人、上海海聚英才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武平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同時他也希望,在海內外人才的支持下,浦江兩岸未來能遍布「硬科技」企業,更好服務國家戰略。
開放政策提升人才獲得感
要建設世界級的人才高地,實施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人才政策是必由之路。
峰會現場,兩位外籍專家獲頒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現在,我感覺自己更像一個生活在上海的本地人。」專家表示,自己拿到「綠卡」後生活一定會更加便利。
在國家公安部、國家移民局的支持下,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已率先在浦東試點「人才舉薦」「人才自薦」「重點單位推薦」等新機制,為外籍人才辦理永久居留證。
以往,因在創業期內沒有聘用單位而無法辦理工作許可的問題,困擾著不少來華的外國人才。在國家科技部、國家外專局的大力支持下,市科委、市外專局在全國先行先試,率先允許浦東試點為外國創業人才及團隊申辦工作許可。上海創徒叢林創業孵化器引進的兩位日本人成為首批領證的外國創業人才。據悉,這項政策已在浦東試點,下一步將根據試點實施情況總結經驗並在全市推廣。
此外,上海市外籍人才薪酬購付匯便利化試點也在峰會上正式啟動,為外籍人才提供可分次、可跨行、零審單的「一件通」薪酬購付匯服務,讓他們能夠享受無證薪酬購匯。
營造「人人出彩」良好環境
匯聚全球人才不僅需要發揮好政策的導向作用,更要築巢引鳳,營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良好環境。如何用崗位引人、用事業留人便顯得至關重要。
此次峰會發布了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向全球高層次人才發出「求賢帖」,目前已徵集了1707家單位、10040個高層次人才崗位。除了峰會現場,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中國使領館的留學服務網也同時向全球發布上海高層次人才崗位需求。
除了匯聚全球人才,更要匯聚全球智慧。上海大力實施「企業出題、政府立題、人才破題」的協同機制,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徵集了800餘家企業、2400餘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需求,總金額逾40億元。當天的峰會發布了這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邀請海內外優秀人才踴躍「揭榜」,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0「科創投」杯海聚英才創業大賽也在峰會現場宣布了獲獎名單。上海50家投資機構發起成立的「海聚英才」創業投資基金聯盟則通過大賽從海外引進50個項目落地上海,達成投資意向超過30個。(記者 顧傑 吳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