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6周年|爬坡過坎勇奮進 協同發展滿眼春_新聞中心...

2020-12-14 中國網新聞中心

河北日報記者 張 晶 王木者攝製

爬坡過坎勇奮進 協同發展滿眼春

——河北舉全省之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紀實

圖為2019年12月31日拍攝的延崇高速太子城互通主線橋。(資料圖) 河北日報記者 趙 傑攝

時序更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腳步,走過一道道坡,爬過一道道坎,留下勃勃生機的氣象。

2019年,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84項年度重點任務全部完成;雄安新區由規劃編制轉入實質性建設階段,67個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76個冬奧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部署,宏偉的戰略構想激蕩著燕趙大地。

2019年1月16日至18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京津冀,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下更大氣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了方向。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省委、省政府帶領燕趙兒女,舉全省之力辦好「三件大事」,自覺服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深入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全面完成冬奧會重點項目建設任務,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抓住「牛鼻子」不放鬆

——堅持服從服務大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資料圖)河北日報記者 田瑞夫攝

藍天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金色的航站樓,如同振翅欲飛的鳳凰。

2019年9月25日,7架大型客機依次從這裡起飛,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開啟了通往世界「新國門」。機場冠名「北京大興」,其實它的一期航站樓99%都位於河北廊坊。

而在此前的8月31日,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正式掛牌,這是我國首次在跨省級行政區域設立的自由貿易試驗片區。

6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撬動了一場靜水深流的區域深層次變革。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他強調,著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

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開闢了河北發展新紀元。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京津冀三地認識同向、行動同步,區域協同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河北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在協同上下功夫,積極作為、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

「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時發表重要講話,對河北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明確要求。

2019年1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並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過去的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總體上處於謀思路、打基礎、尋突破的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需要下更大氣力推進工作。」

此後不久,全省領導幹部大會在石家莊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強調,要堅持服從服務大局,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為「牛鼻子」,全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指出,要培養建設一批「微中心」,積極穩妥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堅定。

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我省黨政代表團赴北京、天津學習考察,期間,分別籤署京冀《關於進一步加強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重點承接平臺建設合作協議》,津冀《關於進一步深化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深化與京津務實合作。

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我省以雄安新區集中承載地為核心,曹妃甸區、渤海新區、津冀蘆臺·漢沽等5個協同協作平臺為重點,4個特色專業平臺和33個個性化平臺為支撐,集中打造「1+5+4+33」重點承接平臺體系,承載能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雄安畫卷徐徐鋪展

—— 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脈動有力有序

春回大地,河北雄安新區K1快速路(一期)項目工地,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一些影響,但雄安新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新區建設發展。

K1快速路(一期)項目是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的配套項目。「工地攝影師」——中鐵十二局雄安站項目部任雙歡,用5萬多張照片串成一部雄安站建設紀錄片。「眼看著從地下長高了,現在呀相機要朝上拍。」

千年大計,乘風破浪。2019年,萬眾矚目的雄安,實現從以規劃為中心向以建設為中心的重大轉變。

大戰略,需要有大格局、大思路。

2017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三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正在規劃的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市考察。同年4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一個堪與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媲美的新時代改革開放前沿、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如春芽破土而出。

在宣布設立後的近三年來,雄安新區在紙上醞釀了影響未來的力量,一筆一畫勾勒了千年大計的發展藍圖——

2018年4月,河北雄安新區剛滿一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在春光裡誕生。

2018年12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務院批覆《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目標、城鄉空間布局等進一步明確。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再赴雄安考察調研。

「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高質量高標準推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

「要打造一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標誌性工程項目,新開工建設一批交通、水利、公共服務等重大基礎配套設施,讓社會各界和新區百姓看到變化。」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殷殷囑託,為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這一年,從地下到地上,從植綠到治汙,開工建設的脈動有力有序,面向未來的雄安新區畫卷正徐徐展開。

擘畫藍圖,科學規劃——

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白洋澱生態治理和保護規劃到2019年均編制完成,同時完成的還有防洪、抗震、綜合交通等26個專項規劃,一個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的「1+4+26」高質量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塔吊林立,熱火朝天——

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十大工程順利推進,涉及的67個年度重點建設項目,到2019年11月底已全部開工建設。京雄城際、京雄高速等7條路網加快建設,地下綜合設施、綜合管廊、智能設施、高鐵、地鐵「五位一體」規劃建設同步推進。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2019年,「千年秀林」工程新造林20萬畝,雄安新區總造林面積擴展至31萬畝。以白洋澱78個澱中、澱邊村汙水等環境問題綜合系統治理先行項目為抓手,雄安新區全力推動農村村容村貌改善,白洋澱湖心區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Ⅳ類。

先行先試,創新高地——

2019年初,我省在雄安新區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通過「一會三函」審批模式,讓建設項目開工審批環節由數十個減少為4個。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專門開闢北京企業辦理的「綠色通道」。首批入駐市民服務中心的26家高端高新企業,90%來自北京。

重點突破活躍全局

——向改革創新要動力,持續推進交通、生態、產業三大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2019年12月30日,一列「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駛過京張高鐵官廳水庫特大橋。當日,北京至張家口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崇禮鐵路同步通車。(資料圖)河北日報記者趙傑 攝

穿越燕山山脈,京張高鐵開啟了智能鐵路的新時代。

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全線通車。從張家口南到北京北,之前3個多小時的火車行程,縮短至1小時左右。環京1小時交通圈中,多了一個張家口。

「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6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就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

「一盤棋」思維、「一張圖」規劃、「一股繩」合力,6年來,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深入推進,三地時空距離大大縮短。

「軌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津保城際、張唐鐵路、石濟客專等建成通車,京雄城際、京瀋客專加快建設,2019年全省鐵路總裡程突破7900公裡。「斷頭路」加快變通途,全省打通拓寬「對接路」29條段、1774公裡,太行山、延崇高速公路相繼貫通。「一卡通」刷遍京津冀,全省11個設區市和定州、辛集與京津實現公交一卡通行。

蹄疾步穩,積極穩妥。6年來,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工作有序推進。重大歷史機遇,正在加速轉化為發展的強大勢能。

這是藍天之下的京津冀。

2019年,河北大氣質量達到6年來最好水平,全省PM2.5平均濃度降至50.2微克/立方米。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

守護藍天白雲,背後有硬核力量。

今年1月,天津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天津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至此,同一文本三家相繼通過,京津冀誕生首部區域協同立法,這也是我國第一部區域協同統一對有關汙染防治作出全面規定的區域性立法。

6年來,京津冀三地加強汙染聯防聯控聯治和生態共建共管共享。我省在全國率先建立大氣汙染防治調度令制度、率先組建環保警察隊伍,分別與京津建立潮白河和引灤入津跨區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累計完成清潔取暖改造759萬戶;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獲批建設;去年全省完成營造林1026萬畝。

這是產業優化的京津冀。

「河北,我們算是來對了!」在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北京斯利安藥業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執行總經理眭謙感嘆。京冀兩地醫藥產業轉移異地監管,讓企業省去了跨市轉移的審批環節,留住了「北京身份」。而滄州新廠房擴大的生產線,讓企業的產能得到了充分釋放。

有序對接、合理布局,河北承接京津產業轉移越發精準。

來自省發改委的信息,借力京津產業優勢,河北理順產業發展鏈條,形成了一批產業聚集區。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石家莊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紮實推進,保定和滄州汽車裝備製造產業初具規模,環首都地區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6年來,我省共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9773個。

北京「瘦身提質」,天津「強身聚核」,河北「健身增效」,三地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調整。2018年,河北三次產業結構實現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

這是協同創新的京津冀。

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32項改革任務全部完成,為全國改革創新提供了「河北經驗」。推動京津冀創新資源共享、資質互認,河北共建省級以上創新平臺98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76家,去年吸納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214億元。

協同紅利惠及百姓

——深入推進京津扶貧協作,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1月6日,張家口市康保縣南喬家營村村民歡快地扭起秧歌。河北日報記者 史晟全攝

2020——當京津冀協同發展迎來六周年,也迎來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脫貧攻堅最後堡壘必須攻克。

由於自然、歷史等多種原因,在首都周邊,有我省20多個貧困縣以及眾多的貧困人口,形成一條「環首都貧困帶」。而如今,「貧困帶」變成了幫扶的紐帶。

「結上了北京的好親戚」,康保縣照陽河鎮安家地村的農民章龍再也不用為自家羊的銷路發愁了。2019年10月29日,康保縣「我在塞外康保有隻羊」旅遊消費扶貧項目啟動。北京朝陽區愛心人士公益眾籌「愛心羊」的幫扶方式,有效解決了康保農戶賣羊難的問題。

從2016年起,京津兩市陸續對口幫扶張承保3市28個縣,為河北送來濃濃的關愛與真情。河北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將強化京津外部幫扶和培養當地內生動力統籌起來,把扶貧協作推向深入。

幾年來,不斷增長的數字裡,滿是深情。

——京津累計實施幫扶項目1660個、落實幫扶資金46.2億元。

——2019年,110家京津企業到受援縣援建44個扶貧產業園區,吸納1065名貧困人口就業。京津兩市企業在貧困村創建188個扶貧車間,帶動3454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業。

——京津兩市232個鄉鎮、510個經濟強村與受援縣287個鄉鎮、518個貧困村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去年帶動2399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情真意切,寓意深長。

山同脈,水同源,人相親。協同紅利惠及千家萬戶,帶給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就近上好學。京津優質基礎教育學校在我省設立分校、建設校區等共31個,我省146所職業學校與京津地區的313所職業學校或企業開展了實質性合作。河北省高校參與或牽頭組建了9個京津冀地區高校協同創新聯盟,參與的京津地區高校達到17所。

看病少折騰。我省共有400多家醫療機構與京津合作,開通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達到1099家,133家省內醫療機構與278家京津醫院實現36項檢驗結果互認。

玩轉京津冀。去年,我省啟動「這麼近,那麼美,周末遊河北」品牌活動。三地開通多條班線化旅遊直通車,覆蓋避暑山莊、北戴河、野三坡等眾多環京津重點景區。

回首來路,才知道走出了多遠;親歷奮鬥,才明白付出的意義。

2020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實現之年,河北將矢志不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畏風浪、直面挑戰,奮力譜寫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京津冀協同發展6周年|爬坡過坎勇奮進 協同發展滿眼春
    河北日報記者 張 晶 王木者攝製爬坡過坎勇奮進 協同發展滿眼春——河北舉全省之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紀實圖為2019年12月31日拍攝的延崇高速太子城互通主線橋。(資料圖) 河北日報記者 趙 傑攝時序更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腳步,走過一道道坡,爬過一道道坎,留下勃勃生機的氣象。
  • 北京亮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績單
    12月8日,北京市首場「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召開,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具體情況。交通、生態和產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突破三個重點領域。據介紹,「十三五」期間,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建成,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1200億元。
  • ...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成效持續顯現 京津冀將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這東西南北的蓬勃景象,顯示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腳步越走越快、越走越穩。在12月8日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上,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介紹,「十三五」以來,北京始終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發揮「一核」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與津冀協同聯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 2022冬奧會讓京津冀發展更協同
    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一項重大國家戰略,作為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經過六年努力,逐步實現了三地經濟社會發展從「相加」到「相融」,產生了1+1+1>>3的效果,讓三地人民的實際獲得感不斷提升。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支撐已經建立,目前三地的發展前景一片向好。
  • 天津港構建區域物流體系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聞中心-北方網
    今年前11個月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6萬標準箱,同比提高6.1%,創出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天津港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區的海上門戶、雄安新區主要出海口,是「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和服務全面對外開放的國際樞紐港。近年來,天津港圍繞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在構建服務京津冀的物流體系上下功夫。
  • 今日關注 |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濱海新區打造「出海口」「產業區...
    今日關注 |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濱海新區打造「出海口」「產業區」「後花園」 2020-12-13 1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直營店+加盟店」延伸港口服務 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直營店+加盟店」延伸港口服務 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2020-12-19 20:18:27參與互動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聚集地
    「這裡交通便利,周邊產業配套優勢明顯,職工教育、醫療、住房也非常方便,在這裡我們真的可以心無旁騖謀發展。」12月17日,「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進行走訪,北京藍星清洗有限公司天津氿益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夏斌高興地介紹說,「現在很多與我們有合作的上下遊企業也打算到這來發展了。」
  • 「雲」起津門「大數據」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12月18日,中國小康網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來到武清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村科技創新園,看一看「提速」中的中國電信京津冀大數據基地建設。武清區委網信辦主任陳友介紹說:「中國電信京津冀大數據基地是我市重點項目工程,直接投資102億元,是全國投資強度最大的數據中心,計劃 2022年全部建成,屆時能夠提供約4.2萬個機架的能力。
  • 京津冀籤署議定書 推進體育協同發展
    圖:京津冀三地體育部門負責人籤署議定書。
  • 天津市西青區駐北京招商中心揭牌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央廣網天津12月9日消息(記者楊煜)為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歷史機遇,進一步強化對北京招商工作,天津市西青區設立駐北京招商中心,並於12月7日正式揭牌。揭牌儀式後,召開了北京重點項目交流座談會。近年來,天津市西青區上下積極踐行「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服務理念,為企業打造「一網通辦」的一站式行政審批制度,積極營造「親」、「清」型的政商關係;不斷完善提升區域配套環境,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在滿足百姓對教育資源多元化需求的基礎上,吸引了許多高層次人才帶著項目來到西青區安家置業;堅持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理念,以打造楊柳青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為契機,不斷優化區域人文生態環境
  • 借力借勢 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
    打造西門戶,開放合作迎來新機遇;形成新增長極,區域發展步入快車道。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打造遼寧省開放合作的西門戶和新增長極,遼西大地澎湃激越。各地黨員幹部群眾紛紛表示,全會為遼西地區協同發展指明了方向,擘畫了路徑,將擼起袖子加油幹,借力借勢,開拓創新,為遼寧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阜新地處京津冀經濟圈和瀋陽現代化都市圈中間地帶,通過京瀋客專等交通大動脈,與兩大經濟圈緊密相連。
  • 【熱點】「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網絡主題活動...
    【熱點】「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霸州都市食品產業園 2020-12-15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津石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運營
    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津石高速公路全線通車運營 2020-12-23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天津港當好「先行官」 掃碼閱讀手機版
    天津港以其優良的集疏運條件,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前11個月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6萬標準箱,同比提高6.1%,創出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構建內陸物流網絡 延伸港口服務  一直以來,天津港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據天津港集團業務經營部物流經營中心副總經理魏天愛介紹,經過多年建設,天津港目前已在京津冀地區建立起了內陸物流網絡,有效實現了港口服務功能的延伸。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天津港當好「先行官」
    天津港以其優良的集疏運條件,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前11個月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6萬標準箱,同比提高6.1%,創出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構建內陸物流網絡 延伸港口服務  一直以來,天津港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做了大量工作。據天津港集團業務經營部物流經營中心副總經理魏天愛介紹,經過多年建設,天津港目前已在京津冀地區建立起了內陸物流網絡,有效實現了港口服務功能的延伸。
  • 北京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
    原標題:12月8日北京舉行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  12月8日北京舉行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場,邀請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協同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李文紅女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任世強先生
  • 京津冀四單位籤訂合作協議 服務北京冬奧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
    新華社天津9月27日電(記者 張澤偉)為推進體教融合、體醫融合,服務北京冬奧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人民政府、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天津體育學院27日在天津籤訂合作框架協議。
  • 廊坊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借協同之勢 聚發展之力-新聞中心...
    近年來搭乘京津冀協同發展快車的不只是固安,整個廊坊都在積極地承接新產業、培育新動能。走進大廠回族自治縣影視小鎮一家特效工作室,猶如來到電影特效的新奇世界。這家工作室與北京一家視覺文化傳媒公司有著密切的合作。「北京有人才、有創意,這裡有場地。大廠距離北京近,近水樓臺,錯位補臺,好戲連臺。」影視小鎮負責人說,這裡成了北京周邊影視產業的重要基地。
  • 河北:把握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著力點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入推進,京津冀三地積極加強合作,在職業教育協同發展方面不斷探索、持續推進,組建各類職業教育京津冀協同發展聯盟,開展多種形式的院校合作和校地合作,推動產教對接,為培養更多適應市場需要的高素質職業技術人才創造了條件。從實際看,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推動河北省職業教育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創新思路,在以下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