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排毒」 香港教育撥亂反正重要一步

2020-12-23 海外網

近日,香港多個出版社公布新修訂的通識教育教科書,刪去或修正了錯誤或具有政治煽動性的內容。共有6家出版社、8套通識教科書發布修訂後的勘誤表。教材「排毒」,是香港教育走向正軌的重要一步,值得肯定。

一直以來,香港通識教育教科書內容存在嚴重偏頗,成了香港教育的一大痼疾。去年「修例風波」發生後,香港社會要求檢視通識教育的呼聲不絕於耳。香港教育局和相關出版社接到大量投訴,反映教材充斥偏見,故意製造對立,傳播極端思想,甚至淪為反對派的「政治傳單」。

翻開這些通識課教材不難發現,預設立場和煽動性內容充斥其中。比如刻意放大香港與內地的矛盾,把「驅趕內地遊客」等不當行為稱為「戰鬥」,抹黑香港空氣汙染是因為「內地空氣汙染物隨季風吹到香港」;又如鼓吹暴力違法,宣揚所謂「公民抗命」,鼓動學生用暴力等激進手段表達訴求;再如撕裂國民身份認同,故意將「香港人」與「中國人」對立起來,甚至刊登「《基本法》沒有寫行政長官要愛國」等令人錯愕的謬論。

香港開展通識教育的初衷,本是讓學生「加深對社會、國家、世界和環境的觸覺,培養正面價值觀」。何為「正面價值觀」?毫無疑問,即教導學生社會所共同遵守的原則和秩序,從而維持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然而,某些人用「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等說辭當幌子,在教材中公然教唆價值觀正在成型的青少年「暴力抗爭」「違法達義」,不僅僅是誤人子弟,更是破壞香港社會繁榮穩定的法治基石,這樣的行為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絕不能容忍。即使在被一些人視為榜樣的美國校園,分裂國家、種族歧視、宣揚法西斯等也是絕對的禁區。反觀香港,此等公然違背法律道德的歪理謬論竟能假「自由」之名大行其道,不正說明香港教育已經病得不輕,亟待刮骨療毒麼?

「毒教材」橫行10年,香港通識教育早已泥沙俱下,離成風化人之功效差之千裡。如今6家出版社自願接受教育局專業諮詢服務,對教材做出相應調整,不過是對主流民意的積極回應。刪去那些偏頗誤導內容,加入「違法行為須承擔法律刑責」「香港居民是同時認同『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內地的經濟發展蓬勃,為港人提供大量機遇」等內容,是香港教育自我糾偏的一次正面嘗試,讓通識教育回歸教育專業,也是還香港校園一片淨土的正向探索,絕非某些人口中所說的「破壞學生自由學習空間」,更不是所謂的「政治審查」。

教育乃百年大計。什麼樣的教育理念、課程和老師,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學生,就會塑造出什麼樣的社會。通識教育既然名為「常識課」,就應該教育香港學生愛國愛港、守法負責,而不是鼓動他們「攬抄」「私了」。漠視法治的結果,是3700多名學生因參與「黑暴」被拘捕,令親者痛愛者傷;仇視內地的結果,是年輕人寧可在香港「搵唔到食」,也不願走出去抓住國家發展機遇,錯失人生發展的舞臺。

「毒教材」煽動仇恨、荼毒學子影響之深,到了必須要立刻改變的時候了。如今香港部分年輕人已經「政治上腦」,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遇事情緒化、走極端,社會充滿戾氣。這絲毫無益於香港的社會和諧、經濟發展、文明秩序。香港需要的是識大局、有擔當、講公義的新生代接班人。實現這一切,皆需從香港教育改革開始。

通識課本「消毒」是一個重要進步,但扭轉香港教育亂象仍然前路漫漫,遠非已經萬事大吉。此次通識教育教科書修訂仍有不完善之處。況且,是否換了教科書,那些不講知識、不談規律、夾帶私貨的「黃師」就不再散播偏頗內容了?烏煙瘴氣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就不再出來「攪黃」了?未來還有很多工作應該做,也必須要做。(記者 汪靈犀)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8月25日 第 04 版)

責編:李昊、楊佳

31862293,. 教材「排毒」 香港教育撥亂反正重要一步,.2020-08-25 04:05:46,.204468,.李昊、楊佳

相關焦點

  • 教材「排毒」 香港教育撥亂反正重要一步(香江觀察)
    近日,香港多個出版社公布新修訂的通識教育教科書,刪去或修正了錯誤或具有政治煽動性的內容。共有6家出版社、8套通識教科書發布修訂後的勘誤表。教材「排毒」,是香港教育走向正軌的重要一步,值得肯定。一直以來,香港通識教育教科書內容存在嚴重偏頗,成了香港教育的一大痼疾。去年「修例風波」發生後,香港社會要求檢視通識教育的呼聲不絕於耳。香港教育局和相關出版社接到大量投訴,反映教材充斥偏見,故意製造對立,傳播極端思想,甚至淪為反對派的「政治傳單」。翻開這些通識課教材不難發現,預設立場和煽動性內容充斥其中。
  • 望海樓:教育領域「排毒」,香港不能再等
    香港國安法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對於回歸23年卻仍未完成「去殖民化」的香港教育而言,這意味著正本清源、去除沉痾的良機已然到來。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為教育正本清源,香港社會期盼已久矣。
  • 林鄭月娥:香港未來教育工作方向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
    8月4日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對話視頻。視頻中,林鄭月娥向香港立法會第一任主席範徐麗泰透露,未來兩年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工作方向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林鄭月娥近日邀請香港立法會第一任主席範徐麗泰女士到禮賓府做客,暢談香港教育等熱點問題。林鄭月娥認為,在教育上很多事情是需要講清楚的。例如「一國兩制」,「一國」是根本也是底線,如果連「一國」都不維護、不效忠,很難再講其他的事情。同樣,教育宣傳「香港國安法」、國歌法,都要先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憲法與基本法的關係做起。她感謝範徐麗泰幫助設計教師培訓的相關內容。
  • ...央視熱評:香港終於開始清理「毒教材」了;楊文醫師遺體告別儀式...
    3丨央視熱評:香港終於開始清理「毒教材」了央視新聞5日發表評論:繼清理「黃師」後,香港教育刮骨療傷再度向前推進。3日,香港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通過立法會議員容海恩的建議,決定成立小組委員會研究香港幼兒園、中小學教材的編制和監管,審視校本政策對教科書編制和監管的影響。
  •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至為重要
    新華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6日發表網誌表示,就香港的憲制秩序和政治體制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刻不容緩。部分人對「一國兩制」的誤解亟待糾正,加強憲法和基本法的宣傳和教育至為重要。
  • 社評:香港高院司法僭越,撥亂反正來得及時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星期二表示,香港高等法院星期一對禁蒙面法做出「違憲」的裁決違反了基本法,強調對某項法律是否違憲的裁決只有全國人大常委會才有權力做出。這一表態是重要的撥亂反正。星期一香港高等法院的裁決引起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它鼓舞了暴徒,給香港警隊製造了困惑。
  • 勝訴,是香港司法撥亂反正的開始……
    更意味著,那一張籠罩在香港城市上空的「黑暴面罩」,被徹底扯下撕碎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終審法院在判決中,用了大量篇幅將修例風波中暴徒的暴行逐點羅列,按相關證據進行平衡測試後,指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個人權利不可凌駕整體社會利益,不可有損整體的香港法治。
  • 香港終於有人看到,原來香港高校的通識教育很大程度上由美國操控!
    香港多所大學在「修例風波」中淪為暴徒基地,不少大學生成為外國勢力的棋子。有港媒16日調查發現,由美國駐港總領館主導及撥款資助的中文大學香港美國中心(即「港美中心」),執行美國國務院教育及文化事務局轄下的「傅爾布萊特計劃」(Fulbright Program),聲稱推動學術交流,其實是滲透香港八所大學,設計通識教育課程等,變相操控香港高等教育重要課程。
  • 香港教育局對"毒教材"出手:考慮通識課本審核的可行性
    這樣的形勢下,香港教育局邁出整頓通識教材的第一步,決定「特事特辦」,為出版社提供諮詢服務以提升通識教材的質素,同時將考慮課本送審的可能性。 香港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臺界面 康陳翠華指出,市面流通的多套所謂高中通識教育科「教科書」,都未經教育局審批,原因是當代議題多發展迅速,送審制度難以適時處理教材更新。
  • 港媒驚人發現:香港高校的通識教育很大程度上由美國操控!
    有港媒16日調查發現,由美國駐港總領館主導及撥款資助的中文大學香港美國中心(即「港美中心」),執行美國國務院教育及文化事務局轄下的「傅爾布萊特計劃」(Fulbright Program),聲稱推動學術交流,其實是滲透香港八所大學,設計通識教育課程等,變相操控香港高等教育重要課程。
  • 國安法之後,香港亟待去除教育「臺灣化」
    輿論認為,最關鍵的問題是讓中華文化活起來,並儘快對近十幾年來出現在香港社會的「臺灣式」教育進行撥亂反正,從「根」上重新找回他們的國族認同。愛國愛港曾經是香港主流現在的香港很亂,但回歸之後的近10年間這顆東方之珠璀璨奪目。23年前的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舉行 探討落實香港國安法
    7月11日電 (記者 曾平)由香港文匯報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合辦的香港教育高峰論壇1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論壇以「香港國安法與《國歌條例》在學校教育中的落實」為主題,探討了香港國安法、《國歌條例》教育的意義、方式、課程設置、政府指引和協助等問題。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論壇致辭時說,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是讓教育回歸教育,讓學生的學習重回正軌的轉機。
  • 香港毒教材鼓吹黃之鋒是「榜樣」 家長怒了:簡直鼓勵犯法!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港媒海外網9月24日電香港通識科教材多年來備受各界質疑,雖然「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23日提交報告,建議對通識科進行多方面修改,但改革仍需時日,問題教材仍會遺禍學界。據香港文匯網24日報導,坊間此前已屢次揭發通識科「毒教材」,令人擔心香港莘莘學子慘遭荼毒。有家長群組23日發現,屯門官中使用《明名高中通識教育 單元二:今日香港》課本,內容偏頗主觀,提出觀點抹黑特區政府,更在論據、結論中給予多重暗示,從而引導學生認同該觀點。書中引用涉及違法激進暴力奪權的事例,意圖起到洗腦效果。
  •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列入大學生必修教材
    《講義》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教育部要求,今後,高校要面向教育學學科本科生、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和全體師範生,開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必修課;《講義》將作為全體大學生的必修教材。
  • 香港教育局審查過的教材,竟如此描述林則徐
    在香港某小學教師歪曲鴉片戰爭歷史事件後,香港《文匯報》在最近幾天連續揭露了一批有問題的香港教材,除了那些不經教育局審查的通識教材外,竟然有一本經過審批的歷史教科書也存在歪曲歷史的問題。《現代初中中國歷史》涉事頁面,圖自:社交媒體現代教育出版社在回應該問題時稱,教材描述鴉片戰爭部分是「秉承客觀中肯編寫」,其他部分也寫到了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鴉片毒害中國民生、《南京條約》的影響等,是「肯定林則徐的歷史地位」的。不過香港教聯會副主席鄧飛在其社交媒體上列出了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的原文,並與教材的這段描述對比。
  • 教材刻意激化兩地矛盾,董建華對教育失敗深感痛心
    香港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暴力事件表明,年輕人思想變得越來越激進的根源在學校,通識教育成為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教材刻意激化兩地矛盾通識教育科2009年正式在香港高中推行,之後列入必考。現在香港學生上大學需要考四門:語文、英語、數學和通識,科目重要性可想而知。通識科包括六個單元,即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衞生以及能源科技與環境。
  • 北京語言大學著力打造國際中文教育教材高地
    ,服務國家戰略,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著力打造國際中文教育教材研究與建設高地,建設精品國際中文教育教材體系,各項工作穩步快速推進。學校進一步明確自身定位,發揮傳統優勢,整合各方優質資源,加強頂層設計,掌握海內外中文學習需求,制訂國際中文教育教材建設整體規劃,矢志打造國際中文教育教材研究與建設核心智庫。  ——加強平臺建設。成立北京語言大學教材研究中心、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教材研發中心。
  • 張建宗: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至為重要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香港12月6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6日發表網誌表示,就香港的憲制秩序和政治體制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刻不容緩。部分人對「一國兩制」的誤解亟待糾正,加強憲法和基本法的宣傳和教育至為重要。張建宗認為,從國家憲政體制角度看「一國兩制」,憲法不但是「一國」的憲制根據,也是「兩制」產生的法律依據和保障以及基本法的立法依據及效力來源,更是香港社會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關鍵及基石。
  • 王若愚:香港教育緣何成為反對派主場,連教育局都難以插手?
    在香港被割佔後,殖民當局始終高度重視教育問題,作為推行奴化政策、培養「順民」的重要手段,教育局一直是教育政策制定、管理大中小學和組織各類考試的強勢部門。以香港高校招生為例,大致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13年香港大學首次開始招生至1951年,香港教育司署及高校僅為英文中學畢業生辦理升學考試。
  • 為了洗腦,香港「黃師」都敢改教材上的名作了
    網上近日流傳一篇印有「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陳震夏中學」校名的閱讀材料,內容為已故作家張愛玲的散文《打人》,但標題卻被改為《警察打人》。香港《文匯報》等港媒14日報導稱,煽暴教師企圖通過教材向學生洗腦、灌輸仇警思想,有網友狠批這種行為「可恥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