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腫瘤醫院潘凱楓:建設研究型醫院是未來發展趨勢

2021-01-09 新京報網

圖/資料圖片

 

「醫院不能只治療疾病,還要搞研究,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才能讓中國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在11月13日召開的2019醫院院長論壇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潘凱楓指出,研究型醫院建設將是今後主要方向,只有這樣才能讓患者第一時間享受到原研新藥/醫療器械,提高可及性。

 

早在2006年,英國衛生部就以「best research for best health」為主題,制定國家衛生研究戰略,計劃以國民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為依託,用5-10年時間提升英國醫療服務和醫療科研水平,服務英國科技戰略。在美國,頂尖腫瘤醫院,如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梅奧診所等,均為研究型醫院。

 

「我國在醫學領域以及腫瘤研究領域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建設研究型醫院是未來醫院的發展趨勢。」潘凱楓指出,以論文發表的數量來看,我國發表的論文從總數上看已經排在世界前三位,但美國發表的論文數是我國的四倍,且每篇文章引用數和h-index(又稱「h因子」,是評價學術成就的新方法)方面,前十位國家中我國排名最低,只有美國的1/3左右。雖然論文並不能完全反映醫學和醫院創新能力,但從某個側面來講,我國醫學研究,包括醫院創新能力都有較大提升空間,這也突顯了研究型醫院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0月底,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文件,明確提出加強研究型病房建設,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成若干研究型病房,覆蓋主要疾病領域,為藥企開展臨床試驗提供更加有利的營商環境,有助於縮短藥企臨床試驗流程。潘凱楓透露,目前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也在申請之中。目前,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多達300多項。

 

「今後的醫院應該將研究與臨床結合,才能把研究應用於臨床,這需要醫院和醫生都轉變意識,重視科研。」潘凱楓認為,建設研究型醫院,不僅要重視戰略規劃,突出頂層設計,還要聚焦人才戰略,釋放院所科研人員的內在活力。在成果轉化方面,醫院也應出臺激勵政策,鼓勵臨床醫生參與科研工作。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河南醫院管理最強音!鄭大系10家醫院院長齊聚話發展
    鄭州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孫培春說,未來醫院將以建設研究性學科、培養研究型人才為支撐,全力打造疑難危急重症診治高地、高精尖技術研發高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先進醫院管理經驗輸出高地。△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院長張小安在去年全國100強的婦幼保健院綜合排名中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排在第二位。
  • 廣州這家研究型醫院的指標再次進入全國前10
    南都訊 近期,知名學術期刊《Nature》出版集團公布了2019年全球醫療機構「自然指數」數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再次位居全國醫院前10名。從2016年開始,「自然指數」針對在醫學前沿科技成果產出情況,對全球研究型醫院進行排名,是目前國際較通用的研究型醫院評價體系。
  • 江蘇省腫瘤醫院新院區將落戶江北新區國際健康城
    這一天,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上午,江蘇省腫瘤醫院與江北新區管委會正式籤約,共同建設江蘇省腫瘤醫院江北新院區。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蘭青,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江蘇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馮繼鋒、江蘇省腫瘤醫院院長鮑軍、紀委書記陳森清、副院長周國仁參加活動,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諸淵深主持。
  • 山西省腫瘤醫院位列全國腫瘤醫院第八 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習近平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2020年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首次通報了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在全國三級腫瘤專科醫院排名中,我院位列全國第八;排名前七的分別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四川省腫瘤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將實現癌症精準治療
    撰稿|肖 鑫克服疫情期間種種困難,5月初,按照國家三級腫瘤專科醫院建設標準、上海市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建設的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順利試營業。癌症被認為是21世紀人類面臨最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位於安亭的上海市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內,醫院周邊是別墅區、嘉北郊野公園,距離不到一公裡處是肝膽外科領域著名的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安亭分院)。身處長三角腹地的醫院,未來將輻射全國,為各地患者服務。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於2016年啟動建設,2019年底建成,2020年3月21日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今年5月初開始試運行。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進入全球百強
    在廣東省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醫院項目的支持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近年來呈現出迅猛的發展趨勢,迅速進入了研究型醫院的龍頭行列。為克服醫院用地緊張、空間受限的困難,醫院利用原有學科建設的優勢提出打造「一流研究型醫院」的目標,並以此作為突破,經過幾年建設,取得了優秀的研究型醫院建設成果。
  •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舉行第四屆醫教協同研討會
    北大醫學的目標之一是成為中國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前沿,在中國醫學教育改革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近年來在教學方面取得長足發展,特別是在承擔西藏大學醫學生教學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為整個北大醫學教育工作做出了貢獻。
  • 山西省腫瘤醫院全國同類醫院考核位列第八
    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首次通報了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成績,在全國三級腫瘤專科醫院排名中,山西省腫瘤醫院位列全國第八;排名前七的分別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四川省腫瘤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深圳首個由醫院設立的臨床研究院在北大深圳醫院揭牌
    8 月 19 日上午,深圳首個由醫院設立的臨床研究院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北大深圳醫院」)揭牌,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市科創委黨組書記邱宣、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呂光華、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等出席揭牌儀式。
  • 上海著力打造研究型醫院 未來醫院裡有醫生還有科學家和工程師
    昨天,市科協舉行的「藍色浦江」學術年會聚焦「智慧醫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與會專家紛紛帶來上海各大醫院探索研究型醫院的最新嘗試和成果。未來,醫院裡不僅有白衣天使,還要有科學家、工程師。匯聚全球最高醫學科研水平的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2019年度科研經費超過10億美元,年均開展1200項臨床試驗項目。
  • 「北京大學海澱醫院教學醫院」揭牌
    北大醫學部教育處劉虹處長介紹,海澱醫院是一所有著教學傳統的醫院,與北醫三院融合發展以後,從教學體系、教學規章制度、師資隊伍、教學場地設施等方面均取得較快提升。2018年10月,經過評估達到北大醫學部本科教學醫院的基本條件,與北醫三院籤訂教學合作實施方案細則。經過兩年的建設,尤其是近半年,在有明確教學目標的鞭策下,醫院教學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 【新聞速遞】做好科研支撐,為建設研究型醫院注入新動力——我院...
    【新聞速遞】做好科研支撐,為建設研究型醫院注入新動力——我院舉行三家科研機構聯合掛牌儀式 2020-12-14 1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腫瘤醫院徐兵河:我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83%
    數據顯示,我國乳腺癌每年發病人數約30.4萬,且呈持續上升趨勢。日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教授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幾年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藥物的臨床應用,乳腺癌治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目前,我國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大概可以達到83%。」
  • 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今年竣工投用!這個老院區整體搬遷副中心
    北京通州發布 隨著城市副中心建設,一批三甲醫院正加速在副中心布局建設! 位於漷縣鎮的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就是其中之一。
  • 龍崗區委書記張禮衛率隊調研有關醫院建設發展
    12月11日上午,區委書記張禮衛率隊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調研,要求區有關部門與醫院緊密對接,全力支持、儘量滿足醫院建設發展需求,為深圳乃至華南地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副區長初慶參加調研。
  •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知識城醫院已掛牌,預計年內開業!
    從外牆面來看,整個中大腫瘤醫院已經裝修完畢了,採用時尚小清新風格的外牆面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醫院的門診樓等已經基本完畢。從近處看醫院門診前面還有大量的土坡,猜測應該醫院的前面還沒有平整完,估計還需要一些建設時日。據悉,中大腫瘤醫院定位的是一家專科醫院,只服務腫瘤患者,不設有普通門診,預計今年年內會開業。
  • 發現海南之美| 走進中鐵建設集團 見證博鰲研究型醫院的修建進展
    12月27日,鳳凰全媒體採風團一行走進位於瓊海市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博鰲研究型醫院項目的建設基地。向記者介紹完博鰲研究型醫院項目建設情況並回答相關記者問之後,相關工作人員帶領記者參觀建設基地。
  • 優化創新生態 助推轉型發展——蔡建強教授到山西省腫瘤醫院指導工作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作為國家標誌性腫瘤專科醫院,是腫瘤防治的「國家隊」,是國家癌症中心的依託單位,山西省腫瘤醫院能夠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更加緊密合作,對提升該院乃至全省的癌症預防和診療水平大有裨益。希望蔡建強教授針對山西省腫瘤醫院發展建設提出指導意見和建議,幫助山西省腫瘤醫院更好的把握方向,做好有的放矢,抓好相關工作。
  • 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視頻祝賀 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揭牌
    央廣網上海12月25日消息(記者周洪 通訊員肖鑫)「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是根據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白澤計劃』願景而建。醫院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和一支高水平的醫療團隊。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也是『森林』式醫院,它佔地40000平方米,環境非常宜人。」
  • 徠卡生物陳林強:建設縣域病理,助力醫院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日訊(記者 楊秀峰) 11月27日,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峰會暨2020國藥器械生態大會在武漢召開,徠卡生物系統中國區總經理陳林強做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訪談間表示,近年來,中國每年有400多萬例新增腫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