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醫院徐兵河:我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83%

2020-12-23 和訊

開欄語:當前,我國醫療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以個性化醫療、基因組學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基礎的精準醫療正在成為未來醫療的主要形態和目標。

在此背景下,中國網財經醫藥頻道推出「中國好醫生——三甲醫院科室精英系列訪談」報導,通過專訪一線醫務工作人員的創新成果,推動國家加大對醫學科研的支持力度。此為系列報導第四十期

中國網財經6月10日訊(記者 杜丁)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數據顯示,我國乳腺癌每年發病人數約30.4萬,且呈持續上升趨勢。

日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教授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近幾年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藥物的臨床應用,乳腺癌治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目前,我國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大概可以達到83%。」

規範治療可提高乳腺癌治療效果

「乳腺癌發現的越早,治療效果就越好」。徐兵河表示,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延長、生存率的提高與兩個原因有關,一是早期診斷;二是規範治療。

「早期乳腺癌患者經過相關治療後,30%的患者仍會出現復發轉移。」據徐兵河介紹,乳腺癌患者出現復發轉移之後,經過合理的治療依然能夠獲得4-5年的中位生存期,部分患者可以帶瘤長期生存。早期乳腺癌患者復發轉移率較高,這部分患者經過治療後也能長期帶瘤生存。

「我國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大概可以達到83%,但十年後比例就要低一些。」徐兵河稱,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規範化做的比較好的專科醫院,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和西方國家基本一致。但是,一些中小城市、農村的五年生存率與大城市相差較大,其原因可能是在規範方面相對薄弱。在徐兵河看來,只有在規範化的基礎上,根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進行個體化和精準治療,才能提高乳腺癌的治療效果,治癒更多患者。

「過去認為病人的管理就是在治療期間的管理,隨著乳腺癌病人治療手段的增多,治療時間的延長,副作用也會增多,如何管理這些副作用,降低副作用發生率、減輕副作用對患者帶來的生活質量影響,光現在手術、放療、化療期間的管理是不夠的,應該實行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徐兵河表示。

乳腺癌治療新增分子靶向治療

據了解,目前我國針對乳腺癌的治療,除了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治療方法外,現在新增了一個全新的療法——分子靶向治療。

徐兵河表示,分子靶向治療主要針對特殊的乳腺癌亞型。「乳腺癌由四種亞型組成,其中HER2陽性乳腺癌約佔20%-30%,這部分病人過去化療的效果不是特別好。現在有一些靶向藥物,像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這些靶向藥物明顯延長了患者生存期。」據介紹,帕妥珠單抗可以用於手術後的輔助治療,使患者復發的風險能夠降低一半。「第一個靶向治療的藥物是曲妥珠單抗,也叫赫賽汀,開創了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療的時代。隨後,其他靶向藥也陸續問世,大幅度提高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據徐兵河介紹,現在乳腺癌新的治療手段,除了分子靶向治療外,還有免疫治療和CDK4/6抑制劑的治療。

「年輕的乳腺癌病人都是職場上的女性比較多,而且都是工作壓力比較大。」徐兵河表示,女性要學會自我放鬆,還要適當地運動,對減少乳腺癌的發生還是有幫助的。」

「如果不幸患上乳腺癌,首先不要輕信謠言。」徐兵河稱,乳腺癌是所有的腫瘤裡治癒率最高的,絕大多數患者都有治癒的希望。

出場人物:徐兵河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博士後導師。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10多項省部級科技獎,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癌症中心乳腺癌早診早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監測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理事長,St.Gallen早期乳腺癌治療國際共識專家團成員,晚期乳腺癌(ABC)治療國際共識指南專家團成員。

中國好醫生——三甲醫院科室精英系列訪談

【第一期】協和醫院陳偉:全國30%—50%住院患者存在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

【第二期】宣武醫院張毅:未來微創手術將替代開胸手術

【第三期】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北京中醫醫院正在著力攻克其復發難題

【第四期】銀屑病發病率逐年增高 清華長庚趙邑:我國正在研發前沿藥物

【第五期】專家:耳鼻喉腫瘤大可不必「談癌色變」 及時就診能夠治癒

【第六期】乳腺癌居中國女性腫瘤首位 專家:緩解壓力或能降低發病率

【第七期】腦起搏器新技術將有望攻克阿爾茲海默症等疾病難題

【第八期】我國自主研發「人工心臟」 或將打破國外壟斷局面

【第九期】中國胰腺癌五年生存率不超5% 專家:早診不及時耽誤治療

【第十期】我國瓣膜疾病構成中 風溼性心臟病佔第一位

【第十一期】40位心臟專家匯聚「醫生集團」「1+n」模式探索多點執業

【第十二期】中國50%的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和腎病死因源於高血壓

【第十三期】李憲倫:冠心病、高血壓和中風成為中國三大「心病」

【第十四期】中國約200萬帕金森患者 張建國:DBS手術是最佳治療手段

【第十五期】我國骨關節炎患者超1億 專家:針灸療法或能替代藥物治療

【第十六期】王少為:百對夫妻中約4、5對存在不同程度「生殖障礙」

【第十七期】皮膚腫瘤成全球最高發惡性腫瘤 專家:早治療不會危及生命

【第十八期】13家醫院成立「脊柱脊髓專家聯盟」 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

【第十九期】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長 專家建議加強早查早治

【第二十期】老年痴呆治療難題或將破解 301醫院探索「腦起搏器」療法

【第二十一期】歪脖子等「肌張力障礙」疾病或能治癒 DBS治療術臨床推廣

【第二十二期】康復醫療需求遞增 專家:提前介入或能幫病人較快恢復正常

【第二十三期】我國每年30萬乳腺癌新增病例 大部分患者還採取改良根治法

【第二十四期】阜外醫院舒暢:血管上的「炸彈」—— 主動脈夾層

【第二十五期】冠心病不再是「老年病」 白領等成為高發人群

【第二十六期】2050年每3人中有1個老年人 專家提倡「團隊模式」全面管理

【第二十七期】中國有2億多風溼免疫性疾病患者 專家已開始研究臨床特點

【第二十八期】北京中醫院劉紅旭:中醫介入治療技術與西醫達到同步水平

【第二十九期】90%以上癲癇患者可以治癒 其中60%—70%可通過藥物控制

【第三十期】精神疾病能治好嗎? 北醫六院馬弘:臨床治癒肯定可以

【第三十一期】瑞金醫院王繼光:只有15%高血壓患者把血壓降到目標水平

【第三十二期】朝陽醫院郭樹彬:慢性疼痛不及時治療或引發嚴重併發症

【第三十三期】北大腫瘤醫院邸立軍:乳腺癌早期患者90%都能治癒

【第三十四期】只有頸椎導致眩暈? 中日醫院李石良:眩暈問題非常複雜

【第三十五期】宣武醫院支修益:早期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第三十六期】天壇醫院王群:中國癲癇患者佔世界1/5 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是高發群體

【第三十七期】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 安貞醫院董建增:重視院前環節或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第三十八期】北大腫瘤醫院步召德:絕大多數早期胃癌沒有症狀 「早篩「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根本途徑

【第三十九期】阜外吳永健:結構性心臟病進入「微創」治療發展時代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徐兵河:女性壓力大更易患乳腺癌
    近日,在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風信子康復之家共同主辦的「認知腫瘤,科學防治」女性相關腫瘤宣教大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教授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乳腺癌是與雌激素密切相關的一類腫瘤,而當前很多女性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習慣,加之工作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缺乏運動等,都會引起內分泌的紊亂,從而導致乳腺癌的發生。
  • 專家:中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80%
    主辦方供圖專家:中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超80% 倡導全方位、全周期管理中新網北京6月6日電 (記者 李亞南)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統計,中國每年有233萬人死於惡性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教授近日在2020年全國抗癌達人風採大賽活動上表示,以乳腺癌為例,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值得慶幸的是,目前中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80%,乳腺癌已步入慢病管理的行列,如何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則尤為重要。
  •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專家:創新藥物給治療帶來...
    中國網財經6月16日訊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日前在「第十屆新視角乳腺癌高峰論壇」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表示,在晚期乳腺癌治療方面,隨著CDK4/6抑制劑這一創新藥物的上市,打破了過去過度依賴單一化療的治療局面,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生存希望。
  • 乳腺癌防治一體化項目在揚啟動,腫瘤患者將在家門口享受同質化醫療...
    交匯點訊 12月20日下午,「乳腺癌防治一體化項目」在揚州啟動,蘇北人民醫院作為該項目的地市級牽頭單位,旨在制定乳腺癌篩、診、治的規範化標準,建設乳腺癌分級診療路徑,建立患者全流程管理機制,實現醫聯體內患者管理與價值評估,為地市級醫院進行腫瘤防治一體化提供示範。
  • 權威機構:83.2%的五年生存率用數字闢謠
    如乳腺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都是生存率較高的癌症。2018年英國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2000-2014年全球癌症生存率變化趨勢監測研究報告,其中,中國2010年-2014年,五年生存率乳腺癌為83.2%,前列腺癌為69.2%,宮頸癌為67.6%。
  • 乳腺癌新聲:國內首個公立乳腺專科醫院——逸仙乳腺腫瘤醫院掛牌成立
    我國城市每年因乳腺癌死亡人數佔新發病人數的比例是 23%,農村則高達 33%。而且,我國乳腺癌發病年齡較歐美國家顯著年輕,中位發病年齡在 48 歲,而歐美的中位發病年齡是 64 歲。但是,我國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 70%-80%,離歐美的 90% 以上還有相當的距離[1]。
  • 進博生「輝」:關鍵十年,輝瑞腫瘤為患者生命聚力加碼
    -2030年)》提出的「到2030年,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於46.6%」的目標。 對女性最常見的乳腺癌而言,除了治療方案和技術的進步,能否認識到患者自身不同的疾病特徵,能否按照不同疾病階段制定個體化診療策略,仍是乳腺癌診療的重中之重。殷詠梅教授說到:「我國乳腺癌患者的治癒率和五年生存率與國外有一定差距,特別是HER2陰性乳腺癌患者,由於近十年來都缺乏有效的精準治療突破療法,其五年生存率的差距更加突出。轉移和晚期的患者比例較大,整體治療規範有待提高。
  • 乳腺癌可防可治,邁進「慢病」時代
    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約30.4萬例,佔女性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17.1%,堪稱女性發病率第一大癌症。其中約3%~10%的婦女在確診時即有遠處轉移。即使在早期患者中,30%~40%可發展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僅20%。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及治療狀況不容忽視,我國乳腺癌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 乳腺癌不可怕,早發現早治療,生存率比你想的高多了!
    然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李順榮教授卻表示:乳腺癌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它是一個可防可治的疾病,大家不要特別緊張或者擔心,只要是判定為一期或者二期乳腺癌,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一、目前乳腺癌的生存率如何?
  • |腫瘤|乳腺癌|化療|復發...
    插播廣告6月1日-6月8日共8天,我們將每晚7點安排一位中國抗癌協會主委級專家光臨醫生站直播間,360°全方面盤點ASCO大會肺癌、乳腺癌、肝癌、血液腫瘤、婦科腫瘤、泌尿腫瘤等領域重要進展,請速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報名觀看!
  • 乳腺癌防治一體化項目在揚啟動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秘書長楊經豔;揚州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許德奎;揚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尹成雷,蘇北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徐道亮、副院長潘雲龍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會議。據了解,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揚州市疾控中心2019年統計的腫瘤監測數據中,揚州乳腺癌在女性腫瘤發病率排名第二。
  • 中國乳腺癌標準資料庫建設正式啟動 19家高水平醫院乳腺癌專家共商...
    該項目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牽頭髮起,成立了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教授、CSCO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江澤飛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等國內19家高水平醫院的乳腺癌專家組成的項目專家委員會,旨在建設以中國乳腺癌標準資料庫為承載的診療能力提昇平臺,主要目標包括:建設以專病大數據為支撐的乳腺癌專病科研能力和醫療質量持續改進平臺,
  • 頂級腫瘤專家義診專場系列直播3-晚期乳腺癌的治療
    惡性腫瘤中,對女性健康威脅最大的當屬乳腺癌。中國乳腺癌每年發病約30.4 萬,佔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首位,且發病率仍在以3%~4%的增長率上升1。與之相對的是,中國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依然徘徊在70%,且晚期轉移性乳腺癌因疾病複雜程度高、針對性藥物有限等,五年生存率仍然較低。
  • 乳腺癌年輕患者更易復發
    我國發病平均年齡比歐美年輕10-15歲 中國是乳腺癌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且有年輕化的趨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醫學部副教授龔暢介紹說,國內的女性乳腺癌發病高峰年齡有兩個:一個是絕經前的青壯年;一個在絕經後。臨床上,30多歲的乳腺癌病人越來越多見,「曾經在門診收治過的年紀最小的患者僅有16歲。」
  • 最新版乳腺癌診療指南發布,廖寧教授全面解讀
    核心提示:在我國,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新發的乳腺癌病例超過30萬,且以3%的速度迅速增長,但幸運的是發病率高的背後,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延長。一期乳腺癌的病人治癒率能達到96%,即使為中晚期乳腺癌病人,五年的生存率也接近四成。
  • 超力抗癌三千問:乳腺癌早期可以治癒嗎?
    ,但是很多人對於乳腺癌能不能治癒並不是很了解,專家表示,早期乳腺癌治癒率可達9成以上,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我國乳腺專家表示:乳腺癌治療已經非常科學規範,其治療效果與分期有絕對的關係。0期癌一般是 10年內不復發不轉移,Ⅰ期10年生存率90%,Ⅱ期為75%,Ⅲ期50%,Ⅳ期乳癌就比較難維持到10年,能夠堅持5年很不錯了。  我國因為乳腺癌死亡的人數卻仍是年年遞增。事實上,我國早期乳腺癌治癒率也已經高達9成以上,而且多數都可以保住乳房。
  • 廣州乳腺癌治療醫院哪家好,廣州好的乳腺癌醫院
    核心提示:那麼廣州乳腺癌治療醫院哪家好,廣州好的乳腺癌醫院在哪呢,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想知道,但我也很難回答給各位,建議去比較出名的專科腫瘤醫院或治療經驗民營醫院都是不錯的,像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的醫療資源要豐富的多了,醫療水平也是很厲害的。
  • 靶向藥物不斷問世,乳腺癌或將成為可治可控的慢性病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任放療科主任林清教授表示,「目前,從全球來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女性乳腺癌疾病負擔及發展趨勢存在明顯差異,在歐美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很高,但死亡率卻很低。據統計,美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高達90%,我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為83.2%。造成這一差異可能因為我國乳腺癌發病年齡比國外早了10年,我國乳腺癌發病高峰為45-55歲,國外乳腺癌發病高峰為55-65歲。」
  • 我國專家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治療領域取得新進展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廣州12月12日電(記者徐弘毅)記者11日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該中心乳腺癌團隊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上取得新進展,發現以「節拍化療」方式使用化療藥卡培他濱進行維持治療,可顯著提高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無疾病生存率
  • 科學抗疫 名醫有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 潛心鑽研:為...
    在中國,乳腺癌位居城市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之首,並且近年來發病率持續增高、增速快。而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卻給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乳腺癌5年生存率15年連續走高。該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披露了「奇蹟」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