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間腫瘤患者如何就醫?別著急 腫瘤專家線上為您義診
新冠疫情籠罩,作為自身免疫力低下的群體,腫瘤患者的常規抗癌治療遇到難題,迫於感染壓力,好多患者的治療被迫延期或中斷。 為響應國家號召,切實幫助腫瘤患者解決現階段難題,北京伍連德公益基金會、北京電視臺北京時間以及愛瑞奇蹟腫瘤平臺聯合發起了「大型腫瘤專家在線義診公益活動」。本次義診匯集了來自北京三級醫院的頂級腫瘤專家,通過愛瑞奇蹟腫瘤平臺,為患者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免費在線義診活動,解決腫瘤患者的就醫難題。
-
中美頂級專家聯合會診:廣東乳腺癌患者無需出國!
據悉,這也是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第一次對患者進行中美遠程會診服務,意味著,廣東乳腺癌患者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中美頂級專家聯合診治。 三陰性乳腺癌後全身轉移,該如何治療? 2017年6月才到當地醫院進行穿刺活檢,確診為左乳浸潤性乳腺癌。隨後進行多次的新輔助化療,在10月份做了根治手術和腋窩淋巴結清掃,由於屬於中晚期乳腺癌,期間還進行了25次的輔助放療。 可病情並沒有像張榮認為的那樣有明顯好轉,在今年的3月份,張榮在檢查時發現腦部有轉移腫瘤,不得不切除腦腫瘤。 接下來該如何治療?
-
|腫瘤|乳腺癌|化療|復發...
插播廣告6月1日-6月8日共8天,我們將每晚7點安排一位中國抗癌協會主委級專家光臨醫生站直播間,360°全方面盤點ASCO大會肺癌、乳腺癌、肝癌、血液腫瘤、婦科腫瘤、泌尿腫瘤等領域重要進展,請速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報名觀看!
-
【義診通知】本周六天津腫瘤醫院專家團隊要來曹妃甸了!
曹妃甸區醫院引進天津腫瘤醫院專家團隊 將於12月26日開展義診活動 曹妃甸區醫院引進天津腫瘤醫院專家團隊,達成合作協議,開展深化腫瘤診療項目,專家將於2020年12月26日來院正式開診,進行義診活動。
-
濟南市中心醫院腫瘤科治療方案多學科「私人定製」,讓晚期乳腺癌...
可天有不測風雲,3年前我偶然發現左側乳房有腫塊,沒想到到醫院一查是乳腺癌,而且已經肝轉移,當時我覺得天都要塌了!」今年46歲的田女士回憶起3年前的那段經歷仍心有餘悸。絕境處遇見希望:新的靶向藥物可以治療IV期乳腺癌面對乳腺癌IV期的田女士,很多專家坦白告知,這樣的情況已經沒法行根治性手術,放化療治療,預後估計也很不樂觀。但幸運的是在她近乎絕望之時,濟南市中心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楠主任給了她希望。
-
蘇州專家創新晚期腫瘤治療方案
本報記者 周函晚期腫瘤患者手術、放化療無效時,只能坐等生命進入倒計時?蘇大附二院腫瘤放射治療科張力元教授團隊創新的「布拉格研究」,為不少晚期腫瘤患者延長了生命,該方案已引起了國際醫學界的關注。
-
廣東腫瘤專家:細胞治療違反醫學倫理學
廖寧肺癌專家:吳一龍 鼻咽癌專家:馬駿 結直腸癌專家:汪建平 甲狀腺癌專家:王深明乳腺癌專家:廖寧 婦科腫瘤專家:生秀傑中晚期的病人要先做化療,把腫瘤打小,然後再做放療,也可以在放療的同時加化療。化療情況非常複雜,要由醫生根據病人的情況進行調整。」馬駿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主任、附屬腫瘤醫院常務副院長70%~80%的病人在確診鼻咽癌時就已經到局部中晚期。因此,一旦確診,患者通常很著急,要求立刻治療。「很多病人不知道,病理診斷僅僅是診斷的第一步,還不能馬上開始治療。」
-
HER2 陽性晚期乳腺癌伴腦轉移患者雙靶治療的思考
2020.04.14 至 05.27 行 3 周期化療聯合靶向解救治療:白蛋白紫杉醇 400 mg,曲妥珠單抗 464 mg348 mg,吡咯替尼 400 mg qd。 3 周期治療後左胸壁及左上肢腫痛明顯減輕,腫塊明顯縮小, 評估療效 PR。
-
吳炅教授:新一代ADC藥物DS-8201打破HER2+晚期乳腺癌治療格局|2020...
CLEOPATRA研究數據: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的基礎上加入帕妥珠單抗一線治療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中位PFS為18.7個月雖然,一線治療顯著改善了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PFS,但大部分患者仍會面臨耐藥,出現腫瘤復發。而目前,針對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二線治療主要以ADC藥物T-DM1以及小分子靶向藥物為主。
-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專家:創新藥物給治療帶來...
中國網財經6月16日訊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日前在「第十屆新視角乳腺癌高峰論壇」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表示,在晚期乳腺癌治療方面,隨著CDK4/6抑制劑這一創新藥物的上市,打破了過去過度依賴單一化療的治療局面,為患者帶來了更多生存希望。
-
中國晚期乳腺癌規範診療指南(2020版)|乳腺癌|抑制劑|內分泌|診療|...
在每年新髮乳腺癌病例中,約3%~10%的患者在確診時即有遠處轉移。早期患者中約有30%可發展為晚期乳腺癌。乳腺癌患者的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20%,總體中位生存時間為2~3年。晚期乳腺癌雖難以治癒,但可通過研發新型治療藥物、優化治療模式等方法來緩解患者的臨床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一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以期達到長期帶瘤生存的目的。
-
中國專家為晚期難治性「最毒」乳腺癌患者燃起「生命之光」
邵志敏教授團隊為「最難治」三陰性乳癌患者,開出了「精準治療方案」。腫瘤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7月27日電 (記者 陳靜)三陰性乳腺癌被稱為「最毒、最兇險」的乳腺癌,有不少患者經過多輪治療、仍發生進展,面對「無藥可救」的絕境。
-
乳腺癌一確診就是晚期?專家:乳腺癌自檢有3招,「看、摸、捏」
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陳熊去當地醫院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出來,陳熊確診乳腺癌晚期,癌細胞已經多處擴散。在抗癌的那4年裡,陳熊經歷了67次化療,10次放療,癌痛的時候恨不得把鐵欄杆都咬斷。可儘管如此,陳熊還是於去年離世了。乳腺癌是女性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病人已經確診,便是晚期。
-
...大牛」|腫瘤|廖寧|癌症|乳腺癌|廣東省人民醫院|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開幕致辭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院士在主題演講中對腫瘤生態系統、腫瘤免疫編輯、乳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進行了回顧和梳理,並提出了乳腺癌未來免疫治療方向和策略的展望。論壇執行主席、廣東省人民醫院廖寧教授據論壇執行主席、廣東省人民醫院廖寧教授介紹,本次高峰論壇邀請了21位全球頂尖的乳腺腫瘤專家傾力加盟,組成了陣容鼎盛的講者團,他們包括——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執行長Clifford Hudis教授;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乳腺癌臨床實踐指南主席William Gradishar教授;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的執行總裁
-
我國專家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治療領域取得新進展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廣州12月12日電(記者徐弘毅)記者11日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該中心乳腺癌團隊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上取得新進展,發現以「節拍化療」方式使用化療藥卡培他濱進行維持治療,可顯著提高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無疾病生存率
-
這個直播間不帶貨,來的都是全球乳腺癌的頂級「大牛」
開幕致辭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院士在主題演講中對腫瘤生態系統、腫瘤免疫編輯、乳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進行了回顧和梳理,並提出了乳腺癌未來免疫治療方向和策略的展望。 這些頂尖專家分享了乳腺癌最新診治經驗,並圍繞國內外乳腺癌新輔助診治熱點、不同分型乳腺癌精準治療策略以及乳腺癌外科診療研究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為乳腺癌的治療集思廣益,內容精彩紛呈。
-
華山、瑞金、龍華…一批專家周六義診,速約!
時值2020年「全國科普日」到來之際, 上海市莘莊工業園區 特邀上海華山、同濟、瑞金、龍華等 眾多大醫院專家, 前來園區開展愛心義診, 如此難得的機會,
-
腫瘤醫院徐兵河:我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83%
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10多項省部級科技獎,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癌症中心乳腺癌早診早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監測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
廖寧:基因檢測指引乳腺癌治療
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廖寧教授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指出,緊隨肺癌精準治療的步伐,中國乳腺癌治療正越來越精細,憑藉基因數據解讀,科學算準治療方案的準確有效性。
-
「精準」成為腫瘤治療關鍵詞
當前,「精準醫學」是腫瘤治療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並以靶向治療為重要工具,逐步實現在多腫瘤領域落地,疾病治療已轉向單病種、多學科以及精準個體化的聯合治療。在近日舉辦的「輝耀生命,關鍵十年」腫瘤高峰論壇上,乳腺癌、肺癌和血液腫瘤領域的專家們,結合中國腫瘤患者診療現狀,從相關領域診療進展推動、患者關愛和輔助信息平臺等多個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