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腫瘤患者如何就醫?別著急 腫瘤專家線上為您義診

2020-12-22 騰訊網

新冠疫情籠罩,作為自身免疫力低下的群體,腫瘤患者的常規抗癌治療遇到難題,迫於感染壓力,好多患者的治療被迫延期或中斷。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特別提出:在此特殊時期,要特別關注腫瘤等重點患者的醫療需求,引導患者線上就醫,儘量減少患者交叉感染的風險。

為響應國家號召,切實幫助腫瘤患者解決現階段難題,北京伍連德公益基金會、北京電視臺北京時間以及愛瑞奇蹟腫瘤平臺聯合發起了「大型腫瘤專家在線義診公益活動」。本次義診匯集了來自北京三級醫院的頂級腫瘤專家,通過愛瑞奇蹟腫瘤平臺,為患者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免費在線義診活動,解決腫瘤患者的就醫難題。

本次義診活動將針對目前腫瘤患者遇到的各類常見問題,分設肺癌、乳腺癌、婦科腫瘤、泌尿腫瘤、消化道腫瘤、病理診斷、影像診斷等諮詢專場。通過專家問詢、檢查報告解讀、科學抗癌方式指導、防疫建議等方式一對一的助力腫瘤患者及家屬。

部分義診專家有:美國匹茲堡大學癌症中心孫旻教授、北京協和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徐仲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壽建忠、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張國輝、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陳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劉喆、北京協和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馬志強、北京協和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力、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林強、國家應急總醫院病理科副主任醫師楊連君、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李立安、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普外科副主任醫師謝江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潘永、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張成偉、原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放療科副主任醫師趙耀巍、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放療科副主任醫師穆曉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麗、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婦產科主任醫師張卓梅。

本次義診活動自上線不到一周,已為近千名患者提供了1000餘次的諮詢服務,各位專家豐富的臨床經驗,耐心細緻的解答得到腫瘤患者的頻頻好評。

參加義診的患者表示,答疑專家在百忙之中,臨床一線,還能抽空為患者作出這麼詳細細緻的答覆,使患者的疑問一一得到解答,內容詳盡,條分縷析,真是費心了!專家的線上支持,極大安慰了被疫情所困,無法就醫的腫瘤患者的焦灼心情,使患者受益良多。有患者表示,將專家的線上答覆內容已經保存完好,之後將反覆學習,遵照執行。

疫情無情,攜愛同行,愛瑞奇蹟將聯合、招募更多腫瘤專家,共同為腫瘤患者在疫情期間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各位醫學同仁加盟助力。

相關焦點

  • 後疫情階段:腫瘤患者如何就醫?專家給出的建議,希望你能知道
    3月10日,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這無疑是一個積極向好的重大信號,也為各大醫院進一步開放門診、患者就醫提供了參考。 但對於腫瘤患者來說,如何就診呢?
  • 求解腫瘤患者就醫難
    7月20日,北大腫瘤醫院方面告訴記者,為減少院內人員聚集,北大腫瘤醫院加速推進網際網路診療服務,並完成網際網路診療資質申請和與醫保對接。截至目前,全院共有125位醫生出網際網路門診,平均每天有超過25位醫生在線為複診患者提供服務,每天線上門診服務患者超過350位。
  • 科學抗疫 名醫有約|多方聯手創新,為腫瘤患者暖心護航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醫療秩序,醫院嚴防嚴控和城市間出行限制造成患者在疫情期間就醫困難,對於自身免疫力低下的腫瘤患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在此情況下,多方聯手通過一系列創新手段,為特殊時期腫瘤患者的治療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上線「雲病歷」,患者足不出戶在線就醫
    複診患者足不出戶就可線上就醫,平均每天有超過30名專家在線服務……疫情期間,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開通線上門診,目前該院網際網路診療人次已超過10000例,其中外地患者佔51%。除複診患者外,首次就診的患者還可通過網際網路免費諮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資料圖。
  • 頂級腫瘤專家義診專場系列直播3-晚期乳腺癌的治療
    與之相對的是,中國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依然徘徊在70%,且晚期轉移性乳腺癌因疾病複雜程度高、針對性藥物有限等,五年生存率仍然較低。 哪些關鍵因素在影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晚期乳腺癌應該如何進行病程管理並提高生存質量?
  • 疫情期間 腫瘤病人需牢記「三八六五」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胸部腫瘤科副主任褚倩以三大日常防護措施、八大就診需求、六大就醫防護提示、五大治療方式為重點,為大家科普腫瘤病人在疫情期間應該如何做好防護與治療。  褚倩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傳染力強,每個人都是易感者,老年人及有慢性基礎疾病者感染後,更容易發展成為重症肺炎。
  • 國內外專家雲上圓桌會議 共商疫情下腫瘤患者心靈關懷
    人民網長沙12月22日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腫瘤患者容易出現的心理精神問題,如擔憂、害怕、沮喪、失眠、焦慮等。如何調解負面情緒、提供合理心理社會支持,安撫他們的心靈?今日,「新冠肺炎疫情下腫瘤患者的心理幹預」國際雲上圓桌會議在湖南省腫瘤醫院舉辦,國內外專家就此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此次會議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湖南省醫院協會心靈關懷專業委員會主辦,湖南省腫瘤醫院承辦。湖南省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委、湖南省醫院協會心靈關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曉紅主持會議。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努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 腫瘤患者診療工作
    在7月18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癌症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張勇介紹了醫院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情況。
  • 10.17-18日全國著名中醫腫瘤專家黃傳貴教授來渝公益義診
    為了普及癌症早診早治的相關知識,提高防病治病意識,為提高城市居民的癌症防治知曉率、癌症篩查參與率,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減輕個人和社會的癌症負擔。重慶黃家醫圈中醫腫瘤門診將於2020年10月17日至10月18日在重慶沙濱路舉行-中醫腫瘤愛心義診公益活動!活動當天,現場免費為100名腫瘤患者愛心義診,享免掛號費,免費看診及諮詢。
  • 【義診通知】本周六天津腫瘤醫院專家團隊要來曹妃甸了!
    曹妃甸區醫院引進天津腫瘤醫院專家團隊 將於12月26日開展義診活動 曹妃甸區醫院引進天津腫瘤醫院專家團隊,達成合作協議,開展深化腫瘤診療項目,專家將於2020年12月26日來院正式開診,進行義診活動。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減少患者院內聚集,推進網際網路診療工作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呂銀玲)7月15日,北京市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介紹,截至6月底,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完成門急診19.3萬次,住院2.4萬人次,住院及急診手術3918臺次;放射治療3.8萬人次,CT檢查9.3萬人次,核磁檢查1.9
  • 腫瘤防治「超強專家」陣容來深為市民看診!
    腫瘤防治「超強專家」陣容來深為市民看診!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9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羅莉瓊 通訊員 鍾慧紅) 11月20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特需門診將迎來國家癌症中心的「超強專家陣容」,為市民朋友一對一看診,每位專家限10個號。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聯合好大夫在線 拓展線上義診新方式
    今年由於疫情原因,故而將現場義診全面升級為線上義診,聯合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好大夫在線,將專家們的義診服務輸送給全國患者。本次義診設置了多個主題,包括皮膚美容、過敏性皮膚病、特應性皮炎、毛髮疾病、指甲/趾甲疾病、感染性皮膚病、銀屑病,以及皮膚腫瘤。
  • 微脈亮相2020中國腫瘤標誌物學術大會,傳遞網際網路+腫瘤管理新思路
    胡煒認為,如果把「最多跑一次」醫療服務改革比做高鐵「二等座」,把全閉環周期管理比做「一等座」,那麼微脈為腫瘤患者打造的生命綠色專線服務便是醫療創新服務中的「商務座」。  微脈首席醫療官胡煒  一直以來,我國有大量的腫瘤患者帶病生存,如何提升這些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是許多醫務工作者非常關心的問題。
  • 市衛生健康局:市人民醫院攜手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開展公益活動
    1月17日,市人民醫院攜手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專家團隊在該院開展愛心義診送醫送藥活動。此次,市人民醫院攜手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專家團隊在該院開展防癌科普、腫瘤義診和學術交流等公益活動,圍繞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管理、泛瘤種免疫進展盤點和實戰病例展開探討,同時在特殊的新冠肺炎時期,邀請專家針對「腫瘤與肺炎的對話」進行專題討論。「前幾天在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看到相關信息,得知有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專家過來義診,專程帶媽媽過來就診。」
  • 「醫療動態」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舉辦防癌科普義診 普及...
    ▲醫生現場查看患者過往檢查結果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聯合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舉辦了「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科普義診系列活動」,向汕頭市民普及腫瘤防治知識,增強防瘤意識。身為腫瘤科醫生,經常要面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醫生,我確診了癌症,是不是活不久了?」畢竟,一旦被診斷為癌症,任何人都難免會惶恐不安。其實,每一種癌症的預後,都與許多因素相關,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這「三早」是影響癌症患者預後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普通大眾能從自身出發,掌握主動權改善腫瘤預後的關鍵。
  • 泌尿腫瘤「雲端MDT」模式:國際頂尖專家加入、輻射全國147座城市
    日前,前列腺癌晚期患者老許特地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腫瘤多學科門診「面謝」醫生葉定偉。9個月前一場特殊的多學科會診,讓身處疫區的他獲得多位頂級專家共同制定的治療方案。前年,老許因前列腺癌晚期伴多發骨轉移,前來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教授葉定偉處尋求治療。
  • 適合腫瘤患者的食譜(一)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碩士,《中國臨床營養網》專家顧問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會組委。 從事腫瘤患者的臨床營養診療工作十餘年,擅長腫瘤合併營養不良、糖尿病等疾病的營養治療。
  • 累計為1400萬人提供線上諮詢,央視網聚焦騰訊義診醫生
    楚天都市報4月23日訊(記者周丹)疫情之下,線上問診需求陡增,成為疫情防控的「第二戰場」。4月22日,央視網拍攝的微紀錄片《「幕」後天使的抗疫故事》溫情上線。紀錄片聚焦義診醫生這一群體,主要講述了騰訊義診平臺上一位上海的婦產科醫生周雪的故事。
  • 北京腫瘤專家,瑤醫醫院覃迅雲教授
    主編了《中國瑤醫學》《中國瑤藥學》《實用瑤醫學》等300餘萬字巨著,擔任瑤醫系列教材主編, 在刊物上發表50多篇論文並獲獎,是一位集醫療、科研、教育、養生於一身的養生專家   覃迅雲,瑤醫主任醫師、教授、民建中央人口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瑤醫藥分會會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腫瘤醫學分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