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為1400萬人提供線上諮詢,央視網聚焦騰訊義診醫生

2020-12-26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4月23日訊(記者周丹)疫情之下,線上問診需求陡增,成為疫情防控的「第二戰場」。4月22日,央視網拍攝的微紀錄片《「幕」後天使的抗疫故事》溫情上線。紀錄片聚焦義診醫生這一群體,主要講述了騰訊義診平臺上一位上海的婦產科醫生周雪的故事。在愛人作為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出徵後,她留在家照顧兩個孩子,並加入騰訊問診平臺「遠程」馳援抗疫一線。紀錄片一上線便引發了網友廣泛關注,登上微博熱搜榜,網友們紛紛為抗疫中的白衣天使點讚。

據周雪介紹,加入義診平臺後,兩個月裡她幫助了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1300多位患者。與此同時,在騰訊的義診平臺,還有10000多名醫生與周雪一樣,累計為1400多萬人提供諮詢服務。

騰訊醫療服務中心醫學部主任楊昊臻介紹:「在問診平臺上,可以看到線上問診不僅能在疫情期有效緩解線下醫療資源緊張,減少線下交叉感染風險,同時也改變了以往人們一生病就往醫院跑的習慣,這樣也慢慢形成了分級診療的理念和習慣,未來也大大有助於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2個月答疑40餘萬字,用知識助力打贏抗疫戰

周雪來自一個醫生世家,母親和愛人都是醫生。在疫情爆發之時,三人都寫了請戰書,希望支援武漢。最終,周雪的愛人作為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出徵。「今年2月份,愛人接到了一通緊急電話,要即刻前往武漢。當時全國醫療資源都很緊張,交通不便、停診、擔心交叉感染等因素,讓人們的正常就醫需求受到影響。後來我看到騰訊醫典的義診平臺向大家廣發英雄貼,在這個號召下我加入了騰訊義診平臺,希望用我自己的知識,來幫助打贏這場戰役。」

據周雪介紹,義診平臺上她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不僅有上海,還有鄉村,甚至大洋彼岸患者的問詢,有些是因為害怕去醫院交叉感染,還有因為年紀太小,羞於就醫,還有一些是本身就在其所在醫院做腫瘤手術後,要定期隨訪的病人,疫情期間因為沒有辦法來醫院複查,便通過線上問診來進行交流。

「有個腫瘤術後的患者,因為基礎疾病比較多,又趕上疫情和春節。我記得那天她是出現腹痛之後非常焦慮,我在網上給她做了一些問診,得出結論可能是胃腸功能紊亂導致的腹痛,也專門提供了個人防護方面的建議,疏解她的焦慮和緊張。」據周雪介紹,最高峰她每天要接待三十幾位病人,將近300條的問答,有時深夜2點還在回復,希望能夠儘可能地幫助到更多患者,解決他們的疑問。

「我希望能夠儘量幫助患者,通過線上的方式解決他們的問題,避免跑醫院,尤其是疫情期間,還有些人在農村,去醫院也不方便。另外還有一小部分人,雖然線上沒有辦法幫助他們解釋好病情、完全解決問題,還是必須要去線下檢查和用藥。對於這類患者,我們可以提前引導他們要去看哪個科。」兩個月裡,周雪在線問診幫助了1300多位患者,解答字數超過40萬。

超萬名醫生服務1400多萬人次,以問診延伸醫患連接

周雪還提到,通過網上問診,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服務。患者隨時想到問題,都可以提問。「現在患者的求知慾都比較強,會很想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怎麼得的、應該怎麼治療、治療期間用的藥有什麼副作用等等,這一系列問題。在醫院裡面因為排隊的人比較多,醫生可能沒有辦法說那麼多。但是在線上我們可以儘量滿足他們,都解釋清楚,直到最後患者說『好的醫生,我明白了,謝謝你』,然後我們才結束。」

「網際網路醫療是未來的趨勢」,經歷過兩個月的線上義診,周雪切實體驗到了線上義診平臺的便利。而且在周雪看來,通過騰訊的線上諮詢平臺很方便的一點是,它和微信是聯繫在一起的。如果有患者來問詢,微信就會發來一條及時的提示。在她回復後,有的患者可能要過十幾分鐘或者更長時間再回復,微信也會跳出來一個提醒,不用實時盯著。

「因為我住的離醫院比較遠,路上差不多需要一小時。原先這一個小時我會用來看書、聽歌什麼的。現在早上去上班,我都會去回答前一天沒有看到的患者問詢,包括下班這一個小時也是。回到家之後,我先輔導好小孩的學習,後面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因為我也有東西要寫,會把問診開在那裡,一邊寫東西一邊接待線上問診。」周雪說。

周雪自己也成為了線上諮詢的用戶。「我在網上也諮詢過兒科、皮膚科,覺得非常便捷。網上這些醫生都有照片、有兩證,所以有時候線上諮詢和線下門診去看,其實是一樣的,而且在線上解答的可能還會更全面一些。像一些小的問題,比如我們家小孩眼睛上長麥粒腫,或者小孩皮膚發蕁麻疹,我都會先在線上諮詢。」

據了解,在騰訊的義診平臺上,過去兩個月時間裡,已經有10000多名醫生與周雪一樣,累計為1400多萬人提供諮詢服務。騰訊醫療服務中心醫學部主任楊昊臻介紹,為了提升醫生線上服務的效率,騰訊還上線了醫生服務端,提供權威科普、隨訪模板、AI症狀自查等便捷工具,醫生只需要在微信上搜索「騰訊醫生」小程序,就可以申請加入,通過微信為用戶提供服務。這可以降低醫生與患者的溝通成本,更好地實現醫生專業價值的最大化。

目前,騰訊醫典的線上諮詢平臺已覆蓋呼吸科、感染科、婦科、兒科、骨科等多個學科, 「以網際網路科技力量架起醫者和民眾之間的橋梁。」騰訊醫療副總裁張猛的這句話,正是騰訊醫典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常笑健康開展「問醫生」免費服務:健康諮詢+在線義診 與健康來一次...
    天氣轉冷,在疫情很可能迎來第二波爆發的特殊時期,線下醫院就診就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去醫院需要排隊測體溫,也面臨著人群聚集帶來的潛在風險。而一旦住院手術,甚至需要核酸檢測。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做好健康自我管理,減少線下就診次數就成了減輕醫療負擔,降低患者風險的關鍵。
  • 中信銀行信用卡提供在線免費義診 為湖北客戶開闢綠色通道
    在全民抗擊疫情之際,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攜手醫療服務機構提供專家在線免費義診服務,並推出為湖北地區客戶開闢服務綠色通道、減免取現手續費等暖心舉措信守溫度,隔離病毒不隔離服務,全力保障廣大用戶生命健康安全和金融生活服務需求。
  • 福建省級機關醫院專家團隊線上義診 開闢抗擊疫情「第二戰場」
    截至3月21日,醫生們利用工作之餘的休息時間為線上諮詢者提供專業指導共計2021人次。 疫情下,由於緊張、焦慮和作息時間不規律等原因導致不少市民出現失眠等睡眠障礙問題,為有效解決睡眠健康問題,2020年3月21日,利用世界睡眠日的契機,福建省級機關醫院首次將線下專家團隊義診「搬」到線上,運用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開展線上免費義診活動。
  • 滬鄂童心守護 復旦兒科雲端專家義診惠及萬人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網際網路線上問診的形式便捷有效。今天下午,兒科醫院在「滬鄂童心守護」公眾號藉助網際網路平臺,舉行大型義診「滬鄂童心守護 雲端專家義診」活動,十大兒科熱門專業六十位專家在五個直播室進行健康科普和義診諮詢,短短兩小時的雲端義診惠及全國一萬八千餘名人次。
  • 更名醫鹿APP後,阿里健康更為聚焦:發力醫療服務
    今年9月,阿里健康APP的用戶陸續發現APP已經升級「換裝」,以「醫鹿」為名上線,取「一路健康」意,旨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健康服務。相較於舊版本而言,全新版本「醫鹿」App界面更加清爽、聚焦,將醫療服務集合到了首頁。
  • 北京提供多條新冠肺炎「線上問診」渠道,部分平臺提供雙語諮詢服務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醫學會會長封國生介紹說,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新冠肺炎線上醫生諮詢平臺於2月1日正式開通。四是在線諮詢,可通過留言等方式提問,專家給出專業解答。2月23日起,線上諮詢平臺開通了線上診療服務板塊,連結到5家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引導市民線上診療,方便群眾。平臺還連結了今日頭條、京醫通、好醫生、好大夫、醫渡雲、微醫、阿里健康、春雨醫生、京東健康、華為、海納醫信、領創醫療、和緩醫療、東華醫為等10多家網絡。
  • 北京微醫全科聯手三甲醫生發起「雲義診」
    6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微醫全科診所將於6月30日起聯合北京60餘家三甲醫院優勢學科的知名專家發起「在線公益義診活動」。這將緩解北京地區及需要到京就醫的外地患者的就醫不便難題,降低患者線下就診可能導致的交叉感染風險。
  • 阿里巴巴在線義診上線24小時:每小時接診3000人
    原標題:阿里巴巴在線義診上線24小時:每小時接診3000人網商君1月25日大年初一,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醫生守在電腦前,為湖北用戶提供免費的健康諮詢服務,其中超過70%是來自於呼吸科和全科的醫生。1月24日晚間,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阿里健康,定向針對湖北地區居民,在支付寶App上線網際網路醫生免費義診服務。
  • 平安好醫生上線「英文版全球抗疫諮詢平臺」
    截至2020年4月8日6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升至141萬例,累計死亡超過8萬例。今天,醫療健康生態平臺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平安好醫生」,1833.HK)宣布正式上線英文版全球抗疫諮詢平臺(Ping An Good Doctor Global Medical Consultation Platform),為全球用戶提供7X24小時新冠肺炎在線諮詢。
  • 廣東推出愛滋病線上「驛站」 提供科普諮詢檢測服務
    廣東省婦幼健康監測系統數據最新顯示,2020年1月-10月,全省孕產婦愛滋病的檢測率維持在99.90%,陽性檢出率為2.09/萬人。群眾不僅能夠獲得線上科普諮詢檢測一條龍服務,還能通過掌上學習積分兌換禮品。「這種宣教方式,更能吸引全省廣大群眾參與學習,獲得他們的鼓勵推廣,有利於提高宣傳教育效果。」省防艾辦相關負責人說。
  • 看這篇義診熱點諮詢大...
    43個科室組成抗疫義診專家團 1月27日,浙二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開通線上「抗疫義診」專區免費問診服務,為用戶提供實時在線諮詢服務和科普新型肺炎知識。浙大二院共計43個科室(33個團隊)549位專家參加義診,其中高級職稱的專家就有近250位。
  • 北京線上醫生諮詢平臺地址是什麼?
    北京線上醫生諮詢平臺地址是什麼?>時間:7×24小時諮詢服務  北京線上醫生諮詢平臺功能:信息發布、權威科普、專家視頻以及在線諮詢功能,為市民提供7×24小時服務。  此外,平臺還提供在線諮詢服務,市民可通過留言等方式,向醫生進行提問,醫生經過分級審核,就市民提出的問題給出權威解答。同時,各分平臺提供的「視頻醫生」等服務還能夠通過「一對一」方式與市民進行遠程諮詢。  設立專家庫,近2000名醫生入駐  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線上醫生諮詢平臺還設立了「專家庫」。
  • 【義診】踝關節扭傷後總不好?專家:出現這些症狀得就醫!(內含線上...
    南方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 相大勇為您解答(文末含有線上義診信息)踝關節扭傷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損傷,大多數人群經過傷後冰敷、抬高、制動、加壓包紮等治療2-6周後可以好轉。但在門診經常會遇到很多超過3個月以上仍然未見好轉的病例,這種情況大概佔20%左右。
  • 省中醫藥文化盛會開啟 線上義診時間延至一周
    當天啟動儀式上,有特色的中醫藥文化表演;抗擊新冠肺炎醫務人員代表現場講述中醫與抗疫的故事;抗疫實物史料展區,展示了新冠疫情期間赴湖北的醫務工作者在一線的部分珍貴資料等。這些都讓市民們近距離感受到傳統中醫藥的魅力。本次啟動儀式還進行了同步直播,當天有近73萬人在線同步觀看。
  • 今天下午,廈大醫生線上直播、網絡義診來了,關注健康關愛你!
    廈門大學南強新睿講壇邀請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執行院長張國君教授帶領7位翔安醫院醫師團隊,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帶來兼具學術性和科普性的多主題演講、提問互動和現場及網絡義診。(義診方式請見文末)廈大版「我是大醫生」關愛生命,解碼健康講座時間:2020年5月23日(星期六)14:30-17:30直播地址:http://clive.cuctv.com/nl/OYPuuS8si9M.html或講座內容:本次講壇特別策劃「廈大大醫生」主題講座,通過線上直播、現場和網絡義診等形式,由附屬翔安醫院多位專家介紹臨床各學科的前沿進展
  • 「花花博士醫生團隊」線上醫療守護留法中國學生的健康安全
    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的海外場戰役正式打響,面對在法中國留學生醫療資源有限、語言不通等就醫難的問題,全法學聯為廣大中國留學人員建立了義診及醫療諮詢微信群,及時有效地為同學們提供幫助。在義診群中,有著這樣的一個團隊——「花花博士醫生團隊」,他們為義診群的建立和高效運轉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 線上問診或能幫忙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劉富強在接受華聲在線記者採訪時提倡,特殊時期,線上問診能夠幫助醫院更有效分診,緩解醫院門診壓力,也能避免患者對病情不清楚隨意前往醫院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他建議,如果患者出現輕症可先在家中進行線上諮詢,再決定是否到院就醫。當前,10餘家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推出義診服務。
  • 「戰」疫情 -- 梅斯醫學在線義診招募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值此湖北危難之際,梅斯醫學面向全國各級醫院招募【線上義診】醫護與公衛人員,打造最靚麗的「雲監護部隊」,梅斯醫學將開啟免費義診諮詢服務,以緩解疫情嚴重地區線下醫療資源極度緊張的境況。
  • 別著急 腫瘤專家線上為您義診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特別提出:在此特殊時期,要特別關注腫瘤等重點患者的醫療需求,引導患者線上就醫,儘量減少患者交叉感染的風險。
  • 中國平安旗下vipJr聯合小星醫生推出免費在線健康諮詢服務
    為了兼顧疫情防控和小朋友看病就醫的需求,中國平安旗下青少兒在線教育品牌vipJr特別聯合復星旗下母嬰健康諮詢平臺小星醫生,免費向婦幼人群提供專屬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線健康諮詢服務,使廣大用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專業醫療保障,攜手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