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青年歌手姚貝娜的香消玉殞,讓人心生唏噓。實際上,乳腺癌是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惡性腫瘤之一,及早發現、及早規範治療,多數乳腺癌可實現臨床治癒。
不過要提醒二三十歲的女性朋友,不要對年輕的身體太自信。其一,東方女性的第一個乳腺癌發病高峰約在中年,30多歲患者並不少見;其二年輕患者處於育齡期,治療難度較大,手術後的復發率也高於老年人。
我國發病平均年齡比歐美年輕10-15歲
中國是乳腺癌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且有年輕化的趨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醫學部副教授龔暢介紹說,國內的女性乳腺癌發病高峰年齡有兩個:一個是絕經前的青壯年;一個在絕經後。臨床上,30多歲的乳腺癌病人越來越多見,「曾經在門診收治過的年紀最小的患者僅有16歲。」雖然少女患病很罕見,但可見年輕化趨勢之明顯。國外資料顯示,35歲以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僅為1.9%,而根據我們國內的資料,30歲以下乳腺癌佔同期收治乳腺癌的2.6%。
據2014年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的報告表明:每年中國乳腺癌新發數量和死亡數量分別佔全世界的12.2%和9.6%,其增幅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歐美發達國家女性患病群以絕經後的為主,而在中國,乳腺癌發病平均年齡比歐美年輕10-15歲,對社會生產力影響巨大。
體內雌激素越高復發風險越大
和許多疾病發病人群的年輕化趨勢不同,乳腺癌患者年輕化的問題尤其讓人擔憂。年輕患者相較年長者具有這幾個特點:乳腺癌侵襲性較強,預後較差;更易出現骨髓微轉移;腫瘤細胞惡性程度高等等。
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徐兵河教授通過分析臨床資料研究發現,與年長患者相比,接受保乳手術的年輕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局部復發率。預期壽命、生育問題和化療導致的卵巢早衰風險是對年輕乳腺癌患者應關注的獨特問題,這也給治療提出較大挑戰。
要知道,導致乳腺癌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並非原發的腫瘤,而是腫瘤復發產生的遠處轉移。更高的復發風險所造成的後果,可能是更高的死亡風險!更讓人痛心的是,這些面臨更高死亡風險的患者卻是一批更年輕的人。她們剛剛進入人類的「壯年」階段,有的甚至還沒來得及享受完青春,卻要面臨癌魔的摧殘,甚至受到死神的威脅。
為什麼說年輕乳腺癌患者復發的風險比老年患者更高。徐兵河解釋,原因之一在於乳腺癌的復發和患者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雌激素水平越高,復發的風險可能就越大。對於老年患者尤其是已絕經的患者,她們的雌激素主要來自脂肪和肌肉組織,通過使用阿那曲唑等芳香化酶抑制劑,可以有效地將雌激素控制並且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而對於年輕患者,由於產生雌激素的主要器官是卵巢,過去臨床上往往採用手術摘除卵巢或者用射線讓卵巢永久性停止工作,以此達到降低雌激素水平的目的。
早發現早治療乳腺癌治癒率可達90%以上
很多患者得了乳腺癌後非常震驚,難以接受,但其實龔暢表示,乳腺癌並沒有那麼可怕,臨床已有較完善、成熟的治療指南。歐美數據顯示,乳腺癌雖然在女性患者中發病率最高,但死亡率僅排在第五,與肝癌、肺癌等高死亡率癌症不同,乳腺癌患者中每4人不到一人死亡。
不過,高治癒率是建立在早發現、早診斷、規範治療的基礎上。臨床實踐證明,早期發現乳腺癌治癒率可達90%以上,發現一個早期乳腺癌對患者的意義遠大於目前任何治療方案。而目前我們國內,早發現、早診治方面還離歐美有相當距離。
另外,專家還提醒作為一般婦女而言,如果沒有乳腺癌家族史,不要盲目恐懼,一股腦兒地湧入醫院進行檢查,反而影響了其他真正需要治療的患者。
吸取教訓,規範治療
姚貝娜的英年早逝引起大眾對乳腺癌治療水平的擔憂。但實際上,國內目前乳腺癌治療水平與國際接軌,姚貝娜的去世有其特殊性所在。
為姚貝娜實施第一次乳腺癌切除手術的醫生、北大人民醫院乳腺中心主任醫師曹迎明在採訪時曾表示:「姚貝娜這種情況復發的概率不到5%。」當姚貝娜被確認復發轉移後,並沒有選擇接受正規的抗腫瘤治療,而是一門心思撲在她的演藝工作中。為此,希望廣大女性朋友注意以下幾點:
1.乳腺癌發現得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早期發現,可能手術單一治療就解決問題了;不必再用副作用很大的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
2.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在正規的具有國際學術水平的同一乳腺專科醫生指導下,按照國際規範,同時結合中國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個體特點的規範的治療方案和流程,並完成全程治療;不要手術找個醫生,化療找另一個醫生,內分泌治療再找另一個醫生;
3.目前國際國內乳腺癌有完整的成熟的治療規範,千萬不要相信任何的偏方,免得受騙上當,蒙受無謂的經濟損失,關鍵是延誤治療,玩笑生命。
不同年齡如何早發現?
科學地進行乳腺篩查是能夠發現絕大多數早期乳腺癌的。年輕女性能夠做些什麼?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主任廖寧教授提出,對於乳腺癌篩查,不同年齡段的女性有不同做法:
15歲以上少女:定期自檢
目前國際通用的臨床指引,都建議女性從25歲開始,每年進行一次乳腺的臨床體檢。但25歲以下少女也不能輕視。現在的少女,由於營養充足,性意識甦醒較早,很多在十五六歲時,乳房的大小、形狀等發育程度已基本接近成年女性,因此,她們也和成年人一樣,有患乳腺疾病的風險。
雖然目前沒有任何指引告訴我們,年輕少女們該在哪一個時間段開始定期檢查自己的乳腺。不過,從衛生健康的角度出發,15歲以上,月經初潮已經來臨,乳腺已經發育的女孩子,就應該學著自我檢查乳房。
25歲以上女性:自檢+定期彩超
除了乳房的自我檢查,25歲以上的女性,還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臨床檢查。
臨床檢查包括醫生的觸診和儀器的檢查。
儀器檢查方面,分為放射性鉬靶檢查和非放射性的彩色B超檢查兩大類。
目前,國際通用的標準是,25歲以上的健康乳腺(注意,是乳腺),每年進行一次乳腺彩色B超檢查就足夠了。
但如果乳腺查出有異常(乳腺腫塊、結節等腫瘤性質待定的病灶),就要每半年檢查一次。
除此之外,如果有典型的家族史,比如家中曾有患卵巢癌以及乳腺癌的直系親屬(母親、姨媽、外婆、姑姑、奶奶等),那麼,就要把關注乳房的時間提得更前,進行乳房檢查的時間,也相應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