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臺北的陽明山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每座城市應該都有屬於它的山嶽,或近或遠矗立在城緣的天際線,予人一種閒適安定的感覺,對庸碌於都會生活的人們,有著安撫療愈的效果。

作者:朱天衣(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臺灣作家)

每座城市應該都有屬於它的山嶽,或近或遠矗立在城緣的天際線,予人一種閒適安定的感覺,對庸碌於都會生活的人們,有著安撫療愈的效果,我總是這麼以為,而陽明山之於臺北、之於我便是這樣的意義。

站在這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往北眺望,就能看到她所屬的大屯山脈蜿蜒於臺北盆地的北緣,有時過馬路被紅燈攔阻,一個愣忡、搭眼一望,那綿延的黛綠就在不遠處,頓時甚麼煩憂都放下了,心變得澄澈透明,呼吸的節奏都放緩了許多,也許對土象星座的我來說,穩定恆久的山脈,就是具備這樣的療效,也因此陽明山在我成長的年歲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有太多太多的回憶是和她緊密相連的。

整個陽明山國家公園腹地非常廣,地形地貌也十分多樣,有溫泉、箭竹林、山澗、瀑布、湖泊,有適合賞花的前後山公園、可健行登頂的七星山、放牧牛群的擎天崗、時刻都在噴著硫磺氣的大油坑,她跨越諸多鄉鎮,聯外山路曲折蜿蜒,可通北市天母、士林、北投,還可順勢而下直達瀕海的淡水、三芝、金山。她好似臺北的後花園,住在都會裡的人,隨時可暫時拋開城囂,來到她的懷裡享受片刻的恬適。

早期的陽明山和一般庶民是有些距離的,除了錯落其間多是豪華別墅,也還有個不對外開放、專為國大代表開會使用的中山樓,此外又隱藏了一些特殊單位,且老蔣晚年多在此居住,因此整個區域是有些森森然的。爾後隨著老蔣逝世、解除戒嚴,也隨著國家公園設置,人們經濟普遍提升,大家有車可駛,便可無礙的穿梭其間,或賞花、泡溫泉,或至農家買鮮蔬、至大屯登高,甚或翻過整座山來到金山淡水海域,如此上山下海一日便可遊盡,陽明山遂成了臺北人周休二日放空的最佳去處。

在陽明山還未規劃為國家公園前,也就是當我還年輕時,活動範圍多只限於近臺北市區的前後山公園,從這頭上山多走仰德大道,沿途可俯瞰整個市景,這兒有許多觀賞璀璨夜景極佳所在,也是戀人常佇足之地。若從主線道往左右兩畔岔去,每條山路上便錯落著一棟又一棟高牆大院的宅第,從外頭看,綠樹扶疏是會讓人欣羨的,但真走進去卻教人失望,因為有錢人不見得有品味,那土豪式的裝潢實在讓人難以恭維,且那時所謂別墅必備的遊泳池,有時也狹仄到像條水道似的,也讓我好生懷疑是每個屋主都如此熱愛水上運動嗎?依我的觀察,笑顏難展的他們連換衣服下水的衝動都沒有,那泳池應只是聊備一格炫耀用的,至少我有幸登堂入室的幾處豪宅差不離就是這樣,所以從年輕時,我便很曉得在這世上,有些事是錢財辦不到的,且有錢人的快樂不會比我們多。

沿著仰德大道往上行,還會經過林語堂圖書館,再往上來到山仔后,岔進左邊的道路走到底,便是華岡文化大學所在之處,這所私立大學也算人文薈萃了,

胡蘭成、三毛都曾在此任教,父親第一次拜訪胡蘭成便在華岡,而我初遇胡爺也是在陽明山公園畔的臺電招待所,那次闔家上山住一宿,約了胡爺同行,在那古舊日式建築裡暢談了一夜,當時我年僅十五,已不太記得談話的內容,只記得身著一席長衫的胡爺鄉音很重、興致很高,即便夜色已濃仍精神翼翼,小他近一甲子的我都自嘆弗如。

爾後在一片撻伐聲中,胡爺離開了華岡,父親便接他來到景美家中,租賃隔壁房子做他的居所,三餐只要隔窗呼喚一聲,胡爺總會在第一時間回應並即刻過來用餐,我們吃甚麼他便吃甚麼,非常好伺候,他的作息很規律,每天晨起出外散步,打完太極拳用過早膳,便埋頭讀書寫稿,下午晚上亦如是,他的遊興亦足,常隨我們四處遊走,最遠還曾跟隨我們回苗慄的外婆家,搭火車時,即便遇到如逃難似的人潮,他也能臨危不亂的比我們都先搶到座位,真的很厲害。胡爺對凡事凡物仍充滿了興趣,有時會透露出孩子氣的一面,但他炯炯有神的雙眼似乎也總能洞悉一切,讓人在他面前無法遁形。

後來周末,胡爺便會固定在他的居所開講,我那時還小從未正式聽過他的課,但日常生活中的身教,讓我明了所謂修行、所謂作學問便是如此,即便爾後張愛玲熱再起,胡爺又被拿出來評比,或質疑或抨擊,但我記得的胡爺,永遠是我十五歲時諄諄讀書人的風範。

父親後來也在文化大學任教了一段時間,那時我也正好上華岡旁聽京劇的課程,拜尚小雲的嫡傳弟子梁秀娟老師習藝,夥在一群比我年少的華岡藝校學生中上課,所有基本工都得跟著練,壓腿、踢腿、蹲馬步、耗膀子、跑圓場,一點都不得馬虎。這是父親為我爭取來的機會,又是我夢寐以求最想做的事,即便每天必須穿過整個臺北市區來回搭乘近四個小時的公交車,即便每天練工累得像狗一樣,我仍十分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緣,勤勤懇懇的旁聽了一學期的課。有時練工、吊嗓子之際,山嵐便幽幽的漫進教室裡來,在二胡及中式建築襯託下,還真有種神仙洞府的況味。

我很記得在華岡旁聽的那個聖誕節,全家人上山來看「雲門舞集」的公演,那天奇冷,凍到夜空中的星子都發青了,我全身哆嗦卻興奮異常,像主人似的帶著父母姊姊走我常走的路,去我常去的學區自助餐廳,點我常吃的菜,告訴他們我在哪棟樓上課,又在哪間教室練工,我也才知道,其實我是很願意和自己在意的人分享一切的,就如同每周三下課時,我一定會踅到父親授課的教室外和他打個招呼才走,雖然他搭的教職員校車,會比我早到家,但在外遇到親人是一件多麼令人開心的事呀!

放完寒假新的學期開始,藝校的學生忙於公演排練,除了旁聽大學部一些文武場的課程外,我便百無聊賴的在山區裡幽幽蕩蕩。位在半山腰的華岡,入冬後東北季風來得猛烈,身形嬌小的女學生,時時得提防別被風颳進山溝裡。體型碩大、性喜冷冽天候的我,則完全無畏寒風襲人,像遊魂似的到處晃璗,有時還會遠徵至紗帽山或後山公園。不是假日的山裡清幽的連自己的心跳都聽得到,有時走好久的路一個人影也遇不著,真覺得冷了餓了,校區旁的米粉湯鋪子、公園前攤販賣的地瓜薑湯,都是吃得起的禦寒點心,熱騰騰的一碗下肚,又可以繼續無目的漫遊。一次晃悠,被也在山上教書的三毛給揀著,便隨著她回到山下的家,吃陳媽媽煮的飯菜,飽餐了一頓才放我回家。

年輕時總感到孤單,即便身處人群之中仍是寂寞呀!陽明山曾陪我走這麼一段寥落的歲月,那段日子,她讓我學會了獨處,因為在她的懷裡,即便孤孑一人,也不致懷憂喪志。

後來長大了,也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車,不時便會和家人往陽明山更深處晃去,這也才發現上山的路可多了,除了仰德大道,還可從北投溫泉鄉、外雙溪故宮博物院、淡水竹子湖及金山海水浴場蜿蜒而上,一樣可抵陽明山,而且每條路的沿途景致都令人流連。像從北投出發便可先泡個湯、吃頓野雞料理再上山,若走竹子湖則會經過於佑任墓及大屯自然公園,至於陽金公路(陽明山至金山)的周邊,則有馬槽溫泉及不時還噴發硫磺氣的大小油坑。

後來有一段時間,我賃居淡水北新莊,正就在竹子湖這一線上,陽明山遂成了我的後花園,這才發現避開所有觀光景點後,陽明山更像一座遊之不盡的寶庫,任何一條曲徑都能帶你進入一個意想不到的桃花源,這裡的住民,都是好幾世代就定居於此的,較之於前山的豪華別墅,這兒更有著尋常人家的氣息,每每帶著狗兒漫步其間,看著從石壁磚瓦屋中飄出的裊裊炊煙,真是令人心生嚮往。

也許有一天老了,沒力氣再維持目前山居的環境,不再適合居住在偏鄉山野,我會帶著僅存的貓狗回到陽明山麓,尋個簡單的小屋,回返她的懷抱,再次晃晃悠悠直至終老吧!

(原標題:《陽明山》)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臺北陽明山賞楓攻略2019
    臺北陽明山賞楓攻略2019:每年秋冬時節,正好是楓葉開始由綠轉紅的時候,特別適合出遊賞楓。臺灣賞楓,一定要去臺北陽明山公園:臺北陽明山楓香的葉片漸漸轉黃,仰德大道從中山樓到前山公園的行道樹兩旁都是高大的楓香;第二停車場觀景亭與杜鵑茶花園附近有零星分布的青楓。在12月底、1月初上陽明山的遊客,一定會為陽明山前山公園附近一路上的橙紅楓香所吸引。
  • 臺北陽明山:春日美景醉遊人
    1月6日,兩名遊客在臺北陽明山遊玩。連日來臺北持續降雨,雨中的陽明山別有一番景致。3名:第1名是陽明山、第2名是臺北101、第3名是臺中秋紅谷。  9.臺中大肚山  大肚山的夜景在臺中屬於知名景點,在這裡能夠俯瞰整個臺中市,大肚山上有許多景觀咖啡還有溫泉,與情人一起泡溫泉賞夜景怎麼能不浪漫呢?
  • 臺北景點陽明山
    臺灣的陽明路、陽明山都是為紀念王陽明。    到臺北旅遊一定要去陽明山,才不虛臺北行。 陽明山位於臺北盆地北方的七星山,以從早期日本私人別莊擴建而成天然景觀為主體的山林公園。    陽明山集公園、花卉、山泉、瀑布、遊憩為一體。四季呈現不同風貌、分前山、後山公園,一般所賞遊的皆指後山公園,倚紗帽山,佔地46公頃,以常規庭園設計,兼具自然與人工之美,是陽明勝景的精華。
  • 臺親日團體欲在陽明山立紀念碑,被臺北市政府、陽明山管理處拒絕
    由臺日人士組成的「櫻花返鄉會」,日前以陽明山公園管理處今年曾贈送緋寒櫻苗赴日為由,表達希望在陽明山贈立一座「緣之櫻」紀念碑,並盼在明年花季前完工,以便與日本皇居附近同款碑遙相呼應。但轄管的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已拒絕。
  • 臺灣親日團體欲在陽明山立紀念碑,連被臺北市政府、陽明山管理處拒絕
    由臺日人士組成的「櫻花返鄉會」,日前以陽明山公園管理處今年曾贈送緋寒櫻苗赴日為由,表達希望在陽明山贈立一座「緣之櫻」紀念碑,並盼在明年花季前完工,以便與日本皇居附近同款碑遙相呼應。但轄管的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已拒絕。
  • 臺北陽明山怎麼玩?超詳細攻略請收好~
    臺北陽明山怎麼玩?超詳細攻略請收好~ 遊客從小油坑步道上可以俯瞰到地熱蒸氣不斷冒出,空氣中布滿著濃濃的硫磺味,繼續往上走,兩側是高聳的山壁,布滿綠油油的青草,夾著小油坑不段冒出的蒸氣,也是許多遊客打卡的好地點!
  • 臺北陽明山花季『巢境』
    巢境為今年臺北陽明山花季的建築公共藝術項目。家,一個互相交織,複雜卻美好的關係,為這次空間規劃上的設計主軸。利用量體外部與內部巧妙的安排,讓參觀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純木構建築永續、親民的的特徵與獨特的建築空間體驗。
  • 到陽明山來看海芋,到陽明山來泡溫泉,臺北最出名的度假勝地
    「我要一個人去陽明山看海芋,拍偶像劇」戴佩妮的歌輕輕地唱著,仿佛是一種魔力,吸引著我來到陽明山,雖知過了時節,但還是忍不住要上來看上一眼。陽明山,位於臺北北面,也算是火山的一部分,所以此處的溫泉資源也非常的豐富。從車站坐著小巴上山,會繞過幾處硫磺味的地熱谷,然後達到陽明山竹子湖。
  • 這裡是全臺北最大、景色最美的郊野公園,它就是陽明山公園
    臺北是臺灣的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臺北是一個集現代與傳統,時尚與懷舊,激情與慢熱,繁華與安靜的大都市,臺北的旅遊資源豐富,像是臺北101大樓、臺北故宮博物院等都是臺北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陽明山公園。
  • 臺灣最大最美的公園,臺北最負盛名的火山,陽明山旅遊攻略!
    在竹湖開花芋頭馬來西亞歌手彭尼·戴曾經演唱《我想獨自去看陽明山的芋頭》。開花的芋頭,也被稱為馬蹄蓮,是陽明山的重要標誌之一。3月至5月是臺灣馬蹄蓮盛開的季節。當時,陽明山的竹湖是鮮花盛開的季節。除了看到白色和綠色的大芋頭,您還可以自己摘花。
  • 有人想在陽明山給日本天皇立碑,臺北有關部門拒絕
    【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日方為表達感謝,決定在東京皇居北之丸公園設立「緣之櫻紀念碑」園區,預計明年3月揭碑。
  • 有人想在陽明山給日本天皇立碑,臺北有關部門做了決定
    陽明山(資料圖)【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日方為表達感謝,決定在東京皇居北之丸公園設立「緣之櫻紀念碑」園區,預計明年3月揭碑。
  • 特寫:慎終追遠寄相思——臺北陽明山清明掃墓即景
    近處為臺灣陽明山第一公墓,遠處為臺北市區。新華社記者張國俊 攝新華社臺北4月5日電(記者李建華 劉剛)5日清明節,臺北雖然沒有雨紛紛,但天氣陰沉,雲黑如墨。清早的陽明山,上山車輛明顯增多。交通部門在通往公墓的路口實行交通管制,禁止外來車輛上山,並開設掃墓公車,將祭掃民眾免費接送至公墓。
  • 臺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立「天皇紀念碑」,被臺北市府委婉拒絕
    @銳看臺灣報導 臺灣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向蔡當局表達想在陽明山設置"昭和天皇櫻之緣"紀念碑,內政機構營建署陽明山公立公園管理處經研議後,向該會建議可立在陽明公園內,權責單位北市工務局公園處18日強調,不理解陽明山明明是臺灣土地,為何要設立昭和天皇紀念碑?
  • 臺當局擬批准親日團體在陽明山立日本天皇碑,臺北市政府阻擋拒絕
    一個由臺日兩地人士組成的親日團體「櫻花返鄉會」,日前以陽明山公園管理處今年曾贈送緋寒櫻苗赴日本皇室為由,向臺灣當局表達希望在陽明山立起一座所謂「昭和天皇櫻之緣」的紀念碑,希望在明年花季前完工,以便與日本皇居附近同款碑遙相呼應。
  • 有人想在臺灣陽明山給日本天皇立碑?
    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有人想在陽明山給天皇立碑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
  • 陽明山公園內24頭水牛暴斃 臺北、新北攜手調查(圖)
    來源:華夏經緯網陽明山公園內的野生水牛持續不明原因暴斃,累計近2個月共死亡24頭。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陽明山公園水牛持續不尋常暴斃,日前單周6頭水牛暴斃後,前2日有4頭水牛死亡,累計近2月內共24頭死亡,範圍甚至擴及新北,昨日雙北動保處邀集專家共同上山解剖採驗,儘速釐清死因,臺北市議員耿葳痛批行政當局漠視。
  • 大陸人在臺灣:雅情未了陽明山
    中新網10月12日電 陽明山是臺北最負盛名的自然景區,臺灣《旺報》刊載大陸人士文章指出,陽明山的美不僅在於自然風光極為絢麗,更在於它有著濃濃的人文色彩,從「辛亥光復樓」,到「陽明山」名字的由來,置身其中,雅情未了。  全文摘編如下:  陽明山是臺北最負盛名的自然景區。
  • 臺親日團體想立「天皇碑」的陽明山有何來頭?
    【環球時報記者 張若】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為日本天皇立碑,結果遭臺北方面拒絕。這也讓陽明山這個景點引發關注。陽明山原名草山,泛指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這一帶山區。日本殖民時期的1927年,臺灣舉辦民眾投票選出「八景十二勝」,草山獲選為臺灣十二勝之一。日本人稱草山為「臺灣的箱根」。
  • 臺北陽明山多起牛隻死亡,調查小組緊急呼籲:民眾請避開牛群
    臺北市陽明山擎天崗近期發生多起野放牛隻死亡,臺北市動物保育處表示,經統計,陽明山公園內已有24隻野放牛隻死亡;自11月30日至今,更有18隻野放牛隻陸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