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隊長期在此駐紮 幫助鼓勵村民脫貧奔小康 百年板慄樹見證...

2020-12-14 荊楚網

扶貧工作隊扶持的高山大棚蔬菜產業

飯菜雖然簡樸,大家聊得卻很熱絡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王登府 王歡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灣潭鎮紅旗坪村,是鄂西著名的紅色山村。90年前,賀龍元帥曾率部在此駐紮。

現在,村裡駐紮著一支扶貧工作隊。3名隊員中,駐村時間最長的近5年,最短的也近3年,是當地連續駐村時間最長的一支工作隊。

紅旗坪村村口,有一棵300多年的老闆慄樹,它見證了幾代共產黨人改造紅旗坪村的全部進程。

賀龍樹下閱兵改定村名「紅旗坪」

11月3日,暮色之中,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紅旗坪村。這是一片海拔1300米的山間平地,一棵高大的板慄樹,挺立在村口,樹葉幾乎掉光,顯得古樸蒼勁。村民口口相傳,這棵樹已有300多歲了。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肖曙光,是宜昌市稅務局幹部。2018年2月,他主動請纓參加扶貧,來到紅旗坪村。他邀請記者走進離板慄樹不遠的村委會,和扶貧隊隊員、村委會幹部、村民代表等,圍坐在火爐邊。肖曙光打開話頭:「紅旗坪村的故事,大多發生在這棵板慄樹下。我們就在這裡開聊吧。」

62歲的龔海林,是宜昌市交運集團職工,2016年8月進駐紅旗坪村。他本來2年前就該退休了,但他負責的兩個產業引進項目沒有落實,他決定延期駐村。

80後李冬林來自宜昌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他參與過援藏,回來後又投入到扶貧大軍,正在親歷「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決勝時刻。

紅旗坪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裡沒有成型的河流。由於夏天經常暴發山洪,所以它曾叫洪溪坪村。

1930年,賀龍帶領紅軍來到紅旗坪村,全殲張俊峰反動團防,給飽受欺壓的村民帶來了安寧。獲勝後,賀龍在老闆慄樹下慶功閱兵,看到漫山遍野紅旗招展,他把村名改為「紅旗坪」。

抗美援朝老兵、88歲的田吉政,從小就聽長輩們講賀龍的故事,後來他也加入了解放軍。他沒有想到,時隔90年,共產黨的工作隊又帶著新任務進了村。

90年前的紅色基因,也激發著駐村工作隊的使命感。他們要向村民證明,共產黨人就是要帶領老百姓過上更幸福的日子。

貧困戶送的兩隻臘蹄換回20萬元

扶貧工作隊剛駐村的時候,村兩委班子成員正在接受調查,村民對組織持有懷疑態度。

肖曙光帶著隊員走訪村民、自費看望老兵、給村裡的老人理髮。他們深知,要想取得村民的信任,一定要打開大家的心結。

工作隊組織村民舉行了30多場「屋場會」,收集了160多條村民的訴求,一條一條針對性地解決。

肖曙光發揮自己的書畫愛好特長,在村裡辦牆報弘揚紅色歷史、宣傳扶貧政策,還幫村民撰寫個性化對聯。

2018年底的一個深夜,78歲的徐臘秀老人的房子被大雪壓塌。身邊沒有子女,她向工作隊求助。工作隊組織人員凌晨趕來,幫老人解了困。

殘疾村民趙義清,為了感謝工作隊的照顧,執意將家裡攢的兩隻臘蹄子送來。肖曙光知道這是土家人的大禮,如果拒收有違鄉親的心意,他只好收下。

回城的時候,肖曙光將兩隻臘蹄子轉送給了一位企業家朋友,並講述了臘蹄子的來源和它代表的意義。

那位企業家既對肖曙光的扶貧行動充滿敬意,又對貧困村民的境況深表同情。他收下臘蹄子,當即捐款20萬元,幫助紅旗坪村改善基礎設施。

紅旗坪村村委會的辦公樓,是宜昌天問集團捐建的。每天傍晚,數十位村民會聚在樓前廣場跳舞。肖曙光自掏腰包3000多元,給跳舞的村民們買來民族服裝,男女老少越跳越有精神。

扶貧工作隊長鼓勵村民「不安分」

在老闆慄樹的邊上,有一片連綿起伏的蔬菜大棚,這是扶貧工作隊扶持的產業。

紅旗坪村海拔高,過去交通不便,村民們在貧瘠的土地裡種點作物,收成得不到保障,還愁銷路。

扶貧工作隊受到高山蔬菜的啟發,帶領村民發展大棚蔬菜種植。

選品種、請專家、找銷路,工作隊各盡所能,幫助村民組建了種植專業合作社,形成了種、收、銷一條龍渠道,將山裡的蔬菜送進了城區的超市。

經過考察,紅旗坪村的地理環境很適合種植中藥材。去年,龔海林又為村民們引進了金銀花。其收成最高可以達到5000元/畝,加上有補貼政策,村民的種植積極性很高。

工作隊從宜都請來中藥材加工企業家黎明,幫助紅旗坪村建立了「新家園中藥材合作社」,就地收購、加工。到明年,中藥材產業將成為村民的新增收點。

此外,村裡的苗木、中蜂、豬牛雞羊養殖,工作隊都想方設法爭取補助政策,讓村民從「無本買賣」中受益。

肖曙光鼓勵村民爭做「不安分」的人,只要合理合法,什麼掙錢就做什麼,他和合作社願意為大家兜底,帶著大家一起開拓。扶貧工作隊經常四處考察,還帶著村民外出物色新的致富項目。

隨著水電路網實現戶戶通,一些之前外出打工的青壯年,紛紛回村參加合作社。

老闆慄樹下的故事將掀開新篇章

如今,站在老闆慄樹下放眼望去,紅旗坪村正在變得戶戶通、戶戶平、戶戶亮、戶戶綠、戶戶美。

村民楊年國在村頭高坡上的石屋裡生活了20多年。他身體不好,靠幾畝薄田勉強維持生計。幾年前,妻子走失、兩個女兒外出打工,他更是家不成家。

扶貧工作隊進駐後,楊年國被安排加入村裡的合作社,收入連年增加。在工作隊的幫扶下,他在石屋前面建起一棟兩層洋房。

現在,他的妻子被找回來了,兩個女兒也返回村裡,準備經營鄉村民宿。

建新房的時候,楊年國捨不得拆掉老石屋。他說,他要留著這個印記,當作脫貧致富的紀念。

像楊年國這樣的故事,在紅旗坪村已不算新鮮事。村裡過去的140多戶貧困戶,如今都住進了寬敞的新房。

深秋的夜晚,山村的寒意更重了。工作隊趁著農閒,走訪了幾戶村民。肖曙光欣慰地說,相比5年前,村民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但這不是工作隊的終極目標。肖曙光和隊員們籌劃著,開發紅旗坪村的紅色旅遊資源,結合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拓展鄉村旅遊項目。

爐火映照在夜談人的臉上,光線一明一暗地跳動著。工作隊員們暢想道:「到那時,這棵老闆慄樹肯定會成為大家追捧的明星樹,我們也可以安心『退休』了!」

相關焦點

  • 【要聞】市檢察院駐村工作隊 「三步走」帶領長勝村脫貧奔小康
    「三步走」帶領長勝村脫貧奔小康 自駐村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市檢察院駐綏濱縣長勝村工作隊紮根扶貧一線,實施摸村情對路子、精準施策闢路子、建強支部聚合力「三步走」舉措,使長勝村整體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基礎設施條件有效改善,「兩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全部達標,全村79戶168名貧困戶現已全部脫貧,全村年人均收入可支配資金約15000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哈拉新村:慎終如始抓脫貧 勠力...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哈拉新村:慎終如始抓脫貧 勠力同心奔小康 2020-12-21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徐大文:自力更生奔小康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徐大文:自力更生奔小康 2020-12-07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眾一心奔小康——寫在人民法院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17日,全國832個貧困縣已有780個縣宣布脫貧「摘帽」。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中國就已基本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成為全球最早「交卷」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脫貧之路,也是奔向小康之程。「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我國將此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誌。
  • 武邑縣韓王思公村:「第一書記」李紅展拄雙拐引領村民奔小康
    也是在那一年,駐村扶貧工作隊要進行人員更換,但李紅展卻堅持留了下來,並出任村第一書記,「我當時就許諾,一定要領著大伙兒完全脫貧,不然絕不離開!」 此後,李紅展和工作組的幹勁兒更足了,他們先後組織貧困戶參與入股了光伏產業和邑人跑步雞合作社,使他們有了穩定的產業分紅收入。
  • 三入武邑韓王思公村 駐村書記拄雙拐引領村民奔小康
    也是在那一年,駐村扶貧工作隊要進行人員更換,但李紅展卻堅持留了下來,並出任村第一書記,「我當時就許諾,一定要領著大伙兒完全脫貧,不然絕不離開!」此後,李紅展和工作組的幹勁兒更足了,他們先後組織貧困戶參與入股了光伏產業和邑人跑步雞合作社,使他們有了穩定的產業分紅收入。
  • 決戰貧困 不獲全勝不收兵——鄂東醫療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紀實
    2017年,鄂東醫療集團扶貧工作隊對口幫扶世英村以來,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貧困戶全部脫貧。如何結合集團優勢,幫助世英村發展產業?駐村工作隊創造性地提出,為村集體創辦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用經營所得發展村級集體事業。
  • 初心暖陽小康路丨省城派來工作隊,老譚的窮日子終於結束了
    以本期為始,《南方》雜誌開設「初心暖陽小康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與讀者一同見證這段必將載入史冊的不凡歷程。在新豐這座粵北小縣,活躍著多支省直駐村工作隊。他們在田間地頭收穫著民情民心,也見證著一座座村莊的華麗蝶變。
  • 華夏東極 向小康進發——撫遠市脫貧鞏固提升工作紀實
    有效對接鄉村振興戰略,力爭把全面小康的「三農」短板補牢,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並精準施策,全面實施產業提質、就業增收、基礎提升、惠民保障和長效幫扶「五大行動」,堅決防止新增貧困和返貧。 張輝祥利用團結村距離城市較近的優勢,鼓勵村民發展庭院經濟。
  • 【脫貧故事】李永會:養殖摘「窮帽」 致富奔小康
    【脫貧故事】李永會:養殖摘「窮帽」 致富奔小康 2020-11-2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路上無小事 齊心協力奔小康
    ​扶貧路上無小事 齊心協力奔小康 2020-11-23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錦繡小康|方桌矮凳 見證扶貧深情
    錦繡小康|方桌矮凳 見證扶貧深情 2020-12-10 20:33:34   來源:央視網
  • 俯下身子真扶貧,瘠地「繡花」奔小康
    臨近的烏石印象生態園裡,200多名村民在此就業,其中包括30多名貧困戶。(《人民日報》)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攻城拔寨期」,各地都在強調須臾不放鬆,要取得最後的勝利,應求真務實,切忌搞「花拳繡腿」,以便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用真心傳遞溫暖,為貧困群眾送上關愛。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周樹林: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奔小康 2020-12-14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帶領群眾脫貧的「鄰裡鄉親」——記...
    即日起,河北檢察公眾號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選取在全省扶貧脫貧先進典型評選活動中受到表彰的先進駐村工作隊、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優秀駐村工作隊員,講述河北省檢察機關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以及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好故事。敬請關注。
  • 南疆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 興產業富村民
    於鵬飛針對村「兩委」班子主動性和執行力不強、辦事缺方法等突出問題,通過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建立工作隊與村幹部一對一傳幫帶機制,利用每天早派工、晚總結和每周主題黨團日活動,注重幫中帶、帶中學,教思路、教方法,及時鼓勵表現突出的幹部,對工作積極性、工作質量不高的幹部進行精準幫扶,尤其注重在關鍵崗位培養鍛鍊年輕黨員幹部。
  • 【脫貧攻堅奔小康】武山縣四門鎮孫白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康宏偉
    武山宣傳網   原標題:【脫貧攻堅奔小康】系列報導之二:四門鎮孫白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康宏偉  【編者按】:2019年以來,武山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
  • 【脫貧故事】陝西華陰市:貧困戶楊勝利脫貧奔小康
    幫扶之初,楊勝利「等、靠、要」思想嚴重,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多次上門溝通,他強烈牴觸、極度不配合,經過各方反覆入戶講政策、做工作、舉例子、擺事實,本人思想認識有了徹底轉變,扶志成效有了顯著提升。楊勝利家裡的老房子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後借居本村村民房屋,通過「兩房政策」的支持,在扶貧工作隊和包聯單位的幫扶下,楊勝利享受了易地搬遷政策,在2018年底,一家人住進華陰市福惠家園小區。其子楊福也按照屬地原則,在市內樂育學校就近入學,並享受教育扶貧政策。楊勝利曾經學過電焊,從事過電焊工作,思想轉變後也知道掙錢過日子了,就是沒有門路。
  • 扶貧踐初心 引領小康路——中國電信湖南公司扶貧工作紀實
    近年來,中國電信湖南公司以積極行動踐行初心與責任,在沒有信號的大山深處搭建通信網絡,派出扶貧工作隊,紮根貧困村,引進扶貧項目,發展扶貧產業,依託行業優勢,培育網絡電商,以央企的鐵肩擔當,為貧困百姓鋪就了一條雲端上的小康路。從2018年到2020年,在對口幫扶下,湖南公司及下屬單位所負責的128個貧困村26077人全部完成脫貧驗收。
  • 興文聚力抓產業 帶領群眾奔小康
    ——記脫貧村順河鎮李斯文村黨支部書記李同珍順河鎮李斯文村黨支部書記李同珍樂學善思,帶領村集體以黨建促脫貧,發掘紅色文化、弘揚孝善鄉土文化、培育淳樸民風,凝聚群眾內生動力,因戶施策夯實脫貧基礎,抓實發展板慄、魚面、油茶特色產業,建設田園花開秀美鄉村,1000多名群眾致富齊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