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科學定義是什麼?自由的靈魂是什麼?自由的靈魂拷問是什麼

2020-12-16 子一哲學

中國有個成語叫綱舉目張。綱:指漁網上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幹部分。目:指漁網張開後的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

綱舉目張願意是指:提起漁網大繩子來,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了。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

其實,自由的定義就好比是自由之漁網上的「綱」,自由的詞彙就好比是漁網上的「目」。比如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和結社自由等等自由詞彙就是自由之網上的「目」。

檢驗自由定義是否科學的辦法之一,就是看自由的定義理論是否能與實際使用的自由詞彙密切聯繫,組織嚴密。

顯然,如果自由都能「綱舉目張」了,自由定義理論都能密切聯繫實際了,那麼,這個自由定義就是科學的定義了。

什麼是科學?小編認為,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自由」的精闢解釋是沒有外在障礙而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的行為。據阿克頓勳爵(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的統計,哲學家對「自由」的定義有200多種。所以,薩託利(Giovanni Sartori)說「自由是一個變色龍似的語」。自由廣義的來說是動植物在自然規律範圍內一切不受約束的行為。——摘自百度百科

小編認為,自由之所以沒有科學的,令人充分認可的定義,就是因為他們的自由定義的「綱」不能密切聯繫實際存在和使用的自由詞彙「目」,從而使得這個自由之「網」漏洞百出,從而使得自由這個「網」沒有用。

那麼,自由的科學定義又是什麼呢?本篇小編就探討一下自由的科學定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出自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哲學家司馬遷《史記》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 這句話意思是說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指普天之下芸芸眾生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

英國前首相、哲學家邱吉爾說: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綜合以上兩位哲學家的觀點,小編認為,人生的第一定律就是:人們的所有追求是利益。

顯然,人們追求的自由也是為了利益。

這個自由的定義就是:自由是人們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為了我或者我們的利益而超越現有限制的行為。

比如在封建社會,西方國家政府有很多限制「資本」自由的法律或規章制度,於是西方國家的資產階級就發動了資本「自由」運動,最終推翻了很多對「資本」限制法律,甚至是推翻了封建社會政府。

比如在資本主義社會,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還存在有資產階級認為限制「資本」自由發展的法律或政策,於是西方國家就產生了許多「新自由主義」,也就是讓政府進一步放開對「資本」自由的限制。

不得不說,當初封建政府對「資本」的限制基本上是不正確的,因為它限制了生產力的提高,不利於商品的流通,不利於廣大人民群眾獲得價廉物美的消費品。

資本主義追求自由的利益是什麼,就是「資本」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掏空當下整個國家的財富,甚至不惜掏空未來國家和人民的財富,比如讓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和人民背上沉重的「資本」債務。現在的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就是如此。

由此,我們又不得不說,現代資本主義自由「猛於虎也」,因為它不僅僅製造了社會金融危機和貧富兩極分化,而且還到處發動侵略戰爭,甚至不惜趕盡殺絕原住民。比如美國就有這樣的資本主義自由。

所以,自由就是一把雙刃劍,就像民意(主)一樣,可以是好東西也可以是壞東西。

小編認為,如果自由是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那麼,這個自由就是好東西;如果自由損害了廣大人民的利益,那麼,這個自由就是壞東西。

西方哲學家們之所以給不出自由的科學定義,就是因為他們的哲學存在一個很大的漏洞,那就是好壞不分,或者說是——不知好歹,他們不敢說他們的自由是為了利益。

一個不知好歹的哲學,怎麼會不漏洞百出呢,怎麼會有科學的定義呢?

我們不妨再回顧多年前的「《查理周刊》自由事件」:

《沙爾利周刊》又翻譯為《查理周刊》,創建於1970年,是法國的一家諷刺漫畫雜誌。2012年在法國發行量已達4.5萬份。該周刊經常刊登辛辣大膽的宗教和政治類報導。

早在2012年,該雜誌將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作為漫畫人物,漫畫的題目則選取了當時紅極一時的電影《不可觸碰》,諷刺意味非常明顯。《沙爾利周刊》還曾創作半裸的穆罕默德漫畫形象。

2015年1月7日《沙爾利周刊》總部遭到武裝分子襲擊,造成12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這是近些年來法國遭受的嚴重的武裝分子襲擊之一。

面對襲擊,西方政府一邊倒地支持《查理周刊》的言論自由。

外媒報導,遭遇恐怖分子襲擊後的首期《沙爾利周刊》在法國非常熱賣,14日發行首日三百萬份即告售罄,又再次加印2百萬冊,銷售收入加上各方捐助,使這份在一周前還面臨資金困難、甚至難以支付員工工資的諷刺性刊物收入已超過一千萬歐元。

下面,我們就事論事討論一下該事件有關的自由問題。

1,《查理周刊》事件是不是自由事件?

小編認為,因為伊斯蘭教徒不答應傷害他們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形象。所以,《查理周刊》的行為(言論自由)是受到穆斯林反對或限制的。

所以,該自由事件屬於自由的範疇。

2,《查理周刊》為什麼要——言論自由?

《查理周刊》之所以這麼做,其實就是為了錢。因為《查理周刊》面臨資金困難,甚至難以支付員工工資。但是經過這個事件,《查理周刊》馬上就獲得了一千萬多歐元的收入。

3,《查理周刊》事件影響好不好?

顯然,《查理周刊》事件分裂了法國,甚至分裂了歐洲。因為在法國,在歐洲有至少幾千萬伊斯蘭教徒。如果歐洲國家領導們還不知好歹地支持分裂他們國家的言論自由,結果他們應該知道好歹。

自由就像西方哲學,就像美國的自由女神,無論她打扮得多好,說得多好,都沒用——關鍵是看他們做了什麼,做得好與不好。

也就是說,只有能理論聯繫實際的自由定義,只有能綱舉目張的自由定義才是科學的自由定義,即:

自由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人們為了利益,而超越限制的意識和行為。

當然,其中包括好的自由和壞的自由。

試想,監獄裡的犯人就不想自由嗎?難道他們想越獄的自由,都是好自由嗎?

顯然,西方哲學之自由是無法自圓其說的,只能是雙重標準的,沒有定義的自由。

自由的靈魂是什麼?

小編認為,自由的靈魂,說白了就是:你不讓我做什麼,我非要做什麼——只要有利可圖。

顯然,如此的自由定義就是可以融會貫通任何自由詞彙的,有用的,科學的定義。

自由的靈魂拷問是什麼?

小編認為,自由的靈魂拷問就是:什麼限制了你的自由?這個限制是好的限制,還是壞的限制?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怎樣才能獲得靈魂的救贖?
    人們常常因為各種緣故而被外界束縛,身體上的束縛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的靈魂不能遭到捆綁,只要我們的靈魂是自由的,是懷有希望的,那麼就不必懼怕外界強加給我們的鎖鏈。安迪的冷靜沉默讓瑞德輸掉了賭注,當安迪知道他是監獄裡的「權威人物」時,便擺脫瑞德幫自己搞來一個小鋤頭,他安心玩起了用鋤頭雕刻的象棋,這是影片初現「自由」的地方,同時也暗示了安迪儘管處在苦悶的牢房裡,但他的靈魂還沒有被禁錮,他的心態依舊樂觀向上,這與其他已經「體制化」的犯人們成了鮮明的對比。
  • 八加刀什麼字什麼意思什麼梗? 靈魂拷問之一,請謹慎對待
    八加刀什麼字什麼意思什麼梗? 靈魂拷問之一,請謹慎對待時間:2020-01-10 17:2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加刀什麼字什麼意思什麼梗? 靈魂拷問之一,請謹慎對待 靈魂拷問之一。(請謹慎對待,但八成是對方想和你分手了,大概謹慎也沒有用。)
  • 靈魂真的存在嗎?或者靈魂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那麼靈魂如果不是物質它應該是什麼呢?這裡就要提出一個也別有名的古希臘悖論了,叫做忒休斯之船。忒休斯之船是什麼呢?公元1世紀的時候普魯塔克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我的答案是,不必在乎船的連接零件,而在乎船零件的連接方式。
  • 如果可以,學習劉敏濤,做一個靈魂自由的女人,給自己當靠山!
    一個自由的靈魂怎能逃得過時間的打磨?看完她的演講,才知道,劉敏濤的生活裡,還有著觀眾不為人知的心酸和苦辣。這是她下離婚那個決定時的心情,徹夜未眠、恍惚、孤寂,這樣的詞彙從來沒有一起出現在我的生活裡過,何況是在一個夏天的晚上。
  • 什麼是自由?你是自由人嗎
    也許有人會說:有充足的時間,讓我去消遣,那就是自由。其實不然,自由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在自己喜歡的空間,有充足的時間,做著對自己感興趣或者是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所以自由是時間和空間結合下的共同產物。如果一個人有充足的時間,但是沒有自己喜歡的空間,那就不叫是一個自由人。如果一個人有自己喜歡的空間,但是沒有充足的時間,也不叫是一個自由人。有的人雖然有足夠的時間,但是沒有自己喜歡的空間。
  • 「若為自由故」的「自由」是什麼意思?
    ●自由是人自己定義的,所以建立在人類的基本特性上。人類是靠群居得以生存的,單獨一個人在這個宇宙裡很難存活,除非你有神奇的能力,最終還是要回到集體。群居就有群居的規則和生存法則,自由既然是人的定義,當然不能違背這個大範圍。●自由的定義包含多方面的內容。自由有哲學上的定義:自我支配,憑藉自身意志行動,但要對自身的行為負責。
  • 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什麼意思什麼梗?2020年度十大靈魂拷問之一了解下
    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什麼意思什麼梗?2020年度十大靈魂拷問之一了解下時間:2020-08-25 14:32   來源: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什麼意思什麼梗?
  • 孤獨,是一個人靈魂的自由
    熱鬧是別人的狂歡,孤獨是自己的自由。一個人左右逢源,未必能和自己好好相處;和別人打成一片,未必能忍受一人時的孤獨。有智慧的人,都喜歡獨處,內心清靜,便是自由。享受孤獨,便是自由《莊子·讓王》中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真正的自由,是心上無枷鎖,身上無繁務。
  • 鄧曉芒 | 什麼是自由?
    自由在中國人心目中歷來是一劑具有誘惑力的毒藥,人人都想要,卻是一個貶義詞。《東周列國志》中宣王斥責臣下曰: 「怠棄朕命,行止自繇,如此不忠之臣,要他何用!」顧名思義,自由的意思就是「由著自己」,為所欲為,不受拘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據說隋文帝楊堅的愛妃被皇后偷著殺掉了,楊堅一氣之下騎馬出走,狂奔二十多裡,流連於山谷之中,嘆曰: 「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
  • 你什麼時候能實現下班自由?
    什麼時候員工想回到生活卻被工作硬拽了回去?什麼時候能到點了說下班就下班?或許我們一起來討論下」下班自由「,你就有答案了。01什麼是「下班自由」XX自由的格式來自於「水果自由」,意思指錢多到可以隨心所欲地購買水果。
  • 復旦校訓: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校風散漫的地方,又如何培養精英?
    但是復旦大學的一位教授在給學生寫序時說道:復旦的風氣看上去有點散漫,有點像復旦民間的校訓「自由而無用的靈魂」。這個寬鬆而精英薈萃的地方,師生們自然而然地激活自身的主動性。我們都說嚴師出高徒,為什麼在一個如此寬鬆的環境下面,復旦大學的學生還如此精英?「自由而無用的靈魂」究竟又有什麼深意?這個「散漫」又該如何解釋?
  • 讀《約翰·克利斯朵夫》:一顆真誠而自由的靈魂,不應該是孤獨的
    他認為自己寫的不純粹是一部小說,而是創造了一個人,一個真誠的人,一個敢於追求真善美的英雄,他有一顆自由的靈魂,這英雄就是約翰·克利斯朵夫。的確如此,在世界文學的長廊裡,有不少個人英雄,但他們都有這樣那樣的私慾、野心,而像克利斯朵夫這樣無私無畏,具有強烈使命感,一生追求自由與正義的個人奮鬥英雄並不多見。
  • 自由靈魂養成記:以賽亞·伯林的人生和思想
    什麼讓天賦的自由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萎靡,乃至於要用「社會人」的成熟來包裝、壓抑和解釋自己的不快樂?什麼樣的人年過花甲而依然熱血豪邁,炸出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就投入到「不自由、毋寧死」的反抗中去?自由似乎是不可教的。傳授人們自由的理念,就帶有一種強迫人們接受一個價值觀的意味。這其中的義務性的味道在表面上又與自由的本義背道而馳。
  • 一人之下:馮寶寶不完美的「逍遙」是想表達什麼?自由還是超脫?
    導語:任何一部堪稱經典的漫畫都會有其內核,這種內核可以說是它的主線也可以說是它的靈魂,可能不會一直體現,但是它一定存在。大家好,我是舒心。今天舒心想要跟大家聊一下一人之下的劇情。這個「逍遙」在一人之下中究竟代表了什麼?長生還是自由或者是長生加自由?今天舒心想要跟大家聊聊這個「逍遙」。在舒心看來,理解了這個「逍遙」的意思就能看到一人之下的真正靈魂。一人之下的劇情現在雖然精彩,但是在舒心感覺總是少了一些東西,每個篇章都是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但是他們都只是通過主線這條線簡單的拼接在一起,但是他們還不是一個整體,因為他們缺少了靈魂。
  • 美國民眾發出「靈魂拷問」
    美國疫情艱難程度「史無前例」  根據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  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500萬  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8萬例  11月3日以來  美國單日新增病例連續36天保持在10萬例以上    眼下,一地雞毛的美國式抗疫  讓美國民眾不禁發出四個「靈魂拷問
  • 美國民眾「靈魂拷問」:醫院,能不能守住?學校,去還是不去?
    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500萬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8萬例11月3日以來美國單日新增病例連續36天保持在10萬例以上眼下,一地雞毛的美國式抗疫讓美國民眾不禁發出四個「靈魂拷問「靈魂拷問」一:醫護瀕臨崩潰,醫院,能不能守住?
  • 英文中的自由,到底是什麼意思?
    比如說自由這個詞,在漢語中具有自由自在、為所欲為的意思。這個意思恰恰是與英文中的自由的含義是相反的。在英文的語境中。一個「自由自在,為所欲為的人」恰恰是一個陷於精神牢籠之中的人,一個沒有獲得自由的人。 那麼,英文中的自由(liberty)是一個什麼含義呢?在英文中,自由具有三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個層面,就是社會權力方面的內容,即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一些基本的權力。
  • Rustic,追求自由的靈魂
    對傳統搖滾樂的忠誠和熱愛,對充滿"糙勁"與"混亂"的搖滾樂生活的放大,對個性的突出和自由靈魂的展現,是這些因素共同組成了如今的Rustic。編輯手記:在我看來,Rustic是一支非常有趣的樂隊,他們有著有趣的靈魂,很多人會覺得說,覺得主唱李巖太中二了,受不了,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這種幼稚,並不壞,那怕經歷了種種,他依舊保持著一顆赤誠的心在進行創作和演出,他們的演出能讓人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快樂,他們的颱風非常的自在,活潑,聽著他們的歌,看著他們的演出,臉上的笑容一直都沒有消失過,
  • 什麼是自由?提出這個問題就好像開啟了一場無望的探尋
    因此,實踐上的自由與理論上的不自由在它們各自的領域都是一條自明的真理,它們之間的對立不僅涉及倫理學和科學之間的分立,而且還存在於倫理學和科學開始分道揚鑣的日常生活經驗中。不是科學理論,而是前科學、前哲學意義上的思想本身消解了作為我們實踐行為之基礎的自由,使之化為烏有。
  • 《天道》中的芮小丹:最好的愛情,是靈魂保持自由,而心意相通
    最重要的是,兩人相愛之中始終保持心意相通、靈魂自由,僅此一點,但讓無數人羨慕嚮往了。心意相通是許多愛情的共性,他們更是。丁元英和芮小丹因為丁的部下、芮的朋友肖亞文相識。肖亞文在公司解散之即為了不斷絕和丁元英這個難得高人的聯繫,主動替丁元英尋找暫居處,她知道芮小丹靠譜,所以特意相託於古城,但之前又再三警告小丹不要愛上丁元英,免得愛情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