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記者 黃曉慶
6月23日,內江醫科學校接受了省教育廳組織的專家團隊到校,對學校中醫康復保健省級示範專業建設進行中期指導。專家們通過聽取學校主要領導的集中工作匯報、到實訓基地現場考察、進課堂聽課,了解課堂教學效果以及通過訪談學校領導、專業負責人、專任教師、學生了解專業建設情況等,檢查示範專業建設主要任務完成情況,對學校的示範專業建設進行了現場指導,明確提出下一步創建工作應該努力的方向。
2019年4月,經省教育廳、人社廳、財政廳批准,內江醫科學校中醫康復保健專業納入四川省第二批中等職業學校示範專業建設計劃項目。一年來,學校按照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打造「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改善專業教學條件、完善質量評價體系、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六大項有序開展建設工作。
招生規模逐漸擴大 不斷培養適用型技能人才
2009年學校開辦中醫康復保健專業,主要面向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養老康復保健機構、縣級中醫醫院等用人單位,培養從事中醫康復保健工作的適用型技能人才。
內江醫科學校副校長睢文發介紹說,起初中醫康復保健專業招生僅五六十人,如今該專業在校學生已經有447人。招生規模在擴大,專業知名度也在提高。
除了培養全日制中專學生,學校還利用專業優勢,積極面向社會開展保健按摩師職業技能鑑定培訓,截止到2019年,共培養保健按摩師 1200 餘名。
據了解,學校中醫康復保健省級示範專業建設是為了滿足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及「健康內江」對中醫康復保健技能人才的需求。目的是通過示範建設,將該專業建成「內江離不開、省內都認可、業內可示範」的中等職業教育衛生健康類品牌專業,能夠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與此同時帶動學校其他專業發展,繼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創建過程中,結合人才培養調研情況,學校把中醫康復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確定為工學結合「中醫特色的現代學徒制」。最直接的變化就是學生實踐機會增多了,外出實習見習時間從第三學年提前到第一學年下半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豐富經驗,增加就業機會」。睢文發說。
今年,學校成立了劉立席名師工作室,與內江市中醫醫院聯合建立了唐毅、彭繼萍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在與內江市二醫院商討成立謝安樹技能大師工作室;在2019級中醫康復保健專業學生中簽訂了相關協議,中醫現代學徒制班學生現已進入崗位認知階段。
下一步學校將以專業建設為載體,突出「人才培養」這個中心任務,抓好專業、課程、教師、實訓、實習、校企合作、質量評價體系、國際化進程等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強與市內、成渝雙城經濟圈醫院、康復養老等機構合作,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下足功夫,為成渝雙城經濟圈提供中醫康復技能人才支撐。通過示範專業建設帶動學校各專業整體提質升級,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