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內江,甜蜜之城。
內江,鍾靈毓秀,2000多年歷史源遠流長。
內江,文化底蘊深厚,素有甜城美譽。
曾經的內江,孕育了孔子之師萇弘、南宋狀元趙逵、清朝四川唯一狀元駱成驤、「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喻培倫、辛亥革命先驅黃復生、國畫大師張大千、新聞巨子範長江等歷史文化名人。這裡有「中國古牌坊之鄉」隆昌,也有歷史文化名城資中,文明之風已流傳千年。
如今的內江,傳承千年文明,正萬眾一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內江,創建工作從「粗放」到「精細」,從「單一」到「廣泛」,從「突擊」到「常態」的可喜變化,催生了城市的繁華生機與發展活力,厚植了人城和諧、以人為本的文明底色,把甜城內江的甜蜜內涵演繹得淋漓盡致——
從「粗放」到「精細」:增添內江「溫度」
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內江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村子為戰、社區為戰,劃片包幹、網格管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當前內江正打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無論是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還是加快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內江始終堅守一個初心: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幸福。
文明城市,是內江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嚮往。
▲共享單車文明停放志願服務點(資料圖)
在內江決策層看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統籌推進兩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迫切需要,是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內江的重要支撐,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莊嚴承諾。
為此,內江成立了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指揮長」的內江市創建文明城市指揮部,主要領導親自掛帥,高位推進,確保創建工作落地落實,見到實效。
在具體落實上,內江市創建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制定印發了《內江市創建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工作規則》《內江市創建文明城市指揮部工作會議制度》《內江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考核辦法》。內江在疫情防控中提出的「劃片包幹、網格管理」工作方法,也創新運用在了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
「南美路、靖民鎮門口壽溪橋上道路破損嚴重,區建設局要加快整改;雙雁小區存在摩託(電瓶)車亂停亂放堵塞樓道現象,靖民鎮要趕緊開展集中整治……」10月21日,內江經開區召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會議。
▲環衛工人「兼職」文明勸導員
勸導市民規範停放共享單車
會議現場,參會的各部門、鎮(街道)負責人面前都擺上了一份《問題清單》,上面詳細列出了此前督查中發現的需要整改點位詳細情況以及相關責任單位。
在內江,各縣(市、區)、市級相關部門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創建機構,切實嚴格考評,層層傳導壓力。分管負責人切實承擔起文明創建的具體責任,將創建內容納入黨建工作統籌安排部署。
聚焦城市管理、政務服務、交通秩序、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生態環境、醫療衛生等領域,內江教育、公安、城管、衛健、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密切協作,在「精耕細作」的城市管理與創建工作中,一項項溫暖人心的民生工程相繼出爐,一件件實事好事落到實處,內江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市整體形象持續提升。
▲街頭文明宣傳
文明、清潔、平安、活力,涵蓋了一座城市的外在顏值與內在品質。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內江堅持「四城同創」,統籌推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省級創新型城市創建工作。通過以創促建、以創促管、以創促治,讓內江成為一座文明之城、清潔之城、平安之城、活力之城。
一個個美麗願景,一個個務實之舉,折射的是內江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從「粗放」到「精細」的改變,彰顯的是內江市委、市政府的民生情懷,增添了這座城市的民生溫度。
從「單一」到「廣泛」:彰顯創建「廣度」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為人民。
「全員參與、聯動創城。」內江人民深知,創建文明城市,不只是幾個部門的事情,不只是某個方面的事情,也不只是黨員幹部的事情,而是全市人民共同的「甜蜜事業」。
「走,到創文一線去!」10月19日一早,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城市社區服務隊志願者與社區網格員一起,活躍在市中區城東街道新建村社區。
▲志願者引導市民文明乘車(資料圖)
在創建文明城市中,市中區向全體區直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發出號召。54支城市社區服務隊以「雙報到」為載體,組織廣大幹部職工分別與5個街道的38個城市社區對接聯繫,服從社區統一安排,發揚抗疫抗洪精神,冒著風雨開展創文宣傳、文明勸導等。
作為窗口單位的各大醫院,是文明創建的「窗口形象」。10月16日,記者在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區)門診大廳外,病人及家屬戴著口罩有序排隊,自覺接受體溫檢測,並主動出示健康碼。該醫院副院長周紅英介紹,醫院成立了一支創文工作小組,從場地整頓到環境衛生,從便民措施到優質服務,每個細節都不錯過,讓創文創出實效。
文明交通是體現城市文明程度的「晴雨表」。10月19日早上七八點,內江經開區松山南路已是車輛如流。執勤交警正忙著指揮交通,現場調頭車輛、直行車輛有序通行,在斑馬線前主動禮讓行人,交通秩序良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直屬三大隊一中隊隊長仇丹表示,將嚴格執法、熱情服務,與廣大市民一道,共同營造一個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部分學生手舉標識牌呼籲群眾講文明樹新風
校園文明創建是文明創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江十小,樓道裡有文明標語,教室裡有宣傳專欄……處處彰顯文明細節,時時洋溢文明新風。「同學,不要趴在欄杆上,要注意安全。」「同學,下樓梯要守秩序,要講文明。」……課間休息時間,幾名頭戴小黃帽、身穿「校園小衛士」馬褂的高年級學生穿梭在教學樓的走廊和樓梯間認真履行職責——文明監督和勸導。
公共服務設施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個窗口。「現在,家門口就有健身器材,方便多了。」10月14日一早,家住內江經開區壕子口街道內棉社區西園小區的劉大爺來到小區公共休閒場地鍛鍊。鍛鍊累了,他便坐在旁邊的長椅上休息片刻,再回家吃早餐。這樣的生活,劉大爺已經堅持兩年多了。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奮進過程中,內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既修復了自然生態,又提升了城市功能。從「無」到「有」,新增停車泊位3800餘個,無障礙通道、母嬰室等人性化設施33處;從「有」到「優」,完成11條黑臭水體整治,設立志願服務站點740餘個;從「舊」到「新」,全市維修主次幹道破損路面6萬餘平方米,提升改造農貿市場19個、公廁369座,配備垃圾箱3454個……
▲漂亮的公廁(資料圖)
從在第一縷陽光下清掃垃圾的環衛工,到霓虹燈下勸說佔道攤主文明經營的執法隊員;從汗流浹背的交警,到寒風中堅守崗位的志願者;從24小時不關機以社區為家的網格員,到自覺清理樓道垃圾的老舊小區居民……420萬甜城兒女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積極性投身其中,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晝夜兼程、眾志成城。
不亂吐亂扔亂倒亂畫、不違規停車、不亂闖紅燈、遛狗牽狗繩、農貿市場攤位擺放規範……在文明城市創建的路上,內江全面發動動員各方力量,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形成了「人人奉獻、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風尚。
從「突擊」到「常態」:彰顯文明「深度」
文明,一個城市的精氣神,一個時代的價值觀。
「文明創建不是突擊搞一下,而要重在平常、重在經常。」文明城市創建重在建設、貴在堅持,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也是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過程。內江著力打造文明創建品牌,將「文明」二字融入日常、引向縱深,形成常態。
▲禮讓行人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內江共接待遊客達300餘萬人次,旅遊收入超15億元。遊客徜徉於古鎮街道,流連於文化場館,而真正使他們留戀的是這個城市蘊含的「文明」品質:街道整潔有序,內江人文明有禮,景區不因人多而隨意漲價,隨處可見的熱心服務、倡導文明的「紅帽子」志願者。
最美的風景是文明。近年來,內江市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踐行十愛·德耀甜城」活動,評選表揚了「十愛」典型182名,並在此基礎上成功推薦17人榮登「中國好人榜」,8人獲評四川省道德模範,140名個人(集體)入選「四川好人」。
以文明之風滋養城市,以文明成果惠澤民生。從2013年到2020年,內江市堅持舉辦「愛心送考」大型公益志願服務活動,8年風雨無阻。8年間,從最初的100輛計程車,到今年1700多輛計程車和社會愛心車輛參與,「愛心送考」隊伍不斷壯大,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全省知名的志願服務活動品牌,也是內江一張有溫度的公益名片。
這不僅僅是內江市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實開展「踐行十愛·德耀甜城」活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的生動實踐,也是內江創建文明城市的進程中結出的碩果。
今年3月開始,內江開展全民月末環境衛生大掃除,愛國愛鄉、共建文明、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加速形成。市委書記、市長帶頭,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和市民一道上街撿菸頭、打掃街道社區,帶動全市機關黨員幹部投身創建,迅速點燃了群眾澎湃的創建熱情,並已成為內江一項長期堅持的愛護環境衛生行動。
▲在內江,隨處可見文明用餐公益廣告
從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公筷公勺 文明就餐」也成為內江人民堅持的文明行動。走進內江城區的各大餐飲酒店,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和實行分餐制的宣傳標語映入眼帘。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推動全市精神文明建設走在前列的重要抓手,內江市要把推進公筷公勺行動打造為在全省叫得響、過得硬的精神文明建設內江「金名片」。
文明城市,品牌創建。圍繞優質服務,內江市推進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園創建,培育了市稅務局「甜·誠·行」、國網內江供電公司「三為志願服務」、市公交集團「甜馨」「甜捷」「甜女」文明公交等文明創建品牌,帶給群眾更多獲得感、安全感。
「文明是實際的,要落實在細節上、在平常時、在行動上。」內江把文明創建落到細胞、落到活動、落到個人、落到品牌,形成常態、固化長效,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具有甜城韻味、大千風採、內江氣質的文明創建品牌。
▲在內江,文明公益廣告隨處可見(資料圖)
於城市而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猶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文明城市創建,為內江市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內江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在甜城內江,文明行動蔚然成風,「文明得提升、群眾得實惠、甜城增光彩、發展得助益」的創建成效不斷鞏固,相得益彰。
文稿:劉小玲
編輯:彭 曉、唐 林、宋靜泓(實習)
圖片:黃正華、袁 亮、黃俊欽、姜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