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光主題美術館落地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

2021-01-19 雲數據觀察

2021年1月9日,新媒體公共藝術委員會在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一樓多功能廳舉辦了一場莊嚴而熱烈的活動,正式成立城市光藝術中心,並為新加入的深圳中心委員們頒發聘書。

新媒體公共藝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新公藝」)9位創始委員以及深圳中心15位委員出席會議。

出席本次會議的新公藝成員有:

榮譽會長孟建民(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築師);

秘書長陳曉晗(MCF紅樹林基金會理事);

朱榮遠(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劉曉都(都市實踐合伙人,坪山美術館館長);

馬欽忠(華東師範大學現當代藝術中心研究員);

楊阡(深圳大學建築學院客座教授,深圳胖鳥劇團藝術總監);

孫振華(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沈少民(藝術家,深圳大學本原設計研究中心公共藝術研究所主任);

吳雁江(V-studio聯合創始人,聲光行董事長);

城市光藝術中心顧問主席韓望喜先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

新公藝深圳中心執行主席任克雷先生(深圳市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盟主席,)

線上參會嘉賓有

創始委員婁永琪先生(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院長)

新公藝會長王建國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因事未能出席,特意發來了視頻,祝賀此次活動圓滿成功。

成立城市光藝術中心 助推」光美術館」全國落地

榮譽會長孟建民講話

會議初始,榮譽會長孟院士上臺發表講話,他表示,基於深圳城市空間美學「正本清源」的願景,他與王建國院士牽頭成立了新媒體公共藝術委員會,其是一家立足於深圳、面向全國的專業複合型委員會,匯集城市設計、建築規劃、公共藝術、照明設計、人文、數字創意等多領域的專家,未來新公藝會持續在上海、北京、重慶等各地設立委員會中心,讓更多的跨界學術領域的專家加入這個組織。在2019年5月26日成立大會上首次提出了「城市光美術館」的概念,同年12月21日在深雙開幕展作為特別單元在福田CBD區的43棟建築上落地呈現,在全國建築燈光秀領域創新藝術表達方式,對「燈光秀」這樣的舊有名詞做到正本清源。

在各位委員的大力支持以及城市光藝術中心團隊的助力下,我相信」光美術館」這個全國首創的光藝術領域品牌一定能夠孵化成功,並將在全國落地,為城市與人帶來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美學場景。委員會的專家們會以審慎的專業態度為光美術館的品牌奠定紮實的學術基礎。

秘書長陳曉晗

接下來,秘書長陳曉晗女士從委員會成立的背景、回顧過往工作以及展望未來等方面對新公藝做了詳細的介紹。她講到,新公藝已經聯合深圳市極光行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光行動」)共同發起成立城市光藝術中心,在未來還會推動產業聯盟成立,協助設立城市光藝術基金,以產業為核心打造」光美術館」IP,全方位推動」光美術館」IP在全國範圍內落地和運營。

目前,中國多個城市都推出了自己的燈光表演項目,以此激活城市夜間經濟,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光美術館」基於「點亮生活 激活城市」這一出發點,對於燈光表演如何挖掘城市的人文內涵,如何通過藝術之光對夜間的城市照明進行優化,燈光表演如何從照明工程轉化和升級為城市公共藝術的作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9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燈光表演現場圖

在2019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燈光表演策劃中,新公藝積極探索」光美術館」IP標準制定:組建組委會,發起全球徵集活動,邀請城市和新媒體藝術領域的專家組成評審團進行評審,最後由數字創意企業聯合藝術家來完成內容的製作和上牆測試。2019年12月21日,來自中國、美國和波蘭的4組藝術家將精彩的新媒體藝術作品呈現在福田區市民中心43棟樓宇上,這是」光美術館」IP首次落地實施,也是新公藝具有歷史意義、裡程碑式的大事。

未來,」光美術館」品牌將依託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嚴格遵循「總策劃人制、組建組委會、徵集藝術家創意、開展學術論壇、產業聯盟企業幫助落地」這5大標準,依託光藝術手段,為城市打造文化地標,為市民輸出兼具科技感以及濃厚人文情懷的優秀新媒體藝術作品。此次」光美術館」成功落地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標誌著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新公藝深圳中心聘任15位專家學者成為委員

韓望喜(左)孟建民(右)

任克雷(左)孟建民(右)

為深圳中心委員頒發聘書、合影

「光美術館」IP在全國範圍內落地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到新公藝這個學術公益組織中來,共同為」光美術館」出謀劃策。因此,根據《新媒體公共藝術委員會章程》,新公藝誠摯聘任韓望喜、任克雷等15位來自各行業傑出人士為新公藝深圳中心委員,並舉行授證儀式。

在討論環節,創始委員與深圳中心委員懷揣著希望,就」光美術館」IP未來的發展各抒己見,總結過去、暢想未來。

孟建民院士認為,現在城市燈光秀有濫用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光藝術中心成立和」光美術館」的落地更具有意義,兩者對媚俗燈光秀需持有一種批判的態度,不助長媚俗燈光秀的推廣,應引導向更具藝術內涵的方向發展。此外,新公藝的委員們都非常具有判斷力、批判力和引領力,我們應引導未來城市之光的發展方向。

秘書長陳曉晗女士表示,上海將是新公藝2021年」光美術館」最重要的落腳點。自成立一年多以來,新公藝在專注於把」光美術館」IP在深圳的標準打磨好,再面向全國複製。」光美術館」在福田區市民中心43棟樓宇完美呈現讓我們看到了」光美術館」IP的可行性,在各位委員的支持協助下,」光美術館」在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也將繼續精耕細作,創新創意先行,文化科技護航,持續推出優秀的新媒體公共藝術作品。目前,新公藝已經開始著手規劃」光美術館」在上海靜安區的落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有好消息傳來。

創始委員孫振華發言 (左2)

創始委員孫振華表示,從目前整個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看,走出美術館是個大趨勢,即打破美術館的圍牆和邊界,走向公共空間、社區,和現實生活中間;當代藝術如此,當代公共藝術,尤其是新媒體公共藝術更是如此。光藝術就其天然屬性而言,就是屬於城市,屬於戶外公共空間的,屬於公眾的,它天生就不應該僅僅是美術館藝術,期待」光美術館」這個品牌帶著使命前行,為數字創意產業做好標杆。

獲獎創始委員合影

2020年以來,創始委員及深圳中心委員對新公藝的工作給予了無私的奉獻與支持,尤其是在新公藝聯合四川美術學院舉辦 「光與城市——第三屆哲學·藝術·科學高峰論壇」中,就「藝術之光、科學之光、哲學之光、設計之光」發表獨特的見解,促成了論壇圓滿成功。

「光美術館」落地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籤約儀式

(從左到右)沈少民、孫振華、劉曉都、韓望喜、孟建民、任克雷、馬欽忠、朱榮遠、吳雁江、楊阡

陳曉晗秘書長與顏為昕館長籤約

此次會議接近尾聲的時候,」光美術館」落地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的籤約儀式正式開始,新公藝陳曉晗秘書長與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顏為昕館長在創始委員和嘉賓的見證下簽署了合作協議。這份協議的籤訂標誌著」光美術館」在深圳市中心落地生根,依託一年多次策展計劃,將人類情懷與未來意識投影到城市公共藝術領域,構建獨特的城市語言;思考光影藝術與城市、自然景觀的和諧共生。

「光美術館」暫以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正門外約1000平米的建築立面作為展示空間,不斷展出各種形式的新媒體藝術作品,不止有影像也會有音樂,AR和VR的內容,藝術表演以及與公眾互動、與城市交互的作品,展示科技與藝術融合的動人魅力。未來還會在室內空間打造中國獨有的沉浸式光影藝術展館或數字藝術中心。

「光美術館」有無數種可能性,新公藝在深圳種下了一顆「光」的種子,讓我們靜待這顆種子生根、發芽。在推動新媒體公共藝術前行的漫長夜路裡,新公藝必將秉承「藝術創意科技化 科技創新藝術化」的願景,做「文明之光」的傳燈人。

附:新媒體公共藝術委員會深圳中心委員名單

韓望喜博士:城市光藝術中心顧問主席兼深圳中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外交部候任外交官;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美術學院客座研究員;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任克雷先生:深圳中心的執行主席,現任深圳市工業設計協會會長,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盟主席。同時也是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深圳前海規劃建設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方科技大學理事會理事、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

欒倩女士: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盟副主席;南方科技大學教育基金會 藝術委員會主任。2011年初主持籌建OCAT館群,曾任OCAT理事會理事長,OCAT深圳館館長,華·美術館館長。欒倩帶領運營的OCAT館群享譽當地城市和當代藝術界。

戴耘先生:深圳技術大學創意設計學院 藝術與科技系主任;中國雕塑學會理事;中國美協會員;廣東省雕塑藝委會委員;廣東省實驗藝術藝委會 委員;深圳雕塑協會副主任。

李振華先生:活躍於國際當代藝術領域,是的知名獨立策展人,自2014年開始擔任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光映現場策展人;曾擔任英國巴比肯國際展覽「數字革命」國際顧問;香港錄影太奇顧問等。

梁崢先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城市照明規劃設計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中國照明學會理事、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室外照明專業委員會委員。

顏為昕先生: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 館長;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成員項目評委;廣東省美協策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美術館策展專業委員會主任;深圳市藝術與設計聯盟副主席;深圳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周力女士:著名當代藝術家,現任教於廣州美術學院繪畫學院,擔任油畫系第五工作室主任;深圳 OCAT 盒子空間藝術總監;順德華僑城盒子美術館藝術總監。

許曉英女士:深圳本色藝術空間創始人;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大使;深圳合縱文化集團執行董事 。中國最頂級酒吧品牌的締造者和最大綜合音樂實體的大管家,多年來,致力於中國原創音樂發展,大力扶持音樂人才,對深圳原創音樂的發展貢獻良多。

鍾剛先生:《打邊爐》創辦人、主編。《打邊爐》秉持「立足地方,獨立發聲」的編輯方針,已發展成為中國南方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評論媒體。

洪榮滿先生: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 法國艾克斯普羅旺斯藝術學院 超媒體工作室訪問學者;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訪問學者

李墨馨女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留學法國後長期服務於萬科集團,現在開設獨立工作室。

徐喬斯女士: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是當今非常活躍的青年獨立策展人和藝術評論人,國際認證的瑜伽教師。

周欽珊女士:碩士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系、現在在廣州美術學院擔任教師,藝術家。

詹濤先生:建築師,建築設計高級工程師。從事商業辦公建築、公共建築及文化場所、當代藝術裝置、舊建築改造及更新、社會公益等各領域的創作與實踐。

相關焦點

  • 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美術館「未來藝術學」開幕
    同時,「未來藝術學」展覽作為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美術館的開幕首展,將免費向公眾開放至12月15日。展覽探討的是未來藝術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呈現,以及實驗過程中帶來的啟示,奠定了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美術館以「探索式綜合美術館」作為核心定位的基調,跟隨深圳開放創新的未來價值理念與深圳堅定不移貫徹創新的城市發展理念,緊扣光明區「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區域定位。
  • 業界大咖齊聚羅湖美術館縱論抽象藝術,「空間的再造」深圳首屆抽象...
    圍繞著抽象藝術和深圳首屆抽象展,10月10日下午,眾多國內知名藝術家齊聚羅湖美術館,一同進行座談分享。專家們回顧、梳理了抽象藝術在中國的發展脈絡,認為此次展覽是對羅湖美術館這個學術空間的重新再造,同時也是對深圳人文精神的再造,將成為羅湖美術館或深圳美術的一個重要品牌。
  • 合柴1972推出首個城市維度大型藝術季 兩大主題10項活動等你來觀賞
    此次合柴藝術家以「人人都是生活家,人人皆為藝術家」為理念,呈現了此次最具先鋒姿態的藝術嘉年華。這也是合柴1972推出的首個城市維度大型藝術盛事。藝術季有兩大主題活動,數十項子活動。01三展聯展虛實交錯,藝光交織1.1 多重向度 現當代藝術大師作品收藏展2020.10.01 - 2020.12.14 合肥當代美術館 小穹頂匯聚薩爾瓦多•達利、安迪·沃霍爾、草間彌生、奈良美智、村上隆五位重量級現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
  • 館長對話|西安美術館:帶著「飢餓感」為西安當代藝術補課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 近日專訪了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在他看來,西安錯過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初期,這也就是西安美術館開館十年努力做現當代藝術的原因,他說他們現在是帶著「飢餓感」,為西安的當代藝術補課。
  • 近3000件攝影作品展現「城市先行」!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11月22日上午,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式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行。本屆攝影大展以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主會場為中心,與周邊深圳少年宮、深圳圖書館等場館的平行展形成一個「5分鐘即達」的核心攝影展覽圈,與福田雅昌藝術館、羅湖美術館、南山設計互聯等各區分會場形成全市聯動攝影展覽圈,為深圳經濟特區40歲生日獻上光影璀璨的藝術厚禮。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強,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以環等出席活動。
  • 上海浦東圖書館藝術分館、當代藝術圖書文獻館正式落地金橋碧雲...
    10月18日,由上海浦東圖書館與金橋碧雲美術館共同聯合打造的上海浦東圖書館藝術分館及當代藝術圖書文獻館,於10月18日——上海浦東圖書館建館十周年之際掛牌開幕。集聚展覽、論壇、讀書會、公共教育、專業藝術類書籍、下午茶……這裡或成為浦東又一網紅打卡點。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②|從西岸藝島,到當代藝術與全球藝場
    2019年,油罐藝術中心在西岸開幕,建築師李虎及其團隊OPEN建築事務所將廢棄的五個機場儲油罐改造為美術館,並以一個覆土綠化的一個新地面,將五個獨立的油罐「連接」起來。這個特別的建築空間被定位為公共藝術公園,除了展覽之外,舉辦一系列室內外公共活動。
  • 華南首個沉浸式生態藝術Mall突破新玩法
    日前,華南首個沉浸式生態藝術Mall——O』PLAZA歡樂海岸購物中心在順德順勢開啟,以集結城央消費玩樂新體驗、特色生態藝術新活地的立意與姿態,賦能粵港澳大灣區商業精細化發展,為市民貢獻新體驗、新智慧、新生態。
  • 市專業藝術協會舉辦新年音樂會
    △音樂會現場據介紹,本場音樂會由深圳市專業藝術協會主辦,演出前在劇場大廳舉辦了關山月大師的小型畫展,展出了關山月的《歲朝圖》等作品,給觀眾們帶來了一場國畫和交響樂的雙重藝術盛宴。△關山月小型畫展深圳市專業藝術協會是由深圳交響樂團牽頭,聯合深圳歌劇舞劇院、深圳粵劇團、深圳藝術學校、深圳市演出有限公司、深圳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深圳畫院發起的,由深圳市從事舞臺藝術和美術專業的學者、專家及有關機構和工作人員組成的社會團體。
  • 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
    作為廣州第一個當代藝術的博覽會,開幕首日雲集了眾多知名畫廊主、藏家、策展人、藝術家、藝術機構同行,共同見證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順利開幕舉辦。開幕式現場據悉,本次博覽會邀請了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的33家一線國際國內畫廊參加,展出全球高品質的現當代繪畫、雕塑、影像、裝置及多媒體藝術作品。
  •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讓藝術行銷一座城市
    我們可不可以現在開始,通過藝術來參與歷史、創造歷史、變成未來的資產?這樣的無形資產,永遠都可以創造產值。」在許多人眼中,當代藝術似乎不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的概念,它看上去既難懂,又晦澀,與日常生活之間充滿了距離感。不過,在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眼中,當代藝術並不應當是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樣子,它應當滲透進城市的公共空間,進而成為一種城市行銷的手段。
  • 深圳當代藝術地圖:起步尚早仍需細細耕種
    由舊廠房改造的華僑城創意園2008年,外形酷似「水立方」、國內首家以設計為主題和定位的華·美術館也在華僑城創意園附近成立,這不僅呼應了深圳「設計之都」的定位,同時伴隨著這個新館的建成開放,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華·美術館等3家不同定位的藝術場館,共同構築起一個在文化藝術資源上相互補充、聯動發展的「藝術三角」。
  • 「方艙醫院」變身美術館:首屆武漢大藝博用藝術致敬英雄的城市
    可以說,本屆武漢大藝博,不僅是大藝博對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獻禮,也是全國藝術學子、青年藝術家群體對武漢城市復興的美好祝願。」 廣州華藝大藝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李峰講到。博覽會現場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來到武漢這座城市,大藝博懷抱一個初衷,就是集結國內青年藝術力量,以一場規模空前的青年藝術盛會,助力武漢城市文化生活復甦,重啟美好生活。
  • 這9座顏值爆表的美術館,詮釋出城市公共藝術空間設計的真諦!
    城市與藝術從來都是一種共生共息的關係,公共藝術空間作為城市的一種特殊建築,以其自有的藝術性,為城市文化和藝術增添新的內容,並且可能成為城市的文化地標和象徵符號。公共藝術空間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其在城市天際線上構成的立面和形象,因協調城市的整體形象和氣質,而成為城市肌理的映射和延續。
  • 一場油畫的藝術盛宴《極喜》馬精虎人性三部曲深圳開展
    中華網生活11月28日訊 11月27日,《極喜》馬精虎人性三部曲第一展正式亮相深圳美術館,此次畫展的展期共10天,一直延續到12月6日。開幕當天,深圳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紛紛到場,共赴這場藝術盛宴。當天出席的嘉賓有中國美協理事、廣東省美協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巡視員梁宇,原中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錢林祥,中國油畫學會副主 席、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郭潤文,原福建省美術館館長遊光霖,原上海美術館副館長張文慶,大連中山美術館館長程恩平,東莞莞城美術館館長謝均,東莞21世紀美術館館長邢愷,新加坡亞洲文化藝術交流研究會副會長谷美琪,深圳市美協顧問
  • 「參觀小畑健展和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日本藝術遊學營
    小畑健的"光與影"的畫面特徵,在《棋魂》中突出亮度和色彩的飽和感,與少年漫畫主題相得益彰!這次看展,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漫畫家原稿和大量繪畫草稿!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是日本國內最早成立的國立美術館,包括橫山大觀、菱田春草等大師的日本重要文化財產在內,藏品數量達13000件!大家在帶隊老師和館內解說員的帶領下參觀了解了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 溫州首個以個人藝術家命名的美術館 -- 溫肯陳天龍美術館今日開館
    12月12日下午,溫州肯恩大學陳天龍美術館舉行開館儀式。這是溫州首個以個人藝術家命名的高校美術館,標誌著溫肯校園又新添一處重要的文化陣地,溫州再添一個藝術高地。 校園裡「藏著」的美術館 陳天龍先生是新中國第一代油畫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中國當代最具特點的意象油畫藝術家之一。陳天龍美術館由溫肯籌備建造,是溫肯的下設機構,位於溫肯校內公共教學樓B號樓一樓,建築面積約為800平方米,對民眾免費開放。
  • 全國首家當代中式家具設計私人美術館盛大開幕
    在此之前,國內曾有私人博物館試水古典家具收藏,但明確提出「當代中式家具設計」的私人美術館,這還是首次。「這些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加上也沒有政府力量投入,目前德古只能硬著頭皮自己試當前鋒,以美術館的平臺,搭建交流學習的基地,開放給公眾,權當拋磚引玉,以期集中更多正能量共同推動整個產業走向更美好。」陳國凡說。也許這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但無論如何,以當代中式家具設計為主題的美術館層面的探討,已經正式開始了。美術館什麼樣?
  • 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開館儀式暨「記憶的形狀」當代藝術展開幕式舉行
    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是淄博華僑城文化旅遊項目的首個建成場館,由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朱鉳教授擔綱總設計。基於根源與創造理念,打造現代城市中融合公共活動與人文藝術傳播的創意性空間,實現了中華文化和當代建造技術、建築與景觀、建築與藝術的完美融合。藝術中心以推動公共藝術的交流、發展和研究為主要方向,實現公眾與設計、藝術和文化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