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相殺,成都重慶的瑜亮情結,何時才能解開?成都的資源就是整個四川平原最大也是唯一的一塊平原,所以成都是整個四川除水運以外的交通樞紐,而重慶則是整個川渝的水運樞紐。成都發展不起來,小城市更是無從發展,說白了,整個四川在全國的優勢非常有限,一個交通就把你限的死死的,成本拉得高高的。所以四川人前些年大部分出去打工,最近十年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備,人才資金才開始回流。

而重慶的交通問題解決之後,地形和位置已經不能對重慶構成太多的限制,這就導致了重慶對周邊的輻射能力更強。如四川的遂寧、巴中、達州、內江、瀘州,貴州省的遵義市等等周邊地區以重慶為中心得到輻射,相對而言成都的輻射能力反而落後了,嚴格意義上講範圍大致就是成、綿、德三強+廣元,樂山、眉山、自貢、資陽處於中間地帶,而宜賓和攀枝花以重慶為中部龍頭共屬長江經濟帶。
可見,只要不出意外按既有路徑發展,重慶就會越來越重要。但要看到,成都依然是地理條件最好的西部中心,不加之一,千年古都,中國中西部文化、金融、人力資源等最發達的城市。重慶短時間內還超不過老大哥幾千年來積累的巨大優勢。所以成都同樣在中西部傲視群雄,沒有被重慶幹趴下的跡象,反而憋著勁在和武漢一爭高下。
可見,成都重慶瑜亮情結有其必然因素,基本無解,短時間也比不出高下。事實上任何有雙子星的省份,都是自由貿易帶來的港口城市對原農耕文明政治中心的挑戰,只不過重慶和成都是唯一一個在內陸的特例罷了。某種程度,這可以看作最好的結果,京滬、粵深、成渝,中國有這樣幾座雙子星城市不是很好嗎?

重慶人去四川,或成都,都不會感覺出省,但在更近遵義桐梓,那就叫外省。人家不會認重慶人當老鄉。如果在外地聽到罵四川人還是會很生氣,不可能沒感覺,可見,重慶和四川或者成都,有些東西是割不斷的。
對於四川來說,GDP總量雖然全國第六。但是跟第五的河南人均一下,就是全國的倒數。第三的山東是四川的兩倍多,第一第二的廣東江蘇更不用說了,兩三個城市的總量就等於一整個四川或者河南。所以,真的不必過於糾結成都和重慶武漢等城市的排名座次,攜手共同發展才是硬道理。
我有很多四川的朋友,今天一群人上川西,過幾天重慶約火鍋是生活的常態。成渝經濟帶的構建正在成都市和重慶市大力推動下慢慢成型,西部缺技術,缺資金,缺人才,唯有抱團,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哪怕是有競爭,也是良性競爭。
相愛相殺,成都重慶的瑜亮情結,何時才能解開?四川和重慶,雖然行政劃分不同,但是生活習俗,語言交流,飲食文化是同根同源,一脈相承,這是割捨不開的。某種程度,不妨把成都重慶的瑜亮情結,看作地區發展之間你追我趕互不服輸的一股正能量。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