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鏈條集體遇冷,零部件巨頭迎新一輪裁員潮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汽車公社

過去的2019年,是零部件巨頭們的一個重要拐點。伴隨著汽車產業全球範圍內的集體遇冷,作為Tier One的「巨無霸」們終於結束了一路高歌的伯利克裡時代。

在全球零部件排行榜單上一度霸榜的大陸、博世以及採埃孚們,也在去年下半年壓縮支出,削減崗位,營收預警的消息更是屢見報端。在山雨欲來的危機感裡,大家紛紛下調了中短期的業績預期,試圖在行業劇變的前夜裡艱難轉型。

新冠肺炎橫掃全球,這種焦慮再次被置於放大鏡下。就在最近,大陸集團也接不住疫情的衝擊,據德國媒體報導,該集團即將啟動數億歐元成本的節約計劃,未來有可能進一步裁員,以應對病毒大流行導致的市場需求下滑。

幾乎與此同時,採埃孚也對外宣布,因為疫情導致的需求下滑,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前裁員1.5萬人,約佔目前總員工數量的10%。

這些一度強勢、且常年利潤頗豐的大玩家們,此前比拼的,是誰的刺刀更鋒利,誰的鐵騎更威猛。現如今承壓於現金流與業務轉型,大家關注的維度早就變了,當下最關心的,是口袋的深度,是盾牌的厚實,以及,誰能在保證基本盤的基礎上活得更長久。

疫情壓頂,巨鱷也焦慮

大陸集團執行長Elmar Degenhart在最近的一次內部視頻會議裡告訴員工,公司擬啟動一項高達數億歐元的成本節約計劃,並不排除進一步裁員的可能性。這位掌門人表示,這樣的決策非常痛苦,但管理層別無選擇,目前,公司無法對部分崗位提供任何就業保障。

雖然大陸集團的發言人拒絕就該報導予以置評,但早在今年3月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就有高管透露了即將考慮中期市場發展情況、順勢進一步削減成本的計劃。

大環境並不樂觀。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蔓延至歐洲,德國作為傳統的汽車產業強國,整個產業鏈條的發展已急劇放緩,4月份的汽車銷量甚至一度暴跌78%。一方面,這和政府收緊經濟措施脫不了干係,而終端門店的關閉和鄰國的持續封鎖也給銷售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默克爾(Angela Merkel)政府曾在德國啟動了耗資130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方案,但相關政策卻忽視了車企對政府激勵措施和特殊待遇的呼籲。

據外媒報導,大陸集團的執行長對政府的財政刺激措施並不滿意,他甚至對外直接表態,稱一系列政策不會拉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我們已經放棄了對政府經濟刺激方案的期待,不能指望從政客那裡得到任何復甦的幫助。」

就在最近,採埃孚對外發布了一份戰略收縮的備忘錄,由於疫情對新車產銷的影響,該公司計劃在2025年前裁員1.5萬人,約佔目前總員工數量的10%。

在一封致員工的電子郵件中,採埃孚宣布這一輪的裁撤員工將覆蓋1.2萬至1.5萬人,其中將有一半在德國。根據該公司的最新年度財報,截至2019年底,他們全球範圍內公擁有員工14.8萬人,這意味著,將近10%的員工將受到裁員波及。

"由於客戶需求凍結,我們在2020年將出現嚴重的財務虧損。"

該公司執行長Wolf-Henning Scheider在一份電子郵件備忘錄中寫道,這些損失倒逼著他們財務獨立,著手應對現金流或將出現的潛在問題。危機將持續更長時間,即使到了2022年,預計採埃孚也將很難達到既定的銷售目標。

無法迴避的一個事實是,這些昔日從不缺錢的大玩家們,現如今也因為資金問題,狠下心來縮減業務規模,並對部分非核心業務按下「暫停鍵」。

今年5月初,博世執行長Volkmar Denner就在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疫情導致汽車行業對諸多問題的長期預設產生質疑,比如自動駕駛和全球化,而疫情的全面影響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全知曉。

受疫情的持續衝擊,大陸集團原計劃在2020年投資的新信息技術項目、擴大工廠產能的計劃,以及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部分投資都已被暫時擱置。

目前,公司無法確認重新啟動這些重點業務的具體時間,但財務長Wolfgang Schaefer卻對自動駕駛業務的暫時擱置持樂觀態度,"如果針對L4和L5級自動駕駛的投資推遲六個月,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失去市場,因為這一新興領域的黃金市場在10年後才會出現。"

黯淡的第一季度業績

疫情衝擊,零部件企業的財報數據十分慘澹。

剛過去的第一季度,大陸集團的銷售額為98.4億歐元,雖然高於此前的內部預期,但依舊低於去年同期的110億歐元。此外,該集團當季息稅前利潤降至4.3億歐元,而2019年同期,這一數據為8.2億歐元,下滑幅度高達47%。

大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的大環境依舊充滿太多不確定性,如生產中斷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仍很難預判,對供應鏈和市場需求造成的負面影響也超出該公司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包括美國在內的核心市場受到疫情封鎖禁令的衝擊,大陸預計第二季度的業績將會更糟,繼第一季度投資額26%的削減之後,他們將繼續尋求20%的投資收縮。

截至今年4月,博世因疫情已累計被迫關閉了全球約100家工廠,該公司發言人曾透露,即使所有工廠恢復正常運營,每天正常生產3億件零部件,冠狀病毒危機也會在其他方面留下深遠的影響。

在第一季度,博世銷售額同比下滑 7.3%,最嚴重的3 月份則同比減少了17%。受疫情和全球經濟下行大環境的影響,該公司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的累計產量將同比下降至少20%。

法國汽車零部件巨頭佛吉亞(Faurecia)也面臨著同樣的難題,該公司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同比下滑了13.5%,降至43.3億歐元。

今年3月份,該公司放棄了此前的財務目標,並申請了高達8億歐元的貸款。根據佛吉亞的預估,第二季度因疫情的持續衝擊,歐洲和北美的市場形勢將更為嚴峻,這種被動的情況只有等下半年才會有所改善。

法國零部件巨頭法雷奧(Valeo)也在4月表示,面對新官肺炎引發的產銷危機,該公司已採取大幅削減成本等措施,在剛過去的第一季度,他們的營收從2019年的48.4億歐元下降到44.5億歐元,同比下降了8%。

這家供應商表示,鑑於第二季度和下半年或將面臨疫情相關的更多不確定性,他們暫停發布任何2020年的業績預期。截至4月,新冠肺炎的危機已導致法雷奧主要市場的生產線和展廳陸續關閉,亞洲(包括中國市場在內)、中東以及太平洋地區的銷售額降幅最大。

雖然法雷奧發言人在公布季度業績時表示,該公司還有23億歐元未動用的信貸額度,有足夠的先進流動性來承受疫情危機。但是在4月初,法雷奧獲得了10億歐元的額外信貸額度,而執行長在內的一眾高管也已接受了公司安排的減薪計劃。

左手舉債,右手收購

從財報數據看,博格華納第一季度的業績也不盡理想,淨銷售額為22.8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1%,淨利潤為1.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9%。

由於新冠肺炎引發的供應鏈難題,博格華納還暫時削減了公司高管以及董事會成員約20%的薪資,並暫時將受薪員工的基本工資下調10%。為了改善公司現金流,該公司已於今年3月調整了循環信貸額度,提高到15億美元,及至4月底,博格華納又拿到7.5億美元的延期貸款。

儘管如此,博格華納依舊對外表示,在解決了與德爾福(Delphi Technologies)的爭端之後,他們有望在2020下半年之前完成對後者的收購。

收購德爾福,這將成為博格華納最近10年最大的一筆交易,旨在強化德爾福在電力電子方面的專長,並優化博格華納清潔技術領域的投資組合。業內普遍認為,對德爾福的收購,鞏固了博格華納作為電氣化解決方案全套供應商的未來領導地位。

左手舉債,右手收購,博格華納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

根據《汽車公社》的不完全統計,為了提前搶灘電氣化、自動駕駛等新興領域的利好,今年以來,零部件巨頭們從未停止過併購和資本運作的步伐。

雖然面臨著業績瓶頸和現金流等難題,採埃孚依舊在5月底以7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商用車零部件供應商威伯科(Wabco)。在業界看來,雖然兩家公司早在2019年3月就已達成相關協議,但在新冠疫情肆虐、財務數據暗淡的當下,採埃孚的收購行為依舊承擔了一定風險。

今年2月,法國供應商佛吉亞宣布完成對SAS的收購,並以2.25億歐元從大陸集團手裡購回剩下50%的股份。

4月中旬,米其林宣布與瑞典初創公司Enviro籤署了長期合作意向書,擬收購公司20%的股份,總計約300萬歐元,成為後者最大的股東。米其林此舉,意在布局輪胎回收產業,並為可持續性的產品組合奠定技術和研發基礎。

收購與整合,只是自我革命的一部分。

伴隨著行業拐點的到來,零部件巨頭們也開始不斷「瘦身」,紛紛出售或剝離那些在中長期戰略規劃中不重要的部門,以集中資金。這也催生了維寧爾(奧託立夫的前電子部門)、德爾福科技(德爾福汽車的前動力總成部門)和安道拓(江森自控的前座椅部門)等新興公司。

當然,在整體行業趨勢下行的大環境下,類似的剝離行動往往也不容易一帆風順。就拿大陸集團來說,他們一直籌備著剝離其動力總成部門,原本希望在今年上半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但考慮到利潤大幅下滑,他們不得不推遲相關上市計劃至2020年。

沒有料到的是,新冠肺炎重創整個產業鏈條,該公司董事會不得不做出最壞的決定:今年暫時不實施分拆計劃的決定,直至市場和資本環境改善,再另行考慮。

傳統燃油時代,收穫暴利的零部件巨頭們就像一輛輛高速行駛的大巴,一直以來都在平順的軌道上享受業界眼紅的行業紅利。

但是在增長引擎紛紛啞火的當下,這些高速行駛的大巴們不得不在「新四化」的拐點調整軌道,扭轉方向,甚至不惜拋售資產輕裝前行,以應付轉型帶來的技術和資本危機。

新冠肺炎的出現,讓身處拐點的大巴們又一次陷入泥潭,它們無法繼續保持著昔日的高速運轉,而駛出泥潭的努力,既考驗決策者的格局,亦關乎企業自身在技術、戰略和資金方面的實力。

文/北岸

---------------------------------------------------------------------------

相關焦點

  • A股:股市或迎新一輪「豔陽天」?
    導語:股市或迎新一輪「豔陽天」?先說重點:國際股市漲跌不一,其中雖然美股納指、標普500再創歷史新高,但在輝瑞減產消息的影響下,美股尾盤走出了一波快速跳水。恆指今天高開回踩後震蕩回升,南向資金繼續保持淨流入狀態,今天流入超50億元。
  • 步履維艱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信義集團破產,國威資金鍊斷裂,跨國巨頭...
    「2019年,汽車玻璃產銷受到整個汽車行業瓶頸的影響,下滑還是比較嚴重的。」該玻璃廠人事行政總監財務總監黃億飛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曾經高歌猛進的中國汽車市場在近兩年明顯變緩。「我們前期是做配套,但是因為川渝這兩年汽車行情比較嚴峻,比如說像野馬、長安、力帆,還有杜中、小康等川渝一帶的自主汽車廠商,都面臨經營比較困難的壓力,產銷都有所下滑,我們作為前期的配套,也受到比較明顯的影響。」黃億飛表示。
  • 2020年高考投檔線公布,中外合辦集體「遇冷」,分數嚴重下滑
    除了財經類高校出現意外之外,中外合辦類型的專業以及大學都集體「遇冷」,分數線嚴重下滑。我們通常所說的中外合辦,也就是國內的大學和國外的大學聯合辦學,聯合進行培養學生。中外合辦又分為中外合辦的專業和中外合辦大學。前者主要是留在我國的大學學習,後者是在國內創立新的學校,然後由國外的師資進行培養。
  • 擬募資2.45億加碼液壓零部件「進口替代」 鋒龍股份謀動高端核心零...
    擬募資2.45億加碼液壓零部件「進口替代」  項目實施方杜商精機向世界級巨頭提供一流精密液壓零組件  2019年上半年,鋒龍股份完成收購杜商精機51%的股權,切入到液壓零部件領域。  公告顯示,鋒龍股份此次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2.45億元,其中用於年產325萬套液壓零部件項目,由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杜商精機負責實施,擬於浙江省嘉善縣姚莊鎮經濟開發區新建生產基地,擬投入募集資金19500萬元,項目建設周期36個月。  作為項目實施方的杜商精機,向工程機械世界級巨頭提供一流精密液壓零組件。
  • 日本零部件巨頭全球大「翻車」!此前已被央視曝光
    今年4月,這些設備向美國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召回報告,日本零部件供應商在那裡列出了200多萬臺燃油泵。原因是plc-TGS。考慮到最近召回的燃油泵,目前共有353萬臺燃油泵面臨召回。據央視金融援引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汽車零部件巨頭「某些低壓燃油泵的葉輪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變形,從而導致燃油泵無法使用」因燃油泵故障,導致豐田、本田、斯巴魯、Mazda等汽車公司被召回500多萬輛。就在上個月,豐田宣布在今年1月推出的召回計劃中,增加了150萬輛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因為它們使用的是電動燃油泵。
  • 順多利力攻核心技術,進入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國際巨頭供應鏈——渝企...
    當前,首期投資預算超過1億元的電動壓縮機渦旋盤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項目,正處在攻堅階段。「電動壓縮機渦旋盤並不大,跟二兩包子的大小差不多,單價也不高,每套百多元,但卻是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的關鍵核心部件。」順多利副總經理項紹偉介紹,目前,該產品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頂級汽車零部件企業手裡,屬於典型的「卡脖子」技術。
  • 衡水市與北京新發地開啟農產品產銷一體全鏈條合作 將建京衡綠色農...
    建立高端淨菜的產銷對接機制,逐年提高輸送淨菜的比例。搭建信息服務平臺,深化豐富合作內容,開創產銷一體全產業鏈條合作新模式。 來源:河北新聞網
  • 豌豆思維新一輪融資遇冷:擴科燒錢模式或難為繼 銷售超長「套餐包...
    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碼布局教育領域的同時,也將行業競爭推上了一個新高度:一方面,頭部企業頻繁上演巨額融資大戲;另一方面,不斷有企業跑路倒閉,行業馬太效應日益凸顯。    據IT桔子數據顯示,K12教育行業2020年的融資總額為533億元,僅猿輔導和作業幫兩家,合計融資就達到380億元,佔整個賽道融資額的七成。在「數枝獨秀」之下,豌豆思維等多個二、三線教育企業正在體會資本的寒冬。
  • 中國巨頭打破壟斷,光刻機傳出重大好消息,核心零部件研發成功!
    導讀:中國巨頭打破壟斷,光刻機傳出重大好消息,核心零部件研發成功!眾所周知,自從我國的科技巨頭企業華為公司被打壓以後,就讓我們意識到了半導體晶片在整個科技領域的重要作用;晶片作為現代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可以說整個科技領域都無法離開晶片的支持,沒有了晶片,我們的手機甚至都無法開機,正因為如此,我們也必須要加大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研發和布局才行!
  • 除博世之外,德國又一汽車零部件巨頭,年營收3517億
    大陸集團作為全球排名領先汽車零部件企業,產能跟不上對下遊車企有不小的影響。而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今年「黑天鵝」事件的衝擊。說起大陸集團,大家對他的固有印象應該是「馬牌」、「四大輪胎廠商之一」。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大陸集團成為全球四大輪胎廠之一,用了上百年時間。
  • 華為發布VR遊戲套裝,產業鏈公司迎新一輪機遇
    華為發布VR遊戲套裝,產業鏈公司迎新一輪機遇2020世界VR產業大會於10月19日召開,在雲峰會上,華為重磅發布全新HUAWEI VR Glass 6DOF遊戲套裝。當前行業正處於由數量為王向質量為王轉化的初期,優質內容及智能硬體企業或迎來新一輪增長機遇,投資者可關注:絲路視覺:公司從事以CG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視覺綜合服務業務,今後三年重點推進全息成像與虛擬/增加/混合現實技術等。
  • 2020年網際網路的「裁員潮」還會繼續嗎?
    首先是什麼引發了如此大規模的裁員潮?1、沒錢的公司在裁員,手裡有糧的公司,也在裁員。近幾年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搶佔風口,業務高速發展。如果把這看成是華麗的武學招式的話,精細化管理就是一個企業的內功。2020年網際網路的「裁員潮」還會繼續嗎?裁員會繼續,只是一定程度上會淡出我們的視線,讓我們感到不是那麼愈演愈烈。此次風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網際網路入行的門檻。
  • 規模與盈利背馳 兩極化趨勢明顯 中國零部件企業淘汰賽提速
    7月14日,多位零部件企業高管及機構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車市不振讓零部件產業整體持續低迷,盈利空間收窄,尾部中小企業淘汰賽提速。近日,2020汽車零部件企業「雙百強」發布會上公布了2020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和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
  • 摩託車油封鏈條與普通鏈條有什麼區別?機車黨快看看吧!
    摩託車的鏈條分為兩種:一種是成本和規格都比較低的普通鏈條,還有一種就是成本高的油封鏈條。這兩種鏈條的用途都是驅動車輛,但是從用途上還有性能上的區別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普通鏈條的特性就是在每一個鏈條環扣上沒有特殊的結構,就單單是從表面上看到的那種機械結構,因為鏈條在運行的時候要高速運轉,所以上面的潤滑油就很容易被甩掉,所以這類鏈條的需要上油的周期和裡程數都比較短,也不能適應高強度的工作環境,因此普遍裝配在小排量定位低的車型上。
  • 襄陽軸承擬7億收購三環鍛造100%股權 市場遇冷復牌首日即跌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襄陽軸承擬7億收購三環鍛造100%股權 市場遇冷復牌首日即跌停在停牌13日後,襄陽軸承終於拋出購買控股股東資產預案。行業回暖促收購本次交易的標的資產三環鍛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5月22日,註冊資本7334.42萬元,主要製造、銷售鋼質模鍛件和有色金屬模鍛件(包含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鐵路、船舶、農機配件等),業務還涵蓋房屋租賃、職業技能培訓。
  • 美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歐盟籌劃監管網際網路巨頭,國際原油庫存上揚
    原創 周秭沫 國際金融報當地時間12月15日,因對大規模政財政刺激進展的期待,同時投資者希望美聯儲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能繼續提供寬鬆貨幣政策,美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全線漲逾1%。
  • 通訊行業巨頭5G基站射頻零部件核心供應商,諾信博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
    據華峰資本消息,諾信博生產不同頻段(20MHz-20GHz)多種規格及結構方式的射頻隔離器、環行器等系列產品,致力於為各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全覆蓋天饋產品,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天饋系統產品提供商,2019年順利通過某通訊行業巨頭測試,成為某通訊行業巨頭5G基站射頻零部件的核心供應商。諾信博目前正處在大批量供貨及產能爬升階段。
  • 2020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TOP10
    來源:汽車製造中文版作者:Automobil Nachricht(本文經授權轉載)截止2020年4月,全球汽車行業各大零部件公司已陸續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公布2019年財務數據。按固定匯率計算,2019年法雷奧銷售增幅不僅跑贏大盤6個百分點,還跑贏了博世、電裝和大陸集團等汽車零部件巨頭的平均增幅。法雷奧的產品在細分領域表現搶眼:車燈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雨刮世界第一、熱管理世界第二。電驅動新增訂單(包含法雷奧西門子電驅合資公司)世界第一。
  • 米其林、舍弗勒、博世、德爾福等紛紛入場,身家數千億的汽車零部件...
    一則是包括大陸、採埃孚、愛信、舍弗勒等23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公布了2020年二季度財報:由「全員盈利」變為「全員虧損」,虧損幅度最高達1446.1%; 另一則是零部件巨頭啟動新一輪裁員,且被曝收購及破產等消息。
  • 5G領域的日本企業巨頭村田製作所 佔據全球通信零部件4成份額
    5G領域的日本企業巨頭村田製作所 佔據全球通信零部件4成份額 村田製作所在新一代通信標準「5G」領域的存在感正在增強。因為村田的積層陶瓷電容器(MLCC)和通信零部件佔全球份額的4成,這些對相關產品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村田強大的秘密在於連原材料和生產設備都自主生產的「自給自足」、以及對未來所需技術的「預判力」。村田不僅遠遠甩開了亞洲企業的追趕,還著眼於疫情之後,不斷磨練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