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吳越大王
一臺二手跑車、豪華品牌,上牌3年多,跑了2萬公裡出頭,卻只比新車價格低3萬多塊,降價幅度只有5%……難道愛車的諾諾真要變成「黑心的諾諾」?
但不好意思,圖中這臺保時捷718的價格的確是在行情區間以內。也並非諾諾心黑,只是隨波逐流而已。
如今的年景,以保時捷為代表的德系進口車顯然不能按照常理來理解了。
文章的最後,我會和大家聊幾句這個事情。畢竟這波行情異動,可事關全球大勢,而且是新車、二手車同步進行中。
現在先聊聊造型。
我認為這一代的Cayman長得愈發像911了,寬體風格愈發明顯,總之就是各種好看。
前車主很有心的換了紅色卡鉗,只是卡鉗上的Brembo字樣比起原廠卡鉗,氣勢上略遜一籌。
我一直覺得,保時捷應該加個出風口的選裝配置。因為默認的黑塑料手感一般,不是很夠檔次。
尾部是718和911差距最大的地方。但同樣也是718和老款Cayman之間差異最大的地方。
比如電動尾翼和PORSCHE字母的布局,就極具現款保時捷設計風格。
換個角度看,無疑會覺得718Cayman的屁股更加現代、時髦。
可雖說有差異,你依然能看到718對老Cayman的傳承。
比如後背的腰線筆直,側面看過去和老款一樣異常挺拔。
排氣管也如同老款——單朵中置大菊花。
尾燈造型猛一看和老款天差地別,單去查看輪廓,卻又似曾相識。
當然,燈殼之內的照明組件已是今非昔比咯!
總而言之,你可以有N種理由拒絕洋氣時髦的718Cayman,但「不好看」絕對不在可選項之內。
這臺2萬公裡的718Cayman內飾成色自然不用多說。而且保時捷做內飾也是精工細作,耐用+牢固一直是其特色。
有很多客戶總是不滿意手中車輛的內飾做工——不是嫌用料雞賊,就是嫌做工渣渣,要麼就是異響太多……對於這種客戶,保時捷絕對是一劑良方。
即便是依然有些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你也很難找到比它內飾做工更優秀的品牌或車型了。
這臺718還選裝了無鑰匙進入和無鑰匙啟動,都算是Cayman車源中難得的配置了。
方向盤還是電動可調節的。只是這個按鈕的造型,說實話,我第一次摸,還以為是可以摳動的。
幸好在我闖下大禍之前,發現它其實是個電動的。
保時捷的門把手是鏤空的,但前車主加了個塑料小框,可以在裡面放點卡片、手機什麼的。
塑料小框其實挺不錯的,但放進車內就會發現,它的做工實在格格不入。
這也從一個側面看出保時捷內飾用料的確不簡單。
杯架還是傳統的隱藏式的,成色保持得很不錯。
座椅的成色同樣給力,主副駕駛都讓人垂涎欲滴。
看著轉速表底的數字,是不是一下子就有了駕(chao)駛(su)的欲望?
方向盤的握持感同樣出色,一摸便知它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駕駛樂趣,比起我那個細成鬼的Giulia方向盤好百倍不止。
而且方向盤成色也十分給力,幾乎看不出使用過的痕跡。
前備箱的尺寸不小,如果算上後備箱的容積,這臺小跑的裝載力不容小覷。
但我注意到,這前備箱兩側各有一個塑料鼓包。
摳開一看才算鬧明白。
因為這車帶有無鑰匙進入,所以後備箱一摸就開。只是摸的位置有講究,不經人提醒,怎麼也找不到。
只是不知道前備箱蓋子是不是也是一碰就開。反正這臺車前機蓋我摸了半天,也沒彈開。
我之前經手過一臺二手718CaymanS也有這個配置,後機蓋同樣一碰就開,前機蓋的精準度就差了很多,同樣是摸來摸去打不開。
打開後尾箱蓋,你會發現有個小蓋板位置奇特、造型怪異。
只有把尾箱蓋再次合起,才明白這就是個置物板啊!它負責把車廂和後備箱區分開。
置物板兩側,依然是兩個深不見底的儲物盒。蓋板之下的儲物盒空間很大,深度很深,因為角度奇特,所以取東西特別麻煩。我就沒見過哪個Cayman車主青睞這倆儲物盒的。
後備箱裡還有一個好看包包,份量還不輕。
作為一個保時捷磚家,掂量這個重量,我就猜到裡面是啥了。
嗯,果然沒猜錯……
最後,再來聊聊我試駕十幾公裡的感受吧——這才是我們購買718的最重要的理由!
雖然「貴為」一臺由2.0T發動機驅動的跑車,初看718Cayman的參數也讓人覺得它非常「路人」。
但說實話,保時捷的車,何曾有「路人」的設定?
相比於家用轎車,PDK變速箱的動作堪稱電光火石,動力輸出直接而乾脆,全然不顧油耗和舒適感。
而且即便是從參數來說,它的表現也要比老款的2.7L發動機更強一些。既然老款Cayman已經讓人慾罷不能、痴迷不悟,那新款又怎可能妥協苟且?
雖然沒有VGT的加持,但它的初段輸出要比想像中威猛許多,1500rpm左右就能提供磅礴的推背感。
而這種推背感一直能持續到5000rpm左右都不會有減退,實在是讓人過癮,絕對酣暢淋漓。
此外,如果你油門踩得深一些,變速箱的換擋邏輯也會非常oldschool:
行進中加速,如果油門突然踩很深,發動機轉速顯示昂揚向上,轉速指針瞬間昂然聳立至3000~4000~5000rpm,角度完全由您右腳確定。再然後——其實也就是零點幾秒之後——便是一次電閃雷鳴地動山搖的離合器結合過程……隨後的加速感受,請原諒我詞彙量的匱乏,大家自己腦補吧!
總之,這樣的換擋方式非常自然吸氣。在沒有渦輪、沒有電機的時代,要想獲得足量加速度,這樣方法似乎是所有廠商的共識。
尋了一條限速較高的公路,採集了一些增壓數據,它們同樣非常有意思。
如果您油門踩的只是一般深,比如最多也就1/3或1/2的位置,渦輪增壓值最多也就是0.3bar(相對氣壓)。
此時車輛的加速度已經很明顯了,已經超過了同等級的運動型轎車的表現。
但如果您PedalDown,你會發現這顆渦輪的極限其實是0.5bar。
麻煩大家再次自行腦補吧,我該踩剎車了……
而轉向的表現自然也是水準之上:
方向盤談不上有多重,但是在輪胎側向力有變化時,緊握方向盤的雙手總是能感知到這些變化。單邊輪胎的跳動也能夠忠實反饋到方向盤上,幾乎成為了駕駛者看路面的第三隻眼睛。
說實話,如此水準的方向盤調校的確是每個轉向工程師的夢想。
我的Giulia其實在動力、底盤方面有著極強的特色,唯獨轉向手感十分拉胯。我在路試這臺718的時候,絕大多數時間都在YY把這套轉向系統移植到Giulia身上……
又或者乾脆自備得了……不行,諾總還是沒給我漲工資啊!
相比於轉向的細膩,底盤的表現就正常許多。雖然還是小跑車獨有的硬梆梆的感覺,但總體上還是偏舒適的,不會顛到你齜牙咧嘴腰酸背痛的地步。
即便是減振器阻尼切換到Sport模式也是如此:唯獨減弱了對高頻且小振幅跳動的過濾。所以在連續顛簸路面上,如果你車速很快,切換到Sport模式會讓你「耳目一新」。
現在因為歐洲疫情的影響,718在新車端幾乎就是完全斷貨的狀態,連4S店都是鼓勵客戶買二手車。
我們之前做過一期節目,還特地給4S店打了個電話,得到的回覆如上圖所示。
而保時捷4S店的收購政策也是相當刺激:準新車都是發票價回收,幾乎就是白開。
外面車商的收購手段更勝一籌——同樣的準新車,都是裸車價+5萬塊回收!
所以說,只要疫情不結束、默克爾不下臺、保時捷不國產,基於新車斷貨的二手保時捷漲價勢頭應該停不下來。如此看來,這篇路試筆記更像是一個理財產品的廣告帖啊!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