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時間中,我國在不斷地完善相關居民福利待遇,全力保障居民的生活。眾所周知社保現在對於我們來說越加重要,其也是我們常說的「五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在社保中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是人們最為關心的,這兩個對於我們的影響也非常之大。尤其是對於退休職工來說,退休後的生活都需要這「兩險」來支撐著。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我國也就如上面所說的一樣在不斷完善著「居民福利」,大家也能發現近年來我國不斷對於社保進行調整,讓其作用發揮到最大。
而其中的醫保和養老保險成為了關鍵,我國養老金在今年已經完成了「16連漲」這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非常罕見的,我國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相比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而我國醫保的大動作也來了。
近年來基本每一年中,我國都會對醫保進行一些改動,而在今年我國對醫保進行了一次大調整事關數億人,大家需早了解。
在今年我國相關部門發布的公告中顯示,我國將對醫保進行大調整,之後職工醫保單位繳費部分不再計入個人帳戶,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只有個人繳納的部分繼續計入到個人帳戶中。
改革之後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並且報銷比例50%起步,以後門診費也可以報銷一部分了。並且,你的配偶、父母、子女的醫療費用也可以用你的個人帳戶資金支付。
根據我國相關部門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時,我國職工醫保參保人數為3.3億,而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為10.2億人,統計約為13.5億人。
我國一些地區近期也發表了《通知》(2019年我國就提示了),表示在2020年底前,要取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並建立門診統籌制度的消息,不過大家放心你們的醫保待遇不會改變,整體上來說對居民是好事。
有專家也表示,改革後並不會減少醫保待遇,也不會增加個人繳費金額。我國是為了優化個人帳戶的結構,將小病納入到保障範圍內,讓居民享受到更多的醫保權益。
在2020年9月份,我國相關部門發布的《關於加強和改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及,因就業等個人問題切換參保關係,中斷繳費時間不超過3個月的,繳費了繼續享受正常的待遇,若超過3個月時各部門、地區可按照自身情況,設置不超過6個月的「待遇享受等待期」。
意思就是以後我們醫保出現了斷繳的情況,有了更多緩衝時間讓我們續上醫保,不影響我們的醫保福利。
而對於大家一直關心的,醫保帳戶的錢會不會「清零」我國也明確表示不會「清零」。就算之後不再向個人(家庭)帳戶分配資金,原來你帳戶的結餘資金依舊存在。
參考來源:
光明網 :《居民醫保今年沒用,帳戶裡的錢會「清零」嗎?》
新京報:《醫保門診報銷將有大改革 職工醫保門診費用擬報銷 比例5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