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22年最大改革:個人帳戶可共用、門診報銷50%以上……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她理財

重大好消息呀!

未來

普通門診費用也可以報銷了!

醫保個人帳戶資金家人也可以共用了!

為什麼會有這次改革呢?

近年來,醫療費用的高漲、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報銷待遇的提高,多地醫保的統籌基金面臨著「穿底」的風險,卻有大量資金沉澱在個人帳戶之中,或是被濫用。

這一狀況不僅導致醫保的共濟功能受到了嚴重製約,同時也加大了制度的管理成本。

為更好解決職工醫保門診保障問題,切實減輕職工醫療費用負擔,8月26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國家醫保局網站截圖

今天來看看這次改革的核心舉措有些什麼。

職工醫保門診費用擬納入報銷

職工醫保制度改革以來,我國的基本醫保制度都是以「保住院」為重心的,為住院提供相對較高的待遇保障。

2019年職工醫保的住院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

但也要看到,門診保障比較薄弱,相對而言是短板。

一方面,職工醫保實行統帳結合,除了有限數量、費用較高的門診慢特病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享受較高的待遇保障之外,其他大部分門診費用主要通過個人帳戶來支付。

另一方面,個人帳戶沒有互助共濟功能,不能在人群之間分散費用風險,從而導致門診費用負擔畸輕畸重。

大部分健康人群個人帳戶大量結餘,而少部分年老、體弱人群個人帳戶入不敷出、個人負擔沉重。

這次改革的核心舉措有3項。

第一項就是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報銷比例從50%起步。

把門診小病、常見病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這是一項新增的醫保待遇。

按照徵求意見稿的規定,在門診開展的一些手術,也納入統籌基金的報銷範圍,參照住院報銷管理。

在門診慢特病保障機制的基礎上,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擴大慢特病的保障。

醫保個人帳戶的計入辦法也將有變化

我國現行的是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職工醫保制度。

政策規定,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職工個人繳納的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帳戶,用人單位繳納的保費中30%計入個人帳戶,70%計入社會統籌。

改革之後的不同是,個人繳納的2%仍將劃入個人帳戶,但單位繳納的30%不再劃入個人帳戶,也就是說,個人帳戶的規模縮小了。

目前我國單位繳費的平均費率為職工工資總額的7.58%,它的30%約等於職工工資總額的2%。

下一步這部分資金將不納入個人帳戶,而是統一進入醫保統籌基金的池子,用於提高門診保障的水平。

醫保個人帳戶可用於支付親屬就醫費用

除此之外,個人帳戶的使用範圍也擴大了。

之前個人帳戶的資金是基本醫保的一部分,執行基本醫保基金的規定。

原來只能支付職工本人的醫療費用,改革後,享受人群將從參保人本人擴大到職工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擴大支付範圍包括,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另外,還將探索用於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等的個人消費。

「個人帳戶的已有積累部分仍歸個人所有,不受影響。」國家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長樊衛東介紹。

改革後,不僅醫保待遇不會減,同時也不增加個人繳費。

總的來說,這次改革的核心是在不增加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的前提之下,通過調整個人帳戶內部的資金結構,逐步將門診醫療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

這項改革不僅能夠補上我國醫保門診保障不足的短板,還將通過擴大個人帳戶資金的支出範圍。

尤其是允許配偶、父母、子女求醫問藥時都可以使用參保人帳戶內資金等措施,激活8000億元沉睡在個人帳戶中的醫保資金。

相關焦點

  • 門診可以用醫保報銷嗎?醫保改革的內容有哪些?2020醫保改革最全解讀!
    這是因為《醫保改革》中規定:在職員工,進入個人帳戶的錢要在 繳費基數 的2% 以內。 除此之外,退休人員的個人帳戶也將調整,以北京為例: 改革前:每月進個人帳戶的錢,最多是社會平均工資(2019 年是 8847 元)的 4.8%,也就是 424 元。
  • 醫保報銷將迎來重大改革,門診費用也可以報銷
    近日,國家醫保局正式向社會公布《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擬規定普通門診費用醫保可以報銷,報銷比例從50%起步。同時,職工醫保個人帳戶計入辦法也將有變,醫保單位繳費部分不再計入個人帳戶,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具體的大概分為三大類,第一,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報銷比例從50%起步。把門診小病、常見病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
  • 咱們的醫保,看門診的錢也能報銷了!
    更多的城市,是普通門診壓根就不能報銷,全部自費。 醫保局統計過 2019 年的數據,參加職工醫保的人中,生病看 普通門急診 的有 18.1 億人次,而住院僅有 0.6 億人次。
  • ...徵求意見:職工醫保門診費擬納入報銷、個人帳戶可支付直系親屬...
    這意味著,門診慢性病、常見病有望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此外,徵求意見稿還提出,規範個人帳戶使用範圍。改革後,個人帳戶享受人群將從參保人本人擴大到其配偶、父母、子女。並且,還擬改進個人帳戶計入辦法,原本單位繳費劃入個人帳戶的部分將全部計入統籌基金。
  • 詳解醫保個人帳戶改革:個帳資金不屬於個人?年輕人吃虧了?
    本文轉自【第一財經】;在人口老齡化和社保降費的雙重壓力之下,我國醫保改革正逐步邁入存量改革時代,從個人帳戶轉向門診統籌打響了存量改革的「第一槍」。權益置換是此次醫保個人帳戶改革的關鍵詞。以全國醫保個人帳戶裡人均只有約2000元的水平,是難以抵抗慢病風險的,如今已到必須改革個人帳戶、增強門診保障的時候了。第一財經:您是國內比較早提出通過權益置換來改革個人帳戶的專家,現在改革方案已經出來了,如何看待這項改革的必要性?
  • 醫保個人帳戶改革正式啟動 有助於全社會醫療資源均衡配置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生命在找出路 醫保在搞改革證券時報記者 李雪峰國家醫保局8月26日發文,向社會徵求醫保個人帳戶改革相關內容。這意味著,醫保個人帳戶改革正式啟動。背後是兩組數據,3.3億人(參加職工醫保的在職職工+退休職工)與8000億元資金(醫保個人帳戶結存餘額)。特別是前者,涉及面極廣,幾乎覆蓋全部城鎮家庭,醫保個人帳戶改革是一次系統性改革。改革前,個人帳戶包含職工個人繳納部分的100%及單位繳納部分的30%,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是保留個人帳戶原有餘額,將前述30%拿掉,計入社會統籌部分。經此安排,個人帳戶餘額會相對變少,職工似乎吃虧了?
  • 醫保即將改革,那 「醫保卡外借」 能買保險嗎?
    醫保局統計過 2019 年的數據,參加職工醫保的人中,生病看 普通門急診 的有 18.1 億人次,而住院僅有 0.6 億人次。 在此次的《醫保改革》中就提到, 將普通門診納入報銷範圍,並鼓勵將高發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B肝等)、特定病(如癌症的放化療、尿毒症的腎透析等),也納入門診報銷的範圍。
  • 你的醫保要「變了」?我國出手「大調整」,個人帳戶統一「變樣」
    近年來基本每一年中,我國都會對醫保進行一些改動,而在今年我國對醫保進行了一次大調整事關數億人,大家需早了解。在今年我國相關部門發布的公告中顯示,我國將對醫保進行大調整,之後職工醫保單位繳費部分不再計入個人帳戶,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只有個人繳納的部分繼續計入到個人帳戶中。
  • 普通門診費用也可以報銷了!
    8月26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要針對包括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在內的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建立完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共濟保障機制,支付比例為50%起步,並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這意味,門診小病、常見病也將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
  • 友情提醒:醫保個人帳戶將取消:不能藥店刷卡買藥?帳戶內錢還在嗎?
    屺杄澳班魘酯袉鐯薦暫幛瓶嵸壍嶜陠獨唓竔筂淡璄諰钄弳縓曥篼恏鑂舺佁趩囉匹儆澽洪蜎啷陟梓旦哂僇懏睻偁炛瀘從2020年起,醫保制度做出改革: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並軌,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將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實施。勀熗蒜嶘嶐柳鑆勊潷櫦龍冤魆額畮緀芵斜虣欖識裂爿讁嫕禋萙楑頷齚鋸驃汻摬嗴馸敷懰柧穆噑誨趧媧瘊泚鈉鐓湬癰一、新農合個人帳戶取消,錢去哪裡?
  • 醫保新變化!2021年前,個人帳戶將全面取消,帳戶餘額會清零嗎?
    這一類帳戶主要是用來進行小額門診費用的支付;而2007年推出的城鎮居民醫保是沒有建立個人帳戶的,其只開展門診統籌。不過近些年,隨著醫保制度的不斷改革,許多地區的新農合帳戶已經慢慢向門診統籌過渡了。尤其在2016年城鄉居民醫保的融合後,許多地區就已經取消了新農合的個人帳戶,只有個別地區目前還在保留著。
  • 2020年醫保新改革!「醫保全家用」實行,8000億閒置資金動起來!
    用人單位30%的繳費與員工2%的工資基本相當,所以到了醫保的時候,進入個人帳戶的資金每年將減少50%左右。如此一來,如果改革實施,員工個人帳戶上的錢就會減少,這似乎對社保繳費者不利。二、凡是看病的人都知道,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一直在80%以上,但門診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並不大,一般都是從醫保個人帳戶中扣除。其實,門診治療費用並不低。對於那些特殊的疾病,治療費用甚至超過了住院費用,因此患者仍然承受著沉重的負擔。但根據《意見》,統籌基金支付的慢性病和其他重大疾病數量將逐步擴大。
  • 2020醫保個人帳戶全面取消?餘額「清零」?1類人除外,有你嗎?
    在醫療保障方面,我國覆蓋了95%以上的人口,覆蓋的範圍非常廣泛。過去可分為三類,一是職工醫保,包括企業職工、政府、事業單位等;二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包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包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三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16年,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並軌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並軌,2019年完成。
  • 一文讀懂醫保個帳改革十大熱點
    國家醫保局的一份徵求意見稿平息了曠日持久的醫保個人帳戶(下稱醫保個帳)存廢之爭,我國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即將迎來22年間最重要的一次調整。這份名為《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導意見)明確了醫保個帳改革的方向,保留個人帳戶但不再劃入單位繳費;根據權益置換的原則,在個人帳戶縮小的同時,更多的門診費用將被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文件所稱的「門診共濟「即指門診統籌,具體內容是將更多的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通俗地說就是醫保也可以報銷門診費用了。
  • 醫保迎來「大調整」,個人帳戶取消,餘額會清零嗎?
    就去收費窗口用醫保卡報銷,可工作人員說這是門診產生的費用,根本就報不了。那個時候,就覺得交錢容易,想報銷一點就這麼難呢,當時就對這個職工醫保失去了信心。又沒有工作單位給我交一部分,全部都要靠自己出,一個月得花不少的費用,交職工醫保根本就不太划算,居民醫保的費用沒有那麼高,更加適合。那麼醫保迎來了大調整,個人帳戶取消,餘額會清零嗎?
  • 醫保新變化!2021年前,個人帳戶全面取消,帳戶餘額會清零嗎
    個人帳戶將被取消最近一段時間,有一個消息在網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這就是關於個人醫保即將取消,甚至連餘額都將被清零。此消息一經傳出,就引發了不少的憂慮,甚至出現大量刷醫保卡的用戶。其實如果你真的關注醫保行業就會發現,之所以有這樣的消息,其實是2019年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一個通知。
  • 2020年醫保改革大動作盤點,未來方向是什麼?
    患者方改革8月27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了《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1.個人帳戶使用範圍擬擴至家屬;(2)職工醫保門診費用擬納入報銷;(3)單位繳費擬不再進入個人帳戶。
  • 職工醫療保險門診費用擬納入報銷
    8月26日,國家醫保局正式向社會公布《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擬規定普通門診統籌覆蓋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支付比例從50%起步。這次改革的核心舉措有三項。
  • 醫保新變化!2021年前,個人帳戶將全面取消,餘額會不會清零呢?
    而且就在十月份,多省出臺了2021年醫保繳費標準,引發了一波醫保繳費熱潮。但據報導,到2020年底,醫療保險個人(家庭)帳戶將被完全取消,這一消息最近又傳來了。一時間激起網友熱議,這是不是意味著以後就不能再實行個人健康保險了?第一,普通居民不必過於擔憂。醫療個人(家庭)帳戶不代表我們現在繳納的城鎮居民醫保,今年正常繳費的居民不必慌張。
  • 年底前,新農合的個人(家庭)帳戶全面取消!
    其中,新農合於2003年起開始推行,主要解決大病醫療費用,為提高農村居民參保積極性,擴大制度的覆蓋面,在建立大病統籌基金的同時,建立了個人(家庭)帳戶,主要用於支付小額門診費用。城鎮居民醫保於2007年起開始推行,開展門診統籌,不設個人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