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五年人工智慧之路:一切都可以「Watson」一下

2021-01-10 雷鋒網

想必大家都對IBM的認知計算平臺Watson並不陌生,它利用語義分析、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造福人類。2011年2月,Watson在智力節目《危險邊緣》打敗了人類對手,用自然語言實現深度問答,展示了其強大的學習能力,自那個時候開始,它能做的就已經遠遠超乎參加娛樂節目了。

而在五年來的發展中,Watson在人工智慧上的布局又是怎樣的?

認知計算

回歸核心,Watson代表的是一種名為「認知計算」的計算模式,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理解、推理和學習。

理解:能「理解」人類,是Watson能進行認知協作的第一步,主要運用的是計算系統處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能力。

推理:Watson主要運用的是一種名為「假設生成」的算法,能從數據中抽絲剝繭,尋找事物間的相關聯繫。

學習:Watson從大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以證據為基礎進行學習。

根據萬能的三步,Watson就能「以不變應萬變」,改變商業解決的方式,並以此提升效率。

認知商業即IBM基於認知計算戰略建立的一個商業模式。和原有的「智慧地球」戰略,這個面向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規劃顯然更加吃香一些。

認知商業能夠基於結構化數據提供全面的人際互動,個性化體驗在今時今日的網際網路時代愈發顯得重要。

基於對自然語言的了解和解構,認知計算能夠有針對性地在各個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比如下文將提到的醫療、金融、安全等方面,幫助用戶大幅提升工作技能。對於企業,認知商業可以從非結構化的數據中進行挖掘,推動產品的服務質量,甚至能夠在研究領域有所拓展。

而這一戰略自今年三月份也正式在中國推行,它所帶來的深入影響,甚至可以滲透到任何一個行業。

目前,Watson已經推出了以下多個應用工具,包括:

Watson Explorer:適配企業內部工作的數據整合,通過API將各種數據在Watson的雲上進行整理和分析。


Watson Knowledge Studio:三百六十行,術業有專攻。Watson如果要學會某個具體領域的專業知識,該系統能使用監督學習技術,幫助Watson更好地理解各領域術語的細微差別。


Watson Company Analyzer:Watson能從大量數據中快速進行分析,讓每位僱員具備更高的專業性,個性化地理解每位顧客的需求。IBM全球採購部CFO Katherine Eason表示,「這一系統能幫助IBM公司自身更好地預估供應鏈的潛在風險,進而更好為我們的客戶服務。」


簡單說來,Watson在任何領域的應用,都離不開互動、發現和決策三個層面。

互動:指的是基於大數據分析下的個體化溝通,為個體用戶提供個性化建議,理解用戶提出的複雜問題——在交流方面,Watson要做得和人類一樣好。

發現:通過大量的語義分析,Watson可以進行人工力量所不能企及的數據分析,並提高認知的有效性。

決策:當獲得的數據足夠多時,機器學習的優點也由此展現出來,根據掃描的成千上萬份資料,在其中選擇最優的解決方案。

雷鋒網為大家整理了一些Watson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成果,一起來看看它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吧。

剪輯師

youtube

Watson開始進軍電影業了。

20世紀福克斯的恐怖片《Morgan》日前推出的預告片,就是由Watson剪輯完成的(預告片可點 此處 觀看)。技術人員先教會Watson《Morgan》的預告片需要一些表達「恐怖、帶有情感性的接觸,以及快樂」的鏡頭,根據技術人員提供的主旨信息,Watson便對電影原片進行分析,並選取了符合的電影片段。隨後,技術人員只需要簡單加一些剪輯,成片就新鮮出爐了。

一起來欣賞一下Watson製作的預告片,看上去還是像模像樣的,如果不說是AI剪輯的,或許也沒有人會懷疑吧。的確,預告片裡出現了快樂玩耍的場景,也有讓人覺得很可怕的內容。

誠然,這並不意味著Watson會搶電影剪輯師的飯碗,畢竟目前人工智慧還是不能完全取代人類對電影的理解和共情,但本次嘗試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性:Watson或許也能夠理解藝術作品,並真正為人所用。

醫生

asmarterplanet

在認知計算領域,系統能夠從各種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源中學習和積累知識,理解自然語言的同時,能夠與人類進行自然地交互,這對於醫療行業大有裨益。

2015年4月,Watson Health成立,意味著Watson在醫療領域的正式進軍。

CaféWell是一個由Welltok保健公司創建的平臺,其中採用了Watson的認知系統改善用戶的互動。從醫療對話、就診數據及健康效益信息中,產品CaféWell Concierge能夠回答日常的複雜問題,並從中不斷學習。

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VHA)是美國最大的綜合性醫療保健系統,每年為約 8,700,000退伍軍人提供醫療服務。VHA 能夠處理大量醫學文獻、臨床資料和病患醫療記錄,為創傷後精神緊張性障礙(PTSD)病患找尋理想的治療方案。

而日前東京大學醫學研究院確診一名病人患有白血病,同樣是利用了Watson 數據抽取及匹配搜索的功能。根據雷鋒網的了解,這一過程首先要對結構化的知識進行構建,並將相關數據導在一個數據池中,並進行內容管理,Watson 隨後對內容進行比對,得出診斷結果。

個體的複雜性讓癌症的治療方案千變萬化,而人工智慧的數據處理能力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點也在實際應用領域得到了驗證:南亞最大的私人醫院Bumrungrad International Hospital 利用Watson為單個癌症病患規劃了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案。

華爾街精英

在2012年,Watson就已經進軍了金融領域,而它最為顯著的功能莫過於在浩如煙海的數據中提供建模、文本分析及決策建議。在商業領域,能夠完整地理解句子和段落比起谷歌的單純檢索功能自然要有用得多,這也是Watson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目前,Watson在金融方面的主要應用是證券組合投資風險管理,以及為銀行提供投資建議。而在保險行業,利用自然語言回答用戶的業務諮詢,並推廣公司的相應服務,同樣能夠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體驗。

秘魯最大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提供商RIMAC Seguros 就利用了Watson的語義分析技術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根據介紹,Watson將對政府文檔進行掃描,並抽取和案件相關的條例,這一過程能減少90%的索賠處理時間。甚至,Watson還能幫助保險公司確定醫院的收費是否過高,還能判斷特定區域的案件索賠性質,這有期成為解決當地公共醫療問題的法寶。

至於和我們生活更加息息相關的零售行業,Watson通過認知計算,能為零售商提供針對每個用戶的個性化建議,提供更為良好的購物體驗。

網絡安保

在處理大量信息方面,Watson比起人類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IBM的研究人員開始安排Watson開始閱讀大量安全文件,學習相關術語,並與各個圖書館及新聞網站進行連接,以保證信息的實時傳遞。

在不遠的將來,Watson會為企業客戶所用,確定已經發生的威脅,甚至進行預防危險的決策。雖然在網絡安全領域,Watson依然無法取代人類,但在機器學習層面,它可以提供迅速而快捷的檢索和風險預警,而這也是安全人員所亟需的。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的整理當然只是Watson在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便利的一些例子,利用認知計算所能做到的事情還有無限的可能在。我們期待未來Watson會帶給我們更多驚喜,就像今天它所做的一樣。

推薦閱讀:

看IBM如何為Watson建立商業模式

IBM成立事業部嘗試新玩法:區塊鏈與AI合二為一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IBM推出「Watson Assistant for Citizens」應對COVID-19相關的...
    該服務現已推出,客戶(使用該服務的機構)可以至少免費使用90天。IBM數據與人工智慧總經理Rob Thomas表示:「幫助政府和醫療機構利用AI技術快速為民眾提供關鍵信息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當前的形勢已明確說明,各行各業都應以數位化的方式與客戶和員工進行互動和溝通。
  • IBM為Watson引入創新功能,旨在幫助企業擴展人工智慧的使用
    2020年12月9日,—IBM(NYSE:IBM)日前發布了IBM Watson的創新功能,旨在幫助企業擴展人工智慧的使用。  這些新功能是在IBM研究院(IBM Research)引領下開發的,目的是提高人工智慧的自動化程度,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的精確度,讓人工智慧的預測結果更加可信。
  • IBM如何推進人工智慧治理,助力企業增強信任以及管理透明度
    圖片來自:https://www.ibm.com/blogs/watson/2020/12/how-ibm-is-advancing-ai-governance-to-help-clients-build-trust-and-transparency
  • IBM發布IBM Watson創新功能 旨在幫助企業擴展人工智慧使用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2月10日晚間消息,2020年12月9日, IBM發布了IBM Watson的創新功能,旨在幫助企業擴展人工智慧的使用。據悉,這些新功能是在IBM研究院(IBM Research)引領下開發的,目的是提高人工智慧的自動化程度,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的精確度,讓人工智慧的預測結果更加可信。IBM還宣布計劃明年全年在Watson Studio in Cloud Pak for Data中將IBM研究院開發的「AI Factsheets」實現商業化。
  • IBM艾比爾外匯資金盤:月盈利10%、主打AI人工智慧,出現崩盤跡象...
    不出意外,它們都將在2020年崩盤,參與這些資金盤的用戶將無法出金,遭受損失。 首先我們看IBM外匯,它的全稱是IBM Capital Corporation,對外主打人工智慧和資產管理,刻意淡化資金盤平臺的概念。這家資金盤能進入傳統正規外匯行業人士的視野,是因為他們參加了2019年末舉辦的上海理財博覽會。筆者去他們展臺看了一下,展臺很大。
  • IBMWatson虛擬員工助力新奧集團打造數位化工作場景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完成對虛擬助理的培訓之後,新奧集團只給員工發了一篇不到300字的說明,不需任何培訓,所有員工就都掌握了使用方法。第二天,機器人就實現了數千個處理量,是人工處理量的10倍以上。」 近日,在接受包括環球網科技在內的媒體採訪時,新奧集團數位技術賦能群人工智慧中臺負責人李強對記者表示。
  • 從「先驅」到「先烈」,IBM 重量級 AI 系統 Watson 做錯了什麼?
    總的來說,Watson的腫瘤學應用,一直以來都受到了諸多質疑;美國醫藥媒體《STAT》早在2017年就發表了一篇深度調查,報導稱Watson遠遠沒有達到IBM的預期承諾。那篇文章出來後,IBM的炒作稍微緩和了一下。不過,雖然Watson的很多問題都是醫療或技術方面的問題,但同時從深層次上看也是財務問題。截至2018年,IBM公司的規模正在縮小。
  • 美國IBM T J Watson開發出晶圓級封裝工藝,用於製造光伏物聯網「塵埃」
    然後,這些能量可以儲存在晶片上的電池中或直接使用。製造出兩種類型的光伏電池:大的電池被設計成在1V左右的水平上提供光電流,小電池則滿足特定需求。光伏電池的尺寸從45μmx45μm到400μmx200μm不等。 研究人員認為,使用LED而不是雷射二極體源會帶來一些優勢:更大的光斑尺寸可使其對錯位有更高的容忍度,而且LED不太可能損害視力。
  • 人工智慧訓練師探索之路
    人工智慧訓練師探索之路                ---打造居家創業新模式
  • IBM Data Science Experience - 數據科學家實驗室
    不論是1997年IBM深藍在西洋棋戰勝卡斯帕羅夫,還是2016年阿法狗在圍棋比賽戰勝李世石;亦或無人駕駛與沃森醫生治療癌症,人工智慧成為熱門討論的話題。這背後的技術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角色-數據科學家。新的平臺搭建運行在IBM剛發布的下一代數據分析平臺Watson Data Platform上。
  • IBM人工智慧進展:Watson Assistant創新步伐持續加快,迎合瞬息萬變...
    通過單一對話式 AI 平臺關聯多個現有平臺可以解決此類問題。  - 隨著企業陸續採用對話式 Ai,自動化客戶交互可能會有所增加,這意味著必須配備對話式 AI 功能,來滿足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求助需求。  而今,AI 助手可以解決多達 90% 的查詢,每天進行數百次對話 — 但更重要的是,Stikets 客戶滿意度高達 92%。  創始人分析對話數據,發現約 55% 的交互發生在非工作時段,證明自動化解決方案是正確之選,不僅可以搶先一步處理客戶請求,還能營造更卓越的體驗。
  • IBM Watson"醫生"來了 10秒出癌症治療方案
    據介紹,Watson「醫生」其實是由IBM開發的一個人工智慧系統。但它提供的治療方案建議,與世界頂級腫瘤專家高度吻合。而經過不斷學習,Watson「醫生」目前已經可以為乳腺癌、肺癌等13個癌種提供治療方案建議,在全球63個國家、以及全國80多家醫院為患者提供服務。
  • IBM發布IBM Watson創新功能,旨在幫助企業擴展AI使用 - 業界資訊...
    ——IBM研究院在自然語言處理、自動化和建立信任等方面的創新在Watson產品中實現商業化  2020年12月9日,— IBM(NYSE:IBM)今天發布了IBM Watson的創新功能,旨在幫助企業擴展人工智慧的使用。
  • IBM推出Watson Works 幫助企業應對復工挑戰
    近日,IBM宣布推出 「Watson Works」,這是一系列嵌入Watson人工智慧模型和應用的精選產品,幫助企業在新冠疫情造成的各種封鎖停擺之後能夠安全順利地復工。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慧模型和應用程式特別有用,因為企業需要考慮各種不同的信息來源,尤其是目前各種情況都在不斷發生變化。」Watson Works旨在幫助企業應對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復工復產挑戰: 管理設施和優化工作空間的分配:通過使用僱主提供的實時數據(包括 WiFi、攝像頭,藍牙信標和行動電話數據)來管理設施和優化工作空間的分配。
  • IBM的Watson遭遇重大挫折,Amazon、Microsoft、Google恐步後塵
    前文《IBM人工智慧系統Watson遭遇歷史最大挫折》有報導:已有超過12家IBM合作夥伴和客戶停止或縮減了Watson的腫瘤相關項目。恐怕更多的原因在於人類對Watson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期望過高了吧。  阿明觀察分析指出,Watson本來只是作為輔助醫療的一個工具,但是卻被用作病人臨床的直接診斷,在很大意義上超越了醫生的職能,在智能還沒有完全可以取代醫生之前,這樣的嘗試結果只會讓人們更多地喪失對人工智慧輔助醫療的信心。
  • 電影《人工智慧》帶給我們的思考:對愛的執著,可以超越一切
    一、作品簡介美國著名電影《人工智慧》是由史蒂芬.史匹柏編劇並執導的一部科幻型的影片。該片自從2001年上映後在社會在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部影片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史詩級的科幻片,但其實它更是一部童話劇。
  • AI推理性能最高提升20倍,IBM首款7nm商用處理器POWER10面世
    POWER10 的設計歷時五年,擁有數百項新型以及正在申請的專利。早在 2015 年,IBM、三星和 IBM 研究聯盟的其他成員生產了第一批測試晶片。它的獨特之處在於,這是 IBM 的首款商用 7 nm 處理器。
  • 從IBM到「IBM」的電影蒙太奇
    從IBM到「IBM」,這部電影蒙太奇鏡頭的主角始終沒有變,但內涵始終都在隨著時代在變。三個戰略重點,圍繞用戶一個核心今年初,IBM百年歷史的第十位執行長Arvind Krishna通過社交媒體,強調了三個重點:混合雲之旅和人工智慧之旅,贏得雲計算的架構之戰,痴迷於不斷贏得客戶的滿意。
  • 人機對抗比拼智力 IBM Watson再掀風暴
    該競賽首次引入了機器對手「IBM Watson」超級計算機,憑藉超強的運算速度和強大的人工智慧算法,與人類爭奪100萬美元的獎金。這被認為是在IBM「深藍」擊敗世界西洋棋冠軍卡斯帕羅夫之後的又一經典人機對抗大戰。    自上世紀90年代人工智慧研究陷入低潮以來,大多數商業公司已經停止或削減了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支持,而IBM是少數堅持投入人工智慧研究的企業。
  • 雪地遊樂設備合作單位常熟深圳沃森(Watson)冰雪
    沃森(watson)造雪機特點:1.遙控控制:3防遙控器,一鍵啟動,液壓升降,液壓全自動擺頭,300米有效範圍;2.出雪量大:造雪量可以達到每小時80立方米。現代新型的造雪機已經可以造出接近於天然雪的小顆粒狀雪花。造雪機在零度以下,溼度80%以下出雪,每小時的造雪量為30-90立方米,理想狀態下1立方水可以造2.5立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