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選樹道德典型,弘揚傳統美德,河源市文明辦組織開展了2018年第一批「河源好人」評選活動。經各地各部門和群眾推薦、「河源好人」評委會評審,評出2018年第一批「河源好人」21名,名單包括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敬業奉獻、孝老愛親4個類別。
今天,咱們就來講講助人為樂篇。
我們讚賞許多美德:勇殺、勤奮、坦誠、謙遜.這種種美德的行為不止一次讓我們的青春熱血沸騰。但若靜心思忖,最讚賞什麼品質?或許不少人腦海裡都會出現「助人為樂」四個大字。
是啊,當我們還在媽媽懷抱的時候,就諳熟了司馬光砸水缸救助同伴的故事。我們敬佩那位古代少年的機智,更讚美他助人的美德。這之後,金庸筆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胡斐大俠,他的好心地,始終令讀者對他喜愛不已。當然,最強烈感召我們的還是平凡而偉大的雷鋒,《雷鋒之歌》的節奏敲擊著我們成長的步點,讓我們從小就形成了一種理性的信念:「助人為樂「是人類文明綻放出的燦爛花朵,「助人為樂」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石。
如今,
在河源這片土地上,
也盛開著不少燦爛的花朵,
他(她)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
助人為樂好人(6名)
序號姓名職業1蘇琳琳(女)河源廣播電視臺記者2曾利芬(女)河源市友益愛心促進會志願者隊長3邱敏東河源市亮點志願者服務中心公益隊長
4塗豔香(女)源城區上城街道下角社區居民5梁劍英(女)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委會計生專幹6雷成全源城區天成陶瓷經銷部負責人蘇琳琳,現任河源廣播電視臺《民生一線》欄目記者,同時也是河源民生一線志願者服務隊的副隊長。多年來,她堅持記者操守,通過手中的攝像機和筆去幫助需要幫助的群眾,開展看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鄉村困難戶等活動。
今年5月份,連平縣大埠有一個單親孩子因為家庭貧困,14歲了還依然跟家人擠在一個房間裡,睡的床也是由稻草鋪成的,蘇琳琳於是發動愛心商家為孩子送去了家具和床上用品等物資,幫孩子打造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她還幫助在上班途中不幸發生車禍致重傷的和平縣村民葉運使籌集約2萬元善款;參與組織了「衣+衣=愛」活動,在河源電視臺《民生一線》欄目開展愛心捐衣活動,為龍川縣殘疾人康復醫院精神病患者送去募集到的120多袋禦寒衣服。就是這樣的一個熱心公益的媒體人,在工作中探索出新聞+公益的特色路。
曾利芬,從小在經濟發達的深圳長大,2016年中旬,她放棄了高薪職位,回到河源加入了河源市友益愛心促進會,並擔任隊長。她看似弱小,卻堅持為愛獨立前行。自2016年7月啟動「益路有你·愛心前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及情況調研項目,曾利芬帶領著志願者們騎著摩託車翻山越嶺,走村串戶開展調研。
截至2018年6月21日,騎行了715天,騎壞了3輛摩託車,踏遍了河源市和平縣17個鎮、東源縣21個鄉鎮、連平縣13個鎮、紫金縣正在行走,共57個鎮755個村,進入了2519多戶困境留守兒童家庭進行面對面的調研訪談,收集孩童實際關愛需求。建立留守兒童一人一檔一卡檔案,實行動態數據管理。
她仍在堅持,計劃走完全市所有鄉鎮,採集並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數據和資料,讓更多的公益組織通過他們的數據進行精準幫扶。她是摩託天使,懷著一顆赤誠之心,投身到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公益事業中默默地、執著地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邱敏東,預備黨員,河源市東源縣船塘鎮人。在源城區康城水郡幼兒園任後勤主任。
自2015年12月河源市亮點服務志願者中心成立以來,他一直任職河源市亮點志願者服務中心公益隊長一職。他一直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者服務宗旨,作為服務隊的隊長,更是帶領眾多的志願者們堅持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理念。
在過去3年多的時間裡,他積極熱情投身於社會公益事業,積極踴躍地參與各種志願公益活動,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至今為止,他服務近1100人次,志願服務時數已達到4300小時。
塗豔香,女,今年68歲,家住源城區上城街道下角社區東北直街40號。在下角社區,說起塗豔香,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十餘年如一日地只講奉獻不求索取。
68歲的塗豔香,還擔任社區義務監督員、宣傳員。我市創文以來,她天天在社區裡穿行,有時穿著志願者衣服在街道路口進行交通文明勸導,有時拿著掃把、垃圾鬥在清掃路面。她非常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始終堅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原則,遇見亂扔垃圾的住戶,就進行勸說,勸其把垃圾扔入垃圾筒,碰到不文明的現象,她都會主動上前勸導。
她還特別關心社區事務,主動協助社區開展各種活動和義務服務。特別是在去年創文攻堅期,她每天主動在熱辣辣的太陽底下巡視大街小巷、清掃衛生、排查安全隱患,而且每天還貼心地為市民準備涼茶、綠豆沙等等。問她為什麼這樣做,她就很認真地說道:「創文是為我們居民群眾做的好事,支持創文是我們每個居民應做的事,支持社區的工作更是每個居民應該做的事。」
梁劍英,來自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是陂角村的一名普通村幹部,也是源城區一名資深志願者。有一次在隨隊員開展愛心活動中,看到那些有身體缺陷的孩子,便下定決心在志願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把志願服務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做志願者中成長,梁劍英成立自願服務隊,希望能更好地為埔前鎮低保和五保戶等特殊群體提供服務。2016年6月,陂角村成立了「創建美麗鄉村志願者服務隊」,梁劍英經常組織開展 「敬老愛老,美潔埔前公益行」「敬老愛老美潔埔前」等大型志願服務活動 ,並在當地定期開展走訪孤寡老人、貧困村民、留守兒童,助學、清掃、慰問等多項志願服務活動,讓當地的弱勢群體感受陽光的溫暖。
梁劍英奉行自己的志願信念感染他人,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愛不需要華麗的語言表達,也不需要做出驚人的壯舉,只要真心付出,真誠奉獻,在日常生活中散播愛心,會使志願者的人生更加快樂,也能使周圍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雷成全是河源市春風助學服務中心(原河源市草根助學服務隊)發起人之一。他情系貧困學子,把助學當作自己的第二份事業,工作之餘,全身投入春風助學活動,給貧困家庭送去希望。
2013年至今他服務時數達到911小時,且經常無償利用自己的車輛跟志願者到山區參加助學活動,並發動身邊的朋友共同參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迄今為止,由社會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資助的貧困學生80餘人,助學金20萬餘元。發動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為8所山區貧困學校更換課桌,總價值10餘萬元;在龍川縣捐建了17間鄉村小學圓夢圖書室,總價值達40萬元。
作為一名志願者,雷成全深切感受到志願活動的崇高和偉大,志願服務的困難和艱辛。他憑著一顆質樸、善良的心,一股火一樣的熱情,一種勇敢無畏的精神,以兢兢業業、勇於創新的作風,以昂揚的鬥志積極踐行著志願精神,忘我地鋪就他絢麗多姿的志願之路,譜寫他如歌的青春。
小編覺得呀,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有了助人為樂的品德,就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來源:河源廣播電視臺
編輯:曾佳穎
大家都在看▼
30年前的河源長啥樣?看這組老照片,感受河源發展巨變!
利好不斷 大局已定!河源通用機場擬選址江東新區
河源為貧困大學新生提供5000元助學金!名額有限,申領戳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