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端氏古鎮與三線廠
這篇文章寫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境內,一個千年古鎮上的三線軍工廠——4402廠的歷史往事。
每每寫「三線廠」的時候,總會對著那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紅磚樓、大禮堂、高大的蘇式廠房照片久久的沉思!這些帶有鮮明時代痕跡的建築,還能留存多久?
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沁水端氏古鎮,沿著父輩的腳印#尋找三線廠#,去尋找當年的4402廠的三線記憶。
兵工地理:端氏古鎮,代號4402春光電工廠
晉東南沁水縣,地處太行、太嶽、中條山三大山系交匯處,四面環山中有沁水穿縣而過;沁水縣東八十餘裡,沁水河畔有一古鎮,名為端氏;古鎮東依巍山,西靠榼山,為自古兵家青睞之地。
始於1964年以「備戰、備荒、為人民」的三線建設,在這裡同樣也規劃建設了一個屬於四機部的電子軍工廠——4402廠。
4402廠對外名稱為:國營春光電工廠,通訊地址為沁水縣1號信箱。從這個信箱號的編制上看,春光電工廠大概是沁水縣的唯一一個三線保密軍工廠了。
4402春光廠就在這樣一個晉東南的古鎮上,建起了佔地400餘畝的三線電子進工廠。
三線尋源:公元1966,來自北京的籌建組
1966年,四機部決定由774廠(北京電子管廠)包建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於同年5月由北京電子管廠成立包建籌備組。
774廠籌建於1953年,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由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也就是現在的京東方科技集團。
774廠(北京電子管廠)曾經是中國最大、最強的電子元器件廠。當三線建設開始時,責無旁貸的擔負起數家三線企業的包建與援建任務,地處山西晉東南的4402廠就是其中之一。
4402春光廠的初期規劃,主要生產框架柵管、高可靠管、超小型管、國防尖端配套儀器管等。
據相關資料顯示,當年來自北京774廠的援建技術人員就達三十多人。
三線歷程:從北京到晉東南,再到石家莊的十五年
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的發展歷程也是一波三折,在初期就因國內大環境變化,而一再推遲建設。
直至1969年,珍寶島自衛反擊戰開始後,掀起第二次輪三線建設,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才正式開工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4402廠不僅僅建設來自北京774廠(北京電子管廠)作為強大後盾,在後續的招工培訓中,還有長沙曙光電子管廠(代號770廠)的合作與支持。七十年代招工的相當一部分人員有前往長沙770廠實習培訓的經歷。
七十年末開始,隨著國際國內大環境的變化,三線軍工廠也不得不面臨「軍轉民」。
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也於1985年末,結束了十五年的三線歷程,走出了大山,告別了晉東南。遷至河北省石家莊市,與石家莊顯像管廠合併,稱為石家莊顯像管總廠,後又改為石家莊寶石電子集團。
至今也早已在數次變革中,不再有當年四機部直轄三線廠的痕跡。
備忘:四機部那些「光」字號的電子管廠
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在端氏鎮上的舊址,至今保留相當多當年的三線印記,當地人和三線人更喜歡稱之為:02廠,至今有原春光俱樂部留存,當地人稱之為02廠電影院。
關於4402廠的生產情況,除了偶見於電子管產品的零星介紹外,並未見到更多的信息。
曾經與當年生活在沁水端氏鎮三線子弟交流,關於春光廠的一些往事,可惜對當年生產狀況並不是十分清楚,想來那段歷史恐怕只有三線建設者才真正的了解吧?
寫到此處,不免對四機部所屬的電子廠的變遷有些唏噓不已,幾十年間電子行業飛速發展,也是一番「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感慨!
特意找來與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同屬四機部的「光」系列廠名,羅列如下,也算讓不熟悉四機部三線歷史的朋友們,都了解一下當年的四機部三線廠有多麼的龐大吧!
景光電工廠(江西740廠)
曙光電子管廠(湖南770廠)
宇光電工廠(貴州771廠)
紅光電子管廠(四川773廠)
國光電子管廠(四川776廠)
華光電子管廠(遼寧777廠)
虹光電子管廠(甘肅778廠)
旭光電子管廠(四川779廠)
寶光電工廠(陝西4401廠)
春光電工廠(山西4402廠)
慶光電工廠(四川4403廠)
漢光電工廠(湖北4404廠)
寫在最後:4402春光廠,也許會成為一個傳說
半個世紀的時光,已經帶走太多太多的記憶。人們常說:人生沒有第二個五十年,但是這些建築也許能矗立的更久一些,讓世人記住那曾經在這裡發生的三線故事。
正如今天我們所寫的端氏古鎮,自古就有「女媧補天,舜耕歷山」的傳說,更有後來的「三家分晉,徙晉君於端氏」。可是我們三線備忘的編者試圖尋找這個古鎮的更多資料時,在網絡上有寥若晨星,大約是晉東南內斂的區域文化所致吧?
也許再過五十年,當年的4402春光廠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他會不會也成為這個沁水端氏古鎮的一個傳說?
解密檔案·晉東南:山西上黨高地,四機部所屬8個,神秘軍工電子廠
解密晉東南:神秘代號4393金陽廠,從軍工廠到中學的50年·備忘錄
解密·晉東南:四機部4291東方紅,陽城蘆葦河邊,一代的三線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