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晉東南:代號4402,沁水縣端氏古鎮,春光軍工廠三線備忘

2020-12-18 三線備忘

楔子:端氏古鎮與三線廠

這篇文章寫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境內,一個千年古鎮上的三線軍工廠——4402廠的歷史往事。

每每寫「三線廠」的時候,總會對著那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紅磚樓、大禮堂、高大的蘇式廠房照片久久的沉思!這些帶有鮮明時代痕跡的建築,還能留存多久?

今天讓我們一起到沁水端氏古鎮,沿著父輩的腳印#尋找三線廠#,去尋找當年的4402廠的三線記憶。

4402沁水端氏鎮·備忘

兵工地理:端氏古鎮,代號4402春光電工廠

晉東南沁水縣,地處太行、太嶽、中條山三大山系交匯處,四面環山中有沁水穿縣而過;沁水縣東八十餘裡,沁水河畔有一古鎮,名為端氏;古鎮東依巍山,西靠榼山,為自古兵家青睞之地。

始於1964年以「備戰、備荒、為人民」的三線建設,在這裡同樣也規劃建設了一個屬於四機部的電子軍工廠——4402廠。

4402廠對外名稱為:國營春光電工廠,通訊地址為沁水縣1號信箱。從這個信箱號的編制上看,春光電工廠大概是沁水縣的唯一一個三線保密軍工廠了。

4402春光廠就在這樣一個晉東南的古鎮上,建起了佔地400餘畝的三線電子進工廠。

曾經的春光廠家屬區

三線尋源:公元1966,來自北京的籌建組

1966年,四機部決定由774廠(北京電子管廠)包建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於同年5月由北京電子管廠成立包建籌備組。

774廠籌建於1953年,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由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也就是現在的京東方科技集團。

774廠(北京電子管廠)曾經是中國最大、最強的電子元器件廠。當三線建設開始時,責無旁貸的擔負起數家三線企業的包建與援建任務,地處山西晉東南的4402廠就是其中之一。

4402春光廠的初期規劃,主要生產框架柵管、高可靠管、超小型管、國防尖端配套儀器管等。

據相關資料顯示,當年來自北京774廠的援建技術人員就達三十多人。

春光廠舊址·山西晉城沁水

三線歷程:從北京到晉東南,再到石家莊的十五年

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的發展歷程也是一波三折,在初期就因國內大環境變化,而一再推遲建設。

直至1969年,珍寶島自衛反擊戰開始後,掀起第二次輪三線建設,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才正式開工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4402廠不僅僅建設來自北京774廠(北京電子管廠)作為強大後盾,在後續的招工培訓中,還有長沙曙光電子管廠(代號770廠)的合作與支持。七十年代招工的相當一部分人員有前往長沙770廠實習培訓的經歷。

七十年末開始,隨著國際國內大環境的變化,三線軍工廠也不得不面臨「軍轉民」。

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也於1985年末,結束了十五年的三線歷程,走出了大山,告別了晉東南。遷至河北省石家莊市,與石家莊顯像管廠合併,稱為石家莊顯像管總廠,後又改為石家莊寶石電子集團。

至今也早已在數次變革中,不再有當年四機部直轄三線廠的痕跡。

4402廠舊址

備忘:四機部那些「光」字號的電子管廠

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在端氏鎮上的舊址,至今保留相當多當年的三線印記,當地人和三線人更喜歡稱之為:02廠,至今有原春光俱樂部留存,當地人稱之為02廠電影院。

關於4402廠的生產情況,除了偶見於電子管產品的零星介紹外,並未見到更多的信息。

曾經與當年生活在沁水端氏鎮三線子弟交流,關於春光廠的一些往事,可惜對當年生產狀況並不是十分清楚,想來那段歷史恐怕只有三線建設者才真正的了解吧?

寫到此處,不免對四機部所屬的電子廠的變遷有些唏噓不已,幾十年間電子行業飛速發展,也是一番「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感慨!

特意找來與4402國營春光電工廠同屬四機部的「光」系列廠名,羅列如下,也算讓不熟悉四機部三線歷史的朋友們,都了解一下當年的四機部三線廠有多麼的龐大吧!

三線備忘·四機部「光字頭」廠

景光電工廠(江西740廠)

曙光電子管廠(湖南770廠)

宇光電工廠(貴州771廠)

紅光電子管廠(四川773廠)

國光電子管廠(四川776廠)

華光電子管廠(遼寧777廠)

虹光電子管廠(甘肅778廠)

旭光電子管廠(四川779廠)

寶光電工廠(陝西4401廠)

春光電工廠(山西4402廠)

慶光電工廠(四川4403廠)

漢光電工廠(湖北4404廠)

三峽備忘·那些三線記憶與傳說

寫在最後:4402春光廠,也許會成為一個傳說

半個世紀的時光,已經帶走太多太多的記憶。人們常說:人生沒有第二個五十年,但是這些建築也許能矗立的更久一些,讓世人記住那曾經在這裡發生的三線故事。

正如今天我們所寫的端氏古鎮,自古就有「女媧補天,舜耕歷山」的傳說,更有後來的「三家分晉,徙晉君於端氏」。可是我們三線備忘的編者試圖尋找這個古鎮的更多資料時,在網絡上有寥若晨星,大約是晉東南內斂的區域文化所致吧?

也許再過五十年,當年的4402春光廠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他會不會也成為這個沁水端氏古鎮的一個傳說?

三線備忘·只為了不被遺忘

解密檔案·晉東南:山西上黨高地,四機部所屬8個,神秘軍工電子廠

解密晉東南:神秘代號4393金陽廠,從軍工廠到中學的50年·備忘錄

解密·晉東南:四機部4291東方紅,陽城蘆葦河邊,一代的三線記憶

相關焦點

  • 備忘錄:代號850華陽廠,四機部三線軍工,輾轉津晉冀的半個世紀
    本文所記錄的這個代號850的三線軍工廠,也是一個漂泊的企業。數十年間三線人從渤海之濱的天津,轉戰太行之西晉東南的晉城,最後走出大山,落地於太行之東石家莊。這也算是眾多小三線的「漂泊」歷程的一個縮影吧。下面請跟隨我們三線備忘編者的腳步,一起去尋找曾經的晉東南華陽廠的漂泊記憶。
  • 從黑龍江三線軍工廠,看瓜蔓式與圍山轉神秘布局|哈爾濱·阿城
    「小三線」建設作為省屬地方軍工廠,由於各地方的地理地貌的不同有著不同的特色。今天我們將帶大家回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隨著小三線軍工廠老軍工戰士的回憶,去揭秘當年位於三線備忘·三線建設尋真相:聽老前輩講太平山下9225廠為了能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黑龍江的小三線軍工廠,我們三線備忘的編者,特意帶著問題向黑龍江小三線
  • 解密三線:講述黑龍江八個軍工廠,在哈爾濱周邊,密林中神秘往事
    2020年已經過半,用三線備忘記錄來記錄「三線建設」歷史,也從單純的記錄山西大三線「541坦克基地」,而陸續寫了《三線尋槍》等一些不能稱為專輯的系列文章。盤點2020年半年時間,值得欣慰的恐怕是用三線備忘,寫了《黑龍江小三線紀實》,他揭開了哈爾濱周邊,8個小三線軍工廠,塵封神秘往事。
  • 代號9103:太行淶源,抗戰迫擊炮擊斃日軍中將,三線再東方炮彈廠
    楔子:太行山裡的炮彈廠,寫在「九一八」前三線迫擊炮炮彈廠作為一個小專輯——《曲線彈道》,之前寫過安徽霍山皖西廠(代號:990廠)、新疆和靜勝利廠(代號992廠)、黑龍江五常東風廠(代號:9203廠)。今天是我們要記錄的第4家三線迫擊炮彈廠,是河北省小三線迫擊炮彈廠——9103廠。
  • 黑龍江小三線軍工紀實之八:松峰山太平溝,不該遺忘的阿城軍工廠
    白山黑水·黑龍江三線記憶題記:這是三線備忘發布的第八篇,關於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廠的紀實文章。本文源於一位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廠親歷者李震老前輩和他的同事們給我們三線備忘編者的回憶摘錄。,廠子的歷史,三線備忘曾在《代號9225:硝銨炸藥到菠蘿豆,工農合成廠三線紀實|黑龍江·阿城》一文中有過比較完整的介紹。
  • 陝西銅川,代號337三線兵工廠,生產迫擊炮和彈體配套過百萬
    放慢腳步,去品味一段我們父輩們,曾經走過的,鑄劍天涯三線歷史往事。#銅川頭條# ——三線備忘 這三家廠子的名字都帶著滿滿的時代感,他們三位數的代號,常常讓人以為是五機部直屬的三線兵工廠,而實際上他們都是貨真價實的地方三線軍工廠。 陝西銅川337東風廠在當地人口中被稱為「二號信箱」,至今依然在當地有著不凡的影響力,但那段父輩鑄劍天涯的三線迫擊炮生產歷史,似乎被時光塵封。
  • 三線軍工廠
    三線軍工廠文/鄧龍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姓軍卻不穿軍裝,他們姓軍卻不授軍銜,他們姓軍卻不拿槍枝。這群人就是三線軍工人!這群人都在帶有軍字的單位上班,單位叫「三線軍工廠」,為了便於管理,這些工廠都有一個特別的代號,這些代號代表著神秘與自豪。三線軍工廠始建於上世紀六零年代末期,在那個燃情歲月,為響應中央三線建設的號召,「好人好馬上三線」,各路精英告別故土家園,投入三線建設。
  • 沁水交警查獲一起偽造、變造機動車號牌違法行為
    但是 不管你再怎麼「變臉」 都逃不出蜀黍的火眼金睛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滴 12月15日,沁水交警指揮中心在篩查電子非現場違法時
  • 代號920:生產槍彈上億枚,崆峒山下的三線兵工廠,轉型做閥門
    到了三線建設開始的六十年代,這裡更成立重點區域。920紅峰廠的第一代建設者,具體從哪裡來?我們三線備忘編者沒有渠道查到更多的信息,但從他的第一任廠長為範明謙,我們也許能看出一些端倪。+廠名」的格式,在這裡專門解釋一下:首先:廠名並不是唯一據我們三線備忘編者所知,三線紅峰還有2家名字一樣,只是省份和代號不同:山西晉南絳縣的五機部541坦克基地四分指(第四分指揮部、四分廠)對外廠名為:國營紅峰機械廠。
  • 從輕機槍到魚雷,揭秘三線廠的那段歷史
    更有甚者半開玩笑的向我們編者說「生是三線紅衛人,死是三線紅衛鬼」 。對於這種對三線廠名的執著,三線備忘小編深感差異。三線備忘·只為了不遺忘今天我們的編者,帶大家一起從東北到大西南,從白山黑水間到黃土高原山,去尋找曾經的「三線紅衛廠」記憶,揭秘三線建設的一段往事。
  • 一起走進射洪3536軍工廠舊址,重溫三線建設的火紅歲月
    因為該村不僅有美麗的菊花可賞,還有一座3536軍工廠舊址可以參觀。依託3536廠舊址,該地以三線文化旅遊為主題,打造集三線紅色文化展示、軍事拓展訓練、紅色文化研學、特色休閒購物、康養度假、餐飲住宿、商務接待等業態和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文化旅遊小鎮。
  • 【沁水古十景】蓮塘時雨
    「蓮塘時雨」位於沁水古城東南城牆之外,約今縣城東街新華書店之東,與「石樓精舍」隔杏河相望。光緒《沁水縣誌·方輿·十景》記:蓮塘時雨,在城南,以兵廢。縣令李李玜於城東南,鑿池引水,種荷建亭其上,名曰君子亭,尋又廢。光緒己卯(五年,1879年)復修。
  • 三線子弟:紅衛廠記憶,色樹漿子飲料,遍地的林蛙·黑龍江尚志
    三線子弟記憶題記:童年的記憶永遠是幸福的,而深處哈爾濱周邊張廣才嶺的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廠的子弟們,更有著亦工亦農、非城非鄉的常人所不知的童年#哈爾濱#尚志城南的小三線軍工廠今天我們隨季大哥的童年記憶,重返深山,體味三線子弟「春色亦到深山中」的童年。
  • 三線時期,山西的管涔山和太行山區曾是京津的戰略後方基地
    1965年,為了支援和加強三線建設,山西省委成立了三線建設領導小組,同時組建了3個建設指揮部:第一建設指揮部設在大同市,負責協助北京市後方基地建設;第二建設指揮部設在長治市,負責協助天津市後方基地建設和戰備搬遷工作;第三建設指揮部設在臨汾地區隰(xi)縣,負責太原市後方基地建設。在具體項目的組織與實施上,都採取了指揮部的領導形式。
  • 中國軍工廠代號大全
    徵文截稿時間:2019年9月26號 徵文郵箱:scsdzxh@163.com軍工廠代號,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符號,它記錄了中國工業的崛起,支撐了中國軍力的強盛。國慶7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匯集中國軍工企業的代號,希望能喚起你的記憶,更希望你把回憶述諸文字,分享給大家。
  • 山西四縣入選這一國家級榜單!
    右玉、沁源、沁水、芮城分列第5、29、57、63位近日,《小康》雜誌社聯合多個國家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近日發布「2020中國縣域全生態百優榜」。我省右玉、沁源、沁水、芮城等四縣上榜,其中右玉縣排名全國第5位,沁源、沁水、芮城三縣分別位列第29、57、6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