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構築總部經濟集聚發展新高地,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又有新動作。虹橋商務區昨天發布十大企業總部成功案例,包括跨國公司、上市公司總部、民營企業總部、長三角企業總部等各個總部類型,涉及多個領域的「虹吸效應」。
打造總部經濟集聚高地是市委市政府發布的《關於加快虹橋商務區建設打造國際開放樞紐實施方案》中對虹橋商務區提出的重點任務。虹橋商務區管委會虹橋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虹橋已引進了殼牌、聯合利華、梅塞爾、科施博格、伊頓、永恆力等338家世界500強、外資地區總部、上市公司和長三角企業總部。
「尤其今年疫情以來,虹橋商務區總部企業入駐迎來新的小高峰,核心區和各片區都有所斬獲。」上述負責人表示,核心區新引進日本微鐵克、CDP、通用淨水等國內外總部企業,閔行片區引進行動教育、極融雲科、中建科技等總部項目,長寧片區引進薩瑪管理、阪東(上海)等新一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青浦片區引進藍光集團、曠世科技,嘉定片區籤約德國曼茨,開建虹橋新慧總部灣。日前在市權威機構開展的海外投資企業投資意願調查中,虹橋商務區是新增投資意向首選區域,比例高達61.11%,居先領跑。數據顯示,但今年上半年,虹橋商務區已新引進各類總部49家,完成全年目標的80%,成為各類總部企業投資發展的熱土。
此次,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從入駐的三百多個企業總部中遴選出十個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包括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科施博格,將虹橋商務區作為中國總部和管理中心的世界500強企業聯合利華,作為文曄集團在上海的管理型總部入駐虹橋商務區的文曄領科,位於虹橋商務區嘉定片區的知名食品製造企業太太樂,作為集團投資性總部入駐虹橋商務區並立足大虹橋拓展中國市場和東協國家業務的梅塞爾,將集團總部落戶虹橋商務區並從虹橋走向世界的綜合性集團神馬電力,獲得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認證的虹橋商務區唯一一家金融行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銀科控股,將全球總部搬遷至虹橋商務區嘉定片區的國內第一家多品牌酒店集團華住集團,日本工業用皮帶先鋒、2012年被上海市商委認定為地區總部的百年日企阪東,將亞太區總部搬遷至虹橋商務區臨空經濟示範區的多元化工業產品製造商伊頓等十家知名總部企業。
「它們有著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在虹橋商務區贏得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取得了成功。」上述負責人說,在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特有的「虹吸效應」:這裡有便捷交通、聯動長三角走向亞太的區位,有產業鏈效應和人才匯聚優勢,有最好的政策支持和金牌店小二的政府服務,有綠色低碳、智慧人文以及產城融合的高品質辦公環境和生活配套。
作為十大成功案例的代表性企業,聯合利華是全球最大的快速消費品公司之一,其中國總部和管理中心位於虹橋商務區長寧片區。2011年,聯合利華在上海的管理中心升級為聯合利華北亞區總部。聯合利華相關負責人表示,虹橋商務區管委會會同長寧區政府支持聯合利華總部在商務區發展,提供了開辦費、房租補貼、裝修補貼等一系列總部優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企業營運成本,扶持企業把資金用到市場投入和產品研發上,「在吸引特殊人才方面,虹橋商務區為企業傑出員工提供落戶和購房等政策傾斜,讓員工切實感受到政府給予企業的關懷,幫助企業走上蒸蒸日上的發展道路。」
作為從大虹橋走向世界的代表性企業,神馬電力集團起步於1996年,是一家集製造、工程總包及相關電力服務的綜合性集團。入駐虹橋商務區的四年時間裡,集團的製造板塊已於2019年8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而工程服務板塊——上海神馬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則大跨步走向海外,正加速在巴西、印度、美國、拉美子公司打造本土團隊。神馬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將以神馬電力在大虹橋發展為樣本,通過發揮自身在電力行業和區域的影響力,力爭創造出更大的資源協同效益。
在以「虹橋商務區——國際開放樞紐,企業總部首選」為主題的總部經濟高地建設圓桌會議上,中駿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文東表示,作為虹橋商務區首批特色產業園區,目前中駿廣場一期26幢辦公樓入駐率89%,入駐有中國第三大電商唯品會、世界500強奧託立夫、中國平安等,「目前二期平臺招商也呈現良好態勢。」
作為新入駐商務區的外資總部企業代表,微鐵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今年1月被認定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公司總經理殷月方表示,入駐虹橋商務區短短幾個月,感受到商務區優質的營商環境和便利的區位交通優勢,員工對這裡的辦公環境都非常滿意。
記者了解到,虹橋商務區管委會最近正密集調研起草《虹橋商務區發展「十四五」規劃(草案)》,明確提出了虹橋商務區要構築總部經濟集聚新高地,吸引培育高能級總部機構,到十四五末將引進更多總部企業。
虹橋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閔師林表示,築巢引鳳,不能有背靠既有優勢乘涼的想法,要在這些基礎性優勢之上做疊加,持續不斷地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營建更有利於總部經濟發展的商務生態。
作者:徐晶卉
編輯:薄小波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