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蛇紋石,藥名花蕊石、花乳石
蛇紋石是一種含水的富鎂矽酸鹽礦物的總稱,如葉蛇紋石、利蛇紋石、纖蛇紋石等。它們的顏色一般常為綠色調,但也有淺灰、白色或黃色等。因為它們往往是青綠相間像蛇皮一樣,故此得名。蛇紋石的結構常會有捲曲狀,像纖維一樣。這樣的蛇紋石常被當作石綿用。塊狀或纖維狀的蛇紋石都會具有光澤,塊狀如蠟,纖維狀如絲。蛇紋石類礦物由於具有耐熱、抗腐蝕、耐磨、隔熱、隔音、較好的工藝特性及伴生有益組份,因而應用前景廣闊。主要用作燒制鈣鎂磷肥、煉鋼熔劑、耐火材料、建築用板材、雕刻工藝、提取氧化鎂和多孔氧化矽,還用於醫療方面,淨化高氟水,製造氟寧片等。硬度2.5-3.5,相對密度2.5-3.6,撫摸之有滑感。
應用:出血證。本品味酸澀,性平,既能收斂止血,又能化瘀行血,適用於吐血、咯血、外傷出血等兼有瘀滯的各種出血之症。
主要分布於豫西南西峽、淅川、鎮平及豫南光山、羅山等地。
10.天然鹼(Na2COs . NaHC03.2H2O ),藥名、鹼石、灰鹼
天然鹼是一種蒸發鹽礦物,為水合碳酸氫鈉。它呈纖維狀或柱狀塊,灰或黃白色或無色。具有玻璃光澤。在鹽湖沉積地帶和乾旱地成鹽霜狀出現。一些地方會形成大面積的鹼荒漠。
天然的礦物鹼主要來自鹼湖和固體鹼礦。它們是最主要的天然鹼資源。通常所說的天然鹼,是指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一類礦物。倍半碳酸鈉(Na2CO3·NaHCO3·2H2O),是常見的典型天然鹼礦物,故有時專稱它為天然鹼,又叫做鹼石。
天然鹼含有多種雜質,要加工成純淨的鹼類產品,首先製成鹼液,而後根據鹼液組成用適當加工方法製成純鹼、燒鹼、小蘇打等製品。
河南的天然鹼礦為特大型古代固相天然鹼礦,儲量數千萬噸,位居全國之首,集中分布於豫南信陽地區桐柏縣吳城及泌陽縣安棚等地。
天然鹼具有消食,健胃,解毒,殺蟲的功效,主治積塊,噎膈反胃,蟲牙痛,疣贅等症。
11、陽起石(Ca2(Mg.Fe)5(Si4O11)2(OH)2, 藥名陽石、羊起石;別名:白石、石生、陽石、起陽石
陽起石為矽酸鹽類礦物,它是透閃石中的鎂離子2%以上被二價鐵離子置換而成的礦物,它也是閃石系列中的一員,這類礦物常被稱為閃石石棉。陽起石的晶體為長柱狀、針狀或毛髮樣。顏色由帶淺綠色的灰色至暗綠色。具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晶體的集合體為不規則塊狀、扁長條狀或短柱狀。大小不一。白色、淺灰白色或淡綠白色,具有絲一樣的光澤。比較硬脆,也有的略疏鬆。折斷後的斷面不平整,斷面可見纖維狀或細柱狀。
具玻璃光澤。透明至不透明。晶體的集合體為不規則塊狀、扁長條狀或短柱狀。大小不一。白色、淺灰白色或淡綠白色,具有絲一樣的光澤。比較硬脆,也有的略疏鬆。折斷後的斷面不平整,斷面可見纖維狀或細柱狀。
資源較為豐富,分布於豫西南淅川、內鄉、西峽等地,多與石棉礦共生,產於基性一超基性巖體與碳酸鹽巖的接觸變質帶中.
陽起石主要功效為補腎,壯陽.主治陽痿不舉,腰膝冷痺,肢體厥冷,婦女子宮虛寒,崩中漏下,月經不調等症。陰虛火旺者忌服。
12、玉石(主要為黝簾石、透閃石)
通常被稱為玉的礦物主要為硬玉(也稱翡翠,主要成分為NaAlSi2O?)和軟玉(透閃石、陽起石一類,因化學成分的不同而呈現各種顏色,種類較多,但主要成份均為Ca2(Mg, Fe)5Si8O22(OH)2)。廣義上的玉不僅包括硬玉和軟玉,也包括蛇紋石、青金石、瑪瑙、珊瑚、大理石及其他意義上的寶石。
玉石已成為深受歡迎的裝飾品與藝術品,傳說玉器具定驚、趨吉避兇之效,能保佩帶者平安吉祥、富貴長壽,有深遠寓意。中國人認為玉器可令佩帶者凝神聚氣,而圓形的玉更代表天地之司的和諧圓滿,所以玉環、玉扣及玉厄等圓形飾物都非常受歡迎。玉的顏色除了從自到綠外,還有黑色、棕色及紅色,而最受中國人喜愛的顏色則首推清澈的綠翡翠。
古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並稱玉是人體蓄養元氣最充沛的物質。認為吮含玉石,藉助唾液與其協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所,滋心肺,潤聲喉,養毛髮。」因而玉石不僅作為首飾、擺飾、裝飾之用,還用於養生健體。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
玉的養生機理已經被現代科學所證實。據化學分析,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硒、鉻、錳、鈷等,佩帶玉石可使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活化細胞組織,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故有中醫所說「有的病吃藥不能醫好,經常佩帶玉器卻治好病」,道理就在於此。倘佩帶玉手鐲長期的良性按摩,不僅能被動除視力模糊之疾,而且可以蓄元氣,養精神。
河南玉石資源尤為豐富,入藥者尤以南陽玉為佳,產於豫西南南陽市北之獨山,其次在鎮平、內鄉、西峽、密縣等地均有產出。自古以來即為礦物藥材,唐代楊貴妃含玉咽津以解肺渴。
與玉石有關的礦物藥有玉屑、玉漿等,具有潤心肺,滋毛髮,助聲喉,去翳明目,除熱止燥,益精,鎮驚之功效.
本文作者張忠慧,是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副秘書長、河南省地礦局山水地質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河南省地礦局萬山地質文化產業園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旅遊地學調查研究、地質公園規劃建設和地學旅遊產業的策劃創建等工作。
聯繫電話:13673719831或18838277888
QQ郵箱: 364274391@qq.com
下期更精彩
聯繫電話:0371-55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