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晚報小記者體驗包餃子

2021-02-17 葫蘆島晚報


包餃子體驗

 葫蘆島晚報公益明星小記者 實驗二小二年十二班 劉一凡

今天參加《葫蘆島晚報》小記者體驗活動,我和爸爸到振武貴賓樓去包動物餃子,教我們的「老師」是貴賓樓的名廚「趙仕」先生。
   我們包了很多種餃子。首先,我們包的是葫蘆島的正宗月牙形的餃子,接著,我們又用彩色麵包了金魚、三角形的餃子。我最喜歡的金魚餃子製作過程是:先把一邊按實,再把空出那一頭按出兩個雨滴形做它的眼眶,然後提出一個鼻子,最後,再拿你喜歡的物品做它的眼珠,一個金魚餃子就完成了!我除了包餃子,還包了幾個小包子。我心想:看著可真漂亮,吃著肯定更香!

  

  等啊等啊等啊,終於餃子熟了,可以品嘗嘍!俺的小肚子早就響起了「午餐鈴」。我「呼哧」「呼哧」狼吞虎咽地吃起了餃子,餃子可好吃哩!幸運的是,我還得到了一碗酒店送給我的禮物。

  我今天有很多收穫,比如:知道了怎麼做彩面,知道了怎麼包餃子。今天過得可真充實啊!

小餃子大世界

今天,我作為晚報的小記者到了振武貴賓樓,參加包餃子活動。

廚師為我們講了包餃子的全部過程,如果要想餃子美觀又好吃,其中還有許多學問呢!

  廚師向我們介紹了幾種餃子的包法,最普通的是月牙蒸餃,餃子皮在廚師手裡很快變成月牙形,它皮薄餡大,活像個金元寶,可愛極了。金魚餃子更是生動有趣,廚師先捏成長長的尾巴,緊接著做成頭和眼睛,看起來活靈活現。最後一種就是翅膀餃子,它開始的樣子與水餃相似,只是在餃子邊上多了一圈花邊,好看極了。

葫蘆島晚報公益明星小記者 第六中學 七年五班 李澤宇

  嘿,餃子還不好包嗎?只不過就多了幾個花樣罷了,我也躍躍欲試,可是我動手才發現包餃子並沒那麼容易,如果掌握不好餡的多少,就包不成了。

  有一位獲獎的小朋友,他包的餃子最具創意,他的刺蝟餃子栩栩如生,一個個小刺站立在小刺蝟圓滾滾的身上,又像個仙人球,可愛極了。他的花形餃子更像一朵盛開的鮮花,花瓣上的一個個小花紋給花瓣增添了許多生機……原來包餃子竟有那麼多創意,真是小餃子,大世界啊!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到創意是智慧的體現,它可以把簡單的事物變得新穎,有的商家因為餃子的創意而顧客盈門,創意更是一種財富。

我學會包餃子

今天,《葫蘆島晚報》在振武貴賓樓舉行了小記者體驗活動,那就是包餃子。每一次我們都是以小記者的身份參加活動,但是今天可不一樣,我是以小廚師的身份在振武貴賓樓裡學習包餃子的。

  

  葫蘆島晚報公益明星小記者 實驗二小 三年六班 屈美杉 

  早上8點,我和媽媽來到振武貴賓樓的二樓禮堂,這裡簡直美極了,就像進入了公主的城堡一樣。這裡應該是舉行結婚典禮的地方,我感覺沒有一個地方比這裡漂亮啊!
  該包餃子了,我們每個人面前放了四種顏色的面,有平常吃的白色面、有胡蘿蔔做的橙色面、有菠菜做的綠色面、還有紫甘藍做的紫色面,每種顏色有五個皮。

  

  廚師先教我們包的是元寶,很簡單,就是我們平常包的普通餃子。然後教我們的是金魚,金魚是先捏一面,留一面,然後把留的那一面向後一折,金魚就做成了。飯店還給我們準備了胡蘿蔔丁、黃瓜丁、紅豆和綠豆用來做金魚的眼睛,耶!包出來的餃子和真的一樣,放在水裡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遊了。第三個教我們包的是天使的翅膀,先包一個水餃,在餃子上面弄很多褶,然後對齊一折,就做成了,最後就是發揮我們的想像力,我包的是小刺蝟。
  餃子是中國傳統的美食,我要在大年初一,用我學來的技術給爸爸、媽媽包餃子,感謝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

我把餃子變漂亮

葫蘆島晚報公益明星小記者 實驗二小一年八班 於宛禾

  早上起床發現外面下著小雪,我心想:萬一今天晚報小記者體驗活動取消可咋辦呀?媽媽通過微信知道活動照常,我懸著的心才放下。
  我和媽媽準時來到振武貴賓樓參加包餃子活動。著名麵點師為我們講解怎樣包餃子既好看又好吃,我們每個人得到20個餃子皮,我和媽媽包了好多樣式
  的餃子,還用綠豆、紅豆、胡蘿蔔丁、黃瓜塊來裝飾,可漂亮了!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餃子,還得到了一個小獎品——琉璃碗,我真高興。

包餃子

葫蘆島晚報公益明星小記者 實驗二小二年十二班 張懿

   今天,小記者去振武貴賓樓開展包餃子體驗活動。我很早就起床,吃了早飯下樓,一開門外面白茫茫一片,一場大雪給世界穿上了白裝,漂亮極了。
  來到振武貴賓樓,我問爸爸:「不是到了就可以包餃子嗎?」,爸爸說:「一會兒人到齊了就開始了」。我們等了一段時間。主持人出來了,是一位漂亮的經理阿姨,她叫服務人員把餃皮和餃餡都用車推出來,我看到五顏六色的餃子皮好看極了。一位叔叔出來教我們包餃子有月牙餃子、小魚餃子、翅膀餃子。這是我第一次包餃子,沒想到樣子就很好看。後來我們又包了很多的創意餃子,有太陽娃、小孩臉、小兔子等。最後,我們又一起合影,我還給大家唱了一首《小蘋果》。振武貴賓樓還為我們頒發一個精美的水晶碗,我高興極了。
  我學會了包餃子,我還要把它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吃,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

包年的餃子

雖然天空中淅瀝瀝的飄著雨夾雪,我和媽媽仍然迫不及待地趕往振武貴賓樓,參加《葫蘆島晚報》小記者體驗活動——包年的餃子。

  葫蘆島晚報公益明星小記者 實驗二小三年十二班 朱厚任  

  剛開始,我怎麼包也包不出來藝術餃子,但我沒有放棄,耐心地琢磨著,思索著。貴賓樓的高級麵點師手把手教我一種金魚餃子的包法:首先,他讓我拿一張餃子皮加上餡,先把中間捏緊,把餃子的後邊捏死,做好魚紋,餃子前邊用左手推成十字形狀,就成了。然後兩邊放紅豆當眼睛,眼睛前面用胡蘿蔔點綴做成魚的嘴巴。經過反覆練習,我終於學會了包金魚餃子。麵點師還教我們怎樣包月牙餃子、天使翅膀等各種花樣的餃子,我自己也創意製作了雷達餃子、蝴蝶餃子、三稜餃子等,不一會兒,我的20個餃子皮都包完了。麵點師把
  我們包好的餃子交給廚房的工作人員蒸熟,再讓我們拿回家和家人分享品嘗!
  我吃著自己勞動成果,心裡美滋滋的!

相關焦點

  • 小記者包餃子「技藝超群」,和父母歡天喜地過周末…
    (頒獎現場)    10月31日下午,亳州晚報利辛小記者站百餘名小記者及家長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了利辛縣新天昱大酒店,在三樓近千平方的大堂內,燈光輝煌,舞臺上色彩斑斕,鮮豔的花朵裝點著整個大廳。當主持人一聲「開始」的口號喊出的時候,家長們就帶著小記者們衝到了「前線」,便開始親自授課包餃子「課程」,效果真的很好,短短十分鐘的訓練課,據家長們的介紹原本不會包餃子的現在「上手了」,有基礎的這麼一來效果更好了,原先就不錯的現在是如虎添翼了。很快整整二十個託盤的餃子就裝滿了,孩子們包餃子的技藝也得到了提升。
  • 【精彩呈現】雙十一「中裕」杯銅陵日報小記者包餃子煮掛麵愛心敬老公益活動圓滿結束!
    2017年11月11日,也就是雙十一當天,銅陵日報小記者聯合螺螄山社區、銅陵徽瑞商貿有限公司開展了一場雙十一「中裕」杯銅陵日報小記者包餃子煮掛麵愛心敬老公益活動,上午8點半,小記者專場正式開始。小記者們跟著現場的老師一起學習怎麼樣包餃子,「包餃子重要的一點是要把餃皮捏緊,防止餃子餡在煮餃子的過程中流出來」老師對孩子們說,大家認真的聽著,把餃子按照老師的方法捏好。
  • 「媽媽,我們長大了,我會包餃子了!」鎮江寶堰幼兒園孩子包餃子慶...
    揚子晚報網5月28日訊(記者張凌發通訊員李國平 倪佳)28日上午,鎮江寶堰幼兒園內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課。由老師們示範,讓這些五六歲的娃娃們學著包餃子,在幼兒園老師的耐心教學下,這些稚嫩的小手包出了一個個不太整齊的餃子,中午時分,孩子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都說「好香呀,真好吃」!
  • 熱熱鬧鬧包餃子 歡歡喜喜過冬至
    大益陽客戶端訊(本報記者曹圓媛 通訊員朱麗 薛博)在市博物館館藏羊舞嶺窯瓷缽上有一句益陽俚語——「春夏秋冬不少禮,四時八節不欠情」,講的是益陽人注重節日禮節。在12月20日下午,伴隨著冬至日的到來,由市博物館主辦,市漢服文化協會協辦的「走進節氣 感受文化」冬至傳統習俗體驗活動在市博物館進行,活動吸引了愛好節氣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市民共80餘人參加。當天前來參加活動的大朋友、小朋友們都身著華美的漢服,現場氣氛非常熱鬧。活動剛開始由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給大家介紹冬至的習俗與知識。
  • 銅陵樅陽:錢鋪鎮長山小學冬至包餃子體驗活動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飲食文化習俗,培育勞動精神,提升校園文化軟實力,12月16日,錢鋪鎮長山小學舉行「承華夏習俗,做勞動少年」為主題的迎冬至包餃子體驗活動。活動中,全體同學圍坐一起觀看教師包餃子的精彩示範,隨後孩子們一起進行包餃子製作體驗。
  • 五色餃子包起來,大爺大媽幸福「煮」餃
    金色的9月,熱鬧的社區,精彩的表演,一群可愛的老人們忙著揪麵團、擀麵皮、包餃子。中午了,老人們包好的五色餃子下鍋了,不一會熱騰騰的餃子上來了,老人們爭先恐後地等待著剛出鍋的五色餃子。9月19日,陽光社區黨委聯合內蒙古伊泰集團、陽光益餐廳和糖果樂園共同組織轄區的老年人和志願者們在陽光社區老少樂園陽光站開展了包餃子大賽。
  • 餃子還可以這麼包? 金餃子帶你體驗全民餃子大挑戰!
    民以食為天,在中國人的「天」中,餃子佔據了一席之地。正所謂「好吃不如餃子」,餃子在國民飲食中的地位可見一斑。冬至吃餃子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據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餡包角兒奉獻」。
  • 分組PK包餃子,金水區軍休軍工包餃子競賽樂融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通訊員 李蘭欣在每組和面、調餡全部完成後,進入了競賽環節,只見餃子皮像變魔術一樣一個個現身,包餃子的人員也不甘示弱,你追我趕,期間不時問社工「還有多長時間」,然後又開始埋頭奮戰……
  • 長沙晚報推薦新疆好棉被 記者親自體驗製作 請看現場
    記者了解到,「黑心棉」製品使用的都是禁用原料,含有大量的纖維狀粉塵。由於其體積小、重量輕,很容易穿透棉產品的面料飄浮於空氣中,被人體吸入後可能誘發哮喘、呼吸道疾病等。記者體驗加工做棉被「選棉花,挑棉絮,套裡子,縫被邊,有很多工序!」
  • 我學會了包餃子
    駐馬店市第二十五小學四(3)班 賈澤心今天,我看到媽媽買回了肉和餃子皮,準備包餃子媽媽調好了餃子餡,開始包餃子。我快速拿了一張餃子皮,放在左手掌心,託住餃子皮。然後,我用右手握住一把小勺子給餃子放上肉餡。準備取肉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我喜歡吃餡多一點兒的餃子,為什麼不多放一點兒餡呢?於是,我就挖了一大勺肉餡放在餃子皮上。接著,我把餃子皮對摺一下,準備包起來。可是,肉餡漏出來了,我想把它們攏到一起,結果是這邊攏好,那邊又漏了。我一陣手忙腳亂,還是沒有包好。
  • 山西晚報小記者暑期訓練營招募中
    山西晚報小記者團自成立以來,依靠媒體平臺,為小記者們提供各種鍛鍊的機會,讓小記者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一直以來,山西晚報小記者秉承為孩子們提供參與社會實踐、展示自身風採、提升綜合素質的舞臺之初衷,精心打造「山西晚報小記者」這一品牌。經過數年的砥礪前行,如今,山西晚報小記者已成為省內規模最大、檔次最高、活動最密集的小記者團體,是三晉大地上一張亮麗的「名片」。
  • 仙湖社區老少同樂包餃子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盧曉麗「冬至大如年」。12月20日,羅湖區蓮塘街道仙湖社區邀請鄰裡共聚「迎冬至、包餃子」,開展「情暖冬至,鄰裡一家親」老少同樂包餃子活動。一大早,仙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聚齊了參加活動的居民,以家庭為單位分成多個工作小組,分別承擔:和面、洗菜、切菜、調餡等工作,活動室變成了小廚房,大家齊動手為包餃子活動做準備。
  • 演節目、包餃子、拉家常!養老院內年味濃
    志願者們還與老人們一起動手包餃子。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志願者的熱情讓養老院洋溢著溫暖的年味。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還準備了文藝節目送給老人們,養老院裡縈繞著歡聲笑語。 活動期間,志願者們不但到各個房間陪老人們拉家常,為他們講笑話,普及養生小知識,還給老人們捶背,幫助他們整理內務,打掃衛生,帶去歡笑和關懷。
  • 過年煮餃子的化學知識、包餃子小技巧
    餃子起源於東漢,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相傳醫聖張仲景為了百姓不受凍傷之苦,研製了一個禦寒的食療方子「祛寒嬌耳湯」,用麵皮包裹藥材發給百姓,吃了這種食物就能安穩過冬,這就是民間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來源。包餃子是一個技術活,煮餃子也有大學問!常言道:吃餃子容易、煮餃子難。餃子是由皮和餡兩部分組成的,煮餃子的最佳狀態是皮和餡同時而且剛剛熟。
  • 葫蘆島石油:"小改造"實現"大增長"
    自"持續攻堅創效行動"開展以來,葫蘆島石油擴寬"持續攻堅創效"思路,視線既盯"萬噸大站"擴銷創效,也聚焦小站挖潛增量,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小改造、大變化",實現"小油站、大增長",梳理排查8座有銷量增長潛力的油站,逐站進行"提效攻堅"。
  • 包餃子
    包餃子
  • 冬至包餃子,這所中學舉辦這樣一堂特別的勞動課
    三湘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昨天是冬至,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節氣,感悟中國傳統文化,學會自力更生,體會勞動快樂,弘揚協作精神,長郡雙語實驗中學1914班同學舉辦了一堂特別的勞動體驗課——課堂包餃子。
  • 冬至,留給孩子一次終身難忘的餃子體驗!
    每年冬至這天,在我國北方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
  • 晚報小記者 學習武術散打
    小記者們學習武術散打基本動作 本報訊 昨日,「行走的課堂」晚報小記者周末課走進志勳功夫館,晚報小記者學習武術散打基本動作。活動一開始,吳教練向小記者們介紹了武術散打的起源和宗旨。 經過高抬腿、蛙跳、鴨子步、爬行、伏地挺身起跳等熱身運動後,小記者們在吳教練的示範下,開始學習直拳、擺拳等散打拳法。之後,小記者們穿上護具,兩兩為一組進行實戰檢驗。
  • 陝西渭南:暖心冬至,師生包餃子送一線工作者
    為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當日上午,渭南小學舉行了「傳承節日文化 體驗冬至濃情」主題實踐活動。活動中,全校各班級通過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了冬至習俗,在開展親子包餃子活動期間,同學們熱情滿滿,和老師、家長志願者們一同勞動,包出來的餃子雖然千姿百態,有的敦實厚重,有的別致精巧,還有的「四不像」,但每一個餃子都裹滿愛意,大家有說有笑,分享包餃子經驗的同時,感受著中華傳統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