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科比說追逐超常人東西時 別指望別人理解

2020-10-18 小N聊BALL

北京時間10月16日消息,金州勇士隊球星德雷蒙德-格林近日在《The Brownprint》節目中談到了科比-布萊恩特,追夢格林透露了科比關於「骯髒球員」標籤的建議,科比暗示追夢格林應該忽略這些批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完全明白他在追求什麼。

2016年總決賽後,追夢格林曾因為外界認為他打球髒感到困擾,隨後科比給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建議,情況發生了變化。

「你所追逐的是一個常人無法理解的偉大的東西。事實上,世界上99%的人都能接受平庸,你怎麼能指望他們能理解你呢?」追夢格林透露了科比的建議。

科比清楚在追夢格林的職業生涯中,後者被吹罰了大量的技術犯規和惡意犯規,他甚至在2016年NBA總決賽被禁賽。外界也指出這是勇士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科比提到了自己的經歷,指出他自己並不在乎外界那些對他的批評和噪音。

「Dray(格林),我從來沒有在意他們是否理解我,因為我知道我正在做的事情比他們所理解的要重要得多。」追夢格林重複了科比當時的話。

相關焦點

  • 隆多曾差點退役,JR回應躺冠,追夢談科比言論
    「最近我知道很多在在談論我,有人甚至說我沒做出任何貢獻,我只想說,我根本不在乎你們說了什麼,冠軍就是冠軍,這是聯盟中價值最高的東西,沒有人能夠無緣無故的得到它,而有些人只看到表面的東西,卻不知道球員們在場下的辛苦付出,所以,他們才說出了這樣難聽的言論。」
  • 格林:科比讓我追逐遠超常人的目標,而不是接受平庸
    虎撲10月16日訊 近日,勇士前鋒德雷蒙德-格林接受了記者採訪,談到了湖人名宿科比-布萊恩特2016年總決賽後,格林曾因為外界認為他打球髒感到困擾,向科比尋求建議。科比告訴他:「你所追逐的是遠遠超過常人理解範圍的目標。事實是,世界上99%的人都能接受平庸,你怎麼期望他們能理解你呢?」
  • 有人說:在做人方面,如果你自己都沒有底線,就別指望別人有原則
    比如說,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做什麼樣的事,別人就會對你有什麼樣的定義。這世界,有很多種人,每一個人的為人處事方式都不一樣。因此,每一個人都是旗幟鮮明的自己,沒有可能再找出另一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人。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自己,所以他如何做人,也就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說,一個人總是沒有底線去妥協別人,別人對他,自然就不會有尊敬和看重的情感在裡面。
  • 科比和吉安娜:漫漫追夢路,悠悠父女情
    退役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科比都刻意遠離籃球,也不去看比賽,他多次在接受採訪時強調籃球已經是過去時了,甚至說過「如果二十年後籃球依然是我這一生最大的成就,那麼說明我失敗了」這種很科氏風格的話。直到吉安娜(Gigi)的出現。
  • 奧斯卡短片《親愛的籃球》:鼓勵孩子「追夢」,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從決定追逐籃球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定決心付出自己的一切。科比在球場上的離開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命運從來不會辜負一個為夢想奮鬥的人。從育兒角度看,《親愛的籃球》用科比的親身經歷教育孩子擁有夢想、勇敢追尋,於家長而言,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追夢",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探索人生。
  • 科比中國行:科比分享了自己追夢路上的感受!
    科比的再一次中國行,這次是參加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科比中國基金舉辦的「以愛傳承 讓夢想前行」公益見面會。在這邊見面會上,科比和來自農民工學校的學生分享了自己在追夢路上的感受。2009年6月,科比·布萊恩特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攜手設立科比中國基金,至今已攜手走過十個年頭。
  • 那些打動人心的傷感句子|別指望別人會一直對你好
    別指望別人會一直對你好。Never expect a person to always treat you well.聚散無我。I can't get together.看來我這人不適合長時間工作。沒有回音的東西,只好裝作沒有得到。Things that can't be returned, I have to pretend that I have never owned them.你們都不喜歡,你們只是缺少知己而已。You are not like it, you just lack a confidant.
  • A-史密斯談追夢被罰款:你沒庫裡賺的多 底線的東西別碰
    直播吧8月12日訊 近日,NBA著名評論員史蒂芬-A-史密斯在節目中談到了追夢評價布克的事件。「我不覺得追夢的做法是正確的,你不能評價其他球員是否應該離開所在的球隊。你因此損失了五萬美金,別人可以這樣說,我也可以這樣說,但我不會被罰五萬美金,你要省著點用。」史密斯說道。「你可沒史蒂芬-庫裡賺的多,儘管你籤了一份年薪2000萬美金的合同,但是別觸碰底線,不過你在TNT(美國電視臺)的主持工作做得很棒。」史密斯表示。(Fontaine)
  • 不要指望別人理解你,這很奢侈
    我想應該理解有三種情況。如果你是觸犯了一些規則,一些制度,由於自己的個人原因,特殊原因。希望通過解釋來減輕一些難過和懲罰,這樣的理解不會有效,因為會觸碰原則,因為永遠不止你一個人在任何的地方,總有第三雙眼睛在盯著你或制定規則的人。這個時候,理解無用。
  • 「chase rainbows」別理解成「追逐彩虹」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chase rainbows」,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追彩虹」,其正確的含義是:chase rainbows 追逐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做白日夢Many
  • 別人誇你家孩子時,你第一句話別這麼說!
    就是隨便玩一下,沒指望她將來能彈得多好! 「翔翔畫畫很有意思,很有想法呀,將來想做個小畫家,是嗎?」 媽媽搶答:勉強可以吧!還差得遠呢!上課的時候一點兒也不認真,老是走神!
  • 一切靠自己,不指望別人!
    我不知道你會如何選擇,但我的選擇是,一切靠自己,不指望別人,因為我覺得,指望別人,不如靠自己!也許,指望別人,有人可依,有人可靠,就不用活得那麼累,但我深深地明白,沒有人能讓我靠一輩子,而且,靠別人,我得低頭,活得沒底氣,甚至還會失去尊嚴,這不是我想要的活法。
  • 朋友圈追逐夢想的霸氣語錄
    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朋友圈追逐夢想的霸氣語錄,一起來看看吧!追逐夢想的霸氣語錄1、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肯努力奮鬥,是沒有不成功的。2、不要隨便說自己沒時間,時間都是擠出來的。3、你的眼睛會發光不適合悲傷,未來路還長你要挺直胸膛。
  • 《蝸牛與黃鸝鳥》追夢路上,即便你慢如「蝸牛」,也別忘卻初心
    追逐夢想的路上,到底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行業大環境不好?發展前途渺茫?等你真踏上追夢路就會發現:人會因客觀條件的艱辛而愈挫愈勇,卻會不知不覺斷送在迷失裡,這種迷失叫做忘卻初心。李臻言追夢路上面臨的第一道迷失難題現身:夢想與麵包發生衝突時,該如何選擇?問題往往成對出現,李臻言遭遇「麵包」危機,方小萵這邊則更嚴重。
  • 新的一年,可以相信別人,但不可以指望別人(深度好文)
    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我們沒必要去幹涉別人,影響別人,甚至攻擊別人。他好,不會嫉妒,不會報復;他不好,不去打擊,不去鄙視。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生活中沒有誰,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走得更順。學會理解、尊重與幫助,生活會更好、更美。人生最難得「心安」二字。
  • 「追夢少年」汪東城,被指舞蹈油膩。網友有話說!
    曾幾何時,我們都回憶過童年生活,和還沒各奔東西的兄弟們一起「cos角色「稚嫩但熱血。汪東城,曾經用熱血魔幻的《終極一班》系列撐起我們的整個校園生活。近日,汪東城在《追夢吧哥哥》中重出江湖,仿佛他的狂拽炫酷不減當年。
  • 做人別高估了自己,別高估了別人,更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
    但是你打開朋友圈,真的沒有幾個人在乎你,他們都在發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在等你去點讚留言,當然,你不點讚,也沒有關係,大家本來也就是網絡朋友,現實中,不太熟。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滿懷期待一個好的結果,但是壞的結果卻成為了註定的結局。不是你人不夠好,不是你的朋友太少,而是你太高看別人了,太自以為是了。你對別人好一點,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指望得到回報,往往會失望。
  • 從不指望別人,凡事靠自己的三大星座,不依賴、不依附他人
    或許有人會回到說:「人這一生,能夠持續做到努力的好處在於,只要你足夠努力,人人都會想幫你一把,可是,如果連自己都提不起勁兒去努力奮鬥的話,別人再怎麼想要提拔你也是一件極其渺茫的事情,因為他們根本看不到你的手放在了哪個地方。」
  • 消息一覽:KD康復情況不錯,老鷹或追逐鶯歌,巴克利回噴追夢格林
    北京時間4月29日,NBA目前還沒比賽進行,雖然近日聯盟下發備忘錄,從當地時間5月8日起允許開放訓練館,但距離複賽還要等很長時間,那麼,在我們密切關注聯盟動態時,他們這邊還傳出了許多其他值得關注的消息,為一覽要點,筆者特意為大家進行了總結分析,下面讓我們進行逐一查看KD康復情況不錯
  • 魔術師透露科比努力追逐六冠,希望獲得喬丹尊重,喬神稱他小兄弟
    5月3日,魔術師詹森在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談到了喬丹和科比,他透露科比是少有能夠進入喬丹內心世界的人。魔術師介紹說,科比會尊重很多球員,但喬丹卻是非常特殊的一個,他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崇拜喬丹。此外,魔術師還透露,科比一直想要達到喬丹的水平,不僅想在球場上像喬丹一樣,在場下同樣如此。科比一直在努力追逐六冠,就是希望獲得喬丹的尊重。科比的朋友不多,喬丹是特殊的一個。科比的不斷努力,也贏得了喬丹的尊重。魔術師說:「他們兩人可以進行別人無法參透的交談,他們都在乎彼此。雖然兩人從未在公開場合這麼說過。」此外,喬丹還曾稱科比為小兄弟,他從未對其他人這麼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