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知乎「群嘲」鄭爽在知乎開專欄賣課?

2020-12-1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星數 BRIGHT DATA」(ID:BRIGHTDATA),作者 小魚,36氪經授權發布。

鄭爽知乎「賣課」半月吸金8萬

8月5日,鄭爽在知乎正式發布了自己的專欄連結,並配文表示「只要您來,踩一腳我都倍感榮幸」。該專欄以拍照教程為主題,包含25篇圖文,售價69元。截止發稿,該課程已賣出1284份,以非會員價格計算,銷售額8.8萬左右。清一色的好評也不難看出,仍然是粉絲在為之買單。

為了給自己的專欄上線做鋪墊,鄭爽在7月底就開始在知乎上關注一系列拍照方面的問題。專欄上線當天還在「怎樣拍照才上鏡」的問題下發表了一篇圖文並茂的千字回復,起承轉合地最後附上了自己的專欄地址。截至目前,鄭爽的知乎帳號僅有2.4萬關注者。

值得玩味的是,在另一個輿論場,鄭爽不久前才發文稱自己代言的,直播穿的衣服第二天全部賣空,「我想因為我靠的不光是粉絲的支持,我靠的是市場,是老百姓的喜愛!」看來,老百姓的喜愛還沒有蔓延到知乎平臺上來。

對於鄭爽在知乎開設專欄,知乎網友們的牴觸情緒分外明顯,在「如何看待鄭爽入駐知乎」的問題下方,不少人認為鄭爽有膽量,但也有很多人吐槽知乎沒必要這樣做以及會導致知乎氛圍變差。

在該問題下的相關評論中,做好本職工作成為了高頻詞之一。這或許也在側面說明什麼樣的明星在知乎是受歡迎的。例如官方認證為000號員工的張譯長期在知乎上解答關於演員事業與貓相關的話題而廣受好評。

高贊回答認為,鄭爽入駐知乎不過是明星網紅化潮流下的產物,但她註定難以獲得喜愛。一方面鄭爽因為近些年的「爽言爽語」和演技問題備受詬病,在知乎幾乎屬於「群嘲」的存在;另一方面,鄭爽入駐知乎後,將飯圈控評流量的風氣引入進來,遭到了知乎網友更激烈的反感。

鄭爽能把飯圈流量帶給知乎嗎?

實際上,知乎的確在向飯圈靠攏。近期,有網友發帖稱,知乎的新功能「圈子」與豆瓣「小組」功能非常相似。而且「圈子」官方微博推薦的大量內容都以明星、娛樂為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近些年風頭正盛的豆瓣鵝組、瓜組等娛樂向內容社區。

一個更為明顯的特徵是,作為第一個在知乎開設商業專欄的明星,知乎也為鄭爽開啟了飯圈式玩法:解鎖獨家照片和視頻、購買數量達到一定條件贏取鄭爽親筆籤名物料等,但從最終效果來看,鄭爽的粉絲並沒有如同想像中為之買單,從專欄開啟至今的半個月時間內,最多者購買數量為49份,而鄭爽本人帳號購買了31份,排名第四。

但鄭爽入駐以來,並未給知乎帶來多大熱度。根據百度指數,知乎近一個月以來的搜索指數相對穩定,沒有顯著上升。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此外,微熱點數據也顯示,鄭爽入駐知乎似乎並未引發充分關注,僅在官宣的兩天出現較多討論信息,且均在粉絲的主要陣地微博,之後便趨於平靜。

圖片來源:微熱點

而2年前知乎請劉昊然作為首位代言人,不僅用一支洗腦廣告刷屏,而且還實打實為知乎帶來了新用戶,無論是百度指數還是AppStore排名均有顯著增幅。

橫向來看,相比知乎,數月前鄭爽入職快手的營銷聲量更為響亮。今年6月4日,快手官宣鄭爽為「創新實驗室合伙人」,並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入職直播,並且始終保持在10萬老鐵圍觀的熱度。

根據CBNData紅漏鬥(原為騰魚)統計,在入駐快手的很長一段時間,鄭爽貢獻了共20個微博熱搜,屢次登頂熱搜榜單,其中「鄭爽又給自己漲了教訓」、「鄭爽坐路邊自拍」2個話題均源自她在快手發布的短視頻。

不過,如今鄭爽快手的帳號更新停在了一個月前,頗有些收割完便轉戰下一個戰場的意味,如今知乎之路艱難,不知道鄭爽又會在知乎堅持多久呢?

今年以來,快手、B站等注重長線運營和互動的平臺紛紛加快了引進明星的步伐,試圖佔據越發蒸蒸日上的粉絲圈層,但極少數能為平臺帶來持續的內容生產,最普遍的情形是,新用戶增長有限,老用戶不滿意度卻在逐步上升。在這種情形下,明星戰略或許會是本末倒置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知乎的困境?
    "如何看待"體,是知乎慣用的提問方式。前10個熱榜問題中,有8個「如何看待」。現在知乎的關注信息流已經被熱榜佔據,這對內容型社區來說,是毀滅性的。這就不難理解水貨問答充斥在現在的知乎了。 如何處理長期價值與短期價值,是需要需要運營的平衡:長期價值在於內容沉澱,短期價值在於實時解答。
  • 如何看待「知乎緊急大規模裁員」?
    作者 | 郝圓如何看待知乎緊急大規模裁員?這個標準的知乎體問題在知乎上你是搜不到的,但卻上了不少熱搜。12月11日,多名認證為知乎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臺爆料知乎裁員,並稱裁員比例或達20%,涉及人數達300人。被裁正式員工可以獲得N+1補償,其他沒有。
  • 嘉爾入駐知乎解鎖創作者身份 發布首個個人專欄
    7月2日,知乎與王嘉爾合作推出獨家個人專欄《「雙面」王嘉爾:重新認識我的100天》。有著唱作歌手、廠牌主理人、專業運動員等多重身份的王嘉爾,首次以知乎創作者的姿態自我剖析,分享成長經歷、創作感受及私下日常。
  • 王嘉爾入駐知乎解鎖創作者身份 發布首個個人專欄
    7月2日,知乎與王嘉爾合作推出獨家個人專欄《「雙面」王嘉爾:重新認識我的100天》。有著唱作歌手、廠牌主理人、專業運動員等多重身份的王嘉爾,首次以知乎創作者的姿態自我剖析,分享成長經歷、創作感受及私下日常。
  • 如何評價現在的知乎?
    除了宣布方式特別,後續的消息補充也充滿了「知乎氣息」。在一個名為「如何評價知乎完成E輪2.7億美元融資?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的問題下,整齊排列著創始團隊和一眾投資人的回答,知乎的1.8億用戶,集體圍觀了這次「融資發布會」。有人說,現在知乎像一個多種內容平臺混雜的「四不像」。
  • 航天人知乎開專欄科普航天知識
    活動現場,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聯合知乎、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學技術館、國家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共同頒發公布首批「中國航天科普大使」榮譽。
  • 如何看待知乎與豆瓣界面「高度相似」?
    如何看待知乎與豆瓣界面「高度相似」?先看兩張圖。如果不進行標註,你能識別出哪一個界面是知乎,哪一個界面是豆瓣嗎?答案揭曉,兩張圖的左邊都來自知乎,而右邊則來自豆瓣APP。這一發現來自網友茨微格,8月12日他在豆瓣鵝組發帖稱,知乎的新功能「圈子」與豆瓣「小組」功能非常相似。
  • 新手如何運營知乎?如何成為知乎大V?
    知乎累計用戶1.6億左右,日活3500萬左右,是一個巨大的流量池!那麼新手如何運營知乎?如何運營才能成為知乎大V?一、知乎如何運營?1.了解知乎的規則一定要先了解平臺的規則,這個非常重要,不懂規則的話,可能你運營一段時間,因為有違規就會把你的帳號封了,清楚哪些是違規的,不能觸碰,就能繞著這些規則產出合理的內容,這個也算是一個運營知乎的技巧。
  • 十年知乎,一體兩面
    知乎積累的海量內容,加上每天源源不斷生成的新內容,深度參與塑造了中國網民的眼界和思想。2011 年 4 月 7 日,開站不到 5 個月,社長成為知乎第 6332 位用戶。作為一個知乎深度老用戶,社長願意用「兩個知乎」來形容自己觀察到的知乎十年。從用戶構成、內容形態和商業模式各個方面,我們都能看到相對著存在的「兩個知乎」。
  • 王嘉爾變身知乎專欄作家 卸下包袱自由對話
    但音樂背後,MV如何從靈感搬上舞臺?創作之下嘉爾的日常是什麼模樣?為什麼會放棄職業運動員逐夢音樂?這些未曾公開的故事,這次王嘉爾選擇了在知乎獨家講述。7月2日,王嘉爾與知乎合作推出獨家個人專欄《「雙面」王嘉爾:重新認識我的100天》,以知乎創作者身份作出獨「嘉」回答,用100天的陪伴,12段首次公開的故事,展現不同側面的王嘉爾。
  • 《一人之下》漫畫入侵知乎,如何看待楚嵐挑了妙興?答主引發熱議
    但漫畫入侵知乎的樣子你見過嗎?在《一人之下》漫畫最近更新的第503話中,出現了一則「如何看待蓮花挑了妙興」的問題,隨後這個問題就被網友完美復刻到知乎平臺上,重點是連答主的名字都一模一樣,這屆網友簡直太有才了!當紅小生異人界除了存在異能之外,其他和現實生活幾乎沒有不同,比如他們也喜歡八卦。
  • 知乎做付費成績不俗,內容付費行業如何學習?
    過去幾年,人們總習慣以「五環外」高高在上的眼光去看待下沉市場的內容消費升級需求;但對於絕大多數徐圖下沉的內容平臺而言,知乎之路或許更有借鑑價值。當時的出發點很簡單,就是一筆經濟帳:相較於大多數在 99、199 價位的專欄而言,月卡 25 塊,年卡 238 塊幾乎能全站通看的價格的確划算。為什麼在鹽選上線前,我並沒有在知乎付過費。因為知乎的知識付費產品一直存在定位模糊與混亂的。在我一年多的使用下來,一個比較明顯的感受是:知乎終於在「橫縱雙向」上,補上了之前的「欠帳」。為什麼這麼說?
  • 知乎告訴你 《長夜難明》才是《沉默的真相》
    「高開炸走」,這個網友量身定製的新梗,已成為時下爆火網劇《沉默的真相》的專屬形容詞。作為爆款劇《隱秘的角落》的接棒者,《沉默的真相》不但憑實力在知乎、豆瓣等平臺收穫9.2的超高分。  「《沉默的真相》評分高開高走,你認為好在哪裡?」「對比原著《長夜難明》,如何看待《沉默的真相》的改動?」
  • 「如何看待蓮花挑了妙興」話題在知乎復刻,一人之下粉絲紛紛整活
    在一人之下最新話的劇情中,張楚嵐很好奇王也是如何找到自己的,而王也則表示現在的張楚嵐已經是真的出圈了,張楚嵐在唐門的行動成為了異人界的焦點,由於唐妙興身死與三十六賊許新出世這兩大事件,讓異人界對張楚嵐此行的真相眾說紛紜,二叔在漫畫中用編矣玩了一個梗,在編矣上有一個話題叫「如何看待蓮花挑了妙興
  • 知乎走進第八號當鋪
    在那個引導創造的年代,知乎裡各行各業的大V,認真地分享領域內的知識,人們在給手機APP分類時,會將知乎放進「學習」應用組。那時,知乎是一個小而美的社區,沒人會覺得刷知乎是在kill垃圾時間。調整定位後,知乎拿到一筆近3億美元的融資,同時估值翻了1.5倍。
  • 誰在知乎更小說?
    但事實上這兩個違和元素的融合不僅僅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某種意義上甚至是經典梗「在知乎,分享你剛編的故事」的雛形,是知乎用戶的經典實用場景之一:在許多開放性的問題下,有相當一部分答主就會把親身經歷改編成故事來作為回答,有的創作者甚至會腦洞大開,直接開始章回體小說創作,這讓問題本身變得更像是一次「非虛構寫作大賽」,評論區則變成了「追更現場」,對問題本身反而無人關心。
  • 知乎精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知乎精英為什麼是句罵人的話?
    以某個網站的名字作為羞辱和貶低該網站用戶的方法,一直流行於酷愛標籤化討論的中文社交媒體,但論及指責的力度和群嘲的廣度,則從未有一個網站像知乎這樣,受到全方位和不留情面的詰難——  按搜尋引擎權重排行,豆瓣站內關於知乎的前三條內容分別是「知乎為什麼是個垃圾網站?」、「為什麼說『知乎』是個大垃圾網站?」以及「知乎,我見過最裝逼最傻逼的社區」。
  • 知乎十年,獨一無二
    這種兼具用戶規模與內容質量的獨特社區氛圍、基於生態進行可持續變現的商業模式,讓知乎走過十年寒暑,也就此獨一無二。歷史進程中的知乎今天的知乎不是一天變成的,歷史進程中,知乎其實經歷過三次向左還是向右的抉擇。第一次是用戶規模的問題。
  • 唱衰還是看好 如何看待進軍視頻的知乎?
    知乎的圖文困境10月中旬,知乎發起改革,公布了關於視頻板塊的一系列計劃。字母榜評價知乎這次的動作,「它正向視頻這座山頭髮起總攻,陣勢之浩大、投入兵力之重,在知乎發展歷程中罕見」。據悉,知乎內部已定下目標,年底前要培養出視頻領域的標杆帳號,打造出知乎「製造」的視頻IP頂流。實際上,這並不是知乎第一次走在視頻化的道路上。早在兩年前,知乎就曾上線「視頻」專區。
  • 長夜不再難明 上知乎了解《沉默的真相》
    「高開炸走」,這個網友量身定製的新梗,已成為時下爆火網劇《沉默的真相》的專屬形容詞。作為爆款劇《隱秘的角落》的接棒者,《沉默的真相》不但憑實力在知乎、豆瓣等平臺收穫9.2的超高分,也讓劇迷、網友們在見證臺劇「文藝復興」之後,再次看到了國劇的「復興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