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德國北部基爾港舉行「薩爾」6型護衛艦首艦交付儀式。該艦將於12月駛抵以色列,在那裡完成雷達電子和武器系統舾裝作業,隨後加入以色列海軍。在交付儀式上,以方代表稱該艦是以色列海軍「迄今為止最新、最先進的軍艦」「將大大增強以色列向地中海甚至更遠地區投送海軍力量的能力」。
傳奇的「薩爾」系列
1967年10月21日,在塞得港外停泊的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連遭埃及海軍蚊子級飛彈艇發射的3枚「冥河」反艦飛彈攻擊,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被反艦飛彈擊沉的驅逐艦。其實,在「埃拉特」號驅逐艦遇襲前,以色列已聽聞埃及海軍裝備飛彈艇,因此加快國產「迦伯列」反艦飛彈的研製步伐,為其尋找載艦,並最終定位為噸位較小的飛彈艇。
由於以色列沒有完整的船舶製造工業,為應對埃及的攻擊,時任以色列總理兼國防部長本·古裡安決定從西方引進無武裝艇體,安裝國產「迦伯列」反艦飛彈。艇體設計建造工作交由法國諾曼第機械公司承擔。最初3艘艇順利完成,交付以色列後成為「薩爾」1型炮艇和裝有「迦伯列」反艦飛彈的「薩爾」2型飛彈艇。此後,諾曼第機械公司又交付3艘「薩爾」2型飛彈艇艇體。
1968年年底,以色列轟炸黎巴嫩貝魯特機場造成國際危機,法國戴高樂總統下令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此時,諾曼第機械公司已建成5艘艇體。為順利拿到它們,以色列特工偽裝成挪威買家,聲稱準備接手這5艘艇體,改裝成海上工程艇,用於北海石油勘探作業。1969年12月24日凌晨,在夜幕的掩護下,以色列特工和海軍人員偽裝成船員將艇隊秘密駛出港口。
回到以色列後,這批艇體加裝76毫米艦炮和「迦伯列」反艦飛彈,成為「薩爾」3型飛彈艇。這批飛彈艇在第4次中東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成功幹擾了來襲的「冥河」飛彈,還發射反艦飛彈擊沉、擊傷對方12艘飛彈艇,開創飛彈艇擊沉飛彈艇先例。
有了「薩爾」1、2、3型作參考,以色列開始在本土設計建造新飛彈艇,先後推出「薩爾」4型飛彈艇和「薩爾」4.5型飛彈艇,均擁有較強的反艦作戰能力。此後,以色列藉助美國軍事援助,委託美方造船廠建造「薩爾」5型護衛艦。這是「薩爾」系列由艇變艦的關鍵型號,也是第一型加入隱身設計的軍艦。1994年「薩爾」5型護衛艦首艦服役,比號稱隱身艦「鼻祖」的法國拉菲特級護衛艦首艦早一年入列,稱得上是現代隱身水面艦艇「先驅」。
儘管「薩爾」5型護衛艦火力強大,但存在適航性差、船體結構薄弱等問題。2007年6月,一艘「薩爾」5型護衛艦在執行海岸封鎖任務時,被伊朗反艦飛彈命中。這一事件促使以色列海軍意識到該型艦在面對先進反艦飛彈時的缺陷,開始尋求新一代輕型護衛艦。
小艦重火力
2015年5月,以色列海軍籤署4艘新輕型護衛艦採購合同,新艦被命名為「薩爾」6型。與該系列其他艦一樣,該艦艦體部分和動力系統由德國造船廠建造完成後,返回以色列加裝電子系統和武器裝備。
「薩爾」6型護衛艦是在德國布勞恩施威格級輕型護衛艦基礎上改建而來,擁有良好的隱身設計,滿載排水量突破2000噸,可滿足以色列海軍安裝更多飛彈武器和先進雷達電子設備的要求。該艦主要負責保護以色列近海天然氣勘探平臺,使其免遭火箭彈襲擊,因此反導和反火箭彈能力是設計重點。
「薩爾」6型護衛艦的隱身桅杆上集成四面陣列有源相控陣雷達,可360°全方位掃描,同時探測、識別和定位多種類型、上百個來襲目標,其中對火箭彈的探測距離在100千米以上,對反艦飛彈的探測距離為25千米,配合桅杆頂部的X波段高精度對海搜索雷達,可對來襲目標進行精準定位。同時,該艦配備兩種艦空飛彈。一種是「巴拉克」8型中程艦空飛彈,裝填在艦艏垂直發射系統中,可攔截100千米內的空中目標,還能攔截超音速反艦飛彈。另一種是艦載版「鐵穹」飛彈系統,安裝在舯部兩舷垂直發射系統中,可攔截和摧毀低空飛行目標,包括飛機、反艦飛彈、火箭彈和迫擊炮彈等。
「薩爾」6型護衛艦不僅防空作戰能力強,反艦作戰能力也不低。該艦舯部安裝4座4聯裝反艦飛彈發射架,可發射「迦伯列」5型反艦飛彈。該飛彈配備先進主動雷達導引頭和雙向數據鏈,能夠在雜波紛亂的沿海環境下使用,射程高達400千米,對以色列周邊國家同類飛彈形成明顯優勢。
此外,該艦還擁有1門76毫米隱身艦炮、2套安裝25毫米機關炮的「颱風」遙控武器站和2座可發射Mk 54輕型反潛魚雷的324毫米魚雷發射管。電子戰系統方面,該艦擁有一套電子對抗系統和一套C-Gem艦載主動誘餌,後者發射後可在空中懸停,釋放假目標信號幹擾敵方反艦飛彈。艦艉搭載一架「海鷹」反潛直升機。
自持力短
以色列海軍高度重視「薩爾」6型護衛艦,首艦以「大衛之星」命名。縱觀該型護衛艦設計,具有如下特點。
重武裝特性明顯。「薩爾」6型護衛艦在2000噸級排水量的艦體上不僅集成四面陣列有源相控陣雷達,還裝有72枚防空飛彈和16枚反艦飛彈,主炮、副炮、魚雷、幹擾彈和艦載直升機也應有盡有,火力配置水平超過其他國家一艘4000至5000噸級的大型護衛艦,達到飛彈驅逐艦水平。
隱身性能更好。「薩爾」6型護衛艦較「薩爾」5型擁有更強的隱身性能,其艦體設計簡潔,令人印象深刻。外露設備遠比母艦少,所有防空飛彈均採用垂直發射系統,反艦飛彈隱藏在舷牆內,連直升機庫旁的小艇吊機也進行了隱身處理。
多任務能力提升。「薩爾」6型護衛艦不僅承擔反導和反火箭彈任務,保護以色列油氣田安全,還負責海岸巡邏、反恐緝私等任務。另外,該艦還將接入以色列陸基國土防空網絡,成為其海上防空節點。
近年來,中東局勢不斷變化,這也對「薩爾」6型護衛艦的遠洋作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薩爾」6型護衛艦採用柴-柴聯合推進系統,擁有35節高速,4000千米以上航程,能夠在更遠海域作戰。然而,該艦武裝到牙齒的設計佔用大量物資搭載空間,導致持續作戰能力不足,海上自持力僅10天,與其大航程設計相悖。另外,該艦是否會出現類似「薩爾」5型護衛艦重心高、適航性差等問題,也有待觀望。
來源:中國國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