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2G型護衛艦,總共只建造了4艘,舷號分別為539、540、541和542,當年,全都服役在東海艦隊,成為當仁不讓的海軍主力護衛艦;彼時海軍的053H3型、054型、054A型和056/056A型護衛艦,還全都未真正面世。
艦長111.7米、寬12.4米,滿載排水量2200餘噸,採用2臺柴油機驅動,最高航速26-28節,續航力5000海裡/18節,戰鬥定員170人。
艦載武器有1座79式100mm雙聯裝艦炮、4座76A式37mm雙聯裝自動防空炮、2座6聯裝FQF-2500火箭式深彈發射炮、2座3聯裝鷹擊-8A反艦飛彈發射架、1座6聯裝紅旗-61B防空飛彈發射架,另有直升機庫包括飛行起降甲板,以及1架直-9C反潛直升機等。
053H3型是我海軍歷史上第一次既有擁有防空飛彈,同時又裝備有反潛直升機的護衛艦,其作戰能力據此遠超053H2型、053H1型、053H1G型等護衛艦,這些型號的護衛艦既沒有防空飛彈,同時也沒有裝備反潛直升機。
此型護衛艦是在全封閉的具備三防性能的053H2型護衛艦的基礎上改造提升而來,我海軍首次同時在護衛艦上裝備了對空和對海飛彈、艦載直升機系統,以及作戰情報指揮系統等,標誌著我海軍護衛艦研製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當然,從今天的眼光來看,053H2G護衛艦其實已經落後了,特別是其裝備的紅旗-61B防空飛彈最大射程只有10公裡,只有非常有限的點防空能力,只能反戰機等空中目標,不具備攔截對艦艇威脅最大的反艦飛彈的能力。
而且C炮位龐大的6聯裝反艦飛彈發射裝置,不具備艦上再裝填能力,打光筒內的6枚紅旗-61B防空飛彈,就要到碼頭靠泊時再裝填了,因此,影響並制約了053H2G型護衛艦的海上持續作戰能力。
當時,國外情報機構包括國內有大量的軍迷,不乏有人認為C炮位龐大的發射筒內,裝備的是反潛飛彈,畢竟053H2G護衛艦甲板上,確實找不到我海軍3聯裝324mm魚雷發射管,就想當然地以為C炮位6聯裝大筒內,安裝的就是反潛飛彈。
由於有了鷹擊-8A反艦飛彈、紅旗-61B防空飛彈,以及直-9C反潛直升機,使得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我海軍,擁有了一定的水面艦艇航空反潛作戰能力,以及水面艦艇對空飛彈防禦手段。
相對於以前服役的其他型號的護衛艦,甚至滿載排水量3650噸的051型驅逐艦,053H2G護衛艦的進步還是很大的,儘管在相關作戰性能和技術水平上,與國外同類型護衛艦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與同期052型驅逐艦112艦相比,053H2G型護衛艦至少擁有了70% 的作戰能力,但其造價卻不到052型驅逐艦的1/4,對於上世紀90年代初中期我海軍非常有限的軍費,053H2G型護衛艦的服役,對於我海軍來說可謂意義非常重大。
539艦、540艦、541艦和542艦,這4艘當時海軍最新型的護衛艦,全都被部署到東海艦隊,極大地緩解了海軍在東海方向的壓力。
畢竟東海艦隊只有4艘051型驅逐艦131、132艦、133艦和134艦是絕對的主力戰艦,但卻沒有防空飛彈和反潛直升機,也沒有反潛魚雷;其他是10餘艘053H系列護衛艦,也沒有防空飛彈和反潛直升機,也沒有反潛魚雷,因此,艦隊的整體實力遠遜於對岸。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開始,海軍發展步入了快車道,隨著4艘053H3型護衛艦、4艘現代級驅逐艦、2艘054型護衛、10艘054A型護衛艦、4艘052C型驅逐艦相繼服役,海軍東海艦隊實力大增。
此時,為強化海警的力量,應對日益加劇的海上糾紛,就將東海艦隊的4艘053H2G型護衛艦提前退出現役,進船廠全都改成了海警船。
053H2G型護衛艦,被拆除了B炮位的雙管100mm艦炮,C炮位6聯裝龐大的紅旗-61B防空飛彈發射架等,但卻保留了4艘艦上4座雙聯37mm自動防空炮,成為東海方向上,我海警力量中,艦炮火力最猛烈的海警船,4艘053H2G型護衛艦改成的海警船的加入,提高了東海方向上我海警編隊的實力,有了從容應對東海方向上海上糾紛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