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之名始於漢武帝,取衡山國內六縣、安風、安豐等縣首字,別衡山國為六安國,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他是安徽唯一高姓開國將軍,來自六安,享年106歲!他是誰呢?人口大姓高姓,又有多少開國將軍?
這位開國將軍來自中國第一將軍鎮,獨山鎮,有潘峰,高先貴,查玉升,張震東,張宜愛,何柱成,吳宗先,楊以山,楊植亭,李發,李世安,劉善福,齊勇,孫儀之,呂仁禮,塗學忠等十六位開國將軍。高先貴也是該鎮唯一的高姓開國將軍,那麼獨山鎮在哪兒?獨山鎮位於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西北部,境內大部分為山地。
全鎮面積約186平方公裡,目前人口約10萬。
將軍不死,只是漸漸凋零。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歷史告訴我們愛英雄,可是我們身邊可敬的英雄卻無人知曉:誰知道,高先貴同樣是安徽唯一高姓開國將軍呢?
安徽歷史名人燦若星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涵蓋了中華五千年歷史,提到安徽的歷史名人,必須要提的就是安徽將軍,新中國開國將軍安徽有130人,全國排名第四,其中有李克農、洪學智2位上將,徐立清、皮定均等12位中將,肖全夫等116位少將,六安市有兩個將軍縣,一個是六安,一個是金寨。
詹大南少將
目前,安徽唯一健在的開國將軍,就是1915年出生於金寨縣槐樹灣的詹大南少將。而我們安徽唯一的高姓開國將軍高先貴1912年出生於安徽省六安縣樓坊衝(今屬六安市裕安區西河口鄉)一個偏遠山村。畢業於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是原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委、顧問。他17歲參加少年先鋒隊,18歲參加紅軍,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歷經土地革命戰爭、萬裡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一生南徵北戰,東徵西討,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浴血奮戰,立下了赫赫功勳。
南方高姓不多,比如,山西十大姓氏中,就有高姓,其實高姓也是人口大姓,中文姓氏之一,在排行第19位,有一千多萬人口,中國歷史上,高氏稱帝王者有十四人,曾建立北齊、燕、荊南等政權。據史料記載,高姓源於姜姓,是炎帝的後裔,因炎帝神農氏生於姜水,以姜為姓,得姓始祖為高一。在高姓13位開國將軍中,也是北方人居多,江西老徐發現,13位高姓將軍中,也只有高先貴少數幾個算得上南方人,高姓開國將軍最多的省份是陝西,陝西有高朗亭、高維嵩、高文智等三位開國將軍。
1964年,高先貴晉升為少將,他是安徽唯一的高姓少將。值得一說的是,高先貴來自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的長徵是從湖北,經過河南等地進入陝甘寧根據地,1931年10月底,紅軍第四方面軍由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4軍、第25軍組建而成,第三號人物有人說是總指揮徐向前。紅四方面軍是紅軍三大主力之一,主要發源於我們安徽省金寨縣。1935年10月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徵,1936年10月結束長徵。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揭開了紅四方面軍萬裡長徵的序幕。
建國後,高先貴曾任廣西軍區政治部主任,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顧問。2018年,高先貴將軍去世,享年107歲(不是周歲)。他是高姓唯一的百歲開國將軍,知道為什麼而戰,不怕犧牲,是安徽人和高姓人的驕傲,是學習的好榜樣。
本期話題:高先貴出生於六安,那麼六安縣的開國將軍多,還是金寨縣的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