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1月底至現在,對中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當然對於恐艾幹預中心,更多是關心愛滋病恐懼症在其中受到的影響。大部分恐艾症患者因為都是過去或現在對愛滋病有著刻骨銘心的恐懼,本著優先處理最糟糕至極的結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並沒有從疾病本質上增加恐艾症患者的恐懼,但是因為疾病預防的交互作用,有不少恐艾症恐友倒是因為不斷披露的新聞信息,引起了一些波動。這個問題,在張老師最近做疫情防治公益援助以及一對一恐艾幹預個案中,都能聽到相關很多的疑問,在這裡也順帶給其他恐友說說。
相信醫生的話 遠離網絡信息
恐艾症患者中大概有99.9%都有過愛滋病檢測史,當然很多恐友都是檢測了好幾次以上,有去醫院疾控檢測的,也有在網上買自測試紙檢測的,甚至還有花重金進行多次核酸檢測的。最近新聞中一直有報導肺炎核酸檢測不準確的,就開始有恐艾症患者懷疑愛滋病檢測也會有大量的不準確性,這裡簡單說一下,當前的肺炎疫情,因為病毒最近才新發現,並且進行了病毒基因測序,核酸產品是分秒必爭趕出來的,一切都是在和時間賽跑,一個成熟的檢測產品研發周期越長,產品相對越穩定。基於現實條件,目前核酸篩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並不能做到百分百確定,但是能在這麼短時間能推出這樣一個快速檢測的產品,老師覺得這個已經是大功一件,利國利民。但是這個和愛滋病檢測沒有可比性。畢竟愛滋病檢測這一系列的產品是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累積了非常多的時間去反覆驗證的,國家也從前幾年在逐步推廣,總體準確率是非常高的。
每次疫情爆發,都會有一些謠言四起,普通民眾很多並沒有判斷的原則,聽風就是雨,以訛傳訛。今天在網絡上聽到某專家說的是這個消息,明天在網絡上聽到就是某某專家說的是那個消息,專家之間的話語也存在了矛盾衝突,最早有專家說有限人傳人導致了很多民眾被誤導,前段時間的又有搶雙黃連事件還歷歷在目,大家對於專家的各種說法也是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和判斷,導致了內心矛盾衝突。同樣在愛滋病臨床知識和流行病知識領域裡,也會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說愛滋病毒體外存活時間,愛滋病病毒傳播途徑,愛滋病窗口期以及愛滋病初期症狀等等,參考不同專家老師的論點,得出的結論都有差別。我們還是那句話,大家其實沒必要在網絡上反覆去搜尋無窮多的知識,愛滋病知識搜索的越多,看的越多,越容易混亂,反而對脫恐存在抑制的。大家以自己信任了解的唯一一個專家老師的論點作為參考就行了,前提是這個專家老師是花了時間精力對您了解熟悉,針對您具體情況給出了對應的建議和觀點,並且對您認真負責。不會每次都以「不會」和「沒事」二字來回應,還會給您進行更多的解釋和影響性幹預。
昨天老師在接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公益電話的時候,就聽到一個武漢的諮詢者看了一條新聞說有人在14天以後才開始發病的肺炎案例,就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也會是在7-14天潛伏期以外的個案呢,隨即便出現了發熱,胸悶等軀體化症狀。這讓老師一下想到了很多愛滋病恐懼症患者的思維模型,糾結愛滋病窗口期,糾結自己是不是極其特殊的個例呢,用症狀反向來推導愛滋病感染的可能性。其實按照高斯常態分布,也按照國家最新一版愛滋病窗口期的標準判斷,在沒有諸如長期吸食毒品等特殊情況下,實地去進行核酸、四代試劑、三代試劑檢測愛滋病,窗口期分別是一周左右,二周左右,三周左右,以三代三周檢測為例,三周準確率大於95%,四周準確率大於99%,五周準確率大於99.9%,六周對於普通人群來說則是足夠確定了。這裡補充一句,所有窗口期是一個周期階段,即左右範圍,並非一個點。
本周一下午兩點到四點,張老師在湖北恐友心理援助QQ群針對了湖北地區的新型冠狀病毒和性病愛滋病恐懼症提供了兩個小時公益語音在線即時溝通,共計有6名諮詢者獲得通過並參加,平均每個恐友都得到了20分鐘的即時溝通時間,大家都表示非常感謝和滿意,這更加說明了即時溝通的時間越多,我們對恐友的情況越了解,越掌握,脫恐的有效性也就越高;參加在線即時溝通的恐友,願意進行身份信息登記,以證明是湖北省恐友,也表明他們對恐艾幹預中心的信任度和安全感相對也是足夠的,這樣他們對去執行老師們給的建議,以及脫恐的效果也就比隨意留言問問題的恐友會更好。在這其中,有一個來自孝感的恐友就提出關於症狀的問題,說有傳言說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產生症狀也能夠傳染人,感到有點可怕。事實上,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其是有比較明顯的典型症狀,這個是可以以症狀和核酸檢測雙相進行判斷,當然也的確會有一些身體綜合素質較高的,沒有明確的症狀,所以不能以檢測體溫的方式來判斷是否存在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同理,作為愛滋病來說,其初期症狀還是屬於非典型非特異性症狀,那麼我們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就不能以症狀來給自己下定義了。特別是有部分已經由於焦慮導致神經免疫低下,出現植物神經紊亂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恐友,基本都是有大量明顯症狀的,而在這個時候都已經多次實地檢測為陰性了,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給自己心理進行大量刺激,這樣很容易將自己催眠成為自己肯定就是一個感染者了。
包括很多日常恐懼愛滋病的恐友,老師覺得大家也沒必要恐懼了,您們其實恐得不是愛滋病,恐得基本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如果愛滋病如您們描述那般日常生活輕而易舉能夠傳染的話嗎,那麼這個疫情防治的就不是肺炎,而是愛滋病了。希望大家一定要遵循傳染病學的三原則,而非自在網絡吸收了一些不知所云的東西,靠自己的感覺給自己下定義。
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的機構,這麼十年裡,中心所做的百分之八十五都是公益工作,獲得了相關部門的肯定和認可,也得到了包括新華社,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澎湃新聞,騰訊新聞,三聯生活周刊等權威媒體的報導。在這個特別的春天裡,由於在傳染性疾病恐懼症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張老師和郭老師參與了大量關於疫區心理援助工作,陳曉宇老師因為是疾控工作人員,幾乎天天都在鄉村針對中老年人做疾病預防工作。儘管這段時間防控非常忙碌,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每周QQ群在線公益答疑幾乎沒有斷過,除此以外,中心還針對了湖北疫區的諮詢者進行了送溫暖服務,除了開闢定向答疑服務,還增加了一對一公益個案援助名額。我們雖然不能像很多身邊的朋友那樣直接去湖北疫區做貢獻,但是我們還是儘可能結合我們的能力範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
小機構也有小機構的能量,祝願所有的恐友都能早日脫恐成功。願天下沒有勞苦憂愁,願天下都是安康幸福,沒有嫉恨和自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