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武直-10隻不過是一款6噸級中型武裝直升機,相比國外重型武裝直升機存在著高原飛行性能差、裝甲防護能力性差和攜彈量不足等缺點。在換裝了渦軸-9發動機之後,武直-10已經基本解決了攜彈量和高原飛行性能問題,最令人憂心的就剩下了防彈性能和戰場生存能力。
眾所周知,武裝直升機被稱為「樹梢殺手」,主要功能是在低空區域進行高效的火力投送。武裝直升機對於壓制地面武裝力量有著不可彌補的優勢,但同時又面臨著極為嚴峻的生存考驗。不要說單兵防空飛彈,就算是火箭筒和機槍子彈都能對直升機構成致命威脅。普遍的觀點認為,只有像阿帕奇這樣的重型武裝直升機才有可能配備強大防護裝甲,也才有可能在戰場上擁有較高的生存能力,武直-10隻能靠機動靈活來獲得優勢。
5月31日,央視最新一期《國防科工》節目罕見曝光了武直-10的防護水平,看起來擁有瘦弱機身的武直-10竟然可以承受機槍子彈和火箭筒彈片的攻擊,被認為最脆弱的旋翼槳片在中彈之後仍然可以保持飛行。證明武直-10的防護能力和戰場生存能力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也意味著該機成為了全球最強大的武裝直升機。
據節目介紹,武直-10全身有80%都是由複合材料製成,這種複合材料相比金屬材料更輕、防彈性能也更強。金屬材料出現任何損傷都會造成斷裂或撕裂,造成不可預估的可怕後果。而武直-10採用的複合材料無論是穿孔還是撕裂,都具有損傷止裂性,在遭受攻擊後仍然可以保持結構體不被破壞。
節目稱,複合材料的使用還給武直-10披上了一層「甲冑」,直升機關鍵部位都會被這樣的複合材料保護著,就算被防空機槍子彈打中,子彈也會鑲嵌在裝甲中,不會對直升機產生致命傷害。昌飛高級工程師錢棟祥表示,武直-10在遭到槍機子彈和火箭筒彈片命中腹部仍可以持續飛行30分鐘,完全能幫助飛機逃離高風險區域。武直-10最脆弱的是前後座艙外側和發動機艙,在換裝渦軸-9發動機後都已經披掛了大面積裝甲,大大提升了戰場生存能力。
相比其它武直來看,武直-10不但本身防護水平就很高,而且還擁有更為緊湊的機身,其採用的窄扁緊湊機頭雷達反射面積更小,也能大大降低被地面火力擊中的概率,阻力更小、飛行速度也更快,同樣可以提升戰場生存率。
據介紹,武直-10還擁有「後三點式起落架」這個強大的抗墜毀設計,一旦直升機向下墜落,主起落架兩輪將會首先撞擊地面,機身兩側的液壓杆減震效果可以大大降低飛機撞擊地面的力度,能夠較好地保護飛行員的生命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武直-10在換裝渦軸-16發動機之後,發動機的排氣口由兩側改為向上排氣,說明武直-10具有了先進紅外抑制上排式尾噴管,其紅外隱身性能飆升。新的武直-10還加裝了新型飛彈逼近告警傳感器,能及時感知來襲防空飛彈,同樣提升了戰爭生存能力。
武直-10更先進的地方是火控系統,裝備有類似F-35的頭盔顯示器系統和先進頭顯示器,能有效提升飛行員的態勢感知和武器/傳感器控制能力。換裝發動機之後,武直-10理論上最多可以掛載16枚紅箭-10反坦克飛彈,還擁有最具特色的天燕-90空對空飛彈,其火力並不比其他任何重型武直差。
總之,武直-10正在不斷追求更完美的防護力、隱身性能和火力,已經不再是一款擁有明顯短板的專業武直,現在差的就是裝備數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