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的坐騎「大象」寓意講解!

2020-12-14 小滿愛分享

大象在佛教中為普賢菩薩的坐騎,經書《摩訶止觀》提到普賢菩薩乘坐一頭六牙白象。普賢菩薩騎著象騰雲駕霧而來,代表著大慈力,無漏六神通,相傳佛主為六牙白象所送。大象為「搖光星」散開而生成的,故為「靈獸」寓意有靠山。大象體型龐大如山,在佛教密號為「大力金剛」在印度、泰國稱為「象神」。#大象#

大象

大象的吉祥寓意

1.大象的「象」諧音「祥」古人云:「太平有象」,寓意「吉祥如意」大象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徵,也被人們稱為獸中之德者。2.古人云:「前方有照,後方有靠」,在家裡擺放大象擺件,大象體形龐大如山,有靠山的寓意,可增加靠山,增加貴人運,減輕壓力,增持業績,利於晉升。3.大象用鼻子吸水,而風水中水主財,所以大象也有吸財、招財的寓意。4.大象性格溫順,化煞作用相對較弱,吉祥寓意較為突出。所以,建築物前常擺了一對石大象,寓意帶來吉祥、富貴。5.背馱金蟾的大象寓意「向上發財」。6.背上坐著猴子的大象,稱為掛象封侯,旺事業及官運。7.大象化解反弓煞。

大象

大象的擺放方法

1.尋求靠山時,將大象擺放在辦公桌後方,加強坐方的力量。2.凡家居大窗見海或水池,均稱之為「明堂聚水」,求財時,將大象擺放於財位,大象鼻子吸水,即吸財,如果屋外沒有水源,可在兩隻象之間或是象的前面擺放一盆植物或一缸金魚。3.求事業官運時,將大象擺放於驛馬位即可。4.住在彎道的外側或者彎道的天橋附近所犯為反弓煞,在反弓位的吉位,擺放開光的大象,即可化解。

大象

大象的擺放注意事項

1.忌和利器一起擺放,大象是一種很平和的神獸。2.最好是擺放已經開過光的大象,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3.大象擺放忌住宅兇位,會衝犯到大象。4.大象擺件不能對著窗戶,因為大象是招財的吉祥物,而對著窗戶的話,則會將家裡的財運吹散。5.大象擺放不能正對臥室門。

相關焦點

  • 普賢菩薩的坐騎、不動佛的寶座,大象在佛教中可不一般!
    我們所知道的「盲人摸象」就是來自《大般涅槃經》,寓意佛法浩瀚無邊,尋常之人憑自己的能力就想衡量佛法,猶如盲人摸到象各有形容罷了,但他們怎麼會知道象的真實面貌是何等的偉岸呢!有一部經書叫做《過去現在因果經》,說佛祖入母胎的時候就化作白象的形狀。還有一部經書《摩訶止觀》提到,我們比較熟悉的普賢菩薩乘坐的就是一頭六牙白象。普賢菩薩騎著象騰雲駕霧而來,代表著大慈力,無漏六神通。
  • 文殊、普賢、觀世音、地藏王四大菩薩坐騎的神秘寓意
    中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應化道場。
  • 普賢菩薩坐騎「六牙白象」代表什麼?
    今天是農曆二月二十一,普賢菩薩聖誕日,請大家多做善事,吃素念經,戒殺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普賢菩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頭戴五佛冠身金色,右手持劍左手結施願印,半跏趺坐於六牙白象之上。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三聖」即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其中,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行願,寓意要從智慧、行願二途趨入,方才究竟。普賢菩薩在娑婆世界輔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同時也遍身十方,常為諸佛座下法王子,並廣發普賢十大願,故《普賢行願品》言: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
  • 佛教:普賢菩薩的坐騎「六牙白象」,還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這尊佛教大菩薩還化現為……我們都知道,普賢菩薩的坐騎為「六牙白象」,這也成了我們辨認這尊佛教大菩薩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事實上,在早先的佛教裡,乘坐六牙白象的並不限於普賢菩薩。於是,白象來到眾人面前說:前面山腳下有一個蓮花湖,湖邊還有一隻剛摔死的大象,你們可以吃了象肉,並用它的腸子裝水,這樣就可以走出沙漠了。眾人聞言,便朝白象所指示的方向走去。
  • 把大象放進玉雕……
    玉象的題材及寓意有位菩薩叫普賢菩薩,坐騎為「六牙白象」,這裡他的坐騎白象就是普賢菩薩功德圓滿的象徵。當然這是神話,有實物佐證的玉象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玉雕中大象與寶瓶的搭配,寓意「太平有象」「喜向勝昇平」;大象與如意搭配,吉上加吉,如意翻倍;大象力氣很大,能負重駝人,寓意太平有象,可青雲直上。
  • 文殊菩薩坐騎是什麼?四大菩薩坐騎的含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
  • 普賢菩薩感應故事
    中國的菩薩,觀音菩薩和眾生緣分最足。普賢菩薩的感應比較少見。但發現,念法華經和華嚴經感應錄中,普賢菩薩的感應就很多了。普賢菩薩是華嚴經的會主,法華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勸發,說聽聞法華經是普賢菩薩加持的功德。如果有人修法華經,不小心忘記了,普賢菩薩就會騎著六牙大象來給人摩頂加持。
  • 細看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名 Samantabhadra),譯為三曼多跋陀羅,又寫作三滿多跋捺羅、三曼陀臺陀,或是邲輸風陀。義譯作遍吉,意為具足無量行願,普示現於一切佛剎的菩薩,故佛教徒常尊稱其為大行普賢菩薩,以彰顯其特德。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勉唐派《普賢菩薩》唐卡,製圖@鄭某某/遇見西藏)▽說明:唐卡《普賢菩薩》是一幅西藏勉唐畫派的經典作品,作者:次仁羅布,尺寸:50×70釐米;作品完成於2018年06月,整體構圖劇中,上層頂嚴為釋迦摩尼和阿彌陀佛;下方則為六臂瑪哈嘎拉以及吉祥天母。普賢菩薩,又稱遍吉菩薩,是一位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土的大乘聖者。
  • 這些是你不知道的大象寓意!
    太和殿寶座旁的大象是銅胎琺瑯彩鑲寶石質地,它背馱寶瓶,瓶內放著五穀,表示五穀豐登,吉慶有餘。另有一種說法是,大象是能通曉諸國語言的瑞獸,它身馱寶瓶而來,象徵國君聖明、天下太平,年景豐裕。萬象更新的「象」,諧音「祥」、和「相」,古人云:「太平有象」,把這個吉祥物放在家裡,可以讓家裡充滿祥和。
  • 西遊記中四大菩薩的坐騎分別是什麼?只有它不曾下界為妖
    再比如金翅大鵬,靈山寺那麼多羅漢菩薩都奈何他不得,如來卻能收服他。當然,不止西遊記,可以說每部電視劇中都有厲害的人物。在佛界的眾聖中,佛以下是菩薩,而這四位菩薩是露面最多的,他們分別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當然,地藏菩薩由於身在地府所以幾乎很難看到。
  • 佛教四大菩薩,文殊、普賢、地藏王、觀世音,分別代表了什麼?
    象徵著願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徵著行的是普賢菩薩;象徵著智的是文殊菩薩;象徵著悲的是觀世音菩薩。下面就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四位菩薩。一: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象徵著智,也就是智慧和聰明的代表。文殊菩薩又稱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和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侍從,世稱「華嚴三聖」。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的五臺山,文殊菩薩也叫做大智菩薩。文殊菩薩的坐騎為青獅。
  •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求智慧找這位菩薩
    簡單的說國人對佛教的崇拜,集中反映在對菩薩的崇拜上,從印度的繁雜的菩薩中選出了四大最具代表意義的菩薩,建立了一套完整信仰體系。有趣的是,印度佛教從頭到尾都沒系統準確指出到底有多少菩薩,即便常說的八大菩薩也有很多版本,其原因在於印度文化內部的分歧差異,導致印度佛教也具有多元性和雜亂性,不同的典籍中對菩薩的名字也都存在重大的分歧。
  • 揭秘四大菩薩的坐騎 觀音坐騎朝天犼兇猛無比(圖)
    普賢菩薩普賢菩薩 地藏菩薩地藏菩薩 我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其道場在山西五臺山。與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靈牙仙的六牙白象。
  • 核雕中這四位菩薩有何寓意保佑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從古至今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觀音都是最受民眾歡迎的菩薩之一。文玩佩戴中也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說法!觀音只是佛教四大菩薩裡的一種,佛教裡還有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其分別象徵著人們理想的四種人格,即:願(地藏王菩薩)、行(普賢菩薩)、智(文殊菩薩)、悲(觀世音菩薩)。
  • 四大菩薩坐騎,分別各是什麼?
    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其道場在山西五臺山。與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
  • 地藏菩薩坐騎名號「諦聽」,中國佛教四大菩薩的坐騎及象徵意義你知多少?
  • 普賢菩薩聖誕日,學習普賢十大願!
    今天是農曆二月二十一,普賢菩薩聖誕日,請大家多做善事,吃素念經,戒殺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揭秘四大菩薩的坐騎,最兇猛的竟是它!
    :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而這四位菩薩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其道場在山西五臺山。與普賢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脅士。即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普賢乘白象侍右側。若以此二脅士表法,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
  • 二月二十一 ▎恭迎大行普賢王菩薩聖誕
    恭迎大行普賢王菩薩聖誕!農曆二月二十一普賢菩薩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