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申女士今年7月第一次到濟南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就診時的最大疑問。
然而,肩關節疼痛並非都是肩周炎。2020年7月中旬,申女士在濟南市中心醫院進行右肩MR(核磁共振)檢查,提示:右岡上肌撕裂傷及肩胛下肌退變,肩峰下滑囊炎,肱二頭肌長頭腱腱鞘積液,關節積液。
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張濤介紹說:「患者自認為是肩周炎,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肩周炎的學名,叫粘連性肩關節囊炎或者凍結肩,只佔很少的一部分,有文獻報導不足10%。經過仔細檢查,我們對這位患者所做出的具體診斷是1.右肩袖損傷,2.肩峰撞擊症候群,3.肱二頭肌長頭腱肌腱炎。這種情況,並非單純的肩周炎,需進行微創手術處理,還需要在專業指導下進行鍛鍊。」
肩關節疼痛
並非人人都能自愈
2020年7月中旬,濟南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張濤為患者申女士實施「關節鏡下右肩袖修復+肩峰減壓成形術」。
手術過程中,見肩袖間隙及盂唇周圍滑膜增生、水腫,盂唇退變,肱二頭肌腱及附著處退變,關節面軟骨大致正常,肩峰前外方骨贅增生,肩峰下間隙滑囊增生、充血,岡上肌肌腱退變新月型撕裂傷。
張濤主任介紹說:「肩關節疼痛的患者,並不是人人都需要手術,更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自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這就是個性化治療方案。這位患者近三個月右肩活動受限嚴重,從手術過程來看,主要癥結在於肩袖撕裂傷合併肩關節粘連,肩袖間隙及盂唇周圍滑膜增生、水腫,還有就是肩峰下間隙骨囊增生、充血。不對這些部位進行專業處理,它就不會自行恢復正常狀態。」
手術後第3天,申女士感覺右肩關節疼痛較手術前明顯好轉,了解並學會了康復計劃,並且手術屬於微創,僅僅幾個3mm的切口,很快就安排出院了。
不同部位的關節疼痛很常見,出現疼痛之後的應對措施卻是大有講究。在濟南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關節疼痛患者來就診之前,多數在家嘗試過按摩、熱敷、拔火罐、貼膏藥等辦法,效果並不明顯。
對於這些現象,張濤主任解釋說:「人身上,每一處關節都有其不同的特點,產生疼痛的原因也不一樣。譬如,肩袖損傷,以無力為主要表現,卻是越休息越不見好。這是因為,內部損傷的肌肉不會自行癒合。另外,如果肩關節有輕微不適,也不能把這一側的胳膊吊起來不動,而是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科學地進行功能康復訓練。因此,關節疼痛,需要及時就診,明確病因。」
【來源:濟南市中心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