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爹爹肩膀疼得厲害,周圍的人都說他是得了「肩周炎」,許多老年人都有這個病,讓他多活動活動肩膀就可以緩解。
於是王爹爹就每天在小區的健身器材上活動肩膀,拉伸肩關節,儘量大幅度地甩動,結果發現肩膀越甩越痛,到最後居然完全僵住了。
實在撐不住,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自己不是得了肩周炎,而是有肩袖損傷。
王爹爹就納悶了:這肩袖損傷是個什麼東西?跟肩周炎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自己鍛鍊肩膀會越練越痛呢?
其實不止王爹爹一個人,還有許多朋友也會有這些疑問,今天譚師兄就來為大家一一科普一下,有關肩袖損傷的醫學小知識。
大部分肩痛,都不是你以為的肩周炎
其實呀,真正的肩周炎臨床發病率並不高,只佔肩關節疼痛的10%-15%,而誤以為自己是肩周炎的患者中,實際病因是「肩袖損傷」的概率超過肩關節疼痛的三分之一。
所謂肩袖,其實就是由肩部四塊肌肉的肌腱組成,這四塊肌肉分別分布在肩關節的前方、上方、後方,像袖套一樣包裹著肩關節,防止出現肩關節脫位。
肩袖損傷一般表現為肩疼、無力、不能把手舉過頭頂、尤其不能梳頭或者不能把衣服塞進褲子裡。
患有肩袖損傷,切忌盲目鍛鍊
肩周炎是因為關節粘連的原因,無論是自己抬還是別人幫助抬,無論什麼活動範圍,都可以出現活動受限和疼痛。
而肩袖損傷的患者肩膀會抬不起來或者抬起來疼痛,在外力輔助(別人的幫助)下抬起胳膊時活動範圍不受限制,僅僅在某個角度會引發劇烈的疼痛。
肩周炎我們一般是建議多運動肩關節;
但是「肩袖損傷」早期的治療原則是固定和制動。
因為肩關節周圍的肌腱有損傷,過早的肩關節拉伸、甩動等大幅度運動反而會加重肩袖的損傷,所以肩袖損傷的患者會越練越痛,甚至導致最後不得不接受手術。
肩袖損傷,針對性治療是關鍵
非手術保守治療相當重要,尤其是早期單純肩袖挫傷,經4~6周保守治療,組織腫脹即可消退。
所有懷疑有肩袖損傷的老年患者或者活動量小的患者,在病程早期應採用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肩袖損傷的方法包括:
休息、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理療法、局部封閉、各種有利恢復肌肉力量練習及綜合康複方法。
一旦確診肩袖損後,應儘早行手術治療,因為隨著病程的延長,肩袖損傷的程度加重,損傷的範圍會增加,且肌腱發生退變質量下降影響術後肩袖癒合。
因此保守治療時間不應過長,以3-6月為宜。
慢性損傷病例經6個月系統保守治療無效,或50歲以下影像學證實肩袖破裂者,宜儘早行微創關節鏡修補手術。
所以,出現肩關節疼痛不適,加上休息之後沒有好轉,建議先到正規醫院檢查,確定你的肩膀到底是什麼問題,再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盲目鍛鍊有時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今天有關肩袖損傷的知識科普就到這裡,下期我會繼續為大家講解肩周炎的醫學科普,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