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搶論文第一作者,怎麼解決?

2020-12-23 光明日報

近日,中國覆蓋面最廣的數學學術性組織中國數學會發布了一份《關於數學學術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就如何正確開展學術評價提出4點意見。其中第一點意見就關於論文貢獻評價,《意見》稱所有作者如果按姓氏字母排序,應視為貢獻等同。

相對於整個科研工作所需付出的心力來說,署名算不上是大問題。不過,因為學術論文是展示科研成果最直接的方式,論文的署名意味著成果的歸屬,對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署名問題看似小,實則也不小。也因此,《意見》發出後,引起數學學科內外的關注和討論。

一名研究者在實驗室內工作。新華社

為什麼中國數學會要出這樣一份聲明?這要從科研論文署名的慣例說起。第一種規則是俗稱的「阿爾法貝塔」(α-β)順序,論文合作者以姓氏字母進行排序,所有署名作者被視為同等貢獻。這種順序行之有年,並在有些領域一直延續至今,比如數學和高能物理等。這種規則下,只有對論文作出實質貢獻的人才會被署名,對於普通貢獻者只是以致謝的方式被提及。

這種排名規則雖然在數學界廣泛採用,卻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很多高校規定需要第一作者論文才能取得博士學位,這樣就不得不打破這種排名規則。另外,當數學工作者與經濟學家、生物學家等其他領域的學者合作的時候,需要適應其他學科的署名習慣。不過,這種署名方式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學科評估和學術評價等行政管理,各種評價就是希望分出個甲乙丙丁,與同等貢獻有本質的矛盾。這就需要數學工作者與管理部門進行溝通協調,一方面通過客觀評價促進數學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不至打擊數學工作者之間合作的積極性。

第二種署名規則是按對論文貢獻進行署名。這種署名方式下,最重要的作者是第一位和最後一位。第一位常是做實驗的研究生,最後一位是研究生的導師,也就是整項研究的總負責人。第二位、第三位等是其他作者的位置。這種排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跨領域科研工作者的合作積極性,不利於產生重大成果。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工作者們創新設置了共同第一作者。2019年,清華大學施路平教授團隊用一塊類腦計算晶片「天機芯」展示了自行車的平衡、目標探測跟蹤、自動避障等功能,打破了專有人工智慧的局限,為發展人工通用智能提供了平臺和思路。這項成果登上了《自然》雜誌的封面,這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有8位。不久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團隊構建的量子原型計算機,其運行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快一百億倍,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也有4位。再往前回溯,薛其坤教授第一篇關於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科學》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也有4位。

雖然有了「共一」這種提法,人們還是傾向於排在第一位的共同「一作」最重要。最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新成立了交叉學部,旨在重點支持交叉學科的發展,有利於促進各領域科學家之間的合作,相信會讓科研工作者從內心深處真正覺得,共同一作的貢獻確實同等重要。

論文署名的苦惱和矛盾,每個科研工作者都會遇到,只有彼此之間充分溝通與理解,才能相互取長補短,解決跨學科重大問題,享受論文發表時的喜悅。當然,這也離不開學術共同體對規則的進一步釐清和再建設。

(作者:王永鋒,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研究員)

內容:《光明日報》(2020年12月23日02版)

圖片:新華社、新華網

責編:王子墨

編輯:朱曉帆 孫小婷

相關焦點

  • 一篇sci論文幾個第一作者
    sci論文發布第一作者很重要,sci狀況對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認同度是十分高的,假如各位在職稱評審升職裡能有以第一作者或是通信作者真實身份發布的論文,對升職是十分有協助的,眾所周知作者的排列是依據作者在論文全部寫作全過程中的貢獻度及其影響力來排列的,有時將會倆位作者貢獻度長很少一樣大
  • 世界頂級物理學期刊的論文作者,卻是一隻貓!
    在把它送往世界頂級的科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之前作者請他的同事幫忙再看一看論文檢查是否一切都正確同事看完後覺得內容是不錯可是有一個問題就是教授在整篇論文中主語都是「我們」《物理評論快報》期刊規定如果文章申明只有一名作者那文章裡不允許使用第一人稱複數你可能覺得只要把主語改掉就好了吧
  • 論文選題意義怎麼寫
    作者:新風學術網 第一,論文選題意義怎麼寫,重點在於表示明白論文選題的對理論研究有哪些貢獻,或者對實踐具有哪些幫助和指導。
  • 浙師學子大一就以第一作者在SCI二區發表論文!
    浙師學子大一就以第一作者在SCI二區發表論文!作為一名本科一年級學生,以第一作者在SCI二區TOP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是一種什麼體驗? 小編是無法回答你了(一點點難過)但!咱們學校數理信息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171班的夏建超可十分有發言權!
  • 第一個目標……以第一作者在有聲望的期刊上發表大量的SCI論文
    但是,無論計劃是留在學術界還是進入行業,發表SCI論文都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發表SCI論文向潛在的僱主證明,您有能力從事原創,前沿的工作,並且可以努力工作。但是發表SCI論文並不僅僅是做了所有的研究,把它們寫下來,然後提交給幾家SCI期刊進行評論。要想成功,你需要一個從你的博士後開始的總體戰略。以下是一個如何讓你的博士後出版事業成功的指南。
  • 學術論文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寫什麼和怎麼寫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研究生期間最重要的工作莫過於學位論文的撰寫,對於博士研究生來說,還面臨著小論文的發表壓力。無論是幾十萬字的大論文,還是萬八千字的小論文,其實我們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只有兩個:寫什麼和怎麼寫。
  • 華東師範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以第一作者發表重要論文!
    華東師範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2019屆本科畢業生曾晉哲為論文的第一作者,朱通副研究員和張增輝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朱通副研究員和張增輝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航空發動機是國防、交通等領域的核心裝備,反應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能力。
  • 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對作者都有哪些要求
    很長的時間裡,有眾多的作者朋友們諮詢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論文發表的問題,我們都會請作者們先提供他們的個人簡介,以明白他們的學歷、工作單位和職稱,因為不管是南大還是北大核心對作者都是有要求的。一些作者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下面我就分析說明一下。
  • 中科院將調查贊導師與師娘論文,論文作者:自然科學需要情感注入
    研究「導師夫婦」論文屬獲資200萬項目成果這篇引發爭議的論文,題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I):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發表於2013年第5期的《冰川凍土》期刊,作者為徐中民。在這一過程中,提出了天人之際的發展理論,提出了四位一體的方法論,在總結研究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矛盾的四種大而化之途徑,這與黑河流域的水資源管理實踐是一致的,中間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該項目成果包括五方面。其中,《理論與實踐(I)》、《理論與實踐(II)》這兩篇論文屬於「生態經濟學的集成研究框架」成果。
  • 碩士論文致謝怎麼寫?意義是什麼?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雖然研究生的生活多半時間還是待在學校跟同學老師一起在學術之路上上下求索,但是論文致謝語寫就的那一刻也真正標誌著畢業生們與這所學校就此別離了,畢業論文的致謝是一篇完整畢業論文必不可少的部分,是論文作者對論文寫作過程中,對論文做出貢獻的老師、同學、家長、朋友的一種尊重
  • 兩學生畢業前應導師請求,竟將論文第一作者轉給了導師的合作夥伴
    雖然實驗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各種困難,但對祝劍南和錢景浩來說都算不上真正的問題,畢竟都一一解決了。讓他們難受的,是畢業前毛老師和他們之間的一次談話。談話的主題是即將投稿的兩篇論文的作者安排。之前他們也聽說過研究生很難作為論文第一作者的傳聞,但面對自己做出來的數據和寫出來的文章,祝劍南和錢景浩都認為自己是各自論文的第一作者無疑。他們的觀點在毛安然的談話後改變了。
  • 畢業論文的標題該怎麼選
    當我們選擇好研究方法後,開始寫論文,首先得想好怎麼寫標題,好的標題代表一張好看的臉,給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標題,那麼我們論文的標題該怎麼寫呢?畢業論文的標題該怎麼選選題是對作者學術素養、直覺和經驗的多重考驗,它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
  • 簡單說下論文摘要怎麼寫
    現在這個時間段,同學們的論文基本都已經完稿了,還沒有截稿的同學要抓緊時間了,畢竟完稿後的論文查重和論文修改也是一大難題。今天簡單說下論文的摘要如何寫。論文的摘要是在整篇論文中是作為一個獨立文體存在的。論文摘要主要表述論文課題研究和學習的方法,研究體系,研究過程中有何重大發現,重要問題的發現與解決等。用相對簡單明確扼要的詞句對論文全篇內容加以概括。論文摘要撰寫時,要注意幾個要點。
  • 吹捧導師師娘的論文作者,被處理了
    ——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程國棟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並且論文標註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經調查,論文作者徐中民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已被作出相應處理。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2020年查處的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公示。
  • 論文中了頂會,卻被曝抄襲前導師小組論文,多處原文公式完全一致
    但它的核心方法、公式、網絡結構圖,卻與另外3篇論文中的部分文本及圖例如出一轍,其中兩篇同樣來自頂會。而在仔細查看之後不難發現,這3篇論文都來自同一個教授,也是作者之前所在的導師小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第一篇被抄襲的論文,來自頂會ACL 2019(這篇論文曾經投過EMNLP 2018,未被接收)。抄襲的畫風是這樣的,左邊是ICML 2020的論文,右邊是ACL 2019的論文:除了換一種表達方式以外,內容基本如出一轍。
  • 科研小白怎麼開始寫論文?這篇文章滿滿的都是乾貨!
    學術問題大多不是一代學人就能解決的,一代學人只能解決那一代學人的認知水平之下所能解決的問題,但即便如此,也存在著研究的疏忽和漏洞,也會因主觀能力的不足而存在著研究的缺陷。因此,後輩學人就是要反覆不斷地閱讀、比較和分析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從中發現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
  • 吹捧導師與師娘的論文作者,被處理了
    ——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程國棟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並且論文標註屬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經調查,論文作者徐中民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已被作出相應處理。 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2020年查處的不端行為案件處理決定(第一批次)》公示。
  • SCI論文檢索證明怎麼開,開具檢索證明的步驟
    要求SCI論文檢索的單位,有的是只要在web of science查詢到即可,還有的要開具檢索證明。那麼,SCI論文檢索證明怎麼開?SCI論文檢索證明一般可在大點的大學圖書館開具,比如清華、北大等等。SCI論文是常見的評審方法,很多人想要拿到獎學金、加薪、晉升職稱等,是要憑藉SCI論文檢索證明的,凡是沒有檢索證明的,發表的SCI論文不被相關單位認可。
  • 「中國論文工廠」一文被點名作者回應:只是參考英語的表達
    「論文填詞」作者回應:英文不好,參考表達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輸血科的醫生程大也(Daye Chen)在名單中出現兩次。       而在「百人名單」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來自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個署名「Qiliu Peng」的人。這個名字共出現了7次。經澎湃新聞調查,此人中文名叫彭契六,是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博士研究生。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官方公布的「2013年度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獎人員公示」上,彭契六作為臨床檢驗診斷學博士研究生中的一員,也在其中。
  • 論文造假再觸底線!不同作者,不同疾病,卻能得出「相同」結果?
    一時間,「論文工廠」 事件引起了國內民眾的高度關注與討論。而在短短 3 個月時間後,比克再次曝光一批疑似造假論文,此次列出的 8 篇論文均來自不同的醫院、不同的作者,論文研究的疾病也是完全不同的癌症種類,但結果卻出奇一致,甚至論文當中的圖表和數據都出現了大面積的雷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