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雲裳·雲上昆明民族時裝周倒計時只剩3天,設計大咖們正緊鑼密鼓地為各自的專場秀做準備。在12月19-20日,「孔雀窩創始人」楊麗燕、學院派頂尖設計師範佳、百年拼布繡傳承人柯然、安寧扎染傳承人楊語嫣,四位獨立設計師將各自帶來主題專場秀,為群眾帶來四場打破傳統壁壘,把民族元素與時尚趨勢完美搭配的民族時尚融合秀。
【「孔雀窩」創始人楊麗燕:一針一線編織民族服飾文化精粹】
楊麗燕,「孔雀窩」民族服飾品牌創始人,「孔雀窩」品牌設計總監,世界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女士的妹妹。和姐姐一樣,楊麗燕在生活中也非常鍾愛民族服裝,穿的都是自家「孔雀窩」的衣服。孔雀窩作為楊麗萍老師的私家衣櫥品牌,一針一線,皆蘊含了楊麗萍老師「百年品牌」的夢想,「孔雀窩「流淌著中國濃 鬱的民族文化血脈,聚集了民間的民族服飾文化精粹,具有濃鬱的東方民族色彩。
「孔雀窩」的衣服大多獨款獨件,可以說,與它相遇,是一種緣分。服飾從製衣技藝方面,從面料選材、服飾設計到手工製衣、其傳統中國元素的運用都是精心考究,每一件成品服飾的出現都蘊藏了製衣師對中國傳統理念的表達,其設計風格中又不乏雲南的氣息。對於如此「高大上」 的服飾,「孔雀窩」以重現民族特色手工服務為核心理念,堅持民族自我的表達與傳承,力爭將逐漸遠離現代生活的民族文化與國際時尚相結合,激發人們對民族傳統記憶的思考和回歸,此品牌是一種對品質和品味的追求,更是一份為了傳承傳統民族服飾文化的情懷。
(楊麗燕設計師 供圖)
【學院派頂尖設計師範佳:數字影像為秀場視覺體驗加成】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生活,也改變了設計的方式,拉近了思維和表現之間的距離,也將夢想照進了現實。曾畢業於法國裡昂二大服裝學院時尚與創造專業的範佳設計師,也將在本屆雲上昆明民族時裝周帶來主題秀,此次主題秀與雲南藝術學院數字媒體專業陳林鼎老師的子非數字藝術工作室聯名開發呈現。
範佳從小就生活在濃鬱的彝族文化環境裡,一直以來,對雲南少數民族文化和藝術都懷有極大的熱情和情懷。他這次帶來的作品創作選題為雲南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服飾文化主題,以雲南多樣性生物的特徵、形態為元素進行數字影像藝術創作。依託現代的數字媒體藝術形式,把精心設計的數字影像用光學全向投影的方式,以服飾為載體,輔以模特肢體語言,最終呈現包含互動影像藝術、沉浸式影像藝術、民族服飾藝術等多屬性的、綜合的、與眾不同的視覺藝術體驗和全新「秀場」感受。
(範佳設計師 供圖)
【拼布繡技藝傳承人柯然:「日月星辰」延續民族信仰】
在去年昆明民族時裝周上,百年拼布繡技藝傳承人柯然將拼布繡技藝融於西式婚紗,給人帶來了非同尋常的視覺享受;今年以「日月星辰,繁華似錦」為主題的全新設計作品,再一次使前衛潮流與傳統技藝的交融達到了奇異的平衡。
在中華民族的創世神話中,幾乎每一種講述,都離不開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和草木魚蟲等自然物,這些自然物就是神聖標誌、是圖騰。在這次的系列作品中,柯然以藍色和黃色作為主色調來表現創世神話中的自然崇拜,藍色是「辰」,黃色為「日月」及「星」,藍色讓人感受到安靜、舒服,黃色又有些許可愛調皮,形成一個和諧的對比。
(柯然設計師 供圖)
作品中圖樣元素的靈感還來源於雲南恬靜又不失靈動的自然美。比如在藏語裡,「香格裡拉」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柯然受此啟發,把香格裡拉的梅裡雪山化為了衣裙上「日照金山」的圖樣。工藝方面,作品採用藍染、手繪、刺字繡、拼布工藝、手工布藝立體花朵、竹藤編織工藝等,再輔以青金石、綠松石、珍珠、月光石、鳳凰石、天然碧玉髓、紅珊瑚、寶藍虎眼睛石、金銀、石榴石、黃玉髓、藍沙石等天然石材,種類之多、用量之大、工藝之繁複,體現著設計師的別出心裁。
(如果藝術攝影工作室 供圖)
【扎染傳承人楊語嫣:將傳統技藝與漢服完美融合】
楊語嫣是安寧扎染傳承人的後人,家中三代從事扎染工作。安寧扎染在傳承古代絞纈技法的基礎上,製作出了「大美雲南」系列、「光影」系列、「山花爛漫彩雲南」系列、「絞纈華服」系列,「生靈」系列等安寧扎染作品。雅魯藏布江是中國最長的高原河流,是「大美雲南」系列作品之一,藍染、絞纈、撮暈纈等技法,呈現在齊胸襦裙上。
安寧有珍珠泉,泉水上湧氣泡狀似珍珠故而得名,運用扎染反白和鹿胎纈技藝製作的「安寧珍珠泉」由此而來;安寧有金色螳螂川,向日葵和油菜花盛開時一片金色,螳螂川從花田旁流過故而得名,於是作品「安寧金色螳螂川」運用梔子植物染、繭兒纈、撮暈纈等技法製作。
(楊語嫣設計師 供圖)
楊語嫣設計展出的服飾每一樣都有其獨特的靈感來源和故事性,整個系列的基調貫穿於每個小細節,通過色彩、布料、版型、印花、工藝等,表達服飾語言。看似簡潔明了,實際上是經過反覆醞釀,不斷探索總結國風之應有路徑,並在原國風元素上厚積薄發的結果,充分展示了設計師對紡織材料革新趨勢的充分把握,以及對中國傳統服飾元素的完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