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讀《物種起源》?關於物種起源說,關於達爾文!

2020-12-23 讀書的小卡醬

提到達爾文,我們都非常熟悉,因為他是被寫進課本裡的偉大科學家、生物學家,每一個學生,上學的時候,都從生物課本上學到關於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這也是他成為世界上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的原因。但如果要讓人們細說達爾文,卻好像只有「進化論」這個標籤是用在達爾文身上,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詞可以用在他身上。「進化論」,是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在《物種起源》中奠定的科學理論,現在也被稱為是「達爾文主義」,是關於物種起源和生物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

改變了世界的科學理論有很多,「進化論」是其中一種,發表了進化論的《物種起源》,也因此成為了改變世界的一本書。這本書自從1895年出版以來,到2020年,已經被翻譯成將近40種語言,印刷了無數次,成為了影響人類進步發展的一本書。不過我沒可能讀到1895年初版,我讀的是新星出版社初版的達爾文手稿珍藏版《物種起源》,這一版是由韓安之子韓樂理,根據父親韓安的翻譯遺稿,整理出來的珍貴翻譯稿,被認為是最符合初版達爾文思想的版本。隨書還有劍橋大學圖書館正式授權的達爾文珍貴復刻手稿6張,用一個小信封裝著,打開信封,就好似打開了科學的「潘多拉盒」。

我讀這本書,正如博伊斯耶蒙德給達爾文的追悼文寫的一樣:「達爾文之於我,如哥白尼之於世界」。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改變了全人類關於「地心說」的愚昧無知,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在我眼裡就是把人類從動物界的塔尖推下來的巨作。

一、從《物種起源》看生物種並非永久不變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書中的開頭,就用四章重要的內容「馴養狀況下的變異」、「自然狀況下的變異」、「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來講述了關於生物種並不是永久不變的定義,並確定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科學理論。

在第一章「馴養狀況下的變異」中,達爾文表明:「生物變異具有普遍性,幾乎沒有生物不發生變異」。而變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內因,即生物的本性;二是外因,即生活條件帶來的改變。但內因比外因重要,它從本質上決定了生物種變異的性質和方向,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也許就是這意思。

馴養狀態下的生活條件變化大,對於動物來說,極易引發變異極,因為環境會直接作用於生物體本身,也能間接地影響到身體器官,用得到器官就進化,但用不到的器官就會退化,比如人類馴養了雞鴨等家禽,野生特徵在馴養的時候慢慢退化,這是達爾文講述的「退化論,這是由於外因引起的變化,但內因卻決定了「生物的穩定遺傳性」,於是才能保證雞生雞,狗生狗,讓生物基因能夠遺傳下去。

自然狀態下的變化極其緩慢,很大有部分,是由於自然界環境一年四季都大同小異,沒有經過類似「寒武紀」、「侏羅紀」等大世紀變化,對於動物來說,是不會快速凸顯變異的,當環境在茫茫時間洪流中發生了變化時,動物也會隨著有一個緩慢的適應過程,從自然選擇的「變異——生存鬥爭——適者生存」的順序逐層變異的,這種變異會從根本上改變生物基因,並讓該基因適應環境。

但在動物生存環境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競爭,這種競爭又分為了「同種族之間的競爭」,不同種族之間的鬥爭,種族內的鬥爭,相對於種族外的鬥爭更加殘酷,而產生鬥爭的原因便是高繁殖率、食物缺乏率和生存空間有限性的矛盾產生的。

當競爭不過時,自然就會為生物們作出選擇,選擇適應能力、遺傳基因等強悍的生物留下,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也就在這一抉擇中被演繹。之所以會選擇馴養狀態下、自然環境中、生存競爭、自然選擇這私章內容來表述結論,也是科學論證中採用的「類比方法」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這也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來由。

二、從《物種起源》看到的現在和未來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的生物進化論(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發展而來的言論),徹底顛覆了當時社會主流的「上帝創造論」,也引起了整個人類開始思考「人類來源」的思想熱潮,不僅讓人類對生命起源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引人類思想革命的進程,被恩格斯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除開上述的生物學之外,書中還涉及到了很多種類的科學研究領域,比如人類學、心理學、哲學、地理學、地質學等領域,也影響著這些領域的發展,即使是現在,也是對科學研究有著巨大的啟示意義和科研靈感來源。

雖說達爾文發表的《物種起源》,在後世影響著整個人類的進程,但在當時的英國,這卻不是可以隨意發表的作品。在早期的英國,教士、鄉紳和貴族依然掌握著政權,他們千方百計地維護土地階層的利益和國教(上帝說)的文化霸權。達爾文這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科學言論,自然而然是違反了宗教界、貴族界的規則,而達爾文的「物種的轉變理論」也因為被迫推遲了多年再出版。

不過好在1895年,達爾文最終向世人證明:自然界的一切並不是上帝一手創造出來的,也並非一直是今天這個樣子;世間所有的生物都是從最初原始的共同祖先類型,經歷漫長演化而來的;連人類自身也是生物演化的產物。

三、《物種起源》凝結的智慧,值得每一個人去學習品讀

達爾文曾說過:「無知有時比知識更容易帶來自信」。放在當時那個還在崇尚「上帝說」的懵懂時代,也許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也許才會明白達爾文在顛覆了整個世界認知的時候,又對西方社會和思想產生了怎樣深刻的影響,甚至是到現在,還是影響著全世界的人民,全世界的科學家,成為現代生物學、進化論的偉大奠基。《物種起源》 凝結的智慧,是劃時代的巨著。

自這本書出版後,就一直流傳一句話:只要科學還在,這本書就會在人間流傳。也只有這種不朽的景點,才可以支撐著科學的進程,才可以改變著人類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孟德爾之《物種起源》
    顯而易見,如果經常發生的大量的突變能夠自發產生新的種族或物種,那麼,生物界的多樣性就不需要其他理論來解釋了。但是,在那個時代,至少有三種理論在廣為傳播。最古老的理論是神創論,說一切物種都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用6天時間造出來的。這一理論當時已受到達爾文支持者的猛烈抨擊。
  • 關於人類起源,神創論、虛擬論哪個更可信?
    關於人類的起源至今都還是一個未解之謎,雖然目前人們都普遍認可達爾文的進化論,但實際上進化論觀點還存在著很多疑點。在很早以前人們就提出了神創論,認為人類的起源是由上帝或是神創造的。除了神創論以外關於人類的起源,科學家還提出了外星人造人,有人認為人類的起源是由外星人創造的,雖然人類目前對於外星文明還沒有找到準確的科學依據,但是科學家對於外星文明是深信不疑的。
  • 關於人類的起源,也是人與猿重要的區別
    圍繞著人類起源問題,數千年來一直存在著唯物論與唯心論的鬥爭。直到今天,在世界不少地方乃至一些發達國家,仍有許多人宣揚上帝造人的「特創論」。基督教的《舊約全書·創世紀》說:上帝用了5天的時間創造了萬物,「第6日乃照己像,摶士為人,名日亞當。後取亞當的肋骨變為婦人,名日夏娃。
  • 黃種人的起源你知道多少?關於性的秘密,一個隱秘部位留下了答案
    這是一個關於性的選擇與人類起源的故事,截止到今天為止,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大約有70多億,人口數量可以說非常多了,但是,由於我們人類的內部基因其實都差不多,差異很小,科學家給我們人類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現代智人,是地球上唯一生存活躍的人屬動物,也將是地球上最後的人類。什麼是人屬動物呢?
  • 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可能對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一無所知!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遺傳變異,人類是由猿猴演化而來的……關於達爾文,你可能非常熟悉,因為他是寫在課本裡的偉大生物學家,可要你細說說達爾文,似乎只有進化論這個標籤讓你記憶深刻,其他的一無所知。關於進化論,或許早已經成為現代人基礎認知中渾然天成的部分,但這份熟悉也讓我們忽略了161年前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之前,「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理論才是絕對主流思想。11月24日,是《物種起源》問世161周年紀念日,讓我們重新凝視這位科學巨人,看看他是如何開闢生物學發展新紀元,並且引起整個人類思想的巨大革命的。
  • 從洗浴細分市場入手,物種起源WizEvo欲打造簡單好用的智能家用工具
    物種起源專注於智能家居、泛機器人等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主要針對洗浴細分市場人群。 【獵雲網(微信:ilieyun
  • 人類起源問題最大的騙局,存在100多年,3億年前我們真是一條魚?
    人類的起源是眾多科學家研究多年都未得出結論的難題。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到生物進化論這一觀點再次得到證實。他在《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指出,人類與現在猩猩和猴子擁有同一祖先,人類的祖先就是古代類人猿。
  • 以人類起源的三種假說為例,說明人類為何不能追本溯源?
    其實以人類的認知水平,萬物追溯不到起源。就算現在的主流宇宙起源理論,也只是說138.2億年前,「奇點」爆炸就有了宇宙時空,至於「奇點」之前是什麼,人類無法描述,也毫無意義。但萬物追溯不到起源,為什麼還會存在?回答不了。
  • 節肢動物起源圖景再添關鍵拼圖
    它被認為是科學界期盼已久的、可以揭示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麒麟蝦的發現填補了節肢動物起源過程中關鍵的缺失環節,給生物進化論增添了一個強有力的化石證據。達爾文的困惑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特別提到,動物界以三葉蟲為代表的複雜類群在最古老含化石的巖石中「突然」出現,而複雜動物在寒武紀「突然」出現是對進化論的巨大挑戰。
  • 人類起源學說最大的騙局?存在100多年,3億年前我們真是一條魚?
    通過這句話似乎很好地闡述了物種之間的差異,或者說在某種意義上,人類比魚兒要優越要聰明,至少人類有理想。人類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高姿態,是因為我們相信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按照達爾文的說法,人類和大猩猩的祖先是相同的,我們都是從古猿進化而來的。
  • 生命起源百年探索:進化論、資訊理論、熱力學誰是主角?
    此後關于于生命起源理論數量激增,以至於似乎我們需要一組平行宇宙,才能驗證所有的可能性。3. 來自進化論的啟發無論科學家們採取何種途徑來尋找生命的起源,大多數人都會借鑑查爾斯 · 達爾文在1859年《物種起源》中的思想來幫助解答。
  • 達爾文珍貴筆記本或已遭竊!內含關於進化論的筆記,價值不菲
    綜合報導,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24日表示,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創立者達爾文的兩本珍貴筆記本,據信遭竊。筆記本2001年就曾被列為遺失,但館方認為其只是被錯放在了館內某處。據介紹,筆記本內有關於進化論的開創性想法,價值不菲。
  • 我們被騙了那麼久!3億年前我們是一條魚?推翻達爾文進化論
    人們對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著好奇,為了一個答案積極探索,關於人類起源究竟是什麼來歷,曾經有過許多不同的答案,但現在大家都相信的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人類是從古猿進化而來。在科學界,人類起源仍然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 人類起源地真的是在非洲嗎?有何依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在這本書中達爾文向世人說明了人類也是地球上土生土長的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演化而來,但是達爾文並沒有說明人類的起源地的問題。
  • 達爾文與上帝的百年「較量」
    一位多病的老人(「達爾文家的隱士」)竟然撼動了《聖經》的基礎。他在《物種起源》裡說出了自然界的真相:自然界裡,並沒有象教堂裡所說的那種和平與協調,自然界一直在進行著大搏鬥;大自然的多種多樣和盡美盡善,並不是上天所賜予,並不是奇蹟,而是自然選擇和性狀分歧的結果。讀者可以執拗,也可以生氣,就是毫無一點辦法找出論證來衛護上帝創造的理論。因為一切本來為《聖經》傳說辯護的論證,都成了反對這神話的證據了。
  • 關於演化理論的讀書筆記
    總有人說,世間萬物是琢磨不透的,我們可以分析他們的過去,但是總是無法預測他們的未來,這就是演化的魅力。要想徹底了解一件事情,就應該歸本溯源,找到底層的第一性原理,這讓我抓起了達爾文的這本《物種起源》。關於他的學說,主要觀點就是「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我們知道大腦越用越靈活,手臂越鍛鍊肌肉越發達,這是符合我們觀察的,所以我們都認為用進廢退是有道理的。而「獲得性遺傳」就是通過後天的環境,改變了遺傳性狀,按照拉馬克的說法,就是長頸鹿由於受環境限制,總想著伸長脖子,最終就慢慢進化除了長脖子。
  • 人類起源之——75億人類皆為同一女性後代
    上期咱們說好的,上期是人類進化,這期是人類起源。如果人類進化沒看的,記得待會兒移駕看看上期的人類進化。今天我們要說的話題和人類起源有關。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地球上各個大陸的人類都在探索這個問題,就是人類到底是怎麼來的?而在差不多的歷史時期,人類的結論也都大同小異,全都是來自宗教和神話傳說,我們就簡單地把它概括為神創論。
  • 柯遵科:達爾文的鬥犬?赫胥黎與進化論不得不說的故事
    ▲ 託馬斯·亨利·赫胥黎託利黨貴族和教士的寵兒、老一代科學紳士中的代表人物歐文已經提出了上帝連續創造物種。因此,赫胥黎必須要對物種問題給予一個自然主義的解釋,不訴諸上帝的作用,只要自然的解釋。怎麼辦呢?
  • 人類的親吻遺傳,從側面證實了達爾文的物種進化理論
    一、人類起源人類一直存在兩個終極問題,一是我從哪裡來,二是我向哪裡去。關於人類的起源問題,主要有兩種理論:一是達爾文的物種進化理論,二是神靈造人理論。目前科學界認同達爾文的物種進化理論,宗教界認同神靈造人理論。
  • 人類起源最大的騙局,存在100多年,3億年前人類是條魚?
    對於人類的起源這個問題,達爾文曾經給出過自己的答案,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進化論,進化論作為達爾文研究的成果,被大部分學者所認同,在這一理論中,最為著名的說法就人類的始祖,實際上和其他生物的始祖是一樣,這個所謂的始祖,是生活在上古時期的,單細胞生命體,而這種單細胞生命,經過無數次進化之後,才逐漸演變分化成不同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