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煤長江地質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踐行總局「美麗地球」建設戰略願景,累計實施1000多項危險性地災評估,完成100多個礦山環境治理項目,連續三年在太湖、星雲湖、巢湖實施大口徑藍藻治理深井施工,助力「強富美高」新江蘇和「美麗中國」建設。
再生利用技術:
「老礦區」變「新公園」
礦山環境是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以往重開採輕治理的粗放開採方式,礦山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出現了地面塌陷、土地損毀、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等一系問題。因此,重現往日良好生態環境,礦山環境修復整治迫在眉睫。中煤長江地質集團積極踐行「兩山」理論,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主動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發揮技術優勢,聚焦廢棄礦山修復整治。
太原西山國家礦山公園面積7.16平方千米,涉及白家莊礦等3個企業和白家莊村等4個村莊,欲通過治理,將其打造成山西省煤炭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示範基地。在生態環境修復領域耕耘多年的中煤長江地質集團,憑藉著在行業內完備的資質、精湛的技術和驕人的業績,一舉中標白家莊礦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試點示範工程。
在整治中,中煤長江地質集團利用廢料再生利用技術,將建築垃圾分離處理後,變成再生骨料加工成透水磚、再生砂漿、PC預製構件、道路水穩層、乾粉砂漿、RDF清潔燃燒棒等環保建材產品,用於道路基層、墊層等道路工程中。再生混凝土用於排水溝、擋牆、建築墊層基礎等,將建築垃圾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共贏。
整治前白家莊廢棄礦山全貌
「白家莊礦本來生態環境就比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因此我們儘可能地採用新技術環保工藝,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資源,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景區的路燈大部分採用的是太陽能供電,綠化養護水源採用的是附近官地礦汙水處理廠礦井中水和部分市政用水,還修建很多蓄水池,用於收集雨水和分級抽水,施工中我們優先使用建築垃圾再生產品,實現了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中煤長江地質集團白家莊項目經理畢洪波介紹說。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施工,如今的白家莊礦區鬱鬱蔥蔥,景區內阡陌交通依山而建。科技的力量讓昔日老礦熠熠生輝,環保的理念在綠水青山間發揮得淋漓盡致,經過中煤長江人巧奪天工的修復整治,破敗老礦區「搖身」一變,實現了新的涅槃。
治理後鬱鬱蔥蔥的白家莊廢棄礦山
不僅如此,中煤長江地質集團利用幾十年的技術、人才積澱,發揮其地處長三角的區位優勢,深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思想、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總體要求,在江浙滬皖、晉蒙閩贛等地區綜合利用離層注漿、固廢資源化利用、土壤修復、環境整治等手段,為解決關閉礦山環境遺留問題、資源枯竭型城市換擋提升、釋放寶貴土地資源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鹽穴儲氣儲能:
保障2萬家庭用電100萬家庭用氣
金壇巖鹽有著「蘇南第一礦」美譽,這裡鹽礦總面積超過60平方公裡,儲量超過160億噸。巖鹽獨特的開採方式,使得抽滷完成後,巖鹽溶解後形成巨大的溶腔,業內稱之為鹽穴或鹽腔。金壇地區交通便利,加之其巖鹽埋藏深、鹽層厚、圍巖氣密性強、承壓強度高等諸多優點,使得這裡的鹽穴具備建設地下儲氣庫的先天優勢,為長三角地區「西氣東輸」調峰提供了完美的地下「容器」。經測算,位於茅山腳下的金壇茅溪鹽礦,其地下鹽穴有22萬立方米。
金壇儲氣庫項目現場
相對於地面儲氣庫,鹽穴地下儲氣庫具有注採率高、短期吞吐量大、墊層氣量低、安全節地、可完全回收等優點。
作為首家非油氣系統進入儲氣庫施工領域的地勘單位,三隊克服重重困難,成功攻克大口徑「S」型定向井軌跡控制、井身質量、超強抑制防塌泥漿體系配製、固井工藝、扭矩檢測、井筒氣密封測試等多項工藝與技術難題,開創了全國鹽腔儲氣庫大口徑「S」型叢式定向井施工先河。申請取得國家專利授權7項,4項專利正在審核,並形成了一套鹽穴儲氣儲能庫鑽井技術體系和工藝標準。
截至目前,中煤長江地質集團三隊已在金壇完成大口徑鹽穴儲氣庫井16口。已建成投產的儲氣庫系統3座,天然氣總庫容1.6億方,工作氣量約9400萬方,可保障100萬戶家庭用氣,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調峰供氣發揮重要作用。
掌握了鹽穴儲氣儲能庫鑽井獨門絕技的三隊,還於2020年4月一舉中標中鹽金壇公司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成為國內首個涉足地下鹽穴儲能井施工的專業化隊伍。
9月23日,由三隊負責施工的「鹽穴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鑽井工程」在常州市金壇直溪鎮打下「第一鑽」。
壓縮空氣儲能是利用壓縮機將空氣吸收壓縮成高壓氣體,儲存於地下近千米鹽穴中供取用。經專家論證,該項目安全無汙染,不會造成次生災害。
在開工典禮上,現場專家介紹:釋放出來的氣體,可以推動發電機發電。一個小時發6萬度電,採氣5個小時,一天有30萬度電發出來。即將實施的金壇鹽穴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一期工程能實現6萬千瓦電力儲能,支撐約2萬個家庭用電的負荷。
鹽穴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開工儀式
據了解,鹽穴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是國內首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與以往鹽穴儲氣庫井施工相比,鹽穴壓縮空氣儲能井具有注採氣量高、調峰周期短、注採管柱內徑大的特點。
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是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唯一國家示範項目,也是江蘇省2019年、2020年重大項目。該項目有效破解鹽穴資源閒置難題,將建成華東地區大型儲能基地,對我國能源戰略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離層注漿技術:
盤活土地3000畝
瓦斯、煤塵、水、火和頂板災害是煤礦中常見的五大自然災害。中煤長江地質集團主動向礦山全生命周期地質技術服務保障體系拓展,加強複雜地層鑽探、大口徑鑽井、定向鑽井、水平多分支鑽井等特殊鑽探工藝研發,積極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戰略需求。將其離層注漿技術成功運用有煤礦區域治理,不僅有效解決了水、瓦斯和頂板災害,而且還能有效防止地面沉降,最大限度地利用煤炭資源和地面寶貴的土地資源。
中煤長江地質集團在連雲港實施了新浦磷礦採空區生態修復工程暨310國道、浦發路整治工程,採用離層注漿工藝,對採空區進行全填充處理,消除該治理區塌陷地質災害隱患。預計該塌陷區將完成總計80萬立方米注漿,修復完成後可以盤活周邊3000畝土地,為建設生態溼地公園並發展其他產業釋放了巨大發展空間。
連雲港新浦關閉磷礦綜合治理項目
據悉,自2017年以來,中煤長江地質集團先後在邢臺、邯鄲、淮南、長治、鄂爾多斯等地,成功實施多項煤礦區域防治水、瓦斯抽排治理以及井下鑽探物探工程。其中,承建的淮南新集礦2301採區防治水項目解放煤炭資源約500萬噸。在內蒙古自治區母杜柴登礦井積極開展固廢資源化項目,預計年處理煤矸石超過100萬噸,將釋放200畝左右的土地堆放空間,且能有效解決矸石山堆放引起的粉塵和環境汙染問題。
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中煤長江地質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積極投身總局「透明地球」「數字地球」「美麗地球」建設,用高質量發展不斷厚植「中煤長江」品牌,在奉獻「三個地球」建設戰略願景中展示央企責任和擔當。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煤長江地質集團:變「廢」為寶 助力「美麗地球」建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