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煤平朔礦區有這樣一名巾幗勞模,一朵閃亮的鏗鏘玫瑰,她每天重複著繁雜而又枯燥的工作,然而她卻將平凡的工作幹得有聲有色。用行動詮釋著巾幗不讓鬚眉,盡顯現代女性的職業風採,演繹著一曲愛崗敬業的動人樂章。她就是全省煤炭系統勞動模範、中煤平朔集團有限公司地質測量中心地質室主管李靜濤。
為了愛情紮根礦山
2010年7月,26歲的李靜濤以優異成績從山東科技大學畢業,為了愛情隨丈夫,揣著一片奉獻煤海、實現價值的赤子情懷,用所學專業,幹所學專長,加入企業地質測量工作之中。10年來,她努力拼搏,孜孜以求,靠著一腔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熱情,一步一個腳印,從普通測量員做起,走出了一條閃光的奮鬥之路。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為了儘快掌握地質測量知識,她就像海綿吸水似的,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上下班別的女同事箱包裡全是口紅、粉底等化妝品,而她每天隨身攜帶的箱包裡全是測量有關規程和書籍。為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她還對許多不懂的地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虛心請教技術人員和有經驗老師傅學習地質測量「獨門秘籍」,並記錄了大量的理論數據資料,這些知識技術的儲備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很大程度得到了發揮。俗話說,一個人做點事情並不難,難就難在持之以恆,始終如一,一朝一夕容易做到,三年四載也易堅持,但難能可貴的是她十年如一日,春去秋來始終如一,從不抱怨,笑容始終掛在臉上。
地質測量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野外作業工作,每天工作非常辛苦,男同事有時也吃不消,何況一個文質彬彬,高學歷集眾多榮譽花環於一身的她。起初她也徘徊過,猶豫過,可既然選擇了這個特殊崗位,就得咬牙幹下去,這一幹就是十年。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可工作環境不允許她穿時尚的服飾,一年四季工作崗位上只能是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和笨重的防砸鞋,但樸素的工裝掩飾不住她對工作的執著,一臉灰塵映襯著美麗樸實的臉龐。
為了工作愧對親人
常言道自古忠孝難兩全,為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她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自從孩子出生後,遠在河北平山老家的父母不時過來幫她照看孩子,母親身體不好,有個心願在有生之年想去北京天安門廣場看看。作為女兒理應陪伴母親實現這個願望。可部門一個蘿蔔一個坑,抽不開空,好多事情等著她處理。一直到現在都未能實現母親的小小願望,每當與母親視頻通話時,她都會止不住流下愧疚的眼淚。
兒子上幼兒園後,經常是全勤寶寶,有時生病了,早晨吃完藥,帶上藥送到幼兒園,安頓老師給照料。作為媽媽,心裡當然放心不下。只能在單位抽午餐時間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的情況,每當聽到孩子在手機裡的哭著喊媽媽時,李靜濤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擦了擦眼淚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繼續工作。作為一名妻子,一名母親,一名女兒,對家庭和親人她深感愧疚,無言以對,對工作她兢兢業業,無怨無悔。
翻開她的工作日誌,她幾乎每月出滿勤,沒有因為個人的事而耽誤影響工作,與部門成員緊密團結,圓滿完成了領導布置的各項工作。作為一名勞模、一名黨員,她深知勞模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參加工作以來,無論工作多麼艱辛、任務多麼繁重,都帶頭堅持去做,努力去做好。
幹工作有股「認真勁」
地質測量工作要求科學嚴謹,一切需要用數據說話,「失之毫釐差之千萬」。如果數據出現偏差,就會對露天和井工採掘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去年夏天,平朔東露天礦在礦坑採掘中,遇到地下小煤窯採空區,複雜的地質條件給大型採掘設備帶來安全隱患。為了保證正常採掘推進,她每天帶領同事們下礦坑跟班察看地質情況,由於地表多處出現冒煙,她每次到工作面就被煙嗆得噁心、嘔吐難受。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身為地質室主管的她,及時查找有關歷史地質資料,與礦生產技術部人員研究採掘方案,採取安全防範措施,對地表所有冒煙處密集打孔鑽探,獲取地下地質構造和數據。該礦鑽機司機嫌麻煩說這麼大的採空區,打幾個孔就可以了,而李靜濤卻不這麼認為,她說:「就是因為面積大,地下不確定因素影響勘查精度,所以才要密集打孔,出現問題誰負責!」一席話說的鑽機司機啞口無言,只好照她的要求去打孔。近年來,隨著各礦井的採掘延伸,所遇的難題也越來越多,她也不斷地給自己加壓力,努力鑽研技術業務,對各礦井存在的問題,她都會一一記錄下來,翻閱大量的書籍,搜集資料,編制方案措施。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地質室共有11名職工,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大學生,也有在比武中獲得佳績的技術精英,是一支富有活力、富有朝氣,富有創新和探索精神的年輕隊伍。作為中心核心部門,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服務單位正常安全生產。為此,她積極發揮團隊的優勢和合力,工作中相互支持,不分份內份外,生活中彼此關照,情同手足,深受同事們擁護和愛戴。因為她懂得,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每當遇到技術問題時,她及時廣泛徵求大家的意見,通過工作上互幫,業務上互教,生活上互助,營造在一起共事的和諧團隊氛圍,從而把團隊精神融到具體工作崗位之中。
工作中李靜濤既具有女性獨有的細心,又具有工作責任擔當。每天第一個來到辦公室,多數時候是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的。看似輕鬆的背後,不知道蘊含著多少艱辛和汗水。為了給各露天礦和井工礦在開採前獲得第一手地質資料,她的足跡可以說踏遍了溝壑縱橫的平朔礦區每個角落。露天礦作業環境,春季風沙瀰漫、夏季驕陽暴曬、秋季晝夜溫差巨大、冬季寒風刺骨,被職工們調侃稱作「四季景色宜人」。長時間處在地質測量一線,讓她的膚色較同齡人顯得不協調,面容多了幾分本不屬於她這個年齡的滄桑。然而,李靜濤沒有為此傷感過,為了準確掌握地質資料和數據,她帶領地質室男同事每天背著各種儀器穿梭在各礦井現場,一呆就是幾個小時,有時遇上颳風天氣,滿臉塵土,就這樣憑著一股子拼勁,她和同事們研究並掌握了多項露天開採和井工開採遇到的採掘地質難題。
她還帶頭組織實施了多項「五小」技術成果,領頭創辦了「地測防治水技術創新工作室」。個人也實現了從學技術到幹技術再到管技術的轉變,先後被評為山西省煤炭系統勞動模範、山西省煤炭科技創新標兵、朔州市「最美巾幗崗位能手」等。面對榮譽,她沒有感到驕傲,而是覺得擔子更重了,責任更大了。她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更加鑽研技術,並將自己的專業技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同事們和兄弟單位同行們。近年來,地質室陸續「加盟」了幾名新員工,她在工作上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愛護,要求大家精益求精,把誤差降到最低。在李靜濤耐心細緻的傳授下,有效帶動了中心測量工種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2017年中煤集團公司舉辦的職工技能大賽中,李靜濤所帶的團隊取得地質測量第一名的好成績,為企業爭得榮譽。
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翠美。李靜濤簡單事情重複做、重複事情快樂做、快樂事情天天做,在瑣碎工作中默默閃耀著細小的光芒,不為人知卻又樂得其所,在平凡中彰顯平凡品質。以柔肩扛起責任,以堅韌詮釋擔當,以勇敢體現價值,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別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