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忘記放起落架,A-10攻擊機「機腹著陸」平安落地

2020-12-18 航空之家AH

圖:「弄壞了國家上億的資產,還笑?!」 圖片來自網絡

拉上窗簾/文

近日美國的一架A-10攻擊機登上了新聞封面。據報導說,這架飛機在對抗演習時走火,座艙蓋被炸飛,起落架也出問題。但飛行員沉著冷靜,操縱飛機使用「機腹著陸」,毫髮無損地回到了地面。

起落架系統是飛機僅次於「發動機」和「飛行控制」的第三大重要系統。如果沒有它,飛機就只能像火箭那樣玩「一槌子買賣」,因此它的質量對飛行安全也至關重要。

但起落架畢竟與發動機和操縱系統不同,它不參與飛行控制(除了放下之後風阻變大),因此如果發生了故障,還是可以「博命一試」的。這種「博命」叫做「機腹著陸」,英文是「Belly Landing」,或者使用全稱「Wheels-up Belly Landing」.

圖:美國B-1B機腹著陸 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Belly Landing並不罕見。這主要是因為起落架系統非常複雜。它的機械部件太多,運動方式各異,各作動系統需要按時序緊密配合,因此出故障的機率當然高過航電系統,甚至比發動機系統的故障率還要高——拉總瞎猜的哈,專業人士可以查一下資料。

美國空軍的訓練強度很高,Belly Landing時有耳聞。上圖是2006年5月,第七聯隊的一架B-1B轟炸機在迭戈加西亞(位於印度洋正中心)機腹著陸後的照片。當時這架飛機著火,但幸被撲滅。幾天後它站了起來,起落架系統被修復。

圖:國王無腿迫降 圖片來自網絡

「小飛機」Belly Landing的事件就更多了。一般情況下只要處理得當,不發生翻滾或側翻,著火能及時撲滅,都不會造成嚴重傷亡。上圖是去年2月,一架比奇King Air K90小型飛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亞瑟·鄧恩飛行公園」機腹迫降後的情景。

根據報導,沒有人在這次事故中受傷。

圖:波蘭航空767機腹迫降 Jetphotos圖片 攝:Pawel Guraj

民航史上最著名的「Belly Landing」大概要數波蘭航空的767迫降。2011年11月1號,波蘭航空這架老舊的767-300無法放下起落架,不得不機腹著陸。這個事件被眾多航空攝影愛好者拍下,成為了永恆的經典。因為機場準備充分(跑道鋪泡沫),駕駛操作得當,230名乘客與機組人員「一切OK」。

現在大多數民航飛機「吊掛」發動機,容易在機腹著陸時導致翻滾,因此這起降落的難度不比哈德遜河滑降容易多少。但是機長Tadeusz Wrona和副駕Jerzy Szwarc臨危不亂,成功地處置了這次險情。他們成為了波蘭英雄,也改變了波蘭航空「破舊飛機不安全」的行業形象——大家改口說,「技術好,沒輪兒都能落下來,值得信賴!」

圖:MA60也有這本事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我國也有類似的英雄,因為我國是新舟60(MA60)的產地。MA60的起落架系統出問題較多,僅2014年MA60就分別在鄭州、瀋陽和榆林發生三起事故。但是都在飛行員沉著應對下,憑藉高超的技術——最終順利著陸,無人傷亡。

在2014年MA60的三起事故中,「瀋陽」和「榆林」最後是正常著陸(報警解除,起落架也放下來了),只有鄭州是「落地滑行時前起落架意外收起」,都不算是完整的Belly Landing. 因此嚴格地說,MA60於國內只在2002年發生過「機腹著陸」。當時一架武漢航空公司的MA60在宜昌訓練,飛行員忘記放起落架。

圖:新舟60在榆林 攝影:拉上窗簾

忘記放起落架的情況其實也不罕見。今年五月份的巴基斯坦航空墜機,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飛行員忘記了放輪兒。專業的飛行員能夠操縱「沒輪兒」的飛機平安回到地面,「不專業的」飛行員卻能將「有輪兒的」飛機摔得一塌糊塗……呃,這差別是有點兒大哈。

但如果因此捧波蘭和美國,那也是不對的——還記得文章開頭提到的B-1B麼?美國軍方調查後批評飛行員說:你TM忘了放起落架啦!-

相關焦點

  • PK8303號航班駕駛艙的「鐺鐺」警告聲:飛行員為何忘記放起落架?
    拉總就此向A320飛行員求證,獲得一些資料。在此代為解釋災難是如何發生的,可能不夠準確,僅供參考。 一、主警告聲音 A320飛機如果忘記了放起落架,屬於「嚴重錯誤」,機艙裡會響起「主警告音」,類似「鐺鐺鐺鐺」的報警,並且會持續。據飛行員說,這聲音「賊尼馬大,賊尼馬煩人」。
  • 資料:國內外10餘起新舟60飛機事故一覽
    民航資源網2014年2月25日消息:今(25)日,據奧凱航空消息,奧凱航空天津飛往瀋陽的BK2870航班,駕駛艙系統顯示起落架故障,由於沒有準確的指示信號,飛行員慎重起見沒有立刻降落,經過第一次低空通場(非低飛迫降),讓地面人員目視檢查起落架是否放下鎖好,檢查正常後,飛機正常落地
  • 美攻擊機用腹部著地?發現兩枚炸彈被壓在下方,飛行員:幸好沒炸
    據《空軍時報》報導,此前,美軍的一架對地攻擊機發生故障,只能在莫迪空軍基地選擇迫降。據了解,該機的具體型號是A-10C攻擊機,當時著陸是腹部著陸。其實該類事故並不罕見,但其之所以引起人們關注,是因為在該機下方發現有兩枚炸彈。一旦這兩枚炸彈在著陸時爆發,造成的後果將十分嚴重。
  • 美軍戰機故障強行迫降,特殊設計保證沒啥大事,等於送飛行員功勞
    美國空軍依然裝備著相當陳舊的A-10攻擊機,在許多人眼中該機已經退役了,可惜現實為,A-10一直頑強的處於在役狀態,關於這一點,也沒什麼可多說的,服役幾十年的A-10一直不願換,一次迫降說明原因,2020年4月7日,一架A10攻擊機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機腹迫降,幾乎完好無損地安全降落。
  • 飛行員報告:駕馭憤怒的小鳥,EMB-314超級巨嘴鳥螺旋槳攻擊機
    雖然「超級巨嘴鳥」的內部結構與前身相似,但該機不再僅僅是一架教練機,而是強悍的輕型攻擊機。促成這一新能力的核心是以色列Elbit公司研製的航空電子系統,兩套任務和顯示處理器及1553B多路數據總線構成了系統主幹,座艙內24度視場的平顯(HUD)成為主飛行顯示器,兩個150 x 200mm(8 x 10英寸)彩色液晶多功能顯示器為飛行員提供了簡潔易讀的座艙儀表。
  • 美軍A-10「疣豬」攻擊機推遲退休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5月24日報導,美國空軍決定保留A-10「疣豬」攻擊機,推遲該機型的退役時間。    美國空軍最終決定保留其很受歡迎——至少是對飛行員和步兵而言的A-10攻擊機。    報導認為,綽號「疣豬」的A-10攻擊機從未得到過美國空軍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 美軍攻擊機訓練時,飛行員在韓國上空失誤投彈,訓練彈下落不明
    而在近期,駐韓美軍再出事故,攻擊機在進行訓練時,飛行員在韓國上空竟然出現失誤投彈,該訓練彈目前仍下落不明。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0月29日報導,近日,駐韓美軍一架A-10「雷電II」攻擊機進行訓練時,飛行員失誤將訓練彈投在射擊場外,但這一消息直到兩周後才披露。
  • 加拿大客機起飛時輪胎掉落 乘客拍下驚險過程 盤旋90分鐘落地
    航空圈訊加拿大一客機起飛時一個輪胎從起落架上掉到跑道上,飛機在空中盤旋90多分鐘消耗掉燃油後落地。起飛過程中時,左起落架兩個輪胎中的一個從起落架上掉下,落到跑道上。機上乘客拍下了輪胎掉下的驚險過程。 這架飛機裝有六個輪胎——兩個在右起落架,兩個在左起落架,兩個在機頭下面的前起落架。事發後,機組人員繼續進行最初的爬升,在3000英尺(約1000米)處停止攀升,開始盤旋消耗燃料,以減輕重量可以安全著陸。
  • 升級後的美軍A-10攻擊機,來自坦克「殺手」的威懾
    美軍戰機中有一款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就是A-10攻擊機,尤其是在經過升級改造後,更是成為有名的「坦克殺手」。在眾多攻擊機中,美國的A-10攻擊機算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外形醜陋,它還有"疣豬"的稱號,雖然不中看,但它在幾場大規模戰爭中表現出色,成為美軍喜愛的武器之一,哪怕是現在它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美國人仍然不打算放棄它,想要繼續改造升級,讓它發光發亮。
  • 美軍A-10攻擊機度過「中年危機」
    美軍第163「黑蛇」中隊的A-10攻擊機。圖片來源 美國空軍 編譯 史春樹 美國空軍的A-10攻擊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專職對地攻擊機。這種代號「疣豬」的飛機誕生於冷戰時期,圍繞一門威力強大的7管30毫米航炮設計,能向敵軍裝甲部隊施加毀滅性打擊。作為美軍的「獨門兵器」,A-10在服役的40多年間隨著技術發展而進步,在美國參與的歷次軍事衝突中保持著可觀的出鏡率。
  • 美國A-10攻擊機外號「飛行坦克」,它究竟有何獨特之處?
    在防空武器日新月異的今天,攻擊機似乎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美軍卻依然有一種強大的對地攻擊武器,它就是A-10攻擊機。在航空界,A-10攻擊機有一個外號,那就是「飛行坦克'',這款攻擊機到底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呢?
  • 打不垮摔不爛的A10攻擊機,F-35都趕不走,唯一能媲美的就是蘇25
    (近期美軍一架A10攻擊機的事故再次彰顯了這型全球最強攻擊機的性能)作為全世界最強的攻擊機,美國A10攻擊機的性能和戰績全球矚目,該機的可靠性水平也非常了得,在近期的一次事故中,A10攻擊機就再次展現了他「皮實」的一面。據媒體報導,在近期美軍一架A10C型攻擊機在降落過程中發生事故,起落架無法打開,但是最終,飛行員居然用該機的機腹完成了降落,飛行員安然無恙。
  • 「疣豬」繼續飛,美軍A-10攻擊機迎10年來最大升級
    「疣豬」繼續飛,美軍A-10攻擊機迎10年來最大升級 綽號「疣豬」的美國A-10雷電II攻擊機將迎來10年來的最大升級。
  • 解碼巴西「超級巨嘴鳥」螺旋槳攻擊機
    在一名大學生的建議下,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把研製成功的EMB-314輕型攻擊機命名為「超級巨嘴鳥」。結果,這種「巨嘴鳥」不負眾望,相繼在世界「落地」,成為多國空軍青睞的輕型戰鷹。作為一款螺旋槳飛機,這款攻擊機每小時的航程為500多千米,速度適中。單機售價為1000多萬美元,與動輒三四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的噴氣式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相比,算得上是經濟實惠。而且,它可以連續作戰飛行6個小時以上,每小時飛行的成本只有500多美元。而A-10「疣豬」攻擊機每小時飛行的作戰成本,按美國2010財年的標準來計算,約為5000美元。
  • 遠去的冷戰記憶:叢林迷彩塗裝的A-10攻擊機 核生化背景演習
    與現在的灰色空中優勢迷彩不同,當時A-10「雷電II」攻擊機還是採用綠色叢林迷彩。地勤人員用牽引車將A-10拖出停機坪,地勤人員為飛行員送頭盔。為了抵擋華約龐大的地面裝甲部隊,美軍將所有希望寄托在A-10「雷電II」攻擊機上。
  • 能與殲20同框,這架小飛機什麼來頭,殲20飛行員的搖籃
    由航空工業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教-10教練機是中國新一代的高級教練機,該機為L-15"獵鷹"高級教練機的自用版,採用雙座雙發、前三點起落架、兩側翼下進氣、全動平尾、單垂尾的正常布局,其機翼為中等展弦比,並帶有前緣鋸齒,配備的兩臺渦輪風扇發動機則置於機身內部。
  • 二戰兵器全集-英國費爾雷劍魚魚雷攻擊機
    英國費爾雷劍魚攻擊機,與其所存在的年代之間形成了一種奇怪的反差。就算是在1930年代,劍魚也算得上是過時,它又大又笨,行動遲緩。原型機SwordfishTSR.II首飛於1934年4月17日,後墜毀。量產型Mk I代號為S.38/34,機翼帶輕微後掠角,骨架為全金屬,但蒙皮均為帆布。
  • 蘇聯伊爾102攻擊機,全身大量武器,詮釋暴力美學
    IL40的改進方案IL42方案,在競爭中蘇霍伊設計局的T8方案獲得競標並最終發展出了SU25攻擊機,而伊留申設計局的方案則在落選之後發展出了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伊爾102攻擊機。火力防護強大的攻擊機方案伊爾102攻擊機其實並不是全新的設計,當時伊留申設計局在二戰中就已經研發出一款皮實耐用、火力兇猛的強擊機伊爾-2,伊爾-2在二戰中戰功顯著,毀滅了大量的德軍坦克、陸地機場的飛機和軍艦。
  • 二戰德軍口中的「黑色死神」,蘇聯的伊爾-2攻擊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可以說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了,在這場戰爭中,誕生了無數著名的民族英雄以及武器槍械,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款伊爾-2攻擊機,就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好的一款對地攻擊機。這款伊爾-2攻擊機是以單活塞式三葉螺旋槳驅動的機型,呈下單翼硬殼式布局,為後三點式收放式起落架,主量產型為縱列雙座封閉式座艙,後座位是面向後方的機槍手座位,並設有彈倉的構造。
  • A-10攻擊機延遲退役:世界現役最強攻擊機,威力是強5的數倍
    A-10攻擊機是世界現役最強的攻擊機,其作戰能力是強5攻擊機的數倍。據美國官方給出的數據,a-10共計最大可以攜帶7.3噸各式彈藥,在執行戰場遮斷和前線近距火力支援時堪稱是步兵和坦克的剋星。海灣戰爭時期,美軍頻繁出動a-10攻擊機對伊拉克的地面部隊進行打擊,對於失去制空權的伊拉克軍隊來說,居高臨下,以飛彈,炸彈,火箭彈和炮彈為火力的a-10攻擊機極具殺傷性。就連裝甲厚重的t-72主戰坦克,車頂也無法扛住30毫米穿甲彈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