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弄壞了國家上億的資產,還笑?!」 圖片來自網絡
拉上窗簾/文
近日美國的一架A-10攻擊機登上了新聞封面。據報導說,這架飛機在對抗演習時走火,座艙蓋被炸飛,起落架也出問題。但飛行員沉著冷靜,操縱飛機使用「機腹著陸」,毫髮無損地回到了地面。
起落架系統是飛機僅次於「發動機」和「飛行控制」的第三大重要系統。如果沒有它,飛機就只能像火箭那樣玩「一槌子買賣」,因此它的質量對飛行安全也至關重要。
但起落架畢竟與發動機和操縱系統不同,它不參與飛行控制(除了放下之後風阻變大),因此如果發生了故障,還是可以「博命一試」的。這種「博命」叫做「機腹著陸」,英文是「Belly Landing」,或者使用全稱「Wheels-up Belly Landing」.
圖:美國B-1B機腹著陸 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Belly Landing並不罕見。這主要是因為起落架系統非常複雜。它的機械部件太多,運動方式各異,各作動系統需要按時序緊密配合,因此出故障的機率當然高過航電系統,甚至比發動機系統的故障率還要高——拉總瞎猜的哈,專業人士可以查一下資料。
美國空軍的訓練強度很高,Belly Landing時有耳聞。上圖是2006年5月,第七聯隊的一架B-1B轟炸機在迭戈加西亞(位於印度洋正中心)機腹著陸後的照片。當時這架飛機著火,但幸被撲滅。幾天後它站了起來,起落架系統被修復。
圖:國王無腿迫降 圖片來自網絡
「小飛機」Belly Landing的事件就更多了。一般情況下只要處理得當,不發生翻滾或側翻,著火能及時撲滅,都不會造成嚴重傷亡。上圖是去年2月,一架比奇King Air K90小型飛機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亞瑟·鄧恩飛行公園」機腹迫降後的情景。
根據報導,沒有人在這次事故中受傷。
圖:波蘭航空767機腹迫降 Jetphotos圖片 攝:Pawel Guraj
民航史上最著名的「Belly Landing」大概要數波蘭航空的767迫降。2011年11月1號,波蘭航空這架老舊的767-300無法放下起落架,不得不機腹著陸。這個事件被眾多航空攝影愛好者拍下,成為了永恆的經典。因為機場準備充分(跑道鋪泡沫),駕駛操作得當,230名乘客與機組人員「一切OK」。
現在大多數民航飛機「吊掛」發動機,容易在機腹著陸時導致翻滾,因此這起降落的難度不比哈德遜河滑降容易多少。但是機長Tadeusz Wrona和副駕Jerzy Szwarc臨危不亂,成功地處置了這次險情。他們成為了波蘭英雄,也改變了波蘭航空「破舊飛機不安全」的行業形象——大家改口說,「技術好,沒輪兒都能落下來,值得信賴!」
圖:MA60也有這本事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我國也有類似的英雄,因為我國是新舟60(MA60)的產地。MA60的起落架系統出問題較多,僅2014年MA60就分別在鄭州、瀋陽和榆林發生三起事故。但是都在飛行員沉著應對下,憑藉高超的技術——最終順利著陸,無人傷亡。
在2014年MA60的三起事故中,「瀋陽」和「榆林」最後是正常著陸(報警解除,起落架也放下來了),只有鄭州是「落地滑行時前起落架意外收起」,都不算是完整的Belly Landing. 因此嚴格地說,MA60於國內只在2002年發生過「機腹著陸」。當時一架武漢航空公司的MA60在宜昌訓練,飛行員忘記放起落架。
圖:新舟60在榆林 攝影:拉上窗簾
忘記放起落架的情況其實也不罕見。今年五月份的巴基斯坦航空墜機,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飛行員忘記了放輪兒。專業的飛行員能夠操縱「沒輪兒」的飛機平安回到地面,「不專業的」飛行員卻能將「有輪兒的」飛機摔得一塌糊塗……呃,這差別是有點兒大哈。
但如果因此捧波蘭和美國,那也是不對的——還記得文章開頭提到的B-1B麼?美國軍方調查後批評飛行員說:你TM忘了放起落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