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蘋果2030年要實現整個供應鏈和產品使用的碳中和

2020-12-15 澎湃新聞

12月12日,蘋果CEO蒂姆·庫克在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言呼籲採取更有力的氣候行動。他表示,今年蘋果在全球業務中實現了碳中和,並且已經幫助95家供應商實現了100%的可再生能源轉型。

「我們已經公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到2030年實現整個供應鏈和產品使用的碳中和,比聯合國設定的目標早了20年。」庫克稱,蘋果將設備生命周期的每一個環節——從設計、製造、耐用性和維修到回收——都視為環保創新的機會,朝著閉環供應鏈的目標前進。

他強調稱,蘋果並不需要在盈利和地球的未來之間進行選擇。「一些修修補補的變化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一起可以共同向碳中和經濟過渡,開創一個充滿包容性機會的新時代。這是一個需要雄心壯志、合作和領導力的時刻。」

今年12月4日,Apple環境、政策與社會事務副總裁麗莎·傑克遜在網絡峰會上發言稱,今年7月份,蘋果宣布到2030年將實現碳中和,目前蘋果自身運營已經實現了碳中和,但挑戰在於10年內讓數百家蘋果供應商(包括製造硬體的製造基地)轉向使用清潔能源,以及2030年蘋果將希望消費者能夠使用清潔能源為設備充電。

蘋果呼籲行業一起來共同推動環保。「很明顯,這不是我們能單獨做到的事情,但我們肯定可以有所作為。我們贊助了世界各地的清潔能源項目。我們也希望與各國政府合作,確保世界各地的電網越來越多地使用清潔能源,特別是在那些目前於清潔能源方面投資不足的地區。」傑克遜稱。

麗莎·傑克遜還透露,為了支持循環經濟的發展,蘋果從自家的產品設計做起,一方面儘量把產品設計的耐用些,可以減少廢物的數量;另外,產品設計要用100%的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製造,這樣可以找回這些材料。」我們最新的產品系列使用的可回收材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此外,蘋果還投資於研發,開發拆解產品的機器人。目前,蘋果兩款可拆解產品機器人,一個叫Daisy,一個叫Dave。這些機器人可以從產品中取出可利用的材料。

蘋果一直是新能源的積極推動者。根據蘋果最新的《環境進展報告》,蘋果致力於實現閉環供應鏈,有朝一日不再從地球開採礦產。「我們當前許多產品中再生材料的比例已經再創新高,但在這個比例達到 100% 之前,我們不會止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庫克:到2030年蘋果要實現整個供應鏈的碳中和
    【TechWeb】12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蘋果CEO蒂姆·庫克在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言,強調了各國迅速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必要性。氣候雄心峰會由聯合國、英國和法國共同主辦。庫克在演講中指出,蘋果公司的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其整個供應鏈的100% 碳中和,這個目標比聯合國設定的目標還要早20年。
  • 蘋果透露重大計劃 欲在203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
    【環球網報導 記者張陽】7月21日,蘋果公司公布了新的環保目標,蘋果計劃在2030年前,整個業務、生產供應鏈、產品生命周期實現完全碳中和的計劃。這一新承諾意味著到2030年,每一臺售出的蘋果設備不會帶來任何氣候影響。
  • 蘋果CEO庫克:我們不需要在盈利和地球的未來之間做選擇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陽】12月12日,蘋果公司CEO 蒂姆·庫克出席氣候雄心峰會,呼籲採取更有力的氣候行動。庫克在發言中表示,今年,蘋果公司加速了實現碳中和的進程。他說:「蘋果公司在全球業務中實現了碳中和。我們已經幫助95家供應商實現了100%的可再生能源轉型,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我們計劃到2030年實現整個供應鏈和產品使用的碳中和,比聯合國設定的目標早了20年。」庫克強調,蘋果公司將設備生命周期的每一個環節——從設計、製造、耐用性和維修到回收——都視為環保創新的機會,使蘋果公司朝著閉環供應鏈的目標前進。
  • 蘋果發布2020環境責任報告 承諾十年後實現100%碳中和
    鳳凰網科技訊(作者/閻爍)7月21日消息,蘋果發布2020《環境責任報告》,計劃在 2030 年前將碳排放減少75%,同時為剩餘25%綜合碳足跡開發創新性碳清除解決方案。並且承諾到2030年實現供應鏈和產品100%碳中和,該舉措意味著屆時售出的每一部Apple設備都不會造成任何氣候影響。
  • 蘋果2030年實現碳中和,十年後的iPhone會不會更貴了
    7 月 21 日,蘋果發布了 2020 年環境進展報告,同時宣布公司的整個業務、生產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將在 2030 年實現碳中和。 蘋果可能是業界目前最重視環保的手機廠商之一了,但即便對於他們來說,實現碳中和也要再花 10 年時間。那究竟什麼是碳中和?它實現起來難度有多大?iPhone 會不會因此漲價?
  • 海通國際孫明春:金融行業碳中和成本僅為千分之一,有望2030年實現...
    :「金融機構是碳強度非常低的行業,整個行業完全有能力在2030年甚至更早實現碳中和目標」。我今天是想講講金融部門是否可以提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海通國際是海通證券在海外的子公司,我們在去年12月已經宣布在2025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目標是在碳排放在2030年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作為金融機構,我們可以更早,因為金融機構是碳強度非常低的行業,整個行業應該可以在2030年甚至更早實現碳中和目標。
  • 蘋果公布最新iPhone拆解機器人Dave:稀土和鎢回收神器
    今日,蘋果宣布了一項十年計劃——承諾到2030年實現供應鏈和產品100%碳中和。蘋果公司計劃到2030年,為整個業務、生產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實現碳中和。蘋果目前在全球公司運營方面已經實現了碳中和。新承諾意味著到2030年,每一部售出的蘋果設備都不會造成任何氣候影響。
  • 「去賈伯斯化」完成了,蘋果終於是庫克的蘋果了?
    甚至在今年 8 月,蘋果的市值一度突破 2 萬億美元大關,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如果說庫克接手蘋果的過去 9 年裡,都要面對外界不斷的質疑,那麼今年蘋果的成績單或許能讓不少人閉嘴。這一套組合拳,從賈伯斯時代的蘋果便開始了。iPod 興盛時代,賈伯斯曾將 iPod 與 iTunes 強綁定,使得用戶在用蘋果產品的同時,只能使用蘋果的內容服務。供應鏈挑戰庫克在對公司內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要應對外界帶來的挑戰。席捲全球的疫情,讓供應鏈進入短暫停擺。
  • 金風科技曹志剛:碳中和並非虛無縹緲、不可實現
    一方面,『30·60』目標的提出,給風電賦予了新的內涵和使命;另一方面我們克服疫情的影響,在全力保障市場對風電裝備的巨大需求的同時,正式告別補貼進入平價的新風電時代。」回顧中國風電發展歷程,從「七五」時期到現在35年的時間,併網型風電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截至2020年10月,全國風電累計裝機2.3億千瓦,在整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已經超過10%。
  • 奧迪、奔馳、特斯拉,他們為什麼擁護「碳中和」?
    今年初,歐盟率先立法確定了2050年實現地區碳中和的總體目標; 今年9月,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承諾,中國將在2030年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實現碳中和。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7年,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 伊頓公司計劃於 2030 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伊頓公司未來即將開展的全面計劃包括於2030年之前將公司營運所產生的碳排放減少50% 以上,以確保實現碳中和。伊頓還將與其客戶和供應商通力協作,以減少 15% 的間接排放量。伊頓公司提出的 2030 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已經得到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的批准,也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向企業提出的挑戰保持一致。
  • 碳中和+|沒想到,承諾最早實現碳中的是這個國家
    關注遠鑑智庫,直達2060年美好世界本文共2400字,閱讀時間約為8分鐘導語:美國退群就不說了,日本承諾的碳中和時間,竟然比中國還要遲10年。而達到淨碳匯最早的國家,真是意料之外。中國提出要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和承諾後,引發了全球的關注。
  • 「碳達峰」和「碳中和」是啥?了解一下
    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一起來看↓↓↓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 「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一起來了解下
    「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一起來看↓↓↓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更多的公司希望成為「碳中和」。這意味著什麼?
    在過去的六個月中,我收到了許多產品和服務的推銷信息,這些產品和服務聽起來都極為相似:「氣候正面」的派克大衣和漢堡,「碳負面」伏特加,「碳中和」運輸服務,「碳零排放」通勤應用和「零碳」咖啡。對於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來說,這些短語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直到最近,從小型初創公司到成熟公司的公司都將它們用於主流營銷。
  • 新華財經|實現碳中和目標需加快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體系
    與會專家表示,我國要實現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需要推動經濟、能源、環境實現均衡與路徑優化,加速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體系。今年9月份,中國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願景的提出,對我國推進能源轉型具有重大意義。
  • 一文了解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
    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日本《綠色增長戰略》提出2050碳中和發展路線圖
    重點任務:開展混合氨燃料/純氨燃料的發電技術實證研究;圍繞混合氨燃料發電技術,在東南亞市場進行市場開發,到2030年計劃吸引5000億日元投資;建造氨燃料大型存儲罐和輸運港口;與氨生產國建立良好合作關係,構建穩定的供應鏈,增強氨的供給能力和安全,到2050年實現1億噸的年度供應能力。
  • 北京綠色交易所梅德文:完善碳交易市場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路徑
    通過觀察溫室氣體減排在中國的實踐可以發現,通過行政手段實現「碳中和」, 成本大、效率低,我們實際上更需要以碳交易市場為代表的市場機制,激勵新能源產業或非化石能源產業以解決減排的正外部性問題,約束化石能源產業解決碳排放的負外部性問題,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地改變能源結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治理環境汙染,從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 2060年中國「碳中和」目標的路徑、機遇與挑戰
    [ 實現「碳中和」,從排放端必須考慮工業和電力的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但受資源、技術局限或安全、經濟等因素,部分排放並不能完全避免,其中一方面可以通過森林、海洋等碳匯進行自然吸收,同時還需要一定量的人工碳匯,比如碳捕獲、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