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抓馬將直面鴻溝戲劇大會中五位國內外教育領域創新者的經驗理念製作成了線上演講,免費與大家分享。但由於時間關係,有些演講只出了節選版,不少朋友看完都跟抓馬大呼:收穫頗豐但是看不夠!
於是,抓馬這些天快馬加鞭地反覆剪輯調試,終於在昨天,Joanne Buntin博士的完整版出爐!後續我們也會陸續更新其他演講的完整版,老師家長朋友們都可以持續關注起來~
最近在家的這段時間,我們多了許多與家人孩子相處、陪伴的時光。但與孩子相處,似乎不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除了物質上的給予,我們更想走進他們的世界,與他們去更加親密地溝通,可又要如何與孩子溝通,建立「情感連接」呢?
如果你也心存這些困惑,抓馬力薦你來看看這個演講——這位來自英國的教育戲劇前輩——Joanne Buntin博士講「情感連接」的重要性以及對兒童早期創傷經歷的安撫。
Joanne Underwood 博士 英國
教育心理學家 / 哈特爾普心理所不良童年經歷幹預 / 想像力的作用
心碎:童年不良經歷的陰影
Joanne Buntin博士針對小女孩兒童早期的創傷經歷,為大家帶來了主旨演講《心碎:童年不良經歷的陰影》。
「從情感系統而言,依戀是人類所有關係中非常重要的關係。擁抱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一個過程。所有肢體的交互,也都為嬰兒在之後人生中應對壓力奠定了基礎。孩子會基於父母的回應發展出相應的模式,感到更多安全感的孩子,會更加大膽地探索外面的世界。若嬰兒時期的需求一直無法獲得回應,長期處於極端境遇中,他的感官可能會逐漸關閉。
此外,父母和孩子的互動也會影響孩子前腦的發展。良好的互動有助於孩子建立複雜的大腦路徑,幫助他們在極端境遇中做決策,如解決問題、應對壓力、控制情緒等。對Alisa而言,她的早期發展時期顯然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照與回應。」
——摘選自Joanne博士大會演講
該演講探索了自我的概念——「我是誰?」,並將這個重要的命題與兒童心理學、兒童的情感需求以及科學實證聯繫起來,從而給予觀眾一個較全面的光譜探索嬰兒如何闡釋和探索意義,並且如何通過友誼(特別是與陪伴者,兄弟姐妹或同齡人之間)和遊戲建立意義建造的語境。
嬰兒和早期幼兒可以主動的發起學習過程,通過大腦中有效的核心機制,他們探索自身以及理解他人的動機和情感。該講座還會探索創傷和逆境如何影響早期發展,以及對於廣義範圍的人類經驗來說,早期逆境和創傷到底意味著什麼,以及我們如何創造一個充滿融合感的情感空間,允許兒童擁有歸屬感,創造性以及保持和世界的連接。
當我們關注到這些話題時,特別是當我們開始一起探討這些話題時,我們將會關注這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然後我們將會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有哪些可能性,那個故事將會往哪個方向去。
相信看完視頻,你的內心,也會有了答案。
優酷視頻搜索:Joanne Underwood《心碎:童年不良經歷的陰影》
*溫馨提示*我們將在優酷/網易公開課/騰訊課堂,陸續更新演講完整版,歡迎大家按需收藏方便觀看
抓馬寶貝.教育體驗中心是一家面向中國現代家庭的整合教育與發展中心,區別於傳統的以孩子為教育對象的「單邊教育」,抓馬將父母、學校和環境建構在一個同步、完整、有目標、有原則的教育觀中。
抓馬寶貝針對3-12歲的兒童採用英國教育戲劇鼻祖Dorothy Heathcote的方法及社會建構主義的發展教育觀,用10年在中國的深入探究設計出針對中國父母教育選擇、身份焦慮及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的工作坊和諮詢機制。專注於中國教育和戲劇的創新,專注於中國教育戲劇的開發與傳播,是中國首家引入並踐行英國教育戲劇的權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