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 恭祝福德正神/濟公活佛 聖誕千秋 默佑閤家 家安宅吉

2021-02-19 神明那些事

二月初二

恭祝

中央鎮位真官

福德正神

聖誕千秋

       2020年2月24日適逢農曆二月初二是俗稱「頭牙」的日子,民間大多以這一天為土地公盛大祭拜,特別是許多做生意的店家每個月初二、十六都會準備供品來祭拜土地公,祈禱生意興隆,其中又特別以「頭牙」與年末的「尾牙」最為隆重。

    《福德正神真經》記載農曆二月初二,為土地公聖誕也是加昇封為福德正神之日,而八月十五日則為土地公神壽誕,不過民間多以二月初二為其壽誕,但同樣在春、秋二季舉行盛大祭典,稱「春祈」、「秋報」。

       這節日的起源為:古人買賣交易時,都利用「朔」、「望」這兩天,大家在約定的定點「以物易物」,拿自己生產的東西,換取其它日常生活必需的物品,等到規模越來越大,就成為市集;大家在市中互換物品,所以這種交易方式,就叫「互市」。

        在「互市」之前,商家都要先拜「土地公」,祈求生意興隆,大發財利,因為「土地公」也是「財神」之一,這種祭拜的禮儀,稱為「互祭」。「互祭」完後,因為祭品十分豐厚,主人家就利用牲禮,煮成可口美味菜餚,招待交易的人和店裡的夥計,藉以連絡感情,慰問員工的辛苦(稱為造福)。然而,因為「互」字和「牙」字,在古文字的筆法上,十分相似,以至於互相混淆,後人不察,把「互祭」寫成「牙祭」一直沿用至今。所以現在才有『打牙祭』這個另人興奮的名詞喔。
  因為新春期間有許多行事,「互市」都是從二月分才開始,二月一日的第一次「互市」就成為最受重視的市集,當然需要祭拜「土地公」;而二月二日是「土地公」的生日,也須祭拜,二者僅相差一天,又都是祭拜「土地公」,況且第一次「互市」必定十分忙累,因此,生意人為了方便省事,就擇定二月二日舉行「互祭」,併同「土地公生」,一起祭拜慶祝,一方面謝「財神」土地公的庇佑,一方面也可以犒賞員工的辛勞。以此類推,就由原來的朔、望(初一、十五)舉行「互市」、「互祭」,改為初二、十六「做牙」拜拜。

   因為土地公也有財神的職掌,所以各位想求財的朋友,在這一天要記得拜土地公,在家中或店內設香案祭拜,或是到廟裡燒香都可以,沒有規定哪一種方法才是正確的,但一定要記住三件事:

一、心誠則靈。心中對神明的敬意比什麼都來的重要,如果有心,就算準備的牲禮不豐富也沒有關係,在心中對土地公訴說您今年的願望,看是業績成長,或是工作穩定,都可以向神明祈求。

二、要行正道。土地公保佑的是行正道,做正當事業的大眾百姓,只要你的工作、事業對的起天地道德良心,土地公都會保佑。

三、祈求的願望要踏實。對神明祈求願望時,切記不可天馬行空,最好是自己努力後能夠達到的目標,若是太過浮誇的願望,神明也無從幫忙。

       而農曆八月十五拜土地公,就是向土地公稟報今年二月初二許的願是否達成,如果有,記得還願;如果尚未達成,則需要再努力,並請土地公多護佑。
       總之,心誠則靈,行正道,作正事,是祈求每一個神明護佑的不二法則。趁著今年二月初二到廟裡祈求土地公護佑,同時也沾沾熱鬧的人氣,讓自己未來的工作與事業能發展的更加順利、平安。

三皇五帝部下  后土真君  以身垂範  荒拓開墾

教織種植  匡王協運  德高望重  雍行乾坤

廣濟人倫  萬姓蒙佑  

受敕封為福德正神

秉忠正烈  助國衛民  膺承簡命

鎮一方而黎民仰瞻  

保佑四境  作物豐盈

掌傳奏而丹忱上達  義貫九天  

善惡昭彰而響應

靈通三界  功過糾察以分明  

修仁見性  鞏固金湯奠安稷

佈施群黎  醒世節儉大忠大孝

至顯至靈  婦孺老幼  享受天倫

當境土地  后土尊神福德天尊

福降人間佑土地 

德澤萬民護十方 

正道奉行忠義守 

神自在心永庇護

       茲恭逢聖誕佳期,虔誠恭祝福德正神聖壽無疆,並祈臨宅庇佑,伏願尊駕默佑民等,閤家平安、智慧增長、學業、事業順利,萬事如意、功名成就、財源廣進、 四時有慶、八節無災、男添百福、女納千祥、老幼安康、萬事迪吉、百業興隆

    二月初二不止是福德正神的聖誕耶!

別忘了還有濟公活佛(道濟禪師)佛誕哦!

神功莫測 聖化無窮 禱則有應

 斟酒滿扈 敬陳亞奠

讓我們一起雙手合十

虔誠恭祝

位居西極 隱道東崇 清修志學 性秉色空 
玄門洞覺 善果圓融 山中收怪 劍斬蛇龍 
禪師受歷 宏傳妙旨 親臨說教 闡啟凡蒙 
功參造化 德照桑潼 常轉法輪 廣布雲烘 
寒林普濟 民皆感應 尋聲救苦 大顯神通
聊獻俚句 恭頌華祝 道濟仙師 聖壽無疆

      今逢聖誕  天放瑞彩 地接祥雲 萬信騰歡 十方同慶 愧無蟠桃瓊漿之獻 惟抒孺仰 恭之誠 雙手合十虔誠恭祝佛誕🙏🙏🙏  

祈願 

無禱弗應 有感斯通 家安宅吉 人壽年豐 
諸事順美 萬事亨通 財源八進

文章底下留言已開啟

閱讀文章的同時

趕緊來留下您

美好的祝福

相關焦點

  • 二月初二 福德正神(土地公)聖誕千秋
    二月初二恭祝福德正神聖誕千秋  老百姓認為土地公很老實,一年到頭總沒有什麼吃,就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煎荷包蛋送給土地公吃。並把每年這天定為土地公的生日。「祭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中溜)、門神、行神。民間所供奉的土地公,大概有兩種:  ①廟、寺、祠、堂及工商農牧戶等,都是供奉「福德正神」。  ②在墳墓邊祭祀「后土」(山神土地總代表)。  至於與社神相關之神為「稷神」。「稷神」即「五穀神」。土地神廟和五穀神廟在我國古代是國家的象徵性建築物。「社稷」(社神、稷神)興隆,指的是國家富強,康樂太平。
  • 二月初二 土地公聖誕 大家有想跟神界村長許願嗎?
    二月初二恭祝福德正神聖誕千秋土地公是自然崇拜中,與人民最親近的神祇;人們又稱土地公為[福德爺]、[土地公伯]或[伯公]、[大伯爺]、[后土]、[土地],正式的稱呼是土地公是土地之神,也就是古代的[社]。是為土地的守護神,統理固定的轄區,主掌居民的禍福,所以無論是鄉村、田野、商家,都有奉祀土地公。一般土地公廟都不大,俗稱[田頭田尾土地公]。由於土地公地位低,但也正因為不高高在上,反而更親近人間,成為地方居民守護神。隨著時代演進,在市區內,我們常可看到[街頭巷尾土地公]。
  • 【李氏】濟公活佛(李修緣)簡歷
    蓋六甲神也。瀕湖居民,食螺已斷尾矣,道濟乞放水中,活而無尾。嘉定初坐逝,葬虎跑塔中。前清秀才徐聚垣在他的著作中這樣形容濟公:「家素封,餚有珍饈,醞有內法。然居士薄於自奉而厚以待人,於凡四方明德之儒,以及三教九流之有行者,無不交相結納,時人稱之曰:「小孟嘗。」而於貧苦人尤切摯。每當歲迫時,見有蒙袂而前、決踵而過,與夫道路流行無寄之人,寒則衣之,飢則食之。資送雖不盡多,然皆得其歡心而去。
  • 【農曆二月二】恭迎濟公活佛聖誕
    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求得子。濟公出生後,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緣,從此與佛門結下了深緣。 古往今來,名人如恆河沙數。然而能為東西方世界雅俗共賞 者,首先要推中國的"活佛"濟公了。 濟公原名李修緣(1130一1209),天台永寧村人。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和遠孫,卻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劣習。
  • 《活佛濟公》裡的演員扮醜,也太豁得出去了
    你還記得陳浩民主演的《活佛濟公》嗎?雖然這部劇的劇情在當時看來有點雷,但不得不說還是非常好看的一部劇。《活佛濟公》當時是單元式的劇情,每個單元發生的故事可以有所關聯又可以相互獨立,所以這部劇連拍了三部。
  • 【神話傳說】活佛濟公與道濟禪師
    人物簡介濟公(1148年—1209年),漢族民間信仰之一,舊時冰窖業、雜技業所崇拜的行業神祇。濟公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後人尊稱為活佛濟公。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濟公活佛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但是大家僅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幾乎成了很多人為了口福,貪嘴吃肉的理由和藉口。甚至有些人見到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佛都說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說法貽害匪淺,使很多人混淆了聖凡、德性和修德,是邪見。),卻不知濟公活佛還有後一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他曾說:「學我者下地獄。
  • 二月初二 福德正神土地爺聖誕
    一天,一個討飯的人在路上慢慢走,土地公認為這次看準了,就把箍子箍到這個討飯人的頭上,誰知又箍錯了,沒有得到飯吃。本來討飯人自己都沒有飯吃,那有魚肉給土地公吃!於是土地公把箍子還給三癩子。老百姓認為土地公很老實,一年到頭總沒有什麼吃,就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煎荷包蛋送給土地公吃。並把每年這天定為土地公的生日。
  • 活佛濟公什麼出身,為何瘋癲?都是故事!
    #活佛濟公濟公濟公在歷史上實有其人。李老員外與夫人拜佛濟公是怎麼出家當了和尚。一聽濟公到了趕緊迎接,慧遠讓他走近點,抬起頭來。這時候一個大巴掌打在了濟公的臉上,當時的濟公也是一臉蒙。別看慧遠和尚方時已經九十多歲了,那可是得道高僧呀,這一巴掌打的濟公是鼻青臉腫,牙都打掉了,可就在這時濟公哈哈大笑,瘋了。然後對著慧遠和尚公躬身施禮,搖著手中的扇子揚長而去。從此之後,這濟公就瘋瘋癲癲的。有人說是這一巴掌把濟公打出腦震蕩來了所以瘋了。
  • 有時候,還真想進到《活佛濟公》裡做一個善良的小妖精
    到家的我胡亂扒了幾口飯又急忙溜進了小夥伴家,一直看到晚上10點多才又被媽媽揪回家。現在想來,當初如此迷戀《活佛濟公》這部劇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第一:當時家中沒有手機電腦,很難看到精彩的電視劇,而那時又是貪戀影視劇的年紀。第二:《活佛濟公1》真的很好看。
  • 濟公活佛:渡得了這世間芸芸眾生,卻唯獨負了胭脂一人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遊本昌老師飾演的濟公了,直到現在一聽到:「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就莫名的有一種熟悉感。初看不知劇中意,再看已是劇中人;初想回憶已是藝,再想卻已回不去。當時看濟公只是圖一個開心,現在再看時卻又是另外一番感慨。
  • 六月十八恭祝池府王爺聖誕千秋 代天巡狩 護佑萬民
    池王爺名然,字逢春,又名德誠,原籍南京,曾中文舉人,明萬曆3年(1575)武進士,文武雙全,為人耿介,居官清廉明正,常懷治國安民、濟困扶危之志。因為池府王爺成神之後的表現一直很傑出、屢建功績,  玉皇上帝再封為「代天巡狩總制總巡王」,成為所有領有「代天巡狩」之職的王爺、夫人媽的首席。
  • 《活佛濟公》已過10年,白雪逆生長不算啥,被有頭髮的必清帥醒
    最近,陳浩民一身濟公打扮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很多人都以為他又開始拍新系列的《活佛濟公》了。 對此引起網友熱議,當時很多人都以為陳浩民又再次出演濟公形象。
  • 「活佛」濟公為何成了第501個羅漢?
    (圖)碧雲寺值得一提的是,在五百羅漢堂中常常可以看到民間家喻戶曉的「濟公活佛」,有的人乾脆稱他為第501位羅漢。濟公(1148年—1209年),即道濟禪師,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後人尊稱為活佛濟公,又稱月引流光。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靈隱寺居住,隨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他懂醫術,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諍,救人之命。
  • 農曆二月初二 福德正神土地爺聖誕 見轉者吉祥增福
    老百姓認為土地公很老實,一年到頭總沒有什麼吃,就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煎荷包蛋送給土地公吃。並把每年這天定為土地公的生日。工商界的亦於二月初二奉祀福德正神,虔誠致祭,而且又在每年農曆二月至十二月的初二、十六都做「牙」,其中二月初二為「頭牙」,七月初二為「中牙」,臘月十六為「尾牙」。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能生萬物,養育人類繁衍生息,其功德厚大,就奉若神明。自古以來,人們以土地為「神」,尊土地為社神,漢族民間稱「土地公」。
  • 京劇《活佛濟公》藉助聲光電技巧,郭德綱大耍活寶,全場嗨翻!
    名場面2020年1月14日,由郭德綱原版單口相聲《濟公傳》改編的京劇連臺本戲《活佛濟公》閃亮登場。筆者雖然沒錢去現場,但作為老牌綱絲,還是堅持在網上看了完整視頻。聲光電效果而這次的《活佛濟公》也正是用了大膽的創新,竟然一改傳統京劇的風格,在表演的剛開始用到了聲光電的特效,看起來仿佛真正的鬼片一般,十分刺激。
  • 酒肉和尚李修緣是怎麼煉成活佛濟公的?
    遊本昌主演的電視劇《濟公》,相信70後,80後的我們都看過,劇中的活佛濟公穿的破破爛爛,手拿一把破扇子,腰間別著一個酒葫蘆,是一個愛喝酒吃肉的花和尚,專管天下不平事。很多人以為濟公的形象是虛構的,其實歷史上真的有一個濟公。
  • 買20套房卻租房住,「活佛濟公」陳浩民到底缺不缺錢
    不過,成功的翻拍也是有的,像是劉亦菲黃曉明版本的《神鵰俠侶》就比較經典,還有陳浩民版的《活佛濟公》。《活佛濟公》被翻拍的並不多,比較古老的算是遊本昌那個版本的,他演繹的濟公也是活靈活現,大家對於濟公的印象也是一個破破爛爛但是發力強大的老頭。
  • 郭德綱領銜《濟公活佛》封箱圓滿,「京劇相聲化」究竟是好是壞?
    1月14日晚,麒麟劇社己亥年封箱大戲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落下了帷幕,郭德綱攜麒麟劇社與天津市青年京劇團聯袂獻上南派連臺本戲《濟公活佛》。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精心設計的舞臺布景讓觀眾們眼前一亮,可以說這是一出叫好又叫座的新編神話戲。
  • 二月初二春龍節|福德正神聖誕誕辰
    農曆二月初二,農家戶戶都舂冬米粿,並用手捏成一塊形狀象圓餅一樣,有大有小。每塊粿面印有瓜果和稻穗狀等花紋,以象徵興旺吉祥有財氣,俗稱"土地公粿"。並備好牲醴、酒饌、果品等供筵,焚香虔誠致祭於家堂供奉的土地公神位--福德正神神龕前,以祈福報功,求賜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招財進寶,合家平安。
  • 金山活佛 近代「濟公」
    虛雲老和尚說:「活佛的家離我終南山茅篷不遠,俗姓董,母早寡,是一個富有的家庭出生,家宅頗多,他在二十歲的那年,常來茅篷問道,忽然有一天,他來請求我度他出家,我知道他家裡只生了他這一個寶貝兒子,恐怕受他出家後,他家裡會來找麻煩,因此就沒有允許他出家的要求,可是過不多時他終於出家了,拜我一位同參某禪師出家,同在南五臺住茅篷。第二年就到寶華山受戒,後來我行腳各處,也就沒有再和他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