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農業理事長:大陸不給優惠措施後 臺灣怎麼辦?

2020-12-08 海峽集結號

蔡當局公布的資料顯示,大陸是臺灣農產品的最大外銷市場。但面對RCEP的籤署,島內「農會理事長」蕭景田表示,大陸將來可以從東南亞進口成本更低、品質也不錯的農產品,不一定跟臺灣買。

蕭景田

蕭景田擔憂大陸「不給優惠措施後,臺灣怎麼辦」,呼籲蔡英文處理好兩岸關係。不過他也認為,蔡要「認清現實狀況後」才會發現問題有多嚴重。

25日,國臺辦發言人談到深化ECFA等兩岸經貿問題時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也是兩岸協議籤署和執行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如果民進黨當局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只會給臺灣經濟帶來更多障礙。

來源:你好臺灣網

相關焦點

  • 臺灣若失去大陸市場會如何?臺農會理事長是這樣說的
    臺灣農會理事長蕭景田表示,在疫情期間兩岸的關係如此緊張,臺灣地區售往大陸的蔬菜水果基本上歸零,這對於臺灣地區的農民來說無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臺灣地區的農產品大部分都是銷往大陸的,去年出口的農產品大約價值382億元新臺幣。如果兩岸的關係繼續變得如此的差,蔡英文對於大陸的態度繼續如此惡劣的話。
  • 國民黨前「立委」:RCEP讓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岌岌可危
    針對RCEP對臺灣農業的衝擊,全臺農會理事長、中國國民黨前「立委」蕭景田向中評社表示,出口的農產品原本利潤就不高,將來面對RCEP各會員國間零關稅,臺灣農產品更沒有競爭力,甚至會被拒於門外。
  • 失去大陸市場會怎樣?臺灣農會大老說出了真相……
    國民黨前民意代表、臺灣農會理事長蕭景田指出,受疫情影響,加上兩岸關係嚴峻,島內農產品銷大陸幾乎歸零,農民損失慘重。未來假如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兩岸沒有互動,臺灣農產外銷將陷入嚴峻寒冬。  臺灣農產外銷市場一直以大陸為主力,去年銷陸產值約382億元新臺幣,佔比最高,目前蔡英文當局對大陸展現強硬態度,引起兩岸對立升溫,未來大陸很可能限縮對臺農產採購,這個衝擊對臺灣農民來說非常劇烈,因為臺灣目前仍找不到能夠替代大陸的外銷市場。
  • 惠臺措施釋放利好 臺資入桂穩中有進
    惠臺措施釋放利好 臺資入桂穩中有進 2020-11-02 23:21:11   廣西是大陸與臺灣進行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先行省份之一。為助力臺胞臺企在廣西實現更好發展,廣西在落實國家惠及臺胞政策措施基礎上,推出符合廣西特色的「80條措施」,並出臺「操作指南」。  今年,針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廣西又出臺促進臺資企業穩步發展「30條措施」,包括支持臺企打造面向東協跨境電商供應鏈、支持臺企參與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等。
  • 大陸惠臺措施含金量高 臺商加大對大陸投資
    由此可見,儘管兩岸關係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但大陸為臺企臺胞謀福祉的誠意和善意從未改變。大陸方面繼頒布「惠及臺企臺胞31條」和「26條措施」後,最近又頒布「11條措施」。大陸臺商紛紛稱讚大陸的惠臺措施是真金白銀,更堅定了在大陸發展的信心。
  • 陝西將制定「26條惠臺措施」工作指南 臺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
    持臺灣居民居住證臺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居民享同等待遇、臺資企業可參與大陸5G技術研發……6月10日,華商報記者從陝西貫徹落實惠臺措施聯席工作會議上獲悉,我省各部門已就貫徹落實中央惠臺措施進行分工,下一步將制定工作指南。
  • 新冠疫情後,大陸將收緊對臺經貿?還是繼續給予臺更多經濟優惠?
    大陸擬對兩岸臺商推出差別待遇新舉措,一方面落實及細化對大陸臺商的「同等待遇」,比如細化參與政府採購以及參與新基建投資的政策指導意見,目的就是要協助大陸臺商在疫情之下能夠求存並持續發展;但另一方面,對兩岸貿易通關、檢疫也開始趨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亦可能終止,對臺實施一定程度的經濟制裁舉措
  • 大陸在臺配偶:縮短申請臺灣身份證期限或又無望
    原被列入優先法案、延宕逾4年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卻遭到行政部門主動移除,大陸在臺配偶一陣譁然,陸配爭取身份證6年改4年的希望,恐再落空。臺灣新住民發展協會理事長徐春鶯表示,協會從2012年透過親民黨提案修法,即使在國民黨執政情況下,此案都無法順利過關,現在換民進黨執政,法案能否有大幅進展,她個人悲觀不抱希望。
  • 陝西發布惠臺26條措施辦事指南 18所高校免試招收臺灣學生
    18所高校免試招收臺灣學生、臺胞購房享受西安市居民同等待遇……9月16日,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臺辦舉行的惠臺措施宣介會暨富邦華一銀行融資推介會上獲悉,臺胞在西安生活和學習將享受更多優惠和便利。
  • 惠臺體育措施的出臺將為臺灣運動員來大陸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左妍冰):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2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回答了關於《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中惠臺體育措施的相關問題。
  • 臺灣新北市聯合大陸航空公司「搶」大陸觀光客源
    中新社臺北11月7日電 (記者 劉賢 路梅)應對2016年下半年大陸團客縮減的情況,臺灣新北市政府7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將首次聯合大陸航空公司做「機票+酒店」的旅遊產品銷售,望吸引更多大陸旅客到當地觀光
  • 臺灣農業「無毒化」運動 大陸未來發展方向
    1980年代初,正是有機農業在臺灣的開啟之時。而馬英九上任後,臺灣則進入有機農業推廣的高峰期。近三年來,從臺灣當局到基層農業組織,從農夫到城市白領,社會各界都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這場臺灣農業的「無毒化」運動。
  • 臺農技專家紮根大陸育苗:把臺灣的穗嫁接在大陸的根上
    中新網廈門8月18日電 題:臺灣農技專家紮根大陸育苗:把臺灣的穗嫁接在大陸的根上  作者 閆旭  在廈門百利種苗有限公司的嫁接癒合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熟練地進行茄子嫁接育苗。上面的接穗是來自臺灣的茄子品種,與來自大陸的茄子品種的根部嫁接在一起,便培育出一株株新的茄子苗。
  • 臺灣工業總會白皮書公布!疫情期間臺灣對大陸出口增加,想「離開...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也向《環球時報》表示,即使疫情期間,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也高達578億美元,並轉化為臺灣GDP拉動經濟增長。臺灣工總會理事長王文淵呼籲臺灣經濟界應該窮盡各種渠道尋找對話方式,為逐漸升高的兩岸衝突降溫。
  • 臺擺脫不了對大陸依賴,若大陸動用經濟手段,比軍事手段更狠
    2020年1月到11月,臺灣從大陸進口額584.17億美元,佔臺灣總進口金額的22.5%。大陸連年成為臺灣最大出口市場和進來源地,而且所佔的份額不斷升高。再看兩岸投資情況,2020年1-11月臺有關部門核准臺商赴大陸投資445件,投資金額同比大幅增長50.43%。臺灣統計的數據表明,1月到11月,臺灣對外貿易順差530.4億美元,其中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783.2億美元。
  • 「贛臺會」成果豐碩 江西:把臺灣掛在心上
    「回家的感覺真好」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出席了贛臺會開幕式。江西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易煉紅,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亞飛,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蔣孝嚴,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等在開幕式上致辭。
  • 擴大惠臺措施知曉率 廈門開啟「惠臺政策措施宣傳月」
    宣講活動為在廈臺胞解讀各類惠臺措施,並對其遇到的相應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活動吸引百餘名臺胞參與。  首場宣講活動邀請廈門市金融監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中級人民法院等單位,分別圍繞廈門支持中小微臺企發展的相關金融政策;面向臺胞的人才政策及申報流程;教育惠臺政策及臺生就讀相關政策;法院惠臺司法舉措等進行宣講和解讀。  「申請臺灣人才補貼需要提供什麼材料?」
  • 劉孟竹:大陸「26條措施」再釋利好 臺灣球員路更寬
    劉孟竹:大陸「26條措施」再釋利好 臺灣球員路更寬   大陸新出臺的"26條措施"惠臺利民,相關利好引發臺灣各界關注。有島內資深體育人士看好臺灣球員"登陸"發展的前景,另有學者專家認為,無論是擴大招生亦或是領事保護,足見大陸在落實落細對臺胞同等待遇上真心實意、細緻入微。
  • 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惠臺重大舉措展現出大陸對臺工作新理念
    2月28日,國臺辦、國家發改委牽頭多部門出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多達31項惠臺利民舉措,對臺開放力度之大、惠臺領域之廣、涉之部門之多前所未有。若干措施是新時代大陸對臺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與過去大陸發布的眾多惠臺措施不同,呈現出大陸對臺工作的新理念與新的治理方式,對於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將產生重大積極影響。
  • 國家體育總局:「26條措施」助益臺灣體育界更好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中,有兩條專為推動兩岸體育交流合作開創新局面而提出的切實舉措,受到臺灣體育界普遍關注與好評。該負責人表示,這些惠臺體育措施旨在讓臺灣體育界和臺灣同胞在更廣範圍和更大程度上享受與大陸同等待遇,分享大陸體育發展機遇,深化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