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總局:「26條措施」助益臺灣體育界更好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於嘉)「我們力推棒壘球成功進入2022年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之列,就是充分考慮、積極回應臺灣體育界的願望和關切。」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負責人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這體現了大陸願與臺灣同胞共享大陸體育發展機遇的誠意。

這名負責人說,棒球是臺灣第一運動,深受當地青少年和民眾喜愛。今年初,中國臺北奧委會和臺灣體育界向大陸提出,希望將棒球列入2022年杭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中國奧委會高度重視,與杭州亞組委和亞奧理事會溝通協商,積極推動。今年9月,棒球被正式批准成為亞運會比賽項目,場館選址、建設等事宜正緊鑼密鼓進行。

這只是大陸持續深化兩岸體育交流合作的具體作為之一。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中,有兩條專為推動兩岸體育交流合作開創新局面而提出的切實舉措,受到臺灣體育界普遍關注與好評。

該負責人表示,這些惠臺體育措施旨在讓臺灣體育界和臺灣同胞在更廣範圍和更大程度上享受與大陸同等待遇,分享大陸體育發展機遇,深化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大陸正積極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等重大國際體育賽事,這為兩岸體育界開展務實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機。「26條措施」中提出「為臺灣運動員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提供協助」。

該負責人表示,臺灣地處亞熱帶,缺乏冬季運動項目訓練條件,大陸將利用籌辦冬奧會的契機,將場館設施和訓練資源向臺方開放,在運動員移地訓練、交流比賽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便利,幫助臺灣提升冬季運動水平,力爭在北京冬奧會上取得好成績。

「26條措施」中,有關臺灣運動員可以內援身份參加大陸相關職業聯賽的政策尤受關注。該負責人表示,這一舉措具有開創性,將為更多臺灣運動員參加大陸職業聯賽提供機會。臺灣運動員來大陸發展,既能拓展個人運動生涯,也有利於提升大陸職業聯賽和俱樂部在臺灣島內的關注度。國家體育總局將推動有關協會和職業聯賽進一步研擬優惠政策,擴大聯賽面向臺灣運動員、體育團隊和俱樂部的開放力度,為臺灣體育界同仁來大陸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事實上,大陸足球、籃球、桌球、圍棋等職業聯賽已向臺灣同胞開放。早在2001至2003年間,臺灣新浪獅隊就加盟了CBA,並於2001-2002賽季打入季後賽,創造了兩岸體育交流合作的一段佳話。

本賽季,中超、中甲足球聯賽和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簡稱CBA)中,來自臺灣的4名足球運動員和7名籃球運動員為相關俱樂部效力;在中國乒協主辦的各級比賽中,有45名臺灣球員加盟15支大陸俱樂部並註冊參賽;來自臺灣的3支桌球隊、3支圍棋隊和1支西洋棋隊在大陸參加全國聯賽。

「26條措施」還提出,大陸單項體育運動協會可向臺灣同胞授予運動技術等級證書。「這將吸引更多臺灣運動員參與大陸組織的賽事。」該負責人說,相關部門已著手修訂主要適用於大陸運動員的《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預計明年初新辦法將正式出臺。

該負責人還表示,國家體育總局正與有關部門積極商討研擬體育院校對臺灣運動員實施單獨招生的具體辦法,歡迎臺灣運動員報考大陸體育院校。目前,根據教育部已出臺普通高校聯合招收港澳臺僑學生的相關辦法,北京體育大學等院校專門設置了臺灣地區招生計劃,現有39名臺灣學生在該校就讀。

相關焦點

  • 惠臺體育措施的出臺將為臺灣運動員來大陸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左妍冰):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2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回答了關於《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中惠臺體育措施的相關問題。
  • 國臺辦:落實「26條措施」 棒球納入2020年杭州亞運會項目
    中新網11月27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7日表示,「26條措施」發布實施之後,各地方、各部門正在加緊推進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福建省在部分領域開展了先行先試,已經取得了一些具體進展。此外,大陸體育主管部門響應臺灣體育界關切,已經推動棒球納入了2020年杭州亞運會比賽項目。
  • 惠臺體育措施凸顯務實特點 臺灣運動員可以內援身份參加聯賽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楊磊) 12月25日,國臺辦舉行專題記者會,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巡視員滿宏衛、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詳細介紹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涉及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
  • 國家體育總局:為臺灣運動員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提供...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於嘉、陳舒、李寒芳)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25日應詢表示,未來幾年,大陸將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2年杭州亞運會、2020年三亞亞沙會、2021年汕頭亞青會、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等系列國際大型綜合性賽事。
  • 國家體育總局:為臺灣運動員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提供便利條件和積極協助
    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25日應詢表示,未來幾年,大陸將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2年杭州亞運會、2020年三亞亞沙會、
  • 臺灣運動員在大陸可以「內援「」身份參加足球等聯賽
    記者:「26條措施」推出後,臺灣體育界十分關心涉及兩岸體育交流的內容,請問這方面目前有沒有出臺細化落實措施?謝謝。朱鳳蓮: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的負責人前幾天接受記者採訪,詳細介紹了「26條措施」當中第25、26條落實的情況。
  • 張冠華:大陸發布26條措施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重要實踐
    不僅優先讓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更面向基層民眾,更注重增加臺灣民眾的獲得感。需要指出的是,在當前兩岸關係環境下,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停擺,大陸釋出的惠臺措施是單向的,還難以通過兩岸的制度化安排惠及更廣大臺灣企業和臺灣同胞。讓更多臺胞優先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需要克服政治障礙,通過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推動「新四通」,讓更多島內民眾特別是基層民眾切實分享和平發展紅利,增強獲得感。
  • 「26條措施」一出,臺灣選手「外援」變「內援」.
    國臺辦和國家發改委4日公布《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6條措施),其中第25條和第26條受到島內體育界的關注。第25條提出「歡迎臺灣運動員來大陸參加全國性體育比賽和職業聯賽,積極為臺灣運動員、教練員、專業人員來大陸考察、訓練、參賽、工作、交流等提供便利條件,為臺灣運動員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提供協助」,第26條提出「臺灣運動員可以內援身份參加大陸足球、籃球、桌球、圍棋等職業聯賽,符合條件的臺灣體育團隊、俱樂部亦可參與大陸相關職業聯賽。
  • 青島發布助力臺資企業發展「26條措施」辦事指南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曉 青島報導6月3日上午,青島市在新聞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青島市臺港澳辦主任紀家棟正式發布《青島市貫徹落實「26條措施」辦事指南》(以下簡稱「26條措施」辦事指南),青島市發改委、青島市人社局
  • 劉孟竹:大陸「26條措施」再釋利好 臺灣球員路更寬
    劉孟竹:大陸「26條措施」再釋利好 臺灣球員路更寬   大陸新出臺的"26條措施"惠臺利民,相關利好引發臺灣各界關注。有島內資深體育人士看好臺灣球員"登陸"發展的前景,另有學者專家認為,無論是擴大招生亦或是領事保護,足見大陸在落實落細對臺胞同等待遇上真心實意、細緻入微。
  • 青島發布「26條措施」辦事指南 助力臺胞和臺資企業發展
    半島記者 肖玲玲6月3日,記者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青島市正式發布《青島市貫徹落實「26條措施」辦事指南》(以下簡稱「26條措施」辦事指南)。「26條措施」辦事指南是市臺港澳辦、市發改委等全市21個有關部門,圍繞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6條措施)內容,明確責任單位、辦事程序和聯繫方式,讓更多的臺胞和臺資企業享受政策帶來的便利和優惠。
  • 體育總局:歡迎臺運動員參加大陸職業聯賽並提供同等待遇
    中新網12月25日電 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25日表示,允許臺灣運動員以內援身份參加大陸職業聯賽,將為更多的臺灣運動員來大陸發展、提高水平提供機會。吳堅今日在國臺辦「26條措施」專題記者會上答問時指,歡迎臺灣運動員來參加大陸的職業聯賽,並為其提供同等待遇,是這次體育惠臺措施的一個亮點,也確實受到了島內體育界的關注。在這方面,主要從質和量上下功夫,通過兩步走來實現。第一步,從質上進行轉變,允許臺灣運動員以內援而不是外援身份來參加大陸職業聯賽。
  • 國家體育總局:大陸各類賽事對臺灣敞開
  • 國家體育總局:強化基礎體能已經成為體育界內外的共識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0月10日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浙江發布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助臺企逆勢增長
    郭其鈺 攝(抗擊新冠肺炎)浙江發布惠臺「26條措施」實施指南 助臺企逆勢增長中新網寧波4月27日電(郭其鈺)浙江27日召開2020臺資企業創業創新推進會暨臺企高質量復工復產座談交流會,發布《浙江省貫徹〈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指南》(下稱「實施指南」)。
  • 大陸惠臺「11條措施」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5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臺辦等十部門聯合出臺助力臺企「11條措施」,臺商圈對此一片叫好聲。他們紛紛表示,這些措施是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和復工復產的及時雨,將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的推動力。
  • 國臺辦發言人介紹2021年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機遇!
    朱鳳蓮:近年來,我們陸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等系列政策舉措,設立75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推出76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推動363所高等院校面向臺灣學生招生,為臺灣青年來大陸交流、學習、實習、就業、創業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 廈門出臺惠臺「26條措施」實施細則
    中新社廈門4月14日電 (黃詠綢)廈門近日就《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出臺《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政策的申報、辦理程序。
  • 好消息 臺灣體育人士明年有望在大陸「持證上崗」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近期臺灣的棒球運動員和教練員感到非常高興的一件事,就是大陸的體育主管部門響應臺灣體育界關切,力促兩岸棒球交流合作,已經推動棒球納入了2020年杭州亞運會比賽項目。同時,我們歡迎臺灣運動員來大陸參加全國性的體育比賽和職業聯賽,臺灣運動員可以以內援身份參加大陸足球、籃球、桌球、圍棋等職業聯賽,符合條件的臺灣體育團隊、俱樂部也可參與相關職業聯賽。
  • 蘇州臺商盼2020「再出發」抓住「26條措施」等政策機遇
    中新網蘇州1月8日電(記者鍾升)8日,列席蘇州市「兩會」的蘇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簡稱「臺協會」)會長謝清福表示,2020年將會是蘇州臺商『再出發』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