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節日氣氛正在空氣中醞釀。
以往的這些時候,人們正準備著前往另一個大陸的旅行。巴黎、義大利、布達佩斯,歐洲目的地近年來愈發成為熱門。
積極探索的旅行者,在地鐵系統裡穿梭奔忙,在街巷裡好奇張望,興奮從落地那一刻一直延續到重新登機。
不過,提起遊覽歐洲,最不能錯過的體驗,還是坐火車。
只把歐洲火車當交通工具,
那真是太浪費了
當你坐在整潔舒適的車廂,看著油畫般的窗外風景向你推近時,那些關於飛機火車哪個更划算的計較,瞬間就變得不再重要了。
沒有嘈雜混亂,不用顛簸折騰,從踏上火車的那一刻起,旅行就已經開始了。
平穩快捷、乾淨、現代化,在鐵路四通八達的歐洲,坐火車旅行是一種享受。
△ 鐵路交通網發達的歐洲
你只消舒舒服服地坐在那裡,歐洲的風景畫就自動推送到你的眼前。
德國的城堡、瑞士的山峰、南法的海,即便只是路過平平無奇的鄉村,也清新得讓人心曠神怡。平整的田野,乾淨的天,大片的藍和綠,好似在叮囑匆忙的人注意放鬆。
首府之間的往返,是歐洲火車最常見的線路。
從倫敦到巴黎,或是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乘坐歐洲之星只需要兩個半小時;奧地利的銳捷列車從維也納開往布達佩斯,所需車程三小時不到;瑞士的蘇黎世火車總站,匯聚了法國、義大利、德國等多國列車,從那裡,旅行者可以乘車去往歐洲大陸的任何一個地方。
△阿爾卑斯山腳下的歐洲之星
而歐鐵通票的存在,更是大大降低了環遊歐洲的夢想兌現成本。在高消費的歐洲,多優惠多折扣的火車,的確是更為經濟的出行方式。
假期有限的跨國旅行,奔波在所難免。但有時即便只是短暫停留,所見所感也足夠難忘。
歐洲許多火車站就坐落於市中心或景點旁。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外面就是運河,北方威尼斯的魅力,從出站的那一刻就撲面而來。
△ 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和它前方的運河
倫敦滑鐵盧站就在泰晤士河南岸,倫敦眼、大本鐘、西敏寺,步行可達。
德國最負盛名、最沒有爭議的城市標誌——科隆大教堂,就在科隆火車站旁。157米精雕細琢的哥特大教堂,在你出站的那一瞬間,毫無防備地出現。那種磅礴的震撼,無法用言語形容。
你甚至都不必出站。因為歐洲火車站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景致。
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國王十字」是紀念英王喬治四世之意。但這並不重要,霍格沃茨特快從此處發出,蜂擁而至的遊客顯然慕的是哈利·波利之名。人們為了和神聖的9站臺合影,造成擁堵是常有之事。
△ 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
米蘭中央車站是歐洲最大的火車站。與其說它是一個火車站,不如說更像是皇家歌劇院之類的殿宇。
安特衛普中央車站,比利時公認的最美車站。新巴洛克風格的華麗以雄偉的規格震撼訪客,連鋼筋梁架都充滿威嚴感。
巴黎北站是新古典主義的優雅,布達佩斯火車站的新文藝復興風格映照著奧匈帝國的昔日榮光,裡斯本的羅西烏車站小而精緻,赫爾辛基中央車站的國家浪漫主義很北歐範。
△ 巴黎北站的新古典主義
在歐洲,稍微有點歷史的城市,火車站都建得很漂亮。百年來,建築師們不僅在功能性上傾注心力,他們在設計上的考究更讓車站本身成為藝術。
撇開遊客濾鏡,歐洲火車依然可愛
1895年,法國沿海小鎮,旅客翹首張望,一輛蒸汽火車緩緩駛進拉西奧塔車站——這是盧米埃爾經典影片《火車進站》的開頭。
彼時,距離歐洲第一輛火車的出現,已經過去88年。
19世紀,火車的通行讓大規模的平民旅行成為可能。
鐵路公司開始開發旅遊線路,歐洲人愈發積極地走出家門。人們湧向城鎮,湧向海邊的度假村,甚至踏出國土,去享受假期,去探索歐洲大陸。
△ 火車經過瑞士的熱門滑雪場地
尋求刺激的英國貴族到瑞士高山滑雪,富裕的蘇黎世人去德國巴登泡溫泉養生,歐洲人乘著火車週遊探索,度過暑假寒假。
歐洲人對享樂的追求,推動了不少觀光線路的建設。
著名的觀光火車「冰川特快」,連接著瑞士兩大滑雪勝地。近8個小時的超長車程,讓它成為全世界最慢的快車。
△ 茫茫雪山中,你看到冰川特快專線了嗎?
全景車廂最大限度地開闊著乘客的視野,阿爾卑斯山以令人驚嘆的風光回饋耐心的旅客。
少女峰鐵路的建設初衷,同樣是為了創造一條富藝術感的火車路線。它的終點站是歐洲最高的火車站。
站在海拔3571米的斯芬克斯天文臺,你可能會感到有些呼吸困難,但罪魁禍首或許不是高山,而是展露眼前的絕色。雲霧觸手可得,冰河壯闊寬廣,歐洲之巔的美,攝人心魄。
近兩百年過去,火車的動力由蒸汽變成電力,車廂坐位從木質變為軟墊,當年革命性的交通工具早已融為歐洲人的日常,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蒸汽火車離站
據國際鐵路聯盟統計,火車出行最多的國家裡面,十個有八個都是歐洲國家。奧地利、法國、英國、丹麥、荷蘭、比利時、德國、盧森堡,都是火車大戶。
最愛坐火車的瑞士人,一年下來,平均每人要坐59次火車,人均裡程數高達2288公裡,排名全球第一。
歐洲火車盡職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即便那些「奇形怪狀」的,也不例外。
德國的伍珀塔爾的「漂浮火車」,開通於1901年。這條世界上最古老的電氣懸掛式鐵路,放諸今日無疑是熱門的打卡點。
△德國的伍珀塔爾的「漂浮火車」
但提供觀光價值從來不是它的使命。一百多年過去,這條鐵路依然運營良好,至今仍承擔著伍珀塔爾市民的日常交通需求。2019年,其客運量達2000萬人次之高。
實際上,相比遊客,火車對當地人的意義顯然更重大。這也使得車廂環境、服務指引等大小細節的優化成為必要。
輪椅放置空間的劃定、對隨行寵物的考慮、對帶兒童家長的幫助,人性化設計落實得精細。
歐洲火車對於自行車也非常友好。為了服務「有車一族」,自行車車廂、自行車車位、自行車坡道、升降電梯,應有盡有。不論你是專業的騎行一族,還是純粹地想帶上自己的自行車,無需憂慮,上車即可。
△帶寵物的旅客
奇裝異服也不會被拒之門外。婚紗、海盜服、卡通人,管你打扮成什麼樣,一群人全套cosplay趕場狂歡派對,也完全沒問題。
列布繁密的鐵路網絡,本就是為服務市民之便利。在歐洲坐火車,便利很多,限制很少。
火車依然是歐洲人
熱衷選擇的旅行方式
鐵軌脈絡密布縱橫,各國火車的性格氣質也不盡相同。
比利時是歐洲大陸最早通行火車的國家,鐵路建設的完善程度相當高。因為沒有鐵路工業,最開始,比利時火車頭都是英國進口的。
瑞士鐵路的優秀是世界級的。這個以鐘錶製造譽滿全球、工程技術世界一流的國家,火車質量無可挑剔。就連車站使用的時鐘都是寶藏。MOMA藝術館將瑞士鐵路時鐘列為20世紀傑出設計,蘋果iOS系統的時鐘,就是用的瑞士火車站時鐘的鐘面設計。
荷蘭火車的配色很荷蘭,車身和站內標識都是明亮的黃和藍,清爽大方。德國火車總是一言不合就晚點,不過乾淨舒適,倒是實力的百年不變。
△ 荷蘭火車的黃與藍
歐洲火車上也有賣貨的,德國的布羅肯蒸汽火車上,工作人員也會拎個小籃子賣酒。水果酒、朗姆酒,任君選擇,三歐解憂愁。
瑞士火車也可能會出現誤點的。不過瑞士人眼中的延誤,是三分鐘之內的那種延誤。
疾馳的列車上,德國人大白天就開始灌啤酒,瑞士人可能會來兩口芝士,英國人則要將精緻進行到底。
△ 上火車前也要來上一杯
時至今日,火車依然是歐洲人熱衷選擇的旅行方式,不論長途短途。
沒有漫長的登機等待,無需擔心行李限制,落地後不必苦尋返回市區的出租。歐洲景致不在三萬英尺的高空,而是盡在眼底。
「你移動得越快,時間流逝得就越慢。」都是看火車,遊客看到了恢弘龐雜,但愛因斯坦的眼中,全是勻速運動、勻速運動和完美的勻速運動。在愛因斯坦的研究工作中,鐵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如果你是謝爾頓那種狂熱的火車迷,各國的火車博物館大概能很好地滿足你的好奇心。
比利時的火車世界博物館,就坐落在布魯塞爾的老火車站大樓;大英鐵路博物館,館藏豐富珍貴的英系車輛,無需門票,已經實行免費政策好多年;
△ 大英鐵路博物館
法國的火車城,存有各種型號的列車超百輛;德國紐倫堡的鐵路博物館,展出德國最古老的火車車廂;西班牙的馬德裡鐵路博物館,建築要追溯到波旁王朝時期,規模為歐洲最大。
因為疫情,歐洲鐵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冷清。今年4月份,德國鐵路客流量一度下跌超過90%,法國鐵路曾向政府尋求援助,荷蘭預計其年收入將銳減。
△ 巴黎北站
總體而言,雖然客流減少,但鐵路所受到的影響算是相對較小。只是,暢遊歐洲「make it a train day」似乎變得遙遙無期。
臨近新年假期,歐鐵官網正打出活動宣傳。折扣信息的末尾,是稍顯突兀的叮囑:「當然我們不希望您急於出行,請選擇安全靈活的計劃」。
你在歐洲乘坐火車時,有發生過什麼趣事嗎?
你對歐洲火車的印象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