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學的思維看待窮人和富人的話,你就不會過分的貶低窮人

2020-12-18 小包子讀書圈

自古階級固化嚴重,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在經濟學上稱之為馬太效應。

什麼是馬太效應呢?馬太效應起初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意思就是擁有更多者,將會得到更多,缺乏者將會失去更多。

舉個銀行的例子,銀行貸款是對銀行來說是一種投資,所以他放貸是需要衡量風險的。既然有風險,銀行就會傾向於貸給那些掙錢比較厲害的人。而往往掙錢比較厲害的人是不缺錢的,缺錢的反而是那些窮人。但是窮人貸不到錢,富人卻可以貸一筆錢。這種現象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馬太效應。

生活中你會發現,越有錢,越有權的人往往會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也會獲得更多的機會。而那些沒錢,沒權的人將會失去大量的機會,也無法獲得的社會資源。

就連通貨膨脹對人的影響更大的也往是窮人,相反富人受其影響相對較小。這種現象就會導致窮人越窮,富人越富。間接導致的階級固化。所以有些人努力了一生還窮得徹底,其原因就是馬太效應客觀導致的。

這是其一,還有一種就是社會的力量導致我們朝某個方向流動。之前我在文章中也說過,有些選擇是我們主觀意識作出的,但是有些細微的選擇是社會無形的力量逼迫我們做出的。

就比如我們的注意力,也就是我們選擇關注什麼。如果看過《稀缺》的人都知道稀缺心態。意思就是當我們越缺少什麼,我們就會越關注什麼。那麼我們沒有錢,也就會過多關注錢。我們缺乏生存需要的東西,就會過多的去關注那些讓我們生存東西。

所以窮人每天就會關心那些柴米油鹽的東西,對未來的機會絲毫沒有察覺。往往改變命運的是對未來判斷,對未來的規劃,而不是眼前利益。

所以窮人像古典說的那樣:正是因為窮,所以就會過度的關注窮,又因為我們過多關注窮,所以更窮。

那麼在某種層面講,我們的注意力,關注點,一些細微的選擇不受自己主觀影響,而受社會中那些無形的力量影響。這也是我說的有些選擇是被一些力量逼迫做出的原因。

有些人會說:為什麼那些知識分子,讀過很多書而且思維也超前,也很努力為什麼沒有變得很有錢呢?

我個人認為一個人要實現階級躍遷必須滿足最基本的三個條件:

1個人努力

2機會

3社會大背景。

個人努力,這是一個被大家談爛了的詞。我有必要再來重新再說一次。我一直認為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也確實如此,運氣跟努力成正比。但是想要實現階級躍遷或者達到世俗眼中的成功光努力是不夠的。

為什麼呢?

因為要努力的時間足夠長,積累努力後的成果足夠多才會發生質的改變。比如你做一件事需要50年的時間才會有質的改變,但你只能活到45歲,所以也沒有成功。

那麼我可以理解為你努力一生也沒有成功。而且另外注意的一點是,這個世界不只是你一個人會努力,他們也會努力,人們存在競爭關係共同競爭社會上的資源,那麼在某種層面上說:他們的努力正在稀釋你的努力。

這時機會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機會,對於機會大家都有思考。我們在努力的時候,往往是沒有時間衡量的,也不知道自己要努力多久才會成功,有可能努力一生都不會成功。那麼我現在告訴大家我們努力是為了等待那個機會,或者是為了讓自己擁有創造機會的能力。

如果運氣比較,一個好機會選擇了你,那麼你就可以脫穎而出,然後把一些和你價值觀相同的人集合在一起,最後把他們的努力和你的努力結合在一起去與其他人博弈。這樣的話你的團隊很大概率的會勝出,因為你們的努力疊加了,也就更強大了。

最後是社會大背景。如果你的天賦剛好可以和社會的需要相結合,我相信你會成功的。因為社會的力量會幫助你,這比單純的個人努力要強大很多倍。比如「大腦」和「身體」。

如果你是生活在農耕文明,商業不發達,生存全部需要自給自足,也沒有和外界交流的必要。這時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要比擁有一顆好一點的大腦重要得多。那麼你剛好擁有一具強壯的身體就和當下社會的背景結合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是如果是在現代社會,那麼擁有一顆聰明的大腦要比擁有強壯的身體重要得多。畢竟現代不需要擁過多的體力勞動人員,更多是需要科技人員,那麼你擁有一顆天才般的大腦將比一俱身體有用得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另外就是社會大背景對大多人的影響。

比如我們都大同小異,都沒有特別突出的天賦。也談不上天賦與社會相結合,那麼社會背景就非常重要了。想像一下,如果你生活在非洲,而他生活在中國,你覺得哪一個成功的概率更大。

不用說都知道,生活在中國的社會背景下成功的概率更大。因為中國有良好的文化,更好的教育、醫療,更好的經濟制度等等。而非洲幾乎什麼都沒有,所以想出那裡實現階級躍遷,或者達到世俗眼中的成功簡直是痴人說夢。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喜歡的朋友還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包讀書圈。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富人和窮人的思維差距?窮人靠賣力,富人靠借力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窮人,老婆有一天買回來一個雞蛋,窮人說,如果用這個雞蛋孵出一隻雞,雞再生蛋,蛋再生雞,再用一群雞去換一隻羊,大羊生小羊,羊再換牛,大牛生小牛,賣了牛買田蓋房,再娶一個小老婆……聽得入神的老婆勃然大怒,操起雞蛋往地下一摔,窮人的美夢頓時稀爛。 這是一個經典的窮人寓言。
  • 給你1000萬,你還會成為窮人:窮人和富人的最大區別,思維
    通過一個人如何賺錢,如何花錢,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金錢心理,生活態度,甚至能力和人格。金錢是用來達成一些事情的,它是等著被用的。當它被用在良好的、支持生活的事物上時,它的回饋會越來越多。而通過這個方式,金錢形成了一個服務、達成與獲得的完整循環。
  • 王福重:窮人反目因為錢!難道富人就不會反目成仇嗎
    不過有人偏激地認為窮人和犯罪有直接和深刻的聯繫,比如那位自稱經濟學家的王福重。偽經濟學家王福重王福重在經濟圈名聲很旺,號稱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之一,在北京大學修完博士後到中央財經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同時擔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
  • 《天道》窮人和富人思維方式為什麼不一樣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窮人和富人的差距在哪裡,從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為人處事」、人情世故、以及社會實踐和人際交往之間的差距,雖然說窮人和富人看起來一樣,實際上思維和格局,胸襟和氣度也不一樣,更重要對於同一個事物做出的判斷,以及解決問題的次序和先後都不一樣。
  •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窮人思維」,你中招了嗎?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是富人使用了富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反之也是同樣的道理。窮人指的是缺錢的人,但窮人思維卻是窮人和富人都有可能有。而富人思維其實是從窮到富的奮鬥過程中所磨練出來的一些品格及思維。
  • 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解讀《富爸爸窮爸爸》
    書中主要精髓: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有什麼區別?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作者羅伯特.清崎的親身父親和朋友父親對金錢觀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導致兩位父親的人生財務狀況也截然不同。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會不斷的學習理財知識,提高財商,最後錢才會源源不斷的流進口袋。而窮人思維遇到錢的問題就逃避,不學習,不行動,財商很低,理所當然的錢不斷的流出口袋。
  • 窮人和富人在買車這件事上,思維有很大的差異,看完你就懂了
    窮人和富人在買車這件事上,思維有很大的差異,看完你就懂了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窮人,一種是富人。可想而知,窮人和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金錢。窮人生活質量低,手上沒有多少錢。而富人生活質量高,根本不缺少金錢。
  • 富人的思維訓練,窮人最快的掙錢方法
    窮人的思維:窮人覺得生活就該如此,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去改變現實,沒有長遠的打算和規劃美好的將來,沒有上進心,做事目光短淺,大的利益看不見,小的得失計較的很仔細,做大事時膽怯,不敢向前邁步,只懂得退速,以便失去很多創造財富的機會,這便是窮人的思維。
  • 為何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不知你發現沒有,社會上有種奇怪的現象,就是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窮人怎麼努力都是貧困,甚至越來越窮。而富人則是躺著攢錢,想不攢錢都難,而且貧富差距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這是什麼原因呢?和這些人攪在一起,你很難有進步,很難有發展。遠離他們,你才有可能取得進步。3. 拋棄存見,試著接近富人有不少窮人有著強烈的仇富心理,瞧不起富人,認為富人多為富不仁。
  • 有錢人不說,卻早已具備的28條富人思維,具備一半,就不會是窮人
    28條讓你醍醐灌頂的富人思維,勝讀10年書!能領悟,賺錢如同開掛;有錢人不說,卻早已具備的這28條富人思維,具備一半,就不會是窮人。1.財富不屬於佔有它的人,而屬於會運用它的人。被財富奴役的人絕不可能再去奴役財富。2.如果你懂得怎樣使支出少於收入,那你就等於擁有了一顆搖錢樹。
  • 從消費觀念上了解你是「窮人」還是「富人」,很準,別不信
    當然,每個人的性格和收入情況不一樣,那麼對於消費水平上自然也是會有不同的。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就可以區分一下「窮人」和「富人」的一些區別了。畢竟對於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的話,這兩類人就是相反的。窮人的話,可支配的收入情況是很少的。但是對於富人來說,由於他們沒有金錢上的煩惱,所以很多事物都是不需要過多糾結,想買的話,還是可以進行購買的。
  • 窮人想成為富人,努力不是唯一,彌補三大思維差距,跳出窮人階層
    窮人想翻身,想成為富人,努力不是唯一,彌補以下三大思維差距,跳出窮人階層,離成為富人就不遠。 事實上,窮人和富人最大的思維差距往往就在選擇上,不管是你進入社會後的每一個選擇,還是從現在開始的每一個選擇,都決定著你離成為富人是近還是遠,所以,在努力之前,在努力的同時,都請好好思考一些自己的選擇,看看是不是最優,然後再付出你最大的努力。
  • 窮人與富人,最根本的差別在於這幾種思維,其他都是扯
    從本質上看,貧富的根本區別在於以下幾種思維。只有當你打開你的思想,一切都會改變,如果你的思想改變了。窮人想致富,富人想一起致富。窮人的思維前提是光想讓自己致富,從未想過這些貨物來自哪裡,失去一個人最基本的邏輯思維,很容易看到別人賺錢,事實上,他不知道為什麼別人能賺錢,因為帶給人的價值實際上是交換價值,他們無法理解這個水平,你不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窮人等待條件成熟;富人總是擁有它們。
  • 「窮人」、「富人」和「懶人」!
    來源/網絡編輯/睿叔 1 世上有三種人,窮人、富人和懶人。窮人居多,富人次之,懶人少之又少。其實,窮人和富人不是絕對的,在隨時變化,一夜暴富者有之,一夜變窮者也有之。兩人對視一眼,不禁都流露出了一絲笑意。
  • 四點讓你看清窮人思維
    其實等你了解完窮人思維就清楚了,窮人一般有三個心理行為,大家可以往下方的內容看看:1.窮人愛使用信用卡窮人一般都很喜歡使用信用卡,那麼信用卡又是個什麼東西呢?信用卡是商業銀行或者信用卡公司對信用合格的消費者發行的一種信用證明。
  • 一個故事講透,什麼是窮人思維
    什麼叫窮人思維?今天我給你講個故事,聽完讓你醍醐灌頂。一個窮人窮的一無所有。一個富人看到他這麼窮,很同情他,就送了他一頭牛。並告訴他,今年秋天你用牛去開荒到明年春天你就有地種了,而且我給你提供種子,你今後就能脫貧致富了。窮人聽了很高興。牽著牛下地去開荒去了。
  • 如果黃金不值錢,「窮人」和富人誰的影響更大?一定是富人嗎?
    假如有一天黃金不再值錢了,富人是否就不再是富人了呢?其實這一問題的答案也很明顯,要看衡量財富多少的標準是什麼,假如財富多少並不以黃金來衡量的話,不管黃金是否值錢,都不會影響到富人的財富。即便黃金真的不值錢了,也並不意味著富人就會變窮。畢竟富人不會將資產全部用於購買黃金,在理財這方面的觀念和普通人還是有差距的。
  • 為什麼富人喜歡買保險,窮人卻覺得保險都是騙人的?
    小陳表姨和表姨夫兩人三十大幾才要孩子,現在老兩口都快50歲了,大的才上初中,小的才5年級。聊家常中,小陳出於職業習慣,說了一句:「小姨,要是你和姨夫出個意外,這兩小傢伙該怎麼辦啊!」小陳話剛說完,表姨就一臉不悅地說,這麼大人了,都還不會說話,再說了保險什麼都是騙人的。
  • 《富爸爸,窮爸爸》:要想成為富人,必須擺脫窮人思維
    《富爸爸,窮爸爸》是羅伯特·清崎的一本暢銷書,他在書中講述了富爸爸和窮爸爸對於金錢的不同觀念。按照富爸爸的理念,清崎逐步擺脫窮人思維,實現財務自由,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家。這本20年前的出版的書,雖然其中有些內容已稍顯陳舊,但主要的思想觀點依然振聾發聵。
  • 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你!這3種思維只要有一個,拼命賺錢也沒有用
    還有八成的剩餘,正在瓜分剩餘不到兩成的財富,這其中有許多窮人。為何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為什麼富人會變成富人?實際上答案也很簡單,窮人和富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富人的思維方式會不斷地促使人成長,不斷地變富,而窮人的思維方式會使人不斷地變窮,最終毀了人。其中,又當屬以下3種窮人思維最為嚴重,只要有一種,就是不斷賺錢也很難翻身。